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教学?让初中体育教学更精彩
2022-04-29杨秉禹
杨秉禹
【摘要】新课改教育理念的大力盛行,让教师意识到传统教育方式的弊端。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也开始倡导游戏化的教学形式,营造趣味性的练习氛围,以便学生在竞技性、合作性的游戏中,享受精彩课堂,提升身体素质。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初中体育;兴趣
游戏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学生也会自觉地将目光放在游戏活动中,然而,许多教师对游戏活动存在偏见,认为游戏只会消磨学生的意志,难以带来教育意义,促进学生的成长。显然,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游戏化教学模式能够轻易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轻松、愉悦的姿态,完成学习任务。所以,在组织初中生展开练习活动时,教师也应当发挥游戏活动的优势,为学生创建趣味化的练习模式,以便学生在玩乐的同时,逐步提升练习的质量,增强对体育运动技巧的熟悉程度。
一、趣味性游戏,唤醒学习热情
随着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在体育教学中的不断渗透,教师开始关注学生体育文化素养、体育健康意识的发展情况,期望学生在掌握体育运动技巧之余,也能够认识体育运动的历史起源、发展历程、注意事项等理论知识。但是,单纯以口述的方式,为学生渗透体育理论知识,难以增强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印象,甚至会降低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对此,教师不妨应用游戏活动改良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玩游戏的同时不自觉地加深对体育理论知识的印象,从而逐步践行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要求。
以“篮球运动”的理论知识为例,教师就可以借助“你争我抢”的游戏活动,全面提升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效果。在课堂上,教师先为学生播放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篮球运动的起源、发展过程,让学生知道篮球运动发展的五个时期。随后,教师再借助图文结合的方式,为学生介绍篮球运动的特点、运动的效能等,以便学生进一步了解篮球运动。随后,教师为学生介绍游戏活动的规则:当荧屏上随机出现一个问题后,学生进行答题权的争夺,对于最先举手的学生获得答题权,并回答荧屏上的问题,当学生答对问题后积得一分,如若打错不扣分,如此反复,在游戏活动结束后,得分最多的学生获得游戏的胜利。紧接着,教师使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问题,如“篮球运动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五个时期是什么?”等,促使学生在玩游戏中,增强对篮球运动发展历史、特点效能等理论知识的认识。
趣味性的游戏活动,弱化了体育理论知识的抽象色彩,也改良了枯燥、乏味的教学氛围,让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灵动,以便学生能够基于轻松、愉悦的方式,反复回顾体育理论知识,从而在玩乐之余加深对体育文化、体育健康等知识的印象。
二、民族性游戏,传承民族气息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提出,让德育成为教师进行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而我国具有多个民族,不同的民族也拥有独属于这个民族的体育游戏活动,这些民族类的体育游戏,不仅具有丰富的休闲、娱乐价值,也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能够彰显几千年来华夏民族的人文精神和人格品质。在游戏化的背景下组织学生锻炼体育运动时,教师不妨为学生引入民族性的游戏活动,营造浓郁的民族气息,以便学生在愉悦身心的同时,也可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例如,“赶羊跑”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一种游戏方式,由牧民放牧时的游戏活动演变而来,类似于现代的曲棍球,在游戏中,“牧民”需要将“羊”赶到指定位置,才算完成游戏。但是,在学校无法完全满足民族性游戏活动的条件,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草编织的球代替“羊”。在活动中,教师先为学生介绍游戏的规则:学生用树枝拨动草球,让草球向前移动,对于最快将草球移动到指定位置的学生,获得游戏的胜利。在学生清楚了游戏的规则后,教师再组织学生按照“赶羊跑”的规则参与活动,以便学生在玩游戏中感受游牧民族的体育精神。
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性游戏活动,能够迅速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当教师根据学校的场地,对民族性的游戏活动进行改编后,能够让民族性体育游戏更加适合校园,使学生在游戏中获得明显的锻炼效果,以便学生在享受游戏活动的民族气息中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三、竞赛类游戏,激活学生活力
初中生具有强烈的好胜心,当教师为学生设定竞技类的游戏活动时,学生会主动地消耗自身的精力,增加赢得竞赛的概率。同时,在竞赛的过程中,学生练习体育运动的质量也会得到生动地体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竞赛中的表现,为学生提出改进的意见,以便学生在纠正自身的动作技巧中,正确掌握体育运动的动作要领。所以,在组织学生练习体育运动时,教师也要适当地为学生创建竞技类的游戏形式,让学生在比赛前认真练习,在比赛中巩固技巧,在比赛后针对改进,从而真正地提高练习体育运动的质量。
比如,在足球运动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竞赛类的游戏活动,激活学生练习的动力,逐步提升学生练习足球运动的质量。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先组织学生学习定点传球、脚内侧踢地滚球等动作技巧,锻炼学生的足球运动能力。随后,教师为学生介绍足球竞赛的规则,并为学生预留自主练习的时间,让学生自觉练习足球运动中的各项动作技巧。在学生练习完毕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参与足球竞赛,引导学生亲身感受足球运动的竞技魅力。在学生比赛时,教师也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表现,指出学生的不足。在竞技游戏结束后,教师再与学生一起评价他们在竞赛中的表现,并精准提出改进的建议,以便学生结合教师的建议,真正地提升练习足球运动的实效。
案例中,教师利用竞技比赛为学生创建游戏活动,能够彰显体育课程的特色,使学生亲身感知体育课程的竞赛色彩,以便学生在竞赛中有效巩固自身的运动能力,在竞赛后直观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全面提升练习体育运动的水平。
四、自选式游戏,解放学生天性
受到传统教学思路的影响,在以往的体育课堂上,都是教师直接为学生引入单一体育运动游戏,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的要求,被动地参与游戏活动。但是,每一个学生都是拥有独特灵魂的人,他们有着独属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因此,在單一的游戏活动中,不同学生表现出的练习兴趣“大相径庭”。所以,教师有必要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前调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设定多样化的游戏活动,并让学生进行自由选择,以便每个学生都可以遵循自己的内心,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体育游戏,从而在游戏活动中释放自己的天性。
例如,在短跑运动的教学前,教师便可以借助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兴趣喜好,从而为学生设定多个自主选择的游戏形式。具体来说,在课前,教师先为学生分发调查问卷,以便学生在回答“你最喜欢的游戏类型是什么呢?”“你期望通过怎样的游戏,来完成短跑训练呢?”等问题中,向教师反馈自己的喜好。随后,教师对问卷上的内容进行统计,从而基于学生的实况,为学生设计竞技类、合作类等多种类型的游戏活动。在正式上课时,教师先指导学生学习短跑运动中的动作技巧,再为学生介绍“抢海苔”“50米障碍接力赛”等多个游戏活动的规则,让学生基于自己的了解进行自由选择,以便每个学生都可以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游戏形式,并在积极参与游戏中,提升反应能力、肢体协调能力。
教师先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再为学生提出多个游戏活动,设计自主选择的游戏形式,能够让学生的个性、爱好在体育课堂上获得淋漓尽致地体现,以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游戏活动,并透过游戏的方式达到相对理想的训练效果。
五、合作类游戏,强化团队意识
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环境,较强的合作能力和强烈的团队意识,是人们攻克难关的必备元素。而体育学科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理应成为教师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团队意识的重要平台。对此,在体育课堂上引入游戏活动时,教师也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建合作类的游戏形式,让学生在玩游戏中发展合作精神。但在分组时,教师也要认识到,不同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发展水平呈现出较强的个人特色,对此,体育教师应当采取科学的原则,合理地分配各个小组的成员,以便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补结构。
比如,为了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合作能力,教师为学生创建“20米二人三足”的游戏活动。在学生参与游戏前,教师先为学生介绍游戏活动的玩法:学生两人为一组参与游戏活动,在游戏前,两名学生面向同侧站成一排,并将相邻的左右腿绑在一起;在游戏开始后,学生一起并排向前跑,对于到达终点用时最少的一组,获得游戏的胜利。之后,教师对学生的身高体重、运动能力进行分析,以便采取优势互补的原则,合理地安排每个小组的成员。在分好组后,学生按照规则参与游戏,以便在游戏中逐步增进彼此之间的默契度,提高合作的能力。在游戏活动结束后,教师也要鼓励同组学生进行反思,让学生回顾二人合作的状态,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合作的意义,强化团队意识。
新课改中倡导合作互动的学习形式,而合作类游戏活动的创建,无疑能够满足这一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合作类游戏活动能够让普通的游戏也有了深远的意义,学生不仅能基于游戏的方式,感受到愉悦的练习氛围,也能够体会到同伴合作的意义,意识到团队协作的价值,从而强化合作能力。
总而言之,游戏活动能够为体育运动的教学“锦上添花”,让学生的身心都得到有效地锻炼。所以,在未来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继续挖掘多样化的游戏活动,让游戏化活动成为体育教学的常规性活动,以便学生在享受练习氛围中,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旭.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课中的运用探索[J].新课程研究,2021(19).
[2]郑杜平.初中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应用价值分析[J].考试周刊,2021(53).
[3]张伟东.浅析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策略及价值[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