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盐水瓶
2022-04-29张强勇
张强勇
这几年,只待一入冬季,有了微微寒意,我便忙给母亲买一个热水袋回家。古稀之年的母亲怕冷,冬天里的母亲更怕冷。
家乡的冬日,很冷,空气潮湿,时有雨雪,冻融交错。这种冷,是蚀入骨髓的湿寒,阴冷。小时候零下四五摄氏度的气温很常见,看到垂在瓦楞间长长的冰凌,我用一根木棒一路敲打过去,发出“咚、咚、咚”的悦耳声响,很有节奏感。
这么冷的天,要熬过去,总得想办法。记得小时候,每逢到了冬日,母亲总是用很多的办法给我们取暖。她用坏了的旧菜锅、饭锅,制成烤脚炉;有时还将几根燃烧得正旺的木炭直接就放在堂屋里——那时的堂屋不会铺地板砖、木地板,而是直接把黄土夯实,红红的柴火,不但热了身,还温暖着整个屋子。盐水瓶是最简单的取暖器。它是医院盛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等的容器,人生病打点滴时,护士将配好的药注入生理盐水瓶里。现在医院打点滴已经不用玻璃瓶,而是用塑料容器,玻璃做的盐水瓶已经很难找到。
玻璃盐水瓶与普通的玻璃瓶不太一样,它厚实,不容易摔坏。瓶塞是橡胶制品,硬度和弹性好。瓶塞有一段塞进瓶口柱状体,柱状体尽头有一节比瓶口大的橡胶皮圈,可防止瓶塞掉入瓶子,最尾部,则是比较薄的一层橡胶皮。柱状体塞进瓶口后,那一圈薄橡胶皮可以翻转下来,覆盖密封住瓶口。盐水瓶的底部,是深陷进去的凹型底。瓶底到瓶口之间是一个粗圆柱体,上面有以毫升为单位的刻度,一只生理盐水瓶的容量是500毫升,能盛一斤水。质量好的盐水瓶不用担心漏水,又因为厚实而可以保温。
那时,母亲酿家传的米烧酒,邻居来我家买酒,母亲便用干净的盐水瓶盛酒。有时瓶上还带着刚刚酿出来的酒的温热。在寒冷的冬日,母亲便将盐水瓶做取暖器。我们看着母亲做了几次后,很简单,也学会了。母亲告诫我们,千万不要把水煮沸,以防盐水瓶会突然遇热爆裂。将热水小心翼翼地灌进盐水瓶,然后把橡胶瓶塞塞进去密封好,用干布把玻璃瓶外面的水擦干净,就可以当一个取暖器了。现在想来,我们使用的热水袋,不过是将玻璃瓶换成了橡胶袋而已。
跟热水袋一样,盐水瓶灌了热水,虽然暖和,却也不大方便,因为捧在手里或者煨在脚下会很烫。母亲便会找一些废旧的棉布缝一个布袋,将灌了热水的盐水瓶装进去,这样可以放缓散热的速度,更主要的是防止盐水瓶掉地上摔坏。冬日晚上睡觉,躺下最是艰难,被窝里冰冷冰冷的。睡觉前,灌上一瓶热水,放进被窝,先暖和暖和被窝,过一会人钻进被窝,或将其抱在怀里,或用脚抵住——晚上睡觉最冷的是脚,方可安心而眠。当然,要是没把橡胶瓶塞塞紧,盐水瓶就会慢慢地渗出水来,到了凌晨,等你醒来的时候,瓶里的水渗出了一大半,已经凉了,不但感觉不到暖和,还会弄湿大片棉被。当然,也有人不用布袋,直接揣在棉衣罩着的怀里,隔着里边的衣服,到处晃悠,暖身暖心。
盐水瓶是个很好的土制取暖器。三四十年前,我们都有过用冻得红通通的手抱着盐水瓶取暖的经历。只是,在物质匮乏的时代,盐水瓶也不好找。尤其是乡下,有时还要有熟人在医院里做事,或者自家有人生病打点滴,才会有玻璃盐水瓶。好在那时我的父亲是村里小学的教师,恰好村里的卫生室紧挨着学校,父亲每年能搞到几个盐水瓶,不但能用来给母亲盛米烧酒,还能在冬日里聊补脚炉不敷之用。
前几年,市面上流行一种布袋电热取暖器,里面不知道是什么液体,插上电,不到三五分钟就热了起来,用起来也是相当方便。有一年母亲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新闻,说有人用电热取暖器时,发生了爆炸,幸好没有伤亡。母亲打电话给我,说不敢再用电热取暖器,还特地嘱咐我买一个热水袋回家。
在电话的那端,母亲又说“要是有那种盐水瓶子最好”。对我来说,盐水瓶的一切都过去了,偶尔回忆起来,竟然有些惆怅有些甜蜜。
插图/陈自罡
编辑/赵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