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材不怨小用,材大不难为用
2022-04-29熊同学
熊同学
生逢盛唐,李白放歌曰:“天生我材必有用”;身处战乱,杜甫悲叹:“古来材大难为用”。那么,材与用,为何时而相契又时而相悖呢?这其中,固然有生逢其时与否的影响,但我认为,更多的在于“材”本身。
材大何以难为用?无外乎两点。其一,外界因素。或生不逢时,或遭人嫉恨,或名不显扬于世……其二,内部因素。材大者,往往自视甚高,致使眼高手低,心理脆弱,一旦遭贬受辱,便飘然而去。由此,我认为,材与用的关系,如期待值与现实值的关系,二者相符,则物尽其用;二者相悖,则又使人怀才不遇了。基于此,我觉得,若欲尽己之材,为国所用者,于内,首推自省,兼以涵养胸怀格局,不怨一时小用;于外,还须入世,而非怀瑾握瑜故作“自令见放”之姿。方能置身于私情之外,着眼国家需要,材尽其用,为国所用,一如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心。故曰:大材不怨小用,材大不难为用。
曾国藩曾提出:“谋大事者首重格局。”诚然,无大格局,乃无为谁所用的意识。不知为谁所用,不免狭隘,于是只顾到自身利益,此不为用。真正的“用”是为国所用;真正的“尽材”,是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只有怀着为国所用的热情与格局,才能跳出患得患失的心境,不思一人一姓之利,而忧百姓万民之苦悲。
格局既备,宜自省。一个心系天下又自醒之人,即使生不逢时,即使遭人馋害,亦能尽己之材。君不见曹操于乱世中雄起?君不见苏轼发配海南却一心尽材,使当时的蛮荒之地政教风化一新?内修格局,时而自省,诚不欺我。
老子也曾落墨:“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信然,无外圆之饰,恐难为世容,材亦不得尽用。历史上,多少“大材“固守内方,终是玉石俱焚。嵇康,傲骨铮然,却难展抱负;孟浩然愤然书曰:“不才明主弃”,使得玄宗怒而弃之不用;王安石为人耿介,不听意见,变法之风终是越刮越弱……内方固然可贵,然而没有外圆,也难尽其材,为国所用。是故外稍去棱,不失气节,只是更好地为国所用。
综上所述,内外兼修,去私情而心忧天下,自省故而不贪大用,外圆方得为国所用。吾辈自当尽己材,不学那愤世嫉俗之论,只愿海内升平,民晏国安,去看,去感受,去发现国家需要,去为之燃烧,方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