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书友
2022-04-29耿淑娟
2020年6月,耿淑娟儿子
“灿灿,你床头那本《三体》看完了吗?咱们聊聊?”2022 年6 月的一个周末,见儿子摘下眼镜准备休息,我坐到他床前的椅子上问道。
“妈妈,这本书我刚看了一半。”儿子拿起那本书接着说,“妈妈,你也读过这本书吗?刘慈欣太有想象力了,我迫不及待地想看完……”
儿子今年17岁,正读高二,学业繁重,又忙于准备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山东赛区),但他依然挤出时间看看书,这让我欣慰的同时又有些心疼。
“不早了,儿子,早点睡觉吧。”我抬头看看时间,起身为他关灯走出房间。
在我们家,这种场景经常出现。丈夫目前在陆军某边防旅服役,曾先后辗转于内蒙古、黑龙江。我并未选择随军,忙着自己大学教师的事业,带着儿子在山东济南生活。平常日子里,我和儿子相伴相依,而且还是一对“书友”。
我是喜欢读书的,闲来无事、焦躁迷茫、想要找寻某种答案时,都会随手从书架上拿一本书,坐在沙发上,或倚在床头边,翻看几页就会平静下来。我沉浸在文字中,也从别人的经历、思想中丰富自己的阅历。
不知道是受到我的影响,还是天性使然,儿子自幼便是个“喂不饱”的“书虫”,小小年纪就读过四大名著(学生版),他还喜欢古典诗词、科幻小说等。
让我有些吃惊的是,2021年4月,我给儿子整理书橱时,发现儿子正在读《毛泽东选集》,书页上认真写着批注,所思所想让我自愧不如。我将儿子的读书批注拍照发给远在部队的丈夫,他有些骄傲地对我说:“儿子的格局不断扩大,可比我小时候强多了,希望儿子能一直这样享受读书。”
美国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在《朗读手册》中曾说,“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个给我读书的妈妈。”这话对我很有启发和鼓励。书,就像一颗颗种子,经由妈妈的手播撒在孩子的心田。
我也将读书作为自己的长久习惯,并因此觉得很享受。2021年,我“打卡”完成的书单上有53部书,累计阅读时长超过200个小时。从中,我不仅获得知识、满足心灵,而且读书为我和儿子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我们在交换书单、交流感受的过程中,更加亲密,更加理解彼此。见证着儿子的书单更迭、思维拓展,作为母亲的我感到很幸福。
周末午后,我们母子常常在客厅里一起读书,阳光铺满客厅,安静的只有我们的呼吸声和书页翻过时悦耳的摩擦声。儿子时常窝进沙发,直到太阳西斜、光线渐暗,他才起身开灯……
读书是我和儿子的共同爱好,更是贴近彼此关系的黏合剂。也许我没有办法为他提供富足的物质生活条件,但是我的陪伴可以给他一个富足的精神世界。
(作者丈夫单位:陆军某边防旅)
编辑/吴萍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