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
2022-04-29强泽桐
美国教育家霍利斯·曼说过,一个没有书的家,就像一间没有窗的房子。粗略统计,我家有上千册书,一半是我爸爸的,另一半是我的,妈妈有时看爸爸的,有时看我的书。爸爸常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他希望我好好读书,丰富知识、拓宽视野。
百科图书
听妈妈说,我从半岁就开始看书,那是爸爸在我出生前就买给我的简单图案和文字都印在布上的“小布书”。爸爸是名军医,因为工作原因常年不在家,妈妈是名小学教师,也很难有很多时间陪我。所以,他们希望我从小与书为伴,让书籍成为我一生的好朋友。
我的书都整整齐齐地摆放在自己的专属书架上,包括近百册百科类图书、适合不同年龄段的《趣味科学》丛书和世界名著等,这些书让我获益匪浅。
在五年级的暑假,我们全家去内蒙古响沙湾旅游。那里的金色沙丘连绵不绝,从高高的沙丘往下滑,沙粒会发出“哗哗”的声音,轻的像青蛙叫,重的像飞机轰鸣。我想起在书上看过的一个神话故事:远古时期,一个仙人来到这里,弹奏起乐曲,曲调传进沙子,沙子也会唱歌。以后游人每经此地,拨动沙子便可以听到美妙的仙乐。
我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引得旁边的游人也驻足聆听,并纷纷夸我聪明。我知道,这并非聪明,而是书中内容,让我比同龄人知道了更多一些知识、故事。在学校,我的生物课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也是得益于平时我喜爱看百科类图书。
红色经典
最近,人教版数学教材的封面和插图设计引发大量关注,继而少年儿童应该读什么书也成为热点话题。
在我小时候,妈妈看见学校里“学霸”学生看什么书,就给我买什么书。
爸爸则热衷于带我逛书店、书城,西安大大小小十几家书城,我们基本都去过。在给我买书这件事上,爸爸从来出手大方,每年给我买书都要花几千元。
爸爸给我买的书,很多都是他自己也读过的。有时同一本书,爸爸会买两本,我们先各自阅读,再一起讨论,交流读书心得。比如,我们一起读《红岩》,从中我认识了江姐、许云峰、余新江等一大批革命先烈,他们无私无畏、视死如归、舍生取义的精神让我深受触动。
作为军人家庭的孩子,读红色经典,让我不免热血沸腾,心中不由生出一个理想:长大后我也要像爸爸一样参军,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保家卫国。
2021年冬,强泽桐
医学书籍
爸爸的书多是医学书籍,《黄帝内经》《耳鼻喉科》《内科》《外科》等。因为书架实在摆不下,很多书都被妈妈装进了整理箱。
我9岁时,一天偶然看见奶奶的体检报告册,就好奇地去整理箱中翻找爸爸的书。在箱子的最上面,恰好有一本《临床诊断学》,书上有很多爸爸做的标记,我对照一些用红笔勾画的段落,居然大致看懂了奶奶的体检报告。
我对奶奶说,体检报告中血常规检查的血红蛋白数值是100,而女性的标准值应该是110以上,所以你是轻度贫血。起初奶奶对我的“诊断”一点都不相信,直到晚上和爸爸打电话确认后,才对我赞不绝口!
从此,我对医学书产生了浓厚兴趣。上小学三年级时,我和爸爸及他的几名战友一起去爬山,到达山顶后,一个叔叔说自己的耳朵像被堵住了一样难受,问爸爸这是怎么回事?
我抢着回答:“这是因为山顶的海拔高,鼓室内外气压不平衡造成的。”
叔叔惊讶地看着我,又问:“有时候不上山,耳朵也堵,又是为什么?”
我说:“可能是感冒引起咽鼓管堵塞。”
叔叔笑着对爸爸说:“娃都知道鼓室、咽鼓管这些专业名词了,不愧是军医家的孩子。”他还鼓励我长大后像爸爸一样,也当一名军医。
众人的夸赞让我有些得意,而最让我高兴的是,从医学书上我了解了许多同龄人不知道的医学常识,每当我把所知所学与同学们分享时,总会感到很自豪。
读书确实让我懂得了很多。比如,妈妈每次切洋葱都会被刺激得泪流满面,而当我切洋葱时,我灵机一动用卫生纸把鼻孔堵上,结果一滴眼泪也没有流。妈妈很好奇,追问原因。我说这是上小学时,我在一本《趣味科学》书上看到的“灵感”。书上说,切洋葱时流泪,不是因为洋葱对眼睛产生刺激,而是因为鼻子受不了洋葱释放出的刺激性气味,才会流泪。所以,我将鼻子堵住,就不会流泪啦!
我觉得,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一定要多看一些科学、科普类书籍,才能让我们跟上时代的潮流,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
现在,我是一名初二学生,虽然功课繁重,但我坚持有空就读书。书还能在你孤独的时候陪伴你,在你难过的时候安慰你。
古人追月读书、凿壁借光读书,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少年时曾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正值青春年少的我,也要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以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接力奋斗。
(作者为某校八年级学生。作者父亲单位:94011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