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误读与纠偏:《花木兰》的参与式传播研究
2022-04-29张宏凡
张宏凡
一、研究缘起
近年来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讲述中国故事也进一步成为西方在东方市场扩张的重要选项。但由于东西方在语言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在“他塑”的过程中难以避免地出现了文化误读现象。此前在中国内地上映的迪士尼真人版电影《花木兰》就因文化误读导致其票房惨淡、口碑下滑。影片中存在有争议的内容,引发大量中国观众在社交媒体上吐槽,一系列热搜话题也层出不穷。但值得注意的是,有关电影的巨大争议引发了中国网民对其中诠释的中国元素、传统文化的深度探讨。很多历史、科普、电影博主开始对影片中的争议点进行详尽考证,普及传统文化知识。众多中国网友对以花木兰为背景的中国传统文化重拾兴趣,主动参与讨论。无论是“木兰妆”还是“福建土楼”,这些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再次焕发生机,以新的形式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在此视角下,《花木兰》抛开其存在西方偏见与文化误读的一面,实际上也推动了社交媒体平台上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毫无疑问,后者是值得肯定的。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基于《花木兰》引发的参与式传播现象,通过回答以下问题以得出结论:第一,中国网友的评论反映出影片中具体存在哪些误读中国文化的内容?第二,在这种主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如何推动产生对中国文化认同及传播的正向结果?在样本获取上,采用网络文本挖掘,使用数据统计软件Python3.8“爬取”豆瓣电影网站下“有用”排行前300条的影评作为最终样本,文本字数约38万字。用户点击“有用”即表示认同、称赞该条影评,一条影评“有用”的数量越多即代表该影评受到的认可度越高,更具有代表性和研究的意义。在编码方式上,分两个维度进行类目编码。框架类目1为中国文化的误读内容,从人物塑造、造型设计、场景构建和独特元素四个类目对分析单元进行编码。框架类目2为文化误读产生的正向结果,在“文化认同”维度下探讨文化误读如何引发大众的文化纠偏行为并推动文化认同。
三、研究分析
(一)中国文化的误读内容分析
从样本数据中共筛选出符合框架类目1的语句共341条。其中“人物塑造”类目下共计95条,占比为27.86%; “造型设计”类目下共计88条,占比为25.81%;“场景构建”类目下共计84条,占比为24.63%;“独特元素”类目下共计74条,占比为21.70%。研究从以下四个方面具体分析《花木兰》中有关文化误读的符号建构。
1.人物改写:西化的中国故事
第一, “花木兰”丢失了传统内涵,成为输出西方价值观的躯壳。在人物设置上,迪士尼改变了人物属性,将花木兰包装为奇女子、女英雄。实际上,《木兰辞》中的花木兰只是一名普通女孩儿,“木兰当户织…‘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等都反映出她与常人无异。一个普通女子打破性别偏见、拼搏进取、千锤百炼的成长历程在影片中并没有体现。在剧情推进和价值传递上,木兰忠孝两全的家国情怀同样被大大弱化,求真与个人觉醒成为木兰故事的主线。第二,西方“女巫”被强行植入中国故事。“荒谬” “违和感”成为中国网友描述真人版《花木兰》中“女巫”形象的高频词。真人版《花木兰》舍弃了动画版中可爱的“木须龙”形象,转而增加了女巫这个角色,试图制造一些魔幻元素推进剧情的发展。然而无论造型还是人设,女巫作为典型的西方文化的产物,被植入一个中国古代背景的故事里显得很荒谬。第三,“傅满洲”被中国网友称为“皇帝”形象的代名词。傅满洲是西方“黄祸论”的拟人化形象, “傅满洲”式的“皇帝”形象在荧幕上折射出迪士尼对中国故事的形构和对中国文化的误读,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理念之间的扦格,引起了中国观众的强烈不适。
2.造型浮夸:消解的东方美感
第一,失实丑化的“木兰妆”背离东方审美。影片中花木兰相亲时的大片腮红、涂黄的额头遭到大量网友吐槽: “浓墨重彩的额黄妆丑化了中国人的形象。”国外社交媒体甚至掀起“木兰仿妆热”,这无疑加深了西方观众对中国古代妆容的误解。《木兰辞》中虽然提到“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然而迪士尼对其解读缺少对真实历史背景的考究,人物妆容的贴合度与还原度不够高。不只是“木兰妆”,媒婆、女巫、皇帝等人物的妆容同样受到吐槽——“极具视觉冲击的妆容有种日本歌舞伎的错觉”。第二,人物服饰搭配}昆乱,缺失东方美感。在服饰的美感呈现方面, “廉价感”“影楼装”被多次提及,如“服饰洋溢着廉价的影楼风”。在服饰类型的选择方面,服饰更像是多个朝代、地域风格的混搭。有评价为“服化道中日东南亚城乡结合”, “花木兰相亲的衣服下摆像汉代的曲裾,后面宫殿的后妃穿得又像是唐代的襦裙”。服饰作为一种文化,有其特定的文化意义。影片有关服饰符号的表达偏离了花木兰故事的原始语境,难以勾勒出中国古代传统服饰文化的韵味。
3.场景失真:空洞的地理表征
第一,地域错位,福建土楼脱离历史语境。片中的第一个镜头是附近种满水稻的福建客家土楼,而水稻和土楼这两样东西都是南北朝所没有的。大量网友发出质疑: “北方的木兰为什么住在福建土楼,牺牲掉本已稀薄的历史感。”圆形土楼是福建人(或客家人)的固有居民建筑,原为“坞堡”,是一种防卫性建筑。尽管圆形土楼是代表中国建筑的一种文化符号,但基于花木兰故事的历史背景,它却是违背客观史实的, “土楼”符号在一定程度上被表象化。第二,影片的自然风景切换突兀。影片在中国大江南北取景,巍峨壮丽的山峰、奇特绚丽的丹霞戈壁都获得了一些网友的肯定。但结合花木兰故事的现实语境来看,其与上述福建土楼存在相同的问题,即虽然注重场景的视觉呈现,但忽略了客观事实。如福建土楼外是漫山遍野的草地,雪山刚雪崩完就是丹霞地貌,场景的切换显得突兀,不符合逻辑,杂糅到一起给观看者带来地理的错位感。对于中国观众而言,当身临这样一个空洞的叙事空间,难以完成对“花木兰”的想象与认同。
4.概念臆造:奇异的东方想象
第一, “气”被等同于超能力。从西方文化视角来看,中国功夫在影片中直接归结到与生俱来的“气”上。花木兰体内蕴藏着强大但还未觉醒的“气”,这种“气”类似于美式英雄片中的“原力”。直接表现为花木兰具有飞檐走壁、以一敌百的功夫,与女巫的魔法同属一个概念。对中国观众而言,功夫、内力都属于武术武侠的范畴,而花木兰作为一位平民中的英雄,并没有所谓的超能力。 “气”的设定来自西方对中国符号化的主观解读,还完全搅乱了木兰成长线的逻辑,更徒增海外观众对东方的奇异想象和误解。第二, “凤凰”的形象夹带西方魔幻主义色彩。在中国神话系统的深层结构中,鸟类作为中华民族抽象化呈现的图腾符号,起源于古人的生殖崇拜。《诗经·商颂》有言:“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影片中的凤凰作为花家的图腾,多次在木兰做出重要抉择时被具象化呈现。但花木兰题材故事并非玄幻或科幻作品,中国元素被西方魔幻主义二次生产并转化概念,实质上弱化了东方历史题材故事的深层内涵。
(二)文化误读产生的正向结果分析
从样本数据中共筛选出符合框架类目2的语句共225条。其中“普及传统”的相关语句共51条,占全部语句样本的22.67%; “批判省人”的相关语句共131条,占全部语句样本的58.22%;“身份指认”的相关语句共43条,占全部语句样本的19.11%。
1.表达不满:自发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批判省人”的典型语句有“充斥着西方对中国的偏见和傲慢”“粗暴的文化输出和肤浅迎合早已满足不了中国观众”等。这种“批判省人”的发声是人民群众在网络上自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表现。国家文化安全是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能够有效消除和化解潜在文化风险、抵御异质强势文化霸权、抗击外来文化冲击的一种文化状态。影片中的文化误读内容引起了中国观众的强烈不满,后者通过参与文化传播主动承担起捍卫国家形象和民族文化的责任。这种参与不断深化文化传播的价值,也拓展了文化传播范围,根据交往行动理论这是一种理想言语情境的构建方式,最终个体融入社群,形成一致性的意义共同体,促进社会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2.知识纠偏:体现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普及传统”主要是指网友在影评中针对影片误读内容,进行讲解,纠正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古代历史常识等内容,具体包括对花木兰故事历史背景、中国元素含义及运用、文化价值观的考究。例如“花木兰的时代背景一般认为是民间对北魏初期与柔然战争的记述”。传播是保证社会遗产代代相传的重要机制,社会遗产在大众传播媒介的广泛传播下能得到更好的传承。这些“普及传统”的内容伴随着参与式传播活跃在公共视野,即《花木兰》成为中国网友了解历史、认知文化的“教科书”,体现了社会遗产功能,具有重要的普及教育意义。有网友评价道: “如果我们想要进行文化输出,那么就必须要有自信,经过可能被误读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我们的文化爱好者站出来纠错、引导和宣扬。”
3.达成共识:唤醒集体身份指认
“身份指认”代表着中国网友对于自己中国人身份的确定,达成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共识。典型语句有“愤怒西方世界的曲解反映了中国人整体有着强烈的民族文化自尊心”等。中国网民对于“花木兰”的集体探讨唤醒了其有关集体身份的指认,对本土社会文化认同达成共识。中华民族同属一个群体,每一个中国人都身处其中,敏感于与周遭各种文化的交织与碰撞,群体成员在看到与本民族相关的内容时,更容易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作为一种具身性的参与式传播,通过亲身参与向周围世界“外化”,同时周围世界对群体成员的情感与认知“内化”,一致的身份认同推动对民族文化内涵认同的“深化”。
四、结语
基于跨文化传播语境,德国汉学家顾彬认为,假设没有误解,理解永远不可能存在,如果不允许误读,那么也就扼杀了跨文化对话的可能。因此误读又被赋予积极的含义。本研究显示,面对影片的误读内容,社交媒体平台成为参与者检验知识、记忆和历史的场所,当个体围绕一个共同主题组织起来时,集体学习和相互支持的机会就出现了。中国网友在社交媒体平台对《花木兰》的参与式传播不只是停留在影片本身,其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东西方文化差异、跨文化传播等问题同样受到关注。在参与式传播视角下,中国网友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主动参与讨论和传播,通过表达不满——知识纠偏——达成共识这一传播过程,由大众话语积极引导的正向结果由此产生,达到推动传统文化传播、唤醒本土文化认同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参与式传播的巨大能量。广泛自主参与、唤醒自我意志的大众舆论展现出强大的话语优势。值得深思的是,中国文化在“他者”的建构中无论是乌托邦式的美化构筑,还是妖魔化的丑化构筑,归根结底都不是真实立体的中国,而是“他者”去时间化、去历史化的再加工的文化商品。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员,面对文化误读中所暗含的负面心态,不能配合其言说逻辑,陷入“自我东方化”的陷阱中。电影作为承载文化想象的重要媒介,应借助于影像化表达唤起群体对本民族文化的精神归属。理想语境下超越自我的藩篱、增进他者文化之间的互通,是一种基于全球跨文化发展逻辑的必然选择。现实语境下西方审美和价值观主导下的东方主义创作,只会徒增世界人民对中国文化及形象的偏见与误解。艺术无国界,但文化有归属,应时刻警惕影像背后塑造的殖民想象与意识形态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