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变与透视:网络流行语的特征及意义研究
2022-04-29赵晓萌刘博文
赵晓萌 刘博文
摘要:网络流行语作为新兴的话语在不断衍变,从不确定性、娱乐化到主流价值引导,文化认同。其背后的规律愈加明显。这一现象体现了以互联网为载体反映生活的主流趋势,深刻地影响着社会认知和语言表达,但是其传播过程中的文化失语、数字鸿沟和观念错位等现象同样值得反思。
关键词:流变;透视;网络流行语
网络流行语是作为传播符号由网民自发生产于网络场域,并逐渐成为网民在网络交流时所使用的语言,其特征及意义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网民表达交流中不断被扩大和延伸。英国语言学家简·爱切生认为,语言变化是社会因素、语言结构本身的问题和人的心理作用这三者水乳交融的混合物。[1]网络流行语不仅作为个性语言表达,成为网民日常表达的常用语言,并逐渐生活化。同时,网络流行语与现实生活相互渗透,又能折射出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现象以及社会心理,反映社会现实。
一、研究现状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衍生速度快、形式多样,是社会发展的结果,随着社会变革注定了其流变的特征。目前,网络流行语的概念还比较模糊,大多以构成方式和产生途径分类,其内涵和外延还未进行规范的界定。学者汤玫英认为,网络流行语在网络语言中影响巨大,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口语,是人们在网上交际时使用的别致、活泼而新鲜的词语。[2]学者杨萍认为,网络流行语是由网民创造或有网民积极传播的,进而被多数网民认可、接受并使用的语言。[3]
网络流行语的初期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学视角,集中探讨分析网络流行语的特点,以词汇、语法、逻辑为分类基准,运用语言模因论、语言符号学、语言经济学等为理论观照。学者李丽容利用认知语言学知识对部分网络流行语进行分析,研究了语言形式的变化并探究造成网络语言变异的原因。学者张晓晓借助语言模因论分析了“佛系”走红的前提和条件,并运用符号解码机制进行解读,探究如何将网络流行语融入到主流价值观这一现实意义。从传播学视角来说,学者大多就网络流行语的传播逻辑、传播特点、传播影响等进行探究。学者李宝珊指出,“同化、记忆、表达、传输”贯穿流行语传播的全过程,是网络流行语的生产逻辑,网民们借助语言模因开始大量复制和模仿,网络流行语因而大面积流行开来。[4]学者李博认为,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文化新尺度已经变成社会生活中的必要组成部分,他分别从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内容、传受主体、传播模式和传播渠道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论述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属性。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网络流行语作为时代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现实,通过网络流行语透视社会心理对于分析社会形态具有关键作用。学者大多关注网络流行语对社会现实的建构作用,以及结合相关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探析网络流行语传播主体的使用动机。学者唐铮和丁振球认为,网络流行语是受众基于认同与宣泄为目的而使用,并对网络流行语的使用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构建良好社会沟通机制的引导建议。学者何天雄认为网络流行语反映和折射出了“00后”青年群体的社会心理状态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对其背后蕴含的焦虑、从众、戏谑等心理特征进行深入剖析。[5]
尽管国内学术界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视角多元、成果颇丰,但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发展背后的规律较少有学者涉足研究。因此,本文将视角聚焦在网络流行语的特征与意义,结合具体的案例,试图揭开网络流行语形成和衍变背后的神秘面纱。
二、网络流行语的衍变特征
从2017年到2021年,从“打call”到“yyds”,网络流行语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经历了深刻的衍变。本文以国家语言检测中心与研究中心发布的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为研究文本,经过观察和梳理,主要展现出以下特征(详见表1)。
(一)形式逐渐丰富,题材更加自由
通过对表中十大网络流行语的文本分析可以发现,其构成元素相对复杂,但是其背后逻辑具有共同特征。它们一般伴随着社会热点同步产生,短时间内传播迅速、影响较大,但是在互联网流变环境中不断消逝,生命周期短。在构成形式上主要集中在旧词新意,如“破防”本为游戏术语,指的是游戏对决中“用特殊技能破除对方的防御”,现在主要指心理防线被突破后产生的震动和共情;谐音梗,如“蚌埠住了”,原本为安徽省地级市名称,水生生物名称,现在常用于表示“绷不住了”;专业术语,如时代新兴产物区块链、元宇宙等;字母缩略语的应用近年来逐渐广泛,尤其是2021年的yyds(永远的神)在社会上引起极大传播,无论是在用户使用还是媒介推广上都得到广泛应用;时效语句在2021年发布的十大流行语中也得到充分体现,如“伤害性不高,侮辱性极强”“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强国有我”等,这些语句往往是在网络上引起高度关注的节目台词、名人发言等。
网络流行语在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和网络环境中孕育,新媒体是孕育和传播网络流行语的场所和载体,其本身的发展变化为网络流行语的衍生和传播创造了便利的条件。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受众在多平台中不断交流,在使用中不断创新,创造了更加多样的网络语言,来源语料更加丰富,创作形式更加自由。即使有些网络流行语毫无逻辑,甚至不符合语言规范,但是喜闻乐见、娱乐化的内容使受众得到归属感和群体身份认同,网络流行语成为交流的通行证,网民就会为了更好地互动从而学习和传播。
(二)从单纯的喜闻乐见加入正向价值观引导
通过5年来十大网络流行语的对比分析,可以直观地看出近年来具有正能量色彩的词句明显增多,从2019年的“阿中哥哥”、2020年的“逆行者”“夺冠”,到2021年的“觉醒年代”“破防”“强国有我”,网络流行语的内容已经不仅限于娱乐化,更注入了时代色彩和价值观念。《觉醒年代》以电视剧的形式再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史和发展史,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节点上紧跟时代热点,展现了以李大钊、陈独秀等革命先驱者英勇伟大的事迹,此剧一出便引起广泛关注,全民的爱国情怀一度被此剧点燃,觉醒年代也成了大家交流的高频词。2021年7月1日,天安门广场上隆重举行了建党百年庆典,数千名青年学子庄严宣誓:“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这句响亮的口号彰显着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体现了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爱国爱党的民族精神,这句话引起广大青年学子的群体共鸣,成为大众表达理想信念的网络流行语。在东京奥运会比赛的直播画面中,满屏的“yyds”表达了大众对我国运动健儿的称赞与鼓励,形成了浓厚的助威氛围。在这些刷屏级的网络流行语背后,是社会动向的风向标,更是民情民意的晴雨表,这些昂扬向上的流行词句使家国情怀注入个人表达,在社会上引起情感共鸣,形成全民正能量。
三、网络流行语的意义分析
(一)积极方面:反映民意、文化表征、价值认同
马克思提出,作为人民的受众是社会的建设者,时代的塑造者,是一个主观能动的形象,长期与革命话语联系。网络中的受众不仅接收信息、传播信息,更在创造信息。网络流行语是受众意志的体现,是人民话语的表达。传播主体的支持与认同推动了网络流行语传播,网络流行语因其生动形象、新颖活泼的特点真实地反映着社会现象,也丰富了受众的表达方式,受众更倾向于通过更加简洁、轻松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网络流行语语量体系庞大、传播渠道丰富、受众群体广泛,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反映社会面貌和民情民意,尤其是在某些社会热点基础上创造的网络流行语的传播更能反映特定时期的大众心理和社会心态。网络流行语随着不断衍变已经成为网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形成了网络文化的建构,网民不约而同地使用“网言网语”,促进了彼此之间的亲密关系,搭建起融洽沟通的桥梁。互联网提供了人与人之间无限连接的可能性,网民通过对网络流行语的传递与交互,聚合成新的社群,进行信息交流、情感分享。在某种程度上,网络流行语已经形成独特的亚文化圈层现象,也是大众文化的一种体现,受众结合新的时代语境赋予了文化新的含义。
除广大网民日常交流中使用网络流行语外,笔者观察到《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等官方媒体也逐渐在表述中加入网络流行语。网络流行语还作为广告宣传语、设计元素广泛地应用在生活中,其流行程度正随着新媒体的应用程度不断增强。网络流行语是明显的集群性行为,从个人认知到集体情绪,进而逐步衍变为最常用的语言表达形式。网络流行语在新时代价值观引领上具有积极作用,“强国有我,请党放心”“破防”等流行语的使用可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凝聚共识、鼓舞人心,传播积极社会心态,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消解消极心态。网络流行语是在新媒体环境中孕育的,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而不断衍变,新媒体其本身的发展变化为网络流行语的衍生和传播创造了便利的条件,网络流行语是时代发展的产物。网络流行语帮助人们在表达思想的同时推动了社会的互动,促进了社会文化价值的多元传播,受众在传播中也增强了价值认同感。
(二)消极方面:文字失语、数字鸿沟、观念错位
在网络流行语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微博上“累丑”一词一度得到热议,有网友调侃,现在网民已经逐渐失去词语运用的基础技能,试图创造出一些新词来掩盖失语的本质,憔悴一词就是“累丑”的完美表达。部分网络流行语使用简单的字母缩写、谐音,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们的语言贫乏,文字的发展是简洁,不是缩减,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该成为泛娱乐化下的牺牲品。当所有的话语表达都用网络流行语代替,嵌入到单一的范式中,我们不得不思考在此过程中是否丢失了汉字语言的魅力及优质表达的能力。
网络流行语作为新兴的话语表达,受众主要为年轻群体,年轻网民很容易理解其内涵意义,但是老年群体面对网络流行语却有许多无奈,作为“60后”的宋丹丹曾在综艺节目上将“yyds”读成“丫丫ds”,节目播出后在微博上引发大家的思考,对于年纪较大的受众,因成长的媒介环境不同,很难理解网络流行语背后的思维逻辑,甚至会加深与年轻人之间的代沟,导致代际之间的文化断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老年人和新媒体之间的数字鸿沟。
此外,网络流行语需要在特定的语境中使用,若交流双方的语义空间不同,则容易造成无效传播甚至导致交流障碍。在多数年轻人的潜意识中,使用流行语是新潮时尚的代表,这就导致部分网络流行语未经受众评判就被广泛传播,其中不乏低俗、粗鄙、轻佻意味的流行语,而有些文字在被改造过程中不断失去原本的意义,甚至被胡编乱造,既不能满足于社会生活需要,对人际交流也无明显帮助,甚至产生负效应。网络流行语随意戏谑的特点虽然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在此过程中注入不良情绪因素则会导致观念错位、网络暴力和群体极化,甚至威胁到社会秩序。
四、结语
网络流行语已经随着时代发展成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兴的表达方式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我们要用开放包容的态度看待网络流行语。但是,其消极影响同样值得我们反思,如文字失语、传播障碍等,不能一味全盘接受。语言与人和社会不可分割,互联网给受众开口说话的空间,受众需要主动筛选、主动选择,而不是被动接受、盲目跟风。同时,新媒体网络空间背景下的语言引导甚至监管也显得极为重要,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3.
[2] 汤玫英.网络语言新探[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
[3] 杨萍.网络流行语:网民自主话语生产的文化景观[J].新闻前哨,2010(4):87-89.
[4] 李宝珊,成晓丽.网络流行体的“5W”解析[J].新闻世界, 2012(2):65-66.
[5] 何天雄.“00后”大学生网络语言解读[J].当代青年研究, 2021(6):5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