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课外阅读的基本策略
2022-04-29陈小琴
陈小琴
【摘要】推广大阅读,是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总体要求,也是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在实施过程中,可采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感受读书之乐;注重阅读过程指导,习得读书方法;课前5分钟阅读分享,分享阅读收获;依托课外阅读评价,提升阅读素养等策略。
【关键词】课外阅读;阅读评价;基本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要激发学生读书兴趣,要求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积累整本书阅读的经验。”语文学科要以“大阅读观”为指导,推广大阅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总体要求,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一、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学生的阅读总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中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统编教材也十分重视整本书的阅读,并通过“快乐读书吧”栏目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可见,课外阅读的主战场在学校,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是时代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真正深刻理解:小学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课外阅读的评价目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可以将课外阅读分为“阅读兴趣”“阅读速度”“阅读态度”“阅读习惯”“阅读成果”“阅读能力”六个维度(见表1)。
三、课外阅读的基本策略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感受读书之乐。兴趣对学习者而言,是良师益友,更是学习动力的助燃剂。在教学中善于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教师往往较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唤起学生的阅读需求,让“我要读”取代“要我读”。
(1)创设情境,激发期待。在阅读指导课上,教师可以从学生的阅读经验出发,出示几个学生都
普遍熟知或听说过的经典故事,让学生猜一猜这个经典的小故事来源于哪本书或改编自哪个故事。如学生耳熟能详的《木偶奇遇记》《皇帝的新装》等,学生肯定能一下子就猜出来。把猜故事作为新课教学的切入点,既能营造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2)片段引读,走进文本。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可以提前从经典故事书中下手,有目的地选择出重点段落内容或一些关键段落情节,布置学生先行阅读。如教学《城南旧事》时,首先出示一组骆驼队的黑白图片,接着配上悠扬的驼铃声。然后教师深情描述:同学们,请看,暖暖的冬阳下,一支骆驼队正缓缓地向前走来;请听,远处隐约传来了一声声悦耳的驼铃声。紧接着,背景音乐《送别》轻轻响起。一下子将学生带入到名著世界中。此刻,教师富有情感地朗读文段: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教师可以把这个文段作为展开课外阅读的引子,引导孩子走进林海音的《城南旧事》。
(3)开门见山,设置悬念。制造悬念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思维。课堂伊始,教师和学生进行谈话交流: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书,书名叫《窗边的小豆豆》,这里的小豆豆和我们生活中见到的不一样,它既不能种,也不能吃,因为她是一个小女孩。请看这本书,封面上的插图就是“小豆豆”,她是《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的小主人公。你肯定没想到,这么活泼可爱的一个小女孩,居然没读完小学一年级就被退学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来读读这本书吧。
2.注重阅读过程指导,习得读书方法。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应注重先学指导和帮助,帮助学生养成积极自主进行阅读的行为习惯,提高阅读能力。通过导读课也可以大大激发出孩子们阅读与学习的兴趣,利用推进课和分享课拓展延伸、丰富阅读理解与感悟。
(1)导读课—打开学生阅读的大门。对小学生而言,阅读是一个持续性的、不断克服各种困难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学生独立阅读前,要适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在导读课上,教师可引导学生浏览章节目录、观察封面,了解文章作者、画者、译者、出版者,欣赏书中的精彩片段,阅读相关书评等,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感知作品,触发学生产生阅读动机,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开启整本书的阅读旅程。
(2)推进课—丰富学生的阅读理解。推进课分三个阶段逐步进行:第一阶段是方法指导课。主要引导学生读书时学会合理使用阅读方法,如学习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也可以教学生用“阅读记录表”通读故事经过,用“问题”导读相关信息,用“梗概”跳读精彩片段,用“批注”打开阅读对话,用“思维导图”打开阅读思考等。加强对学生专注力的全面培养,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速度,着重培养了学生阅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读书习惯,学会做读书笔记等。第二阶段是读书交流课。本阶段是教师精心指导每位学生高效读书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在导读课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围绕某本课外书或某个课外专题,交流课外阅读的收获。第三阶段是读书笔记指导课。学生读完一本书后,教师便可以直接指导这些学生简单介绍书的内容或写读一段读书心得等。教师可根据学情重点向学生介绍摘抄型、感想型等读书笔记的写法。通过三个阶段引领深度阅读文本,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3)分享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深入阅读整本书后期,教师则要积极抓住阅读分享课的宝贵机会,在师生共读的实践基础上通过深入观察研究、细致阅读分析,对师生阅读和感受活动进行深度拓展及延伸,从而大大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有效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他们的思维深度与自我认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分享课上,教师可有计划地组织班级读书会,有效开展读书活动,利用多种阅读方法,让学生的读书成果得到充分地展示,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可利用班级学习园地、班刊、班级QQ群等途径展示学生的读书成果。如读书笔记、好书推荐卡、摘录卡、手抄报、书签设计作品等,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享受到成功及与他人分享成功的喜悦。
3.课前5分钟阅读分享,分享阅读收获。
(1)阅读分享的内容。多年来,我校语文学科开展了“5+35”课堂教学结构的实践研究,即利用每节课的前5分钟进行课外阅读展示,后35分钟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分享的内容可以是读课外书的收获,可以是书中的精彩片段、人物特点,也可以是读书的感受、与读书有关的小故事;又或者是近期的见闻和感受。每天睡前准备好分享的内容,每天都让学生有分享锻炼的机会,这既督促了学生坚持阅读,又保证了每一个孩子都得到锻炼。
(2)分享的形式及流程。阅读分享的顺序可以按班级学号顺序,每节课1人次,要求脱稿分享,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可看稿,也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抽号进行。分享形式可采用朗读、背诵、演讲、讲故事、小品、互动问答等,既可以个人分享,也可以小组合作展示。5分钟阅读分享具体操作流程如图1:
(3)阅读评价的方法。学生分享完毕后,按评价标准进行星级评价,每次1—2名学生进行点评后,老师也可进行适当点评及指导。评价标准为:文明有礼,大方得体;主题突出,思路清晰;语意完整,语音标准;自然流畅,情感丰富;把握时间,完成内容。演讲者符合一个标准获一颗“红星”。“阅读齐分享”登记表如表2:
(4)活动成效。
①拓宽了学生的课外阅读,丰富了学科的学习内容。5分钟阅读分享,可以是好书推荐、可以是好文诵读,对打开教师和学生的视野都非常有利。5分钟阅读分享,班上40多个学生,每个学生分享的内容都不一样,大大丰富了学科学习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想要有精彩的表现,必须要有好的题材,要想有好的题材,必然要查找资料,要多阅读才会吸收更多的东西。课间,班级读书角、走廊书柜到处都有学生阅读的身影。
②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5分钟阅读分享,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胆量的绝佳平台,也为他们提供了一次展示个人魅力的舞台。有了被认可、被欣赏的机会,就会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通过认真聆听别人的展示,也可以唤起自己内心的共鸣,帮助自己看到自己的优点,找到自己的长处,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特长所在。经过一次次的锻炼,学生的胆量不断变大。
③提升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促进了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5分钟阅读分享,正是学生被班上师生关注和注视的时间,谁都要认真准备、认真展示,准备的过程和展示的过程就是一个高效学习的过程。而且,每一个学生都有被关注、被注视的机会,也就在不断地促进学生学习,从而促进高效课堂的实现。5分钟阅读分享,也给了每一个学生学会欣赏他人、评价他人的机会。学生语文的思维表达能力、评价能力和写作基本能力在逐步提升,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依托课外阅读评价,提升阅读素养。
(1)制定有效的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积极有效的阅读评价不仅是儿童阅读的导航灯,还是激发儿童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素养的有力手段。我们把课外阅读作为常态作业,让学生每天阅读半小时,并做好“阅读进阶手册”的登记。我们每周一对学生“阅读进阶手册”的登记和“智慧阅读”平台的网上打卡情况进行检查和评比。对认真完成阅读任务的孩子盖上小奖章,并结合学生在“智慧阅读”平台上的阅读记录和阅读量来进行评价,每周评选班级阅读之星和进步之星,颁发奖状;每月评选年级阅读之星,颁发奖杯。每学期评出学校阅读之星、书香家庭。
(2)多样评价方式,坚定学生的阅读信念。课外阅读过程是指导学生在实践中自我学习操作、自我体验、自我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实践操作过程,也是一项积极的语文阅读与心理活动培养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主观阅读体验倾向各异和采取的读书方法的不同,其主观体验、感悟及所获得的读书结果等也千差万别。因此,我们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评价时要灵活多变,遵循“千人千尺”的原则,注重激励性的评价和过程性的评价。如发表在“智慧阅读”平台上的阅读成果,我们并不限定其形式,读书卡、思维导图、读后感各美其美,不论长短,只要是原创,三言两语皆精彩。阶段评价我们还注意引导学生作纵向比较,引导其回顾自己的阅读足迹,体验成长的快乐,坚定持续阅读的信念。
温儒敏教授说过:语文课改,读书为本。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学科要以“大阅读观”为指导,推广语文大主题阅读,是实施语文课程标准的现实要求,也是我们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教师要主动探索课外阅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加强阅读方法指导,培养阅读技能,提升阅读效率,引领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迈入五彩斑斓的阅读世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孙倩倩.面向图文阅读能力培养的小学语文绘本教学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0.
[3]陈晓葵,白钟玲,吴宏燕,程剑容,杨明.促进深度参与的整本书阅读三维策略构建[J].教育科学论坛,2021(19).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20年度课题“基于智慧阅读的小学阅读资源开发及应用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012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