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港澳三地基础教育融合发展新思路

2022-04-29

中学生报 2022年34期
关键词:姊妹粤港澳大湾

名师简介

课题负责人:戴均峰

党员,中学政治高级教师,广州市基础教育系统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教育专家培养对象。

编者按: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大潮中,粤港澳三地教育部门和各学校、师生都能积极融入大湾区的建设、发展,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教育、人才高地,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的融合发展,夯实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共生发展之基础,不断进行探索研究。2020年8月,《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合作交流现状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2012828)立项成为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20年度重点课题。经过两年的广泛调研,课题研究取得喜人成果。广州市增城区荔城中学戴均峰老师担任本次市级重点课题的主持人,带领团队筹划研究,当下粤港澳三地基础教育如何融合发展?本报记者采访了戴均峰老师,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合作交流发展的新思路。

记者:您的课题将目光聚焦于粤港澳大湾区教育中的基础教育领域,当时如何确定课题研究方向?

戴均峰:目前,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势态良好,但基础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交流合作方面还较为薄弱,研究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合作交流现状与对策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与此同时,促进粤港澳三地在基础教育领域上的交流合作,具有立论背景:

第一,粤港澳三地教育合作与人才交流有悠久的历史与良好的基础。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文缘优势,粤港澳三地在基础教育合作等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绩,在香港与澳门回归后,各级政府部门参与度明显提升,积极构筑各种沟通机制与交流平台,推动粤港澳三地深度合作发展。因此,在粤港澳三地进行基础教育的合作与交流是有其历史文化渊源的,这些历史文化渊源以及三地之间友好关系的基础,能够使粤港澳三地更好应对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挑战,推动基础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的协同发展。

第二,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现状。港澳两地的教育更加偏向国际化、卓越化、多元化,不少的香港高校偏向于英语教学,并且以更加开元的姿态对待教育合作发展,积极促进港澳的学生去其他地区交流学习,不断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在香港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协作中,推进了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而中小学教师素质是促进香港高水平基础教育的一个关键因素;港澳课程更加偏向多元化,立志于培养综合型人才,因此基础教育与发展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内地教育更多偏向于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正确引导,增强青年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课程结构形式较为基础。因此粤港澳的教育合作对促进三地学生拥有国际视野与创新探索能力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记者:研究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合作交流现状与对策具有现实意义。请谈谈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戴均峰:我们研究这个课题,具有两个方面的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讲,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走出去”战略的伟大创举,是我们国家在面对新时代下的新形势所提出的新任务与新要求。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动粤港澳三地教育合作发展,支持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的战略定位,极大地推动了粤港澳地区教育方式改变与教育改革的进程。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过程中,推动三地的基础教育合作是重中之重。一方面,作为拥有全球创新科技中心的大湾区定位呼唤更多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出现。另一方面,基础教育主要面对群体是青少年,粤港澳的基础教育合作能够增强三个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融合,增强青少年的社会使命感与培养爱国主义的情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课题致力于对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合作交流现状与对策的研究,对于如何更好促进三地交流联通展开分析,推动大湾区基础教育的发展。

从实践意义上讲,第一是有利于促进粤港澳地区教育理念与制度的创新,提升大湾区核心竞争力;第二是有利于促进港澳青年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促使广东青少年接触到多元的文化;第三是有利于为教育改革提供新思维、新方法。

记者:您的团队深入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合作交流现状与对策的课题研究,旨在解决什么问题?

戴均峰:本研究分为理论研究、现状调查和策略研究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我们全面分析基础教育交流合作的相关研究,按照一定分析框架,对已有的研究基础进行梳理,总结经验和不足,从而制定本研究的目标、重点,攻克难点;全面分析基础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理论基础,在明确校际交流与合作的内涵和经验研究的基础上,对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合作交流的分析框架进行初步构建。

第二阶段,我们在研究框架的基础上,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合作交流现状问卷,选取湾区内具有代表性的学校开展调查、访谈和案例分析,发现学校在基础教育合作与交流过程中存在的经验与局限。

第三阶段,我们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合作交流的政策背景、理论基础以及现状调研中发现的经验和局限,提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合作交流的对策建议,为湾区学校推进交流与合作、全面提升办学质量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参考。

记者:基于市级立项课题研究的实践探索过程中,您的团队有了许多研究成果,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戴均峰:自2020年8月起,我们课题组成员通力合作,按照设计的基本思路、计划安排、有条不紊地稳步推进,且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本课题从实际调查为起点,通过收集、整理粤港澳学校交流合作相关的文献资料,充分了解国内外在湾区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方面的案例、事例,厘清课题研究的基本概念、研究现状、理论支撑,并以之作为本研究的基础。此外,对国内外学校交流合作的相关资料进行筛选和整理后,分析总结出校级区域教育交流合作的经验,为此后的现状解释、对策研究提供方向和借鉴。通过理论学习、文献研究和多方面的调查研究,结合学校在缔结姊妹学校的实际,积极收集、归纳、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家战略背景下,粤港澳三地基础教育合作交流的机遇、现实困境、发展趋势、路径模式等。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们国家“改革实验的探索田”,更要合理利用港澳与内地基础教育不同的教育模式,探索出高效的交流合作模式与路径,促进三地基础教育的融合发展,为中国教育走向世界搭建桥梁,提供平台,构建世界大湾区基础教育发展建设新样态。项目研究以构建符合粤港澳三地基础教育合作交流的主题内容、活动模式、实现路径、实践反思等入手,契合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融合发展的战略实践时代背景,从粤港澳三地基础学校教育、学科教学、活动主题、教学方式等教育内容、途径入手进行探索、研究,以期促进粤港澳三地基础教育学校的交流发展,特别是为粤港澳三地缔结姊妹学校的建设发展与提升,提供思路借鉴和有效的实践模式借鉴。

记者:推动粤港澳三地在基础教育领域合作,您的团队有哪些创新的对策?

戴均峰:我们课题组通过调研,思考推动粤港澳三方在基础教育领域合作的对策,得出了几点创新思路。

教育方法的创新——线上线下、网络资源、智慧课堂教学等综合运用。此次粤港澳大湾区的教育合作侧重于对教育合作方法创新的对策研究,在新时代下的大湾区发展,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发展动力为支撑,更需要在教育上下功夫,要培养出世界级顶尖人才,中小学的基础教育显得不可忽视,而在新形势下要发展粤港澳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功能,更需要充分吸取粤港澳三地教育的优势,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要注重创新,同时基础教育要在“湾区意识”下进行不断合作与发展,调动青少年学生在大湾区教育活动中的积极性以及深化爱国情怀。

教育内容的创新——粤港澳大湾区多元文化聚集,致力三地融合发展,寻求教育共同结合点。由于香港澳的对外开放程度相对较高,国际化以及现代化的程度也相对高,教育上更多偏向于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因此深化粤港澳三地的基础教育合作交流更多的是要克服所谓的“软文化冲突”的范畴,更加需要与内地进行文化上的互适交融,融合三方的优势,整合先进资源,形成具有不同特色的优质课程及教育模式。同时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是“一国两制”基础上的积极探索,也需要相应制度的包容与支持,在“一国两制”制度下进行多层次、全方面合作,打造大湾区综合型人才,最终形成“教育制度与教育合作双推进”的模式,形成湾区特色课程,互鉴共赢,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记者:请问您怎样看待基础教育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戴均峰: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基础教育要先行。粤港澳大湾区相对于世界上其他湾区有其特殊地位,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样态,其融合发展的互补性是其他湾区不具备的。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本质是湾区内的人要流动起来,能不能提供优质均衡的基础教育是湾区内最具活力的年轻一代能否流动的深层制约因素。

记者:您认为世界上现有的湾区建设合作交流的情况如何?对您这个课题研究有何借鉴意义呢?

戴均峰:从世界其他大湾区教育合作交流情况看,先进国家都重视教育的投资和投入,教育的普及程度、教育质量也较高,在基础教育合作交流等很多方面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这些湾区整体情况较一致,与其所在国的整体教育趋势特征同性大,粤港澳大湾区是11个城市模块涉及两种社会制度的融合,其体量更大、特殊性更加明显、历史原因更为复杂,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的融合发展应与世界其他经济城市湾区更加不同。基础教育的合作和交流上面临着一些体制、法律、教育管理规则习惯、办学机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还存在许多问题与障碍,在基础教育的合作交流方面还未能建立有效的协调与运作机制,直接制约着各地区和学校合作交流的有效实施,不利于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合作交流融合发展。在现有的发展大趋势下,需要我们基础教育的管理部门、各学校和办学主体确立大湾区的意识,用心用力去跟随和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历史机遇,秉承合作、开放、共赢的观念意识,跟随、超越高等教育和其他行业大湾区合作运用的机制,努力探索基础教育的合作交流机制,夯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基础,探求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合作交流有效机制,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和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奠定人才成长的教育基础。

记者:您认为在这一时期对于粤港澳三地基础教育合作而言,最需采取怎样的措施助力中小学的交流互鉴呢?

戴均峰:教育管理部门的合作交流。基础教育通常是地方政府管理负责的,当下教育行业往往与政府推行的地方政策相结合,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基础教育合作,需要三地政府、教育管理部门为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建设提供坚实的政策、制度、机制保障。

基础教育学校的合作交流。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回顾历史、面向未来,基础教育的办学和发展更需要我们立足现实、顺应潮流、把握发展良机。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各学校、各办学主体都应该清晰认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大形势。回顾历史,能让我们以史为鉴、总结经验、发挥优势;面向未来,能让我们认清形势、确定方向、行稳致远,立足现实才能真正让我们把理想目标与社会发展融合一起,实现持续发展。

基础教育学校师生的合作交流。基础教育学校的合作交流,最终是要由各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落实体现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一国两制”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了的,符合国家、民族根本利益,符合香港、澳门根本利益,得到14亿多祖国人民鼎力支持,得到香港、澳门居民一致拥护,也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赞同。这样的好制度,没有任何理由改变,必须长期坚持!“一国”原则愈坚固, “两制”优势愈彰显。合作交流的主题选择应立足于新时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的稳定繁荣,更多在求同方面努力,更多突出中华优秀民族文化、先进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挖掘和利用。粤港澳三地基础教育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其庞大的师生团体是基础教育合作交流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有良好政策引导、学校的支持,可以借助教育论坛、观摩交流、名家名师讲坛、工作室跟岗培训等模式,组织学校教师、学生在课程教学、主题交流、观摩学习,相互借鉴办学管理、校园文化、课堂教学、学科教研等方面的特色,拓宽大湾区师生的视野,促进思想认识的融合成长。

资源共建、项目合作模式。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合作交流要创新教育发展思维,联合政府、社会、学校等多方面的资源,利用好传统资源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互联网+”平台等,共同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对于当前基础教育办学、教学、教研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可跨界联手,共同开展资源共建、项目合作等相关研究,致力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发展,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三地基础教育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记者:您认为广东在粤港澳地区基础教育合作中具备怎样的优势地位呢?

戴均峰:广东位于改革开放的前沿,粤港澳一衣带水、毗邻而居,在与港澳地区实施姊妹学校缔结计划的实践中,广东也是先行先试。2005年广东省就和香港、澳门签署了缔结姊妹学校协议。2015年,广东省教育厅与香港教育局签署了《粤港姊妹学校合作协议》,将粤港澳姊妹学校缔结计划作为粤港澳青少年交流合作的品牌项目重点推进。2004年底,香港教育局与广东省教育厅联合推出了“粤港姊妹学校缔结计划”,十多年来,粤港澳三地的学校互相交流,达到了资源共享、相互借鉴、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良好效果。广州作为第一批参与计划的城市,长期以来积极推进此项工作。从2005年5月第一批姊妹学校成功签约至今,广州市中小学与港澳的中小学缔结姊妹学校约有200多所。广州市教育局通过加强高层沟通联络,发挥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大力支持“粤港姊妹学校缔结计划”,创新青少年交流工作形式等多项举措,切实推进穗港澳交流合作。粤内其他各地,也结合自己各自实际,积极投入粤港澳大湾区教育融合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和人才高地,夯实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工作之基础并不断进行探索。

记者:您认为在粤港澳中小学“姊妹校”构建中的前提基础包括哪些?

戴均峰:政治认同是粤港澳中小学“姊妹校”构建的根本前提。党和国家在中央层面上做好顶层设计、高度重视、逐步落实;全国各地各部门、粤港澳大湾区各地,也应结合自己各自实际,积极投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教育部门和各学校应积极融入大湾区的发展、建设,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和人才高地,夯实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工作之基础并不断进行探索。

文化认同是粤港澳中小学“姊妹校”构建的基本前提。从词语用法与表现意义上分析“姊妹校”,“姊妹”是对家庭同胞的称呼,“姊妹校”就像一个家庭的姐姐与妹妹一样,相互帮助、相互支撑。截止到2020为止,广东与香港、澳门构建了1106所“姊妹校”,纵观这些“姊妹校”,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趋同的文化共识以及密切的情感关系。近几年粤港澳中小学“姊妹校”都在强调以“推心置腹、坦诚分享”为构建前提,而这就需要三方有高度的中华名族文化认同感。可见“文化认同”是粤港澳中小学“姊妹校”有效连接的重要基石。

记者:看到您在文中写道,在粤港澳中小学“姊妹校”的构建过程中,“协作联动”是强大推力,您可以列举一些具体的策略吗?

戴均峰:第一,建立“姊妹校”固定交流机制。粤港澳三地要构建省级统筹、市级策划、校级落实的“姊妹校”工作机制,让学校日常教学、日常互动融入校际合作,从而使得“姊妹校”的教育有计划、有体系、有成效。

第二,丰富“姊妹校”相关人员交流层次。以往的学校交流中,基本上都是选取师生代表到其他学校进行参观学校,这方式平时校级交流中可能较为有效,并不完全适合于粤港澳“姊妹校”中。为此,要拓宽交流层次,将教学骨干、学生、班主任、管理团队各个层次人员都纳入交流中,构建不同层次、方面的人员广泛交流模式,达到各层面的人员充分交流:如推动骨干教师教学交流经验、学生之间共同学习、思想讨论碰撞等。除此之外,“姊妹校”还可开展各种校内主题活动,如艺术科技节、师生文艺汇演、大湾区学生音乐会等,让交流内容更充实、形式更丰富、活动更多层次。

第三,搭建多样交流共享平台。着力点在构建“教研共同体”,在中小学“姊妹校”日常工作中,存在差异性,如课程建设、教师专业发展、课堂教学等,这些差异性对大湾区基础教育交流发展有一定的阻隔。在构建粤港澳中小学“姊妹校”同时,要有教研共同体的推动,丰富共同课程内容,多种主题、不同学科的教师集体科研活动,定期组织相关人员面对面的深层交流学习,建立日常化的网络交流平台,选择系统化的科学交流方案,以实现姊妹校的实时、高效的信息交流、共享,推动粤港澳教育事业的深度融合与发展。

记者:在粤港澳中小学“姊妹校”合作之中,您在特色办学方面有什么建议吗?

戴均峰:我认为在基础教育中需要更加注重寓文于教,这是粤港澳中小学“姊妹校”构建的有效路径。在粤港澳融合教育中,因三地历史发展、文化背景、教育理念等存在较大差异。要踏过这鸿沟,必须要充分以“文化力量”作为重要抓手,以文助教,着力推动粤港澳中小学“姊妹校”的构建,促进大湾区教育事业的融合与发展。

广东可以利用省内的历史标志性建筑打造“文化桥梁”,让港澳两地师生对粤地的文化历史有更多了解;发挥侨乡优势,以侨资学校丰富的港澳“同乡会”“同学会”为纽带,推动粤港澳教育的深入合作。

粤港澳中小学“姊妹校”在自身办学特点以及地域文化优势基础上,设计好交流互访内容,通过相互分享办学理念以及教学经验,给学生鲜明的爱国主义教育文化体验。“姊妹校”教师同备课、互听课等,激发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教师反思提升;将文化体验融入到“姊妹校”中,让“姊妹校”的学生借助主题博物馆、名胜古迹、历史遗迹等进行参观,让港澳学生更全面、更深刻了解中华历史文化,进一步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感;举办辩论会、读书会等多种主题联谊活动,让港澳学生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促进其健康成长;可以让港澳学生与粤地学生实行 “一对一”联结活动,通过一对一互相帮扶、日常交流沟通等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潜移默化中促进双方的思想交流、双方先进理念的互相渗透。

记者:您怎样看待在基础教育合作过程中“线上”交流的作用?

戴均峰:在我看来,当今利用互联网进行院校交流与合作非常重要,在构建粤港澳中小学“姊妹校”的过程中,要不断改革创新。受到疫情的影响,很多“姊妹校”取消了原本制定好的互访计划,这种情况下,教育管理部门可以引导各“姊妹校”开展“云”交流,利用互联网在线上进行交流,实现“停课不停联”。

过分依赖线下互动、交流,那么非常容易被外界所干扰,导致原定交流计划无法顺利开展。积极改革创新,“姊妹校”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拓展交流渠道,搭建视频交流、活动直播、社交APP、微信实时沟通群等,让更多师生人员参与其中,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相互分享经验。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将家长力量融入其中,带动学生家庭之间的互动联通,以有效保障学生交流学习活动的顺利展开。诸如可以尝试以“好家风”交流学习主题活动为引,借助线上沟通平台展开双方的交流活动,学生家长在展示本家庭的家风、家训、家庭风貌等具体事项上要积极给予学生支持与帮助,配合学生展开资料(诸如视频、照片)收集活动。归根结底,力图通过多种创新举措在最大程度上提高粤港澳中小学“姊妹校”项目建设的实际成效。

(记者  黄宝婷)

猜你喜欢

姊妹粤港澳大湾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姊妹题比比看——三类临界问题的变式
《Radio World》公布IBC 2019“最佳展品奖”名单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