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新闻报道中的情态分析

2022-04-29杨洛茜乔良郑贞

语言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情态

杨洛茜 乔良 郑贞

摘 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自 2020 年初暴发以来,一直都是各国媒体关注的焦点。面对积极抗击疫情的中国,美国媒体仍炒作“武汉实验室泄露论”。本研究以美国媒体对新冠病毒溯源——“实验室泄露论”报道为语料,从情态系统对新闻报道进行批评话语分析,分析其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意义。

关键词|美国媒体;武汉实验室泄露论;情态;批评性话语分析

1     引言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自 2020 年初暴发以来,一直都是各国媒体关注的焦点。新闻报道成为人们追踪疫情发展变化的重要渠道。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媒体对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不在少数。中国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 与世界各国携手共进,守望相助,为抗击疫情所做出的努力为世界有目共睹。

然而,美国媒体仍炒作所谓的新冠肺炎疫情起源“实验室泄露论”,抹黑积极抗击疫情的中国。

西方媒体总是打着言论和新闻自由的旗号,鼓吹其报道是客观公正、不带任何偏见的,从而对读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操纵人们的思想意识。本文以美国新闻媒体对“实验室泄露论”报道为研究对象,以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构建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从情态系统分析其语言特征和意识形态。

2     理论背景

系统功能语言学(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是韩礼德 20 世纪 50 年代末60 年代初开始建构的语言学理论。系统功能语法作为语篇分析工具,认为语言具有三个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可以弄清楚语篇是如何表示意义的。批评语言学以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基础,研究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它把语言看作是一个多功能的系统。在三大功能中,人际功能主要表现为说话者可以用言语来表达态度、评价以及试图用言语来影响听者, 传递其意识形态意义。情态系统是实现人际功能最常见的方式。焦俊峰(2020) 指出,情态系统可以用来表达作者对事物所持的态度和看法,以体现其权威性、支配性或者霸权等权势关系。情态的一个重要体现方式是借助情态动词,如must、should、may 等,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也可以表达情态意义。

如今,大数据经常被用来分析语篇,但是大数据对句法特征、语言结构、立场等统计能力仍有其局限性。从语言本身入手,发掘语言中的某些形式在语篇中可能存在的意识形态意义,更有助于我们获得精细的图景。本文将依据选定语篇的内容,从情态系统对文本进行分析,概括语篇的意识形态意义。

3     文本分析

笔者选取Wall Street Journal(华尔街日报)、Fox News(美国福克斯新闻网)、CBS(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以及 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中聚焦新冠病毒溯源——“实验室泄露论”的 5 篇美国媒体新闻报道作为分析语料,其中华尔街日报 2 篇。选取的 5 篇新闻媒体报道分别表示为样本 1、样本 2、样本 3、

样本 4 和样本 5。

文本分析是指对语篇的内容与形式进行语言层面的分析,涉及词汇、语法、连贯和文本结构四个维度,具体指标包括分类、暗喻、及物性、情态、衔接手段及文本结构等(胡雯琦,2021)。下文将根据语料的语言特征,分析其情态意义的体现方式。

情态系统表达人际功能,分为情态和意态。情态是说话者对文本可能性的判断;意态是说话者对文本合意性的判断。在新闻媒体报道语篇中,报道者通常会使用情态动词、情态副词、人称代词、时态和直接 / 间接引语等来表达情态意义。模糊语(it is said…, maybe, sometimes)因其表达了说话人对所阐述内容的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也表明了一个人的判断和态度,因而也经常被包括进去(吴秀英,2008)。下文将从直接引语、情态动词及模糊语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3.1  直接引语

直接引语的使用必须忠实于原话语,它们往往出自专家、学者、权威人士、当事人等,更能体现新闻的客观性和权威性。因此,报道者常常利用直接引语来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并把它们间接地强加于读者(辛斌,1996)。

例 1:“We continue to have serious questions about the earliest days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including its origins with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aid a spokeswoman for the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样本 1)

例 2:The Republican researchers said, “there is evidence the virus was spreading throughout central Wuhan, just ahead of the World Military Games which became an international vector, spreading the virus to multiple continents around the world.”(样本 2)

例 3:“I hope the U.S. investigation will lead to Chinese officials getting punished and families of victims finally finding comfort,” Zhanghai told CBS News.(样本 3)

例 4:“It was clear to me, and I think to many, that they had looked reasonably hard at one plausible hypothesis (zoonotic spillover), but really had ignored or brushed

aside the other: the laboratory-associated hypothesis… I just think that they were not fair and objective,” said Dr. David Relman, an infectious disease expert and microbiologist at Stanford University.(样本 4)

例 5:“This is one reason why Western intelligence agencies are likely to doubt or at least question official accounts about the origin of the virus and the role of the Wuhan Institute of Virology,” Mr. Becker writes.(样本 5)

以上 5 个例子中,报道者直接引用了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共和党研究人员、武汉居民张海、斯坦福大学博士传染病专家 David Relman 以及英国记者 Becker 的原话语,有权威人士、学者、专家、记者和疫情亲历者,看似客观中立,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例 1 中,报道者引用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的话语,表达了美国对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最初暴发及其来源还存在较大的疑问。例 2 中,共和党研究人员甚至直接指出在军运会之前就有证据表明新冠病

毒在武汉传播。例 3 中,直接引用武汉居民张海的话语,讲话内容是“希望美国的调查能让中国官员受到惩罚,受害者家庭得到安慰”。该言语过程看似客 观引用,实则隐含表达了报道者的意图,试图抹黑中国官员。是否有张海其人, 有待查证。例 4 和例 5 中,说话者明确表达了病毒有可能从实验室泄露的想法。在本文选取的五个样本中,这样的直接引语不在少数。但是究其内容,不难发现, 报道者想要传递的主题只有一个:新冠病毒来源于中国、来源于武汉实验室, 传递了美国政府借机制造“政治病毒”的意图。直接引语作为使报道“客观化” 的重要手段,来自各种渠道,代表了不同人群的利益。报道者绝不是简单地引用, 而是根据自己的立场和观点精心筛选的结果,将各种声音巧妙融合,重新构建 事实,读者一定要学会甄别。

3.2  情态动词

情态动词通常表示说话人对某一动作或状态的看法或主观设想,可以用于表达说话者的态度和立场。

例 6:A virus that was carried by an infected bat might have been brought to the lab so that researchers could work on potential vaccines— only to escape.(样本 1)

例 7:Republicans will release their most detailed case yet arguing that researchers in Wuhan could have genetically manipulated the virus.(样本 2)

例 8:Theres even a rap song demanding it be investigated over unsubstantiated rumors, pushed by Chinese commentators, that it could be the true Ground Zero of COVID-19.(样本 3)

例 9:Is there something here that looks like it might be the signature of human manipulation?(样本 4)

例 10:It would start a political earthquake which would begin in China but spread around the world.(样本 5)

由于新闻报道的侧重点不同,五个样本中情态动词的使用数量不是很多, 但是在每一篇报道中都有所体现。情态动词的强弱程度不同,在五个样本中强度最高的“must”均未出现。五个例子的具体内容多为对新冠病毒来源的猜测, 认为病毒可能是受实验室人员操控,导致泄露。表达内容均不属实,所以报道中出现较多的是 would,could,might 这样中低强度的词,试图弱化说话者的主观意图。2021 年 3 月 30 日,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发布了全球新冠病毒溯源调查的中国部分,报告指出病毒通过实验室引入人群被认为是极不可能的途径。虽然美国各媒体看似通过委婉的语气向公众传递信息,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但实际上给读者潜移默化输入的信息是“武汉实验室病毒泄露”,反映了明显的意识形态偏见。

3.3  模糊语

新闻报道一般要用准确的数据、信息来传递事实,让读者了解真相。但是新闻作为塑造意识形态的工具和手段,报道者不可避免地会加入主观推测的内容。为了使这些内容显得客观准确,他们往往会使用模糊语来混淆视听。

例 11:Most scientists say they have seen nothing to corroborate the idea that the virus came from a U.S. military lab.(样本 1)

例 12:Several men stopped our crew from interviewing Wuhan native Zhang Hai at his home last week.(样本 3)

例 13:There also remains possibility that the virus leaked from a lab.(样本 4) 在以上 3 个例子中,模糊语“most”“nothing”“several men”“possibility”

以及“a lab”的使用会让读者产生联想,认为“美国实验室不可能泄露病毒”“有些人阻止记者采访武汉居民张海”“病毒仍有可能从某个实验室泄露”,报道者塑造了一个试图隐瞒真相的中国政府,美国政府成功甩锅。模糊语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使报道者成功植入自身观点,读者对某一事件的看法与态度无形中受到影响和干扰。

4     结语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媒体在报道中巧妙引入直接引语、情态动词、模糊语等,试图“客观化”报道,实则无任何公正性可言。美国媒体罔顾科学和事实,违背新闻职业操守,诱导读者将“实验室泄露论”的“罪名”强加于中国,传递了美国政府借机将疫情政治化的意图。本研究期望广大读者能够提高批判性思考能力,从语言的角度客观正确地解读西方媒体对中国形象的塑造。同时,中国媒体也要掌握自身形象塑造权,打破西方媒体在塑造中国形象方面刻板的思维模式和话语霸权,揭穿其妖魔化宣传,重塑和传播当代中国的良好国家形象。

参考文献

[1]胡雯琦.中美媒体新冠肺炎疫情新闻语篇的批评话语分析[J].兰州职 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1):102-104.

[2]焦俊峰.基于批评话语分析理论的英美主流媒体新闻话语研究[M].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0.

[3]吴秀英.对《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关于 5.12 四川地震后灾区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报道的比较分析[C]// 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 2008 年年会论文集.2008.

[4]辛斌.语言,权利与意识形态:批评语言学[J].现代外语,1996(1): 21-26.

Modality Analysis on News Coverage of American Media

—Wuhan Lab Leak Hypothesis

Yang Luoxi  Qiao Liang   Zheng Zhen

Army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PLA, Nanjing

Abstract: Since the outbreak of Covid-19 pandemic in early 2020, it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media in various countries. When China is actively fighting against the pandemic, American media still hype the “lab leak hypothesis”. 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will be conducted on the news coverage of COVID-

19s origin - “lab leak hypothesis” from the dimension of modality and to analyze the hidden western intent and ideology.

Key words: American media; Wuhan lab leak hypothesis; Modality;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猜你喜欢

情态
打好组合拳,再现“雨”情态
情态副词“说不定”的情态化研究
情态动词can的风采
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
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
中考英语情态动词跟踪练习
幽闭,或情态的呈显——评雪垅的短篇小说《今夜雨湿远方》
话语情态与人物性格塑造
情态表达的可能世界语义度量
情态动词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