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模式革新

2022-04-29黄雯

新闻文化建设 2022年18期
关键词:文科专业课程

黄雯

摘要:新文科教育理念的提出对新闻传播类专业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地方高校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应在新文科理念的指导下,凝练专业特色实现专业优化,并且通过教学模式、实践模式和评价模式的改革实现课程提质和模式创新,从而重构新闻传播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路径,为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本文以德州学院新闻学专业的探索为例,探讨了地方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教育在新文科背景下的转型与革新。

关键词:新文科建设;地方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教育

教育部“新文科”概念的提出,突破了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发展建设途径,对新闻传播类专业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地方本科院校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应在新文科理念的指导下,以“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为三大抓手[1],结合学校定位和地方特点对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重新梳理和重建,以应对当下全媒化环境呼唤高校新闻传播教育转型的问题。

一、改革与新变: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新闻传播学属于新文科中应用型文科的范畴,担负着新时期专业人才的培养任务。[2]该类专业既具有人文社会科学一般的学科共性,还承担着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的重任,且具有媒介技术日新月异和媒体深度融合的行业背景,这些都对新文科背景下的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一)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更加强调人文思维与技术思维的相融

新文科建设所强调的内涵之一就是推进学科交叉融合。而对新闻传播类专业来说,新文科建设所需要的学科交叉融合,不同于以往的文理交叉,新文科建设是将新技术趋势纳入文科的专业学习与训练;新文科建设所要求的跨学科知识整合,也并非简单的多学科知识重组,还需要不断突破学科间的形态与理念。也就是说,新文科背景下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需要将技能型学科元素与文科理论元素密切相融,实现技术性思维和人文思维的深度融合。

(二)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更加强调全媒体性

当下新闻业正面临媒体的深度融合发展,由此带来媒介的组织架构、媒体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新闻信息的生产流程、从业人员的能力素质以及行业相关的技术配套等多方面的更新,这也意味着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教育所面临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就业环境出现了巨大改变。传统新闻传播教育以内容生产为核心,很少甚至无须考虑渠道、运营、效果等问题。但在融媒体时代,全媒体要素愈发突出,渠道、运营、效果等与内容生产相关的环节变得非常重要。这就需要当下的新闻传播教育要加大对全媒体人才的培养力度。新时代传媒人才的培养不能只重视新闻内容的生产,还应以先进技术为支撑,适应智能媒体的生产、分发及交互模式,以此来重构符合时代要求的全媒体传播人才培养体系。

(三)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更加需要多层次、多元化区分

当下,社会和业界对新闻传播类人才的需求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划分,而是适应新媒体的多种形态,形成了更加多元、更多层次的人才需求,如县域融媒体的用人需求,自媒体电商直播业的用人需求等。

这就要求新闻传播类专业教育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进行需求导向的区分,不同层次的高校应结合自身优势,进行符合自身特色的、符合学生就业层次的人才培养,为社会的不同层次、不同形态的媒体输送最适合的新闻传播类人才,进而产生更直接的社会效益。

二、问题与短板:地方高校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的困境

(一)专业定位不突出,专业特色不鲜明,同质化严重

专业特色和专业定位是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设计蓝图,对整个专业起着指导性作用。而对于本身并不具备名校优势的地方高校来说,特色不鲜明、没有形成一定品牌效应的专业,必将会陷入发展困境,甚至会面临生存危机。地方高校的新闻学专业大多都是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新闻学教育迅猛发展扩张的产物,大多由传统的文科专业衍生而来,基础薄弱且后劲不足,很难在越发激烈和日益内卷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主要原因就是未形成鲜明的专业特色,专业定位模糊。

在专业定位上仍然以面向各级媒体、各级企事业单位的普泛化、宽口径人才培养为主,面向行业仍主要是新闻媒体、企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以及其他新闻宣传部门,虽然在近年的专业建设中都加入了新媒体或是融媒体这一要素,但除了增设相关课程外,在人才培养上大多沿用了旧有的专业体系,专业定位雷同,专业特色不鲜明。

在层次定位上仍然沿袭精英教育时代教育部培养方案中的“高级专门人才”定位或是“复合型高级人才”定位,这种对高校人才进行“精英”“专门”教育理念的沿袭已经明显滞后于今天高等教育大众化、分众化发展的需要,并且与名校、重点院校相比区分度不大、针对性不强,出现了同质化现象,没有地方特色和差异,培养的人才社会竞争力不足。

(二)专业建设因循守旧,课程体系、实践模式和评价方式滞后

有学者指出,当下高校文科的师资力量、课程体系、教育水平已难以应付接受过更好基础教育的新一代学子。现有的培养体系不能满足事业、企业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更不能满足新时代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3]同样的问题在新闻传播教育领域也普遍存在,在地方高校中更是格外突出。地方高校的新闻学培养体系基本上都是沿用以专业知识为主的课程体系:围绕专业课程这一主线,辅以基础课程和实践教学两条辅线。其中,基础课程虽然具有一定的学科交叉性,但没有完全打破文、理、工的专业壁垒,依然是在传统文科基础上进行的建构,人文社科类学科教学内容和方式仍然占到了较大份额,交叉课程的融合广度不足,技术性学科的融合深度不够,能够开出的具有较强应用性的专业特色课程、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订单式”课程欠缺。

专业课程仍然围绕传统媒体时代的新闻内容生产这一核心设置,进行“采—写—编—评”的单一链条教学,而在泛内容、数据、产品、运营等涉及全媒体业态的多个环节上[4],没有或是甚少设置教学和实践内容,学生很难进行和完成对全媒体业态的各个层面和环节的学习和锻炼。

实践教学也通常仅仅配合专业课程和专业教学环节进行,通过上机操作、完成作业、参加实习等常规设置进行,虽然环节完整,但实施过程笼统,标准单一,欠缺组织严密、效果良好的全方位整体设计,“一对一”小单元高质量的实践锻炼较少,适合不同媒体就业岗位的“订制式”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更是少之又少。

三、路径与突围:地方本科院校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的新尝试

适应社会变化和人才需求进行转型和革新,加快构建起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的新格局和新体系,已成为摆在地方高校的新闻传播类专业面前的迫切任务。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的新闻传播类教育要想从困境中突围,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可以从三个方向进行探索性转型:一是从面向各级媒体、各级企事业单位的普泛化宽口径人才培养转向面向专业人才需求较强的基层融媒体人才培养;二是从面向传统媒体、机构媒体的人才培养转向面向需要适应能力强的多元共生的媒体生态系统的全媒体人才培养;三是从面向单一的内容生产尤其是新闻内容生产的人才培养转向面向适应性更强的泛内容、数据、产品、运营的多个传播链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一)凝练学科特色,实现专业优化

地方高校的新闻学专业要结合学校的定位和自身条件,重视对学科特色的凝练,重视对专业特点的塑造,从而形成自己的优势,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真正适应社会需求。以山东德州学院为例,该校是于2000年开始进行本科招生的地方高校(后转为省属),其新闻学专业于2004年进行本科招生,其生源在多年间都以山东属地为主,后来逐渐拓展至全国多个省地,但无论是山东本地生源还是外省地生源,学生多来自地市、县城、乡镇、村等,来自一线城市、二线城市或省会城市的学生较少。而通过多年的毕业生就业追踪调查,除了少部分学生通过考研等升学途径后选择在大城市就业外,其余绝大多数毕业生都选择了生源地所在地级市和县域的工作岗位,并且能够扎下根来、稳下心来,逐渐成长为工作单位的业务中坚力量。近年来,随着县域融媒体的大力发展,这种就业趋势更加明显。大量的县域融媒体和地方媒体岗位对全媒体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但名校、重点高校引进的全媒体人才存在着流失快等弱势,导致县域融媒体在人才招揽上对于来自地方院校的当地生源毕业生更加青睐,以德州学院的新闻学专业为例,从近几年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2019年有75%以上的学生都选择了在生源地的地市级和县域涉新闻传播类的岗位就业,2020年该数据升至80%以上,2021年达到85%以上,而在2022年目前已选择进入新闻媒体就业的学生,基本全部考入或应聘至县级融媒体单位和市县级企事业单位的融媒体相关岗位。基于以上对毕业生的就业追踪调查,结合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定位,适应学校应用型转型的目标,最终建立起了符合学校和自身特色的“三二一”应用型全媒体人才培养模式:以实施“课程体系优化计划+实践平台创新计划+评价体系改革计划”三项计划为举措,通过“全媒体培养+产学研协同共育”的二轮驱动,实现“人文 + 技术”融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其中核心特点为面向基层融媒体,培养适应性强的应用型全媒体人才。

(二)通过教学模式、实践模式和评价模式的改革实现课程提质和模式创新

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是新闻传播教育革新的关键。如果不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改变过去的老套路、老模式、老办法,显然无法满足新闻媒体对“复合型”“创新型”“技术型”“专家型”,特别是“全媒型”新闻人才的需求。[5]

第一,实施课程体系优化计划,搭建起“专业课程+综合课程+定制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由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组成,它从专业理论和专业实务两方面构建起学生系统的专业知识结构。综合课程模块除了包含基础课程外,重点强调优化整合校内资源,为学生开设交叉学科、综合类相关课程,特别是强调打通文理工学科壁垒,增加技术类课程,培养学生的融通能力。定制课程模块为开放性、动态的课程模块,该模块的设置是根据社会和业界的实际需求,与联合培养单位共同制定。

第二,实施实践平台创新计划,推行“任务+项目+定向人才孵化”的实践模式。全程性实践与立体式实践相结合,实践强化贯穿于整个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并通过具体方案落到实处,以“任务”推动专业课程中的实践教学。对低年级学生,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将理论与新闻传播业的现状紧密结合,通过组织参加课程相关的科技文化竞赛等方式为学生布置课程“任务”,从而激发学生的课程兴趣,并检验业务课程的掌握情况;以“项目”推动学生动手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对中年级的学生,按照学生的兴趣、特长结合未来就业方向划分小组,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项目团队或工作室,进行具体的全媒体项目实践,如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抖音号的运营、网络直播、网络短视频拍摄及发布、广告设计与策划、音视频节目制作等,探索“一对一”小单元高质量的实践模式;以“定向人才孵化”推动与业界的产学研协同共育。改变传统的校外实习基地与高校专业间较为松散的合作方式,建立与地方媒体、县域融媒体协同共育的深度合作机制,成立校媒合作共建的“全媒体人才孵化基地”。根据地方及县域融媒体的用人需求、传媒现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具体的课程环节;对高年级生,要求其根据自身的就业方向,进入媒体进行工作岗位满一学期,媒体根据实际用人需求,与学校合作进行“订单式”培养,实现“定向人才孵化”。校方也可针对某些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需求,成立专门的师生工作组,针对性地制订符合企事业单位需求的传播方案。

第三,实施专业评价改革计划。建立多元、系统、科学的应用型评价体系。这就需要新闻传播学科在研究和管理上更为灵活和专业化,综合应用多种科学研究方法,推动研究成果顺利转化。从学习侧出发,围绕专业和实践能力,建立多层分级的应用型评价体系。课程的评价考核:专业课程考核内容由平时表现、期末理论考试以及与理论相关的实践任务完成情况三部分组成,学生提交的阶段性作品和期末提交的相应课程作品构成课程评价的重要部分,由专业教师考核;实践的评价考核:实践考核内容按学生实践项目的完成度来达成,按学生在专业导师建立起的工作室完成的项目或作品情况的质量打分。由项目组导师联合业界导师共同评价;学业成绩的评价考核:以产品、作品、项目代替毕业论文。学生作为唯一作者提交符合专业特点和行业特点的毕业设计成果,如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短视频号的运营、网站设计作品、微电影及纪录片作品、大型新闻报道策划节目、广告设计类作品等,要求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准,由校内教师联合校外人才孵化基地媒体资深专家共同评价。

四、结语

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的新闻传播类专业教育面临困境与巨大挑战,但也拥有了新的发展契机,地方高校新闻传播类教育可借此机会重构专业的人才培养路径,打造专业特色、加强专业建设、坚定专业自信、塑造专业品质,在转型中实现专业优化,在改革中实现课程提质和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 韦路.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学一流专业建设探索[J].青年记者,2022(7):36-39.

[2] 程曼丽.新文科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J].中国编辑,2021(2):8-11.

[3] 王永.新文科建设的三个理论前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5):159-163.

[4] 刘珍,赵云泽.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挑战与发展思路[J].出版广角,2021(6):23-26.

[5] 郑保卫.当前我国新闻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困境及出路[J].青年记者,2020(19):21-26.

猜你喜欢

文科专业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豆文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