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活动设计异化现象与对应措施

2022-04-29秦晓玲

新教育·科研 2022年3期
关键词:活动设计应对措施小学数学

秦晓玲

【摘要】在进行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活动设计时,教师要充分考虑活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多种制约因素,从内容整合、形式创新、教程优化、训练延伸等方面展开探索应对,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帮助,让学生顺利进入到活动之中,在主动学习和探索中成长核心能力。学生对实践性、互动性、趣味性学习活动有特殊参与兴趣,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诉求展开设计,能够有效提升活动设计适合性,为学生带来更多探索机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学习认知的顺利内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活动设计;异化现象;应对措施

在常规教学中,由于多种致因的存在,数学学习活动设计存在一些异化现象,应该引起教师的注意,针对这些异化现象做出更多应对设计,为课堂教学注入丰富动力。

一、数学活动设计异化现象观察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活动设计和执行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异化现象,归结起来,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内容贫乏

数学活动需要更多内容的支持,但在具体设计时,教师对活动素材来源发掘不够,导致活动内容过于贫乏,学生从活动中难以建立更多学习能力。活动内容大多来自教材,如果教师不做延伸搜集,其活动设计必将遭遇内容不足的问题,虽然教材活动内容不少,但活动需要更多辅助条件的支持,而很多活动受制于操作条件,能够被利用的并不是很多。

2.形式单一

学生对数学活动比较有期待,但教师组织活动时,大多只有简单的设计,而且空间也集中在教室之内,学生活动范围狭小、操作工具单一、活动体验浅薄。数学操作、数学观察、数学实验、数学调查等活动,其操作形式众多,如果不能走出教室,则难以形成丰富数学活动体验。

3.目标模糊

学习活动有明确的目标,但在数学活动设计时,教师设定目标往往比较模糊,因为活动时空条件受限,教师目标设计自然带有局限性,学生没有明确的操作方向,其活动操作也带有应付意味,其训练效果难以保证。活动目标被淡化,教师指导也找不到正确方向,学生操作没有目的性,活动成为一种娱乐和调节。

4.脱离生活

数学活动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如果教师不能带领学生走出教室,与生活对接则成为一句空话,这样的学习活动难以获得更高学习成效。学生有一些生活认知积累,唯有在生活条件下展开实践操作,才能促进学科思维的对接、认知的融合,数学活动一旦脱离生活,便制约了数学活动的可持续性,造成学生学习的低效性。

二、数学活动设计应对策略探析

数学活动设计有诸多异化现象,教师需要有应对措施,整合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优化教学程序、延伸教学训练、凸显教学主体,都能够为学生创造良好活动契机。学生对数学活动有不同期待,教师要有分层教学的意识,对活动制约因素做统筹处理,以提升其学习品质。

1.整合教学资源,丰富活动内容

在设计数学活动时,需要更多内容的支持,教材无疑是最重要素材来源,校本课程、网络也可以提供一些内容,教师要注意做好搜集整合工作,做出合理选择。数学活动对场地、材料、学具等都有要求,教师在内容整合时,要考虑多种制约因素的存在,这样才能推出适合的活动方案,为学生创造学习研究机会。数学活动有更高训练价值,教师对活动内容做优化处理,不仅能够提升活动设计品质,还能够让学生顺利进入到活动探索环节,这对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成长有重要现实意义。

如教学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师在预习阶段推出信息搜集任务:在生活中,有不少负数的应用案例,展开细致观察,搜集生活中的负数案例,准备参与班级展示活动。学生对负数概念还不是很理解,教师设计信息搜集任务后,学生大多会主动学习,对负数表现形式做自学研究,深入生活做信息搜集。课堂展示环节,教师鼓励学生主动介绍搜集情况,学生踊跃发言,找出不少负数应用案例。如天气预报中,关于温度的设计,有零上和零下多少度的说法,零下多少度,其表示方法就是负数。再如海拔多少的表示方法,也会涉及到负数,对于低于海平面的,也用负数来表示。在居住高楼时,电梯键盘上有-1、-2数字,表示地下第一层、第二层。教师对学生提供案例做梳理,顺利引出负数概念等内容。学生根据教师布设展开学习,教与学达成更多默契。

教师在课前做活动布设,要求学生深入生活搜集负数案例信息,为学生提供活动机会,学生都能够主动参与其中,利用多种信息渠道做案例搜集,获得不少适合信息。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对负数的认识更加立体而鲜活,为课堂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学生对信息搜集学习活动有更高认同感,其操作不存在更多困难,教师提出具体要求,确保活动顺利推进。

2.创设教学情境,优化活动形式

学生对学习情境有比较高的敏感性,教师在推出数学活动任务时,要借助学习情境设计进行对应启动,让学生自然进入到活动环节,在创造性学习中建立学科认知。学生对直观性学习情境更有感觉,教师根据学生学习心理做对应设计,适时引入表演、展示、绘画、建模、实验等学习活动,创造更多个性化、趣味性学习情境,势必对学生形成感官冲击,其助学效果会更为丰富。

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时,要考虑活动执行条件,还要对学生学习兴趣取向有一定把握,这样才能提升设计适合性。如教学《多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先将学生带到校园中的花园,让学生仔细观察花园的形状,并组织学生做具体讨论:这个花园属于典型的多边形,如果要计算其面积,应该做什么样的测量?利用哪些公式呢?学生开始观察花园,展开主动讨论,纷纷给出自己的设计方案。有学生说,这个花园可以分成两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测量出几个边长,就能够计算出其面积多少。也有学生说,在分开测量和计算时,要注意对重合部分的处理,这样才能确保计算的准确性。教师组织学生开始测量边的长度,让学生借助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做具体计算,问题得到顺利解决。为调动学生学习思维,教师继续设计任务:自行成立四人小组,深入校园之中,找到一些多边形,进行实地测量,然后计算出总面积。学生都能够积极响应,学习气氛活跃起来。

教师将学生带到校园中,现场做观察和测量,其学习带有立体感、实践性,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很高,其训练效果显著。学生对实践性学习更有感觉,教师针对学生学习心理做布设,与学生一起操作和研究,学习活动顺利推进。教师针对学生学习实际选择活动任务,其训练价值更为突出。活动目标未必要很高,只要能够顺利启动学生学习思维,让学生在操作中有学习收获,这样的设计就是适合的。

3.优化教学程序,明确活动目标

在学习活动设计时,教师需要推出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建立清晰的学习方向,这样才能形成教学动力,促进学生学习认知成长。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不妨将目标渗透到活动要求、任务提示之中,让学生自然进入到活动环节,在具体操作中建立学习体验,完成学习目标任务。优化活动程序设计和活动组织,确保活动顺利展开,教师要在教法创新、学法传授等方面做出积极研究,以提升教学效率。

教师推出学习活动需要明确目标,提出清晰学习要求,这样才能赢得活动组织的主动权。如教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节内容时,教师在导学环节,推出“我身上的小数”展示活动,要求学生将一些小数与自身相结合,如体重是78.32千克,这个小数就是“我身上的小数”,看谁能够找到更多的小数。学生听清要求后,都能够主动展开寻找,课堂学习气氛活跃起来。因为关涉到的小数太多,学生都能够找到很多案例,教师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做展示和介绍。学生从身高、体重,以及衣服、学具等商品价格上做展示,都能够呈现更多小数案例。教师深入到学习小组之中,对学生展示交流情况做评价,然后引入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等新知。学生列出一些小数,对小数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为后面学习奠定基础。

学生对数学活动有不同认同感,教师推出“我身上的小数”展示活动,给学生带来更多心理触动,因为小数案例太多,学生自然有展示的欲望。一个最简单的数据列举活动,将学生学习主动性调动起来,这说明教师教学设计是比较成功的,为学生带来更多主动思考的机会。活动目标明确,学生行动迅速,活动组织效果显著。

4.延伸教学训练,拓宽活动实践

数学活动需要更广阔的时空条件,教师要鼓励学生走出教室,在校园中、在家庭中、在社区中展开多种形式的活动操作,这样才能顺利完成活动目标,实现学习成长。生活观察、数学操作、手工制作、数学实验、社会调查、案例再现、数学反思等,都属于数学活动范畴,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特点,设计更多延伸训练任务,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建立学科认知。学生对延伸性数学活动有特殊参与兴趣,教师抓住学生学习心理做设计,其训练效果会更为突出。

教师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展开学习,其学习带有生活气息,相关活动则具有延伸特点,给学生提供学习内化的机会。如《用字母表示数》,教师先要求学生搜集生活中用字母表示数的案例,然后推出一些字母组成的数学公式,让学生对字母表示数有了全新的认知。为激发学生学习思维,教师设计生活应用题目:小军家到学校是一条直线,一共1600米,在这条直线上还有小米的家,小米到学校的距离为700米,问小军到小米家的距离是多少?如果运用字母来表示小军家到小米家的距离,你能够列出算术式子吗?学生利用画直线的形式做辅助思考,很快就得出结论。为让学生对字母表示数概念有深刻理解,教师要求学生自行设计一些带有字母的算式,提交到班级参与选拔活动。学生接受任务后,都能够快速行动起来,根据字母表示数的设计特点,设计出一些计算题目。

在这个教学设计中,教师针对学生生活认知做组织,为学生规划清晰操作方向,学习活动顺利启动,学生从中获得的学习体验更为丰富。教师让学生展开训练题目设计,这个活动本身没有太多新意,但能够促使学生自然进入到概念应用环节,其助学效果更为突出。数学活动设计没有固定形式,教师根据学生学习实际做具体组织,成功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其训练效果逐渐呈现出来。

5.凸显教学主体,促进活动内化

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围绕学生主体展开教学设计,这是最为明智的选择。在数学活动设计和组织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主动进入活动,展开多种形式的操作和实践活动,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示,也能够促使学生顺利建立学科认知。如果有需要,教师还可以征询学生的参与意见,对活动设计做具体规划,这样能够提升活动的适合性,学生参与热情更高,训练效果也会更好。

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为学生准备更多实践性学习活动,能够成功启动学生学习思维,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建立学科认知基础。如教学《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这部分内容时,教师推出社会调查活动任务:我们班级共42个同学,其爱好各有不同,展开调查活动,通过采访、询问、了解等方式,将不同爱好的同学人数做统计,利用条形统计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准备参与展示活动。学生领受任务后,都能够积极行动起来,开始做现实调查,对相关数据做处理,设计统计图方案。教师深入学生群体之中,对学生进行方法传授,以提升学生操作热情。经过一番操作,学生制作的统计图纷纷出炉,课堂展示活动顺利展开,教师组织学生做筛选处理,挑选出一批优秀的设计方案。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要求学生深入班级做调查,统计相关数据,并制作统计图,这是一项典型的数学活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很高,说明教师教学设计是比较适合的,给学生规划清晰操作方向,学生都能够顺利完成任务,其学习体验也更为深刻。学生对一些简单的调查活动有操作能力,教师需要在方法方面做出研究,及时做出指导和调度,确保活动顺利展开。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教师要落实到教学环节之中,促进其活动认知的内化。

学生对数学活动有更多期待,这是重要教学生成资源,需要加以合理利用,教师要对活动存在问题和现象做整合处理,针对性做出改变,推出更多适合的学习活动,在活动设计和执行过程中投放更多对应措施,以提升活动设计的适合性,为学生创造更多操作实践的机会,这样能够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成长。数学活动对操作条件有更多要求,教师需要从更多方面展开思考和设计,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为学生创造活动机会,如果有需要,还可以发动学生、家长参与活动的设计,这样可以最大限度提升活动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桂平.基于小学数学游戏化学习活动素材的选择和设计[J].数学教学通讯,2021(22).

[2]陈永畅.小学数学关键能力培养:媒介、价值与路径—以指向学生深度理解的教材解读与活动设计为例[J].辽宁教育,2021(17).

[3]田瑞玲,丁青梅.让学生“从做中学”—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做米尺”课例设计[J].安徽教育科研,2021(28).

[4]施蔡娣.小学数学常态课堂中获得基本活动经验的教学设计[J].名师在线,2021(32).

[5]朱小青.基于对话教学理论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研究[J].山西教育(教学),2021(12).

猜你喜欢

活动设计应对措施小学数学
“透镜”课题教学的活动设计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活动设计
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活动探究
小学英语听力教学活动设计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