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实:新闻的生命

2022-04-29蔡仁卓玛

新闻文化建设 2022年15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广播电视

蔡仁卓玛

摘要: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同时也是新闻信息传播的本质要求。唯有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才能够让新闻节目受到更多大众的认可与关注,真正意义上取信于民。在当前的融媒体时代,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渠道愈发丰富、多元,也不再满足于单方面接受新闻媒体的信息灌输,而是希望参与到新闻节目的讨论环节。很显然,新闻采编工作正在历经着巨大的变革,务必要顺应新媒体平台的交互性与共享性特点,尽量满足不同受众的个性化信息获取需求。本篇文章以县域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为例,通过分析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的采编特点,基于现实问题,给出了几点提升新闻真实性的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艺术技巧。

关键词:广播电视;电视新闻;采编艺术

广播电视作为最早面向大众的传统媒介代表,有其独特的魅力,广大受众也习惯于在固定的时间,守在电视机与广播前收看、收听新闻节目。但在当前的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播格局面临转变。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让每个人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与发出者,“人人拥有麦克风”的时代到来。如何能够更好应对新兴媒体的冲击,县域广播电视应遵循真实原则,不断提升采编水平,进一步巩固自身的公信力与影响力。

一、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概述

在融媒体时代,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平台异军突起,人人都能随时随地获取、传播新闻信息,这对传统媒体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与挑战。尤其是针对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而言,如何能够更好应对新形势下的诸多挑战,经受住严峻的考验,是所有新闻人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对于新闻节目而言,真实就是生命力的主要来源,而县域广播电视新闻作为主流媒体的代表,承担着党和人民群众的喉舌职责,务必要顺应融媒体时代的发展方向,尽量满足社会公众的新闻获取需求。一方面要对原有的新闻采编工作内容作出调整,彰显出新时代发展特色;另一方面则要突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加速不同媒介之间的信息共享。让新闻信息资源能够有效互通,不断提高自身的新闻敏感度,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真实、全面的新闻资讯完整地还原给大众。广播电视新闻媒体虽然拥有一众忠实的受众群体,但在新闻资讯的内容传播速度、渠道辐射广度上仍然与新媒体平台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在信息高速传播的当下,广播电视新闻务必要做到更快、更专业,才能够突破原有采编工作模式的瓶颈。新闻人要将此次创新作为一次蜕变的机遇,积极提高自身的新闻采编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的好新闻[1]。

二、融媒体时代县域广播电视新闻的采编特点

(一)新闻信息量增加

在融媒体时代,新闻采编工作出现了更多分支,这些崭新的发展方向不仅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在各路异军突起的新媒体平台中,新闻信息量可谓是爆发式增长,有更多类型的新闻资讯进入了大众视野,群众获取新闻资讯的渠道也愈发多元。在大屏与小屏传播形式相互冲击、相互交融的当下,网络空间逐步成为新闻发布的主流渠道。使得新闻信息量得以稳步提升,让新闻的采编工作难度也随之提高,工作人员需要转换工作方向,善用现代科技手段,才能在短时间内获取有价值的新闻资讯。

(二)采编主体多元化

在融媒体时代,新闻采编形式也正在发生着悄然的改变,新闻采编主体正在朝向多元化的方向逐步发展。尤其是在各路自媒体平台中,几乎每一个人都有成为媒体人的机会,即使是从来没有接受过系统化训练的普通大众,也可以利用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发布和接收新闻资讯。新闻采编人员不仅要具备更为敏锐的信息筛选能力与搜索能力,同时还要兼顾广大受众的新闻资讯获取口味,日常的工作内容愈发复杂。

(三)新闻发布速度更快

相较于传统媒体形式而言,融媒体的到来,让新闻信息的发布速度出现了明显的提高。相应地,新闻资讯的“热度”与“保鲜度”则有所缩短。以微博平台为例,经常可以看到五花八门的热搜词条,但大多的信息资讯都处于昙花一现的状态,广大网友在了解过新闻内容后,便会随着信息关注度的下降而逐步淡忘掉这一事件,很难会对相同的新闻信息投入较长的关注精力与时间。针对这一现象,新闻采编人员要顺应新媒体平台的资讯传播特质,坚持内容为王,维护好传统媒体在受众群体中的威信,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三、县域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现存问题

(一)新闻内容不符合受众预期

广播电视新闻在社会领域中发挥着主流的舆论引导作用。在日常的新闻采编工作中,采编人员应当根据广大受众的真实需求,从现实情况出发,使得广播与电视新闻节目内容可以与大众生活相贴近,将节目打造成为基层群众发声的平台,帮助社会公众解决一些生活难题。但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所采编的部分新闻内容却没有真正意义上融入群众生活,以“高大上”的内容为主流,给受众带来一种“高高在上”的脱离感,不如新媒体平台接地气。

(二)新闻采编人员的综合素养参差不齐

新闻采编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会直接影响新闻内容的产出质量。新闻采编工作贯穿于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全过程,采编人员也需要从新闻内容的最初筛选开始,一直参与到最后的解读工作中,注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除此之外,广播电视新闻最终所呈现出的内容形态也与采编人员的专业能力息息相关,一档优秀的新闻节目不仅要保证节目内容的精彩度,同时还要具有强大的社会舆论引导作用,兼顾到新媒体平台的播报特点。满足社会公众的多元化资讯获取需求。但就目前来看,传统媒体中的新闻采编人员存在着综合素质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2]。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采编人员仍然无法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创新要求,处于故步自封的状态,不能灵活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来完成采编工作,并且对于各项新资讯、新方法的理解也不到位,会在新闻内容中加入主观臆断,影响新闻内容质量。

四、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的采编艺术技巧

(一)利用新媒体平台,积极共享新闻资源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出了各种类型的新媒体平台。其中,与群众日常活动最为贴近的网络平台有微信、微博、今日头条、快手、抖音等。在上述资讯平台中均包含着海量新闻信息资源,是采编人员应当重点关注的新闻资讯获取渠道。在传统媒体中,想要获得一个高价值的新闻信息,通常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并与多家媒体同时争取报道机会,谁能够最先获得新闻信息资源,则意味着谁先掌握了绝对优势。而在当前的融媒体时代,各路新媒体平台之间的梦幻联动,使得信息资源变得愈发丰富且容易获取。以广东省中山广播电视台为例,分别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中开设了官方账号,不仅为新闻信息的采编工作提供了更为宽广的采编渠道,同时还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表达意见和想法的平台,增强节目本身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有效提高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影响力。

时效性是广播电视新闻的立命之根。在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人员要充分发挥出不同介质媒体的信息传播优势,尽快实现新闻资源共享。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新闻资讯的时效性,并同步丰富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采编模式。例如,浙江人民广播电台在视频直播网站中开设了账号,并针对网友所举报的一起汽车维权事件,同其他城市的广播电台进行直播连线,通过此种方式来侧面调查这一品牌汽车的口碑与销售情况。此种十分新颖的新闻呈现形式,不仅可以让受众得到更为全面且真实的新闻资讯,同时还能够开阔新闻采编人员的视野,让新闻报道更具真实性和有效性[3]。

(二)优化内容组合,关注新闻信息的细节处理

坚守“内容为王”是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基本创作原则,采编人员要根据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创作主题,对新闻内容版块进行优化组合,使其能够呈现得更加饱满、生动,增强对广大受众的吸引力。在日常的新闻采编工作中,有时会面对一些规模较小的新闻事件,所产出的新闻内容也会比较空洞,难以符合节目本身的风格定位,这就需要采编人员根据广大受众的多元化信息获取需求,在对新闻内容进行制作和整合时做好科学分类,在此基础上来辨别出不同类型的新闻材料,扩大新闻节目的信息量。另外,采编人员还要从受众的视角着手,对新闻内容的组合方式进行优化,并根据节目传播平台的受众群体定位,对采编内容的细节予以改进,真实、全面地反映出新闻事件的真相,满足受众的视听需求。

首先,新闻采编人员要不断增强自身的细节把控能力。由于新闻现场的具体情况瞬息万变,采编人员所获得的新闻题材也会有所差异。这就需要在临时采访过程中善于捕捉新闻现场的细枝末节,并根据新闻主题来搜索其中的关键点,为后续新闻内容的编制工作积累更为丰富的素材;其次,还要持续关注新闻事件的后续发展动向。在完成基本的采编任务之后,需根据手中已经掌握的新闻信息来持续挖掘细节问题,结合以往的采编经验,根据不同受众群体的资讯获取需求,不断丰富新闻内容,保证吸引力;最后,针对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后期细节予以精准处理。例如,如果此次新闻节目同日常生活与科普常识类的资讯相关,则可以考虑在节目内容中穿插一些生活小妙招或计算机的故障处理方法等。采编人员也要在后期的新闻节目处理中加入视频动画或旁白内容,为受众带来更为新颖的视听感受,提升对节目的期待度。需要强调的是,采编人员务必要保证所选的视频材料与旁白声音可以处于相同频率轨道,与行业内的专业技术人员及时沟通,坚决杜绝声画不同步现象的出现[4]。

(三)巧妙利用先进技术,提高新闻可信度

真实是新闻节目的生命与灵魂,新闻的真实性需要蕴藏在每一次新闻报道中,其中所呈现出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画面、每一个地点、每一个人物都必须合乎客观逻辑,且符合真实情况。为此,新闻采编人员务必要将真实性作为基础工作的保证,切记不可为了获得点击量和收视率而随意拼凑内容。尤其是在当前的自媒体平台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虚假信息或虚假标题,人人都有可能成为谣言的发布者和传播者。作为新闻业内的主流媒体,必须要坚守自身的正统地位,巧妙运用新技术手段来保证新闻资讯的真实性,提高新闻采编的工作效率。采编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来搜索新闻数据库内的相关信息资源,以此来检验所获得新闻资讯的真实性。在新闻数据库内,采编人员只需要搜索关键词,就可以在海量的新闻信息中精准搜索到相关的新闻内容,并做出选择性的提取。针对渠道正规且真实性更高的信息内容展开跟踪和挖掘,以此来代替传统模式中烦琐的人工操作。另外,采编人员还可以利用新技术,对网络信息予以自动化监控,系统会在第一时间将与新闻节目主题有关的新闻资讯反馈给采编人员,为其指明后续的工作方向。

例如,在针对地方政府有关政务公开与升级的相关资讯进行报道时,电视台的采编人员可以专门开办政务探究版块,面向基层群众提供城市建设的路线指导服务。借助于新媒体平台,将最权威完整、最直接的新闻资讯推送给大众,有效避免大众在自行获取信息时受到不完整片段或虚假信息的影响。为了能够进一步增强新闻资讯的真实性,在完成新闻播报任务后,还可以由专业人员对此次新闻资讯的内容进行解读,帮助群众形成正向认知,产生正确判断。再例如,在针对某个工程建设项目进行专题新闻报道时,新闻采编人员在获得第一手信息资讯后,则要根据节目本身的定位以及广大受众的资讯获取需求来策划出新闻主题。利用大数据技术与信息技术来搜索与项目有关的历史资料,根据不同时期展开详细梳理后,采用全景立体式的回顾方法,将此项目的发展历程清晰、直观地展示给大众。还可以借助于微信公众号或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发布与此项目有关的讨论话题,吸引社会公众参与其中,提高专题节目的影响力。截至目前,诸多县域广播电视节目都已经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方向的风格定位。新闻采编人员务必要坚持以民为本的工作原则,保证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同时,突出新闻传播的温暖性特质。例如,在针对自然灾害类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时,不仅要将灾难的发生过程报道出来,同时还要深入探究灾情背后的各种信息,深入到第一线,将人和事进行有机融合。从小人物着手,逐步过渡到新闻事件,以此来引发大众的情感共鸣,发挥新闻节目的舆论引导作用。

(四)全面提高新闻采编人员的专业素质

首先,县域广播电视的内容要顺应融媒体时代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加大对新闻采编人员的培训力度。要求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朝向复合型人才的方向过渡发展。为了可以顺利实现这一目标,新闻采编人员要具备更为优秀的组织能力,不仅要完成基本的稿件撰写、素材编辑以及新闻采访任务,同时还要熟练应用各种现代化技术手段,根据节目主题将各个内容版块进行高效融合,同受众预期完成对接;其次,新闻采编人员还要具备更为敏锐的新闻嗅觉,主动发现日常生活中具有探究性价值的新闻线索,并采用个性化的采编手法,让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极具辨识度。维护好现有受众群体的同时,促进县域广播电视节目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持续加大对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监管力度。尤其是要针对新媒体平台来设定系统化的传播监督方案,坚决杜绝虚假信息与不良资讯的混入,保证采编质量。

五、结语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县域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应对新兴产业的冲击时,新闻人一方面要坚守新闻的真实性与最初立意;另一方面则要维护好自身在行业内的权威地位,保留广播电视新闻的采编特点,不断突破局限,挖掘广播电视的发展活力。

参考文献:

[1] 姜秋菽.融媒体背景下新闻评论类节目的创新思考: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舆论场》为例[J].记者摇篮,2020(3):142-143.

[2] 孙汝文,刘衣楠.解读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J].传播力研究,2019(8):93.

[3] 吕峰.浅谈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融入新媒体的有效渠道[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8,16(1):78-81.

[4] 杨慧.“了解你的观众”:自媒体时代新闻采编应把握的方向[J].新闻传播,2018(2):43.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广播电视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周二广播电视
周四广播电视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关于电视新闻报道平民化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