古代如何抓捕犯罪嫌疑人
2022-04-29刘中才
刘中才
信息化时代,智能设备、电子监控齐家上阵,警方抓捕嫌犯不再是一件难事,但在交通并不便利的古代,官府抓捕犯罪嫌疑人并不容易。纵然如此,古人为将漏网逃犯绳之以法,依然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总结出一套抓捕犯人的速效办法。
早在西周,官府为便于统计人口信息就已建立起户籍制度,并设立专职官员—“司民”掌登万民之数。春秋战国时期的各诸侯国为维护社会秩序,将户籍制度细化,采取登记方式,设立“书社制度”,明确以百姓二十五家为一社,“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在此基礎上,政治家商鞅又发明“照身贴”,类似于现在的身份证,用于辨识身份信息。此后,度牒、商贾、路引等作为证明个人身份的有效性文件相继出现,没有这些证件的人无法外出住店或是前往异地办事,这也由此成为官府缉捕犯人的直接手段。
在古代,除宋朝以外,历朝历代普遍实行宵禁制度,通常不允许百姓在夜间出行,倘若一个人在街上游走,除去办案的官差,只可能是潜逃的犯人。因此,但凡被官府通缉者完全没有落脚之处,落入法网也是迟早的事。
封建社会宗族观念较为深重,统治阶级倡导家国合一,以家庭为单位的保甲制度应运而生。如汉代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唐代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提出十户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清朝进一步实行“牌甲制”,用以维护封建王朝的权威。
这种保甲制度的推行最直接的后果便是让犯罪嫌疑人无处遁逃。因为古代生产力相对落后,交通、信息均不发达,人口流通较为缓慢,大部分人一辈子只可能生活在一个地方。如果在某个区域出现一个陌生人,势必会遭到官府的盘问,众目之下,逃犯极有可能会露出马脚。
此外,各地官府还普遍采取异地联合办案的方式,将逃犯的画像和通缉告示张贴在街巷的显眼位置。此种情况下,嫌犯迫于心理压力,会处于一种恐慌状态,行踪变得相对诡异,被辨识出来的概率也将增大。
对于那些逃逸的重犯、要犯,官方还会巧妙地借助民间力量,在缉捕令中附加有奖悬赏的条款。在重金之下必有勇夫的诱惑下,一些胆大者便会跳出来提供线索,协助官府捉拿犯罪嫌疑人。
在古代,既有“照身贴”的人身约束、又有保甲制度的地域限制,外加悬赏令的推波助澜,三张大网优势互补,共同发力,将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也就不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