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全力提升基层治理新水平
2022-04-29
摘要浙江桐乡是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和“三治融合”发源地,该市坚持党建引领,通过数字赋能、流程再造、系统重塑,打造浙里基层治理“四治融合”应用场景,推动“三治融合”向“四治融合”迭代升级,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底座。
关键词基层治理;党建引领;数字赋能;四治融合
2021年以来,桐乡市充分发挥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和“三治融合”发源地的叠加优势,以嘉兴“七讲七比争先攀高”打造党建高地金名片为总载体,通过数字赋能、流程再造、系统重塑,打造浙里基层治理“四治融合”应用场景,设置“党建统领、自治增活力、法治强保障、德治扬正气”四大功能板块,建设“民意直达”“云司法”“三治积分”等12个相互关联的子场景、60余个功能模块,汇集56.5万实名验证用户、42.4万间房屋信息、360余万条生活数据,建立30余项标准、规范、机制,形成小、中、大三个治理闭环,推动“三治融合”向“四治融合”迭代升级,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底座。
一、坚持党建引领,构筑基层治理的“金字塔”
坚持高位谋划,着力铸牢“塔尖”。成立由党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三治建设领导小组,市委连续8年将“三治融合”作为党建工作重点,连续3年纳入市委十件大事,以持之以恒的韧劲持续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把创新基层治理作为市镇村三级书记党建领办项目一抓到底,形成全市域持续深入推进“三治融合”的良好态势。始终坚持紧盯问题,对照省委“七张问题清单”,深入查找补齐23项基层治理短板。
优化组织架构,全力稳固“塔身”。坚持支部建在网格上、党旗插在第一线,构建完善的“镇街—村社—网格—微网格—户”五级治理体系,全市944个网格实现党组织全覆盖。出台《三治融合建设规范》等制度规定30余项,并依托新时代“网格连心,组团服务”,创设“书记来敲门”“日访夜谈”等特色载体,敲开了连心门、办好了惠民事。按照“整体智治、唯实惟先”要求,建立容错纠错、导师帮带、荣退关爱等10项工作机制,开发村社干部智慧管理系统,实现全市217个村(社区)1500余名村社干部(后备人才)信息一图管理、一键分析。
落实网格责任,奋力夯实“塔基”。按照“小事不出格”的思路,严格落实网格事务准入、巡查民情走访、事项办理、责任捆绑、工作例会、教育培训等六项制度,努力将隐患化解在萌发状态。划定精细治理最小单元,建立微网格1.5万个,选聘党员微网格长1.1万余名,推行一名微网格长、一个微信群、一本民情笔记、一张联户地图的“四个一”工作法,建立436个“微网格工作室”,打造了一批微网格治理的示范样板。
二、拓展三治场景,绘就多元共治的“全景图”
创新自治载体,拓宽参与渠道。以“一约两会三团”为主要自治载体,广泛推行村规民约、小区公约,实行先约后治,创设百姓议事、乡贤参事、道德评事等议事载体,打响“麻花议事”“平安贤话”“桂花树下来协商”“荷塘月色议事站”等一批基层协商品牌,促进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2021年以来,共开展微治理协商项目51个、375场,解决民生实事267件,“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治理新风在桐乡蔚然成景。
强化法治保障,延展法治阵地。以党群服务中心为共治节点,助推“三治六进”,构建了覆盖全市的党群服务红色矩阵。在全国首创“法治小院”“板凳法庭”“法官驻镇联村、人民调解驻庭”,集成“云司法”“在线法院”“在线解纷”等场景,上线“社区法官”56名,与全市217个村(社区)、128万居民、57个调解组织无缝对接,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诉前。2021年以来,已为4982名当事人提供预约调解、诉讼立案、线上庭审等全生命周期纠纷解决方案,调解成功率99.5%,诉前化解率72.3%,走在全省前列。如,“云司法”子场景,包含“在线学法”“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治体检”“预约公证”“预约鉴定”“智能法律文书”“智能赔偿计算”等功能模块,实现公共法律服务“精准实时、一键可得”,上线以来群众访问量超6.5万余人次。
优化德治格局,打开转化通道。培育乡风文明,繁荣公共文化,用崇德向善的力量,形成“让有德者有所得”的激励机制。实行三治积分制管理,完善“三治融合积分管理实施规范”,将自治、法治、德治相关行为量化赋分,以积分积攒信用、代替考核、兑换实物和服务,推动个人信用体系建设。以积分为重要评信依据的“三治信用贷”累计为11.95万户主体授信208.3亿元,发放贷款66.53亿元,三年累计不良率仅为万分之4.9,真正有效实现了让有德者有所得。
三、强化数字赋能,打造治理现代化的“新引擎”
推进治理场景建设,以线上带动线下。谋划16类、60余个“四治融合”场景应用模块,推动治理需求即时感知,群众响应一键可达。2021年来有10多万城乡居民通过“志愿服务”“文明啄木鸟”等模块,线上互动、线下参与文明创建,受理上传问题3231起,解决率96.5%。推进互联网+医疗、教育、交通等10个智慧化重点领域的深度应用,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建立全国首家互联网医疗医院,连通了全国7500多家医院,百姓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全国优质的医疗资源。围绕“种粮一件事”全流程,开发“田保姆”为农服务应用,实现种粮、托管、保险、贷款等“一键通办”,共有43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入驻,注册农户数达4.3万人。
推进全域数据集成,以整合促进融合。通过系统集成、功能整合、流程再造,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开展全领域信息化系统普查和数据目录编制,排摸自建系统163个、统建系统173个,编制目录1337个,动态归集、更新数据3亿条。围绕全省数字化改革应用场景,梳理省域治理专题库数据需求146项,部门间共享需求219条,有效支撑招生报名“一键入学”“公租房一件事”“综合执法一件事”等应用,已调用数据总量8287万条。创新推出“桐解码”,实现矛盾调处一键申请、调处团队智能匹配、调处各方视频面商、调解协议在线签署,2021年以来在线化解纠纷205起,成功率100%,一般纠纷调处从6小时缩短到最快半小时。
推进治理闭环处置,以一体推进整体。构建“监测—预警—处置—反馈”的治理闭环,并与基层治理四平台建立一体双向流转机制。在“守根脉、保平安、办实事”网格大走访中,在线排摸、上报、解决各类事件1.6万件,基层治理的多跨协同、整体智治水平迈上了新台阶。围绕“最多跑一次”改革,整合资源推进镇(街道)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集中办理,梳理事项清单500多项,实现政务服务、企业服务“一门”“一窗”“一网”办理。围绕生产管理、流通营销、行业监管、公共服务、乡村治理五大领域数字应用,通过三维实景建模,以乡村的“人、地、物、情、事、组织”等6大要素为基本的网格单位,形成“一张图+N个应用示范”,构建数字乡村大数据库并在社会治理、环境监测和旅游导览等方面实现可视化操控,形成“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的乡村治理模式。
【责任编辑: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