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赓续红色血脉 坚持守正创新 打造“四全媒体”释放主流舆论最强音

2022-04-29

新闻文化建设 2022年7期
关键词:庆阳陇东

《陇东报》是中共庆阳市委机关报,创刊于全民族奋起抗日救亡的1937年,时名《救亡日报》,1938年改为《救亡报》,1942年改为《陇东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亲笔题写了报名。

作为革命老区的一份红色报纸和党的基层机关报,85年来,《陇东报》始终坚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反映人民大众呼声的办报宗旨,在创新中进取、在改革中奋进,为庆阳老区的经济社会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陇东报社先后被评为“中华老字号报纸”“全国地方报社管理先进单位”“甘肃省十佳优秀报纸”。

2015年以来,陇东报社积极适应媒体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趋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指示和批示精神,按照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要优势互补、一体发展,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整合的要求,坚持报网融合发展、全面建设“四全媒体”新理念,以改革、创新、转型、发展为主线,坚持守正创新、锐意改革,加速平台建设,提高“四力”能力,实现了宣传内容由文字、图片向文、图、视、音、VR、直播等全媒体转变,宣传载体由“一报立身”向“报网端微屏”的全媒体矩阵发展,宣传方式由内宣为主转为内宣、外宣齐头并进的新格局,最大限度地释放主流媒体引导舆论的最强音,为庆阳革命老区全面小康、高质量发展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2018年,陇东报社策划实施的“奋进新时代 决胜小康路”全媒体主题报道活动,荣获中国报业协会年度“双十佳”融合传播奖,报社荣获中国报业协会“改革开放40年·报业经营先进管理单位”。《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中国记者》等报刊杂志多次宣传推介了陇东报社媒体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

一、内外宣并举建矩阵,迈进全媒发展新时代

近年来,陇东报社积极顺应新时代媒体融合发展传播格局转变的大势,不等不靠,主动作为,一手坚持提高办报质量增强《陇东报》的可读性,一手大力发展新媒体,拓宽宣传主阵地,积极打造自己的媒体传播矩阵。先后建立了庆阳网、“掌中庆阳”新闻客户端、室内外电子阅报屏和“陇东报”“掌中庆阳”微信公众号、“陇东报”微博、“这里是庆阳”抖音号、“陇东报”快手号;建立、组建了全媒体演播室和无人机航拍团队,引进了“新华智云”等视频辅助生产软件。

坚持“借船出海”战略,全面拓展外宣主阵地,传播庆阳最强音、讲好庆阳故事。2018年以来,在建好建强自有媒体平台的同时,坚持内宣与外宣并重,积极拓展外宣平台和阵地。先后入驻以《人民日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央视频、新华网等为主的党媒平台和以今日头条、新浪微博、梨视频为主的商业平台共30个,全媒体的互联网传播力不断增强。

目前,以“报、网、端、微、屏”为载体,以“文、图、音、视”为生产内容的全媒体传播格局已经构建。《陇东报》全媒体矩阵格局完善、特色鲜明,平台种类之齐全在甘肃省市州党报媒体中位居第一,媒体融合效能得到有效释放,媒体平台外延持续增强,新闻产品在互联网的曝光率迅速增加,呈现出了融媒报道全网多渠道分发、全媒体矩阵聚合的良好态势。截至2021年12月底,报社媒体平台共拥有用户120万人,全平台日均用户活跃量15万人次,月均阅读量8000万人次,单条新闻产品最高阅读量超过2500万。

二、移动优先再造流程,释放新闻生产新动能

近年来,陇东报社在多次赴外考察学习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努力推进,建立了适应庆阳实际的全媒体运行发展体制机制。

第一,及时调整内设机构职能。坚持移动优先策略和主力军挺近主战场的方向,积极适应互联网传播规律,在内设机构中全面实行“工作室+频道”制,把85%以上的人力、财力、物力转移到以“掌中庆阳”客户端为主的移动媒体平台,实现了纸媒和新媒体的彻底融合,为甘肃省内主流媒体首创,奠定了“宣传阵地跟着群众走”的物理基础,使《陇东报》新闻资讯的传播力和时效性大幅增强,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网络平台和自媒体转发量大幅度提高,品牌影响力迅速提升。

第二,全面建好“中央厨房”,牢牢抓住媒体融合发展龙头。首先,搭建技术支撑体系。将原来仅为报纸服务的新闻采编系统升级改造,搭建起全媒体生产指挥系统,使纸媒、新媒的采集、编辑、发布都在一个系统内完成。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21年1月单位整体搬迁入驻庆阳传媒大厦,“中央厨房”物理空间和信息指挥系统全面运行;其次,再造采编发流程。先后4次对采编发流程做出调整,由先前以纸媒为核心的采编合一,调整为以“掌中庆阳”客户端频道为核心的垂直化管理、采编发一体运行的工作室机制,记者全媒化、产品全媒化的特点日益显现。业务考核制度也由原来的新媒、纸媒分别进行,改为一套制度考到底,进一步推动了媒体融合;最后,制度保障采编联动。健全完善了周采编例会、月采编例会和每日编前会制度,统筹日常全媒体采编发工作。建立了以移动优先为导向的全媒体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新闻阅评制度,全面巩固夯实了以“中央厨房”指挥系统为龙头的采编发工作机制,保障了全媒体格局下的新闻生产能力,全面提升了党报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第三,不断扩大视频音频和图片生产能力。组建了音视图专门团队,聘请了40多名特约摄影师,在新闻客户端上设立了视频、图片、直播频道,开设了“第一眼”“庆阳视频”“正谝庆阳”“速写庆阳”“书画庆阳”等可视化品牌栏目,采取发布电子海报、短视频、数据动新闻、动漫、手绘等适应受众阅读爱好的新形式,全方位开展宣传。这项工作也获得2019年度庆阳市宣传思想文化创新工作原创奖。

第四,努力构建“媒体+政务+服务”功能模式。“掌中庆阳”新闻客户端在全省率先开发建成了适合县区宣传的“首页定位推送页面”,开通了“健康服务”“市长热线”“监督举报”“在线办事”服务民生新功能,接入了“学习强国”“甘肃党建”等平台软件,开设了集县区、市直部门、中省驻庆单位于一体,垂直贯通市县乡镇政务新媒体的“庆阳号”,研发了“党史学习教育在线课堂”网上学习培训平台、“庆阳改厕”信息管理平台,打造了“扶贫商城”网络电商平台,媒体赋能不断进步,使“掌中庆阳”新闻客户端的政务服务功能越来越齐全,平台建设的经验得到了《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的宣传推介。

三、主题报道锤炼队伍,增强全媒人才新本领

近年来,陇东报社面对全媒体改革发展需要,以打造培养全媒型人才为牵引,积极推进用人机制、薪酬制度、职称评定和激励机制改革,初步实现了编内与编外人员“同岗同酬”目标;通过专题培训、实战训练、业务研讨、观摩交流等方式,持续加大现有人员培训力度,重点引导现有人员向全媒记者、全媒编辑、全媒管理人才转型。

主题报道是提升新闻舆论宣传影响力的重要形式。从2017年开始,陇东报社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宣传改革开放40年伟大变革和成就、宣传新中国成立70周年巨大变迁、宣传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为主线,以“走转改”“三贴近”为要求,以践行锤炼新闻工作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为目标,常态化开展“进军全媒体、岗位大练兵”全媒体主题采访报道系列活动,鼓励支持青年记者、编辑在实践中锻炼成长。活动中,将采编人员分类编组,由编委会领导带队,深入乡村、车间和典型人物家中,深度采访报道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基层一线的落实情况,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生产了一批又一批“接地气、有温度、带露珠”的新闻稿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获得中国地市报研究会新闻奖和甘肃省新闻奖的稿件逐年攀升。

积极开展政治与业务培训。围绕建设全媒体型工作队伍的要求,坚持“派出去学习、请进来培训、岗位上练兵、研讨中交流”的培训学习办法,积极探索建立采编发工作人员岗位轮换、业绩考评结果排序和末位退出机制,提高工作队伍的整体水平。每年都邀请中央、省市有关专家到报社举办政治理论和业务讲座,报社领导和业务骨干也亲自授课,组织开展大规模的岗位培训工作;先后多次组织工作人员参加中央、省市举办的培训班,选派采编人员到先进地区报社跟班学习;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修复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教育实践活动及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加强报社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工作和依法治理工作,使原本参差不齐的人员素质普遍得到了提高,新闻采集、编辑与制作能力不断增强。

2020年,陇东报社16件作品分别获得甘肃新闻奖一、二、三等奖,名列甘肃省市州党报首位,取得了《陇东报》创刊以来年度新闻采访的最好成绩。陇东报社的“走转改”活动得到了中国报业协会和甘肃省报业协会的肯定,策划实施的“奋进新时代 决胜小康路”全媒体主题报道活动,荣获中国报业协会年度“双十佳”融合传播奖,报社荣获中国报业协会“改革开放40年·报业经营先进管理单位”,1人荣获“甘肃省双十佳”称号,4人荣获全省宣传工作先进、新春走基层先进个人,52件新闻作品荣获甘肃省新闻奖,150多件新闻作品荣获新闻媒体行业专业奖。

四、传承创新全媒塑造,形成融合发展新路径

以融合发展为目标,改革创新为动力,全媒体主题报道为引领,陇东报社在全媒体实践探索中走出了新的路径,形成了一些值得坚持的经验。

第一,开创了地市党媒主题采访的新模式。陇东报社编委会领导分别带队,与记者编辑下沉到基层,蹲点在一线,综合运用“文图视音”四种采集方式,聚焦基层实践,体验生产生活,挖掘城乡变革和先进典型,讲述群众故事,现场编辑发布新闻产品,立体宣传、全景展示,开创了主题采访工作新模式。

第二,探索了中心工作宣传的新方式。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坚持贴近群众,从百姓视觉讲述庆阳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小康进程、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成效,用一个个真实的事例和生动实践,让“硬”新闻“软”下来,让中心工作宣传活起来,内容吸引力、感染力强,宣传覆盖面广、影响力大,成为报社践行“走转改”“三贴近”活动的创新实践,探索了中心工作宣传的新方式。

第三,形成了新闻报道的新文风。根据五种传播媒介和四种表达方式的特点,按照“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差异化发布”的要求,陇东报社在采、编、发工作中创新写作方式、表达方式、编辑方式,要求新闻作品“短实新”、注重现场感、体现故事性,让文字更精炼、图片更生动、视频更丰富、音频更鲜活,形成了风格独特、文风清新、形式活泼、喜闻乐见的新闻报道新文风。

第四,提升了采编人员的新技能。主题报道采取混编队伍的模式,通过以老带新、强弱搭配、采编结合等组合方式,要求每名采访人员均要参与到文字作品采写、图片作品拍摄、视频作品摄制、VR全景制作、新媒体内容的编发等全过程,既充分发挥了个人特长,又学习了新知识、熟悉了新领域、开拓了新视野,提升了采编人员的新技能。

第五,树立了采编队伍的新形象。主题采访活动中,采、编、发人员坚守初心使命,全面践行“四力”、提升“四力”素质,全部人员吃住在农家,缴纳食宿费用,自觉践行“沾乡间泥土,坐百姓板凳,吃粗茶淡饭,听群众语言,接生活地气”的工作作风和职业精神,在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和改革发展一线汲取源头活水,锤炼了求真务实、艰苦朴素、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培养了全局意识、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提升了素质素养,树立了采编队伍的新形象。

“十四五”时期,是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时期,庆阳市级主流媒体的主阵地建设任务繁重,机遇与挑战并存。陇东报社将继续纵深推进“融合发展战略”,大力实施“人才强社战略”“品牌塑造战略”,在做大做强主流舆论阵地的过程中,建设一支新型传媒队伍,打造庆阳最快、最全、最大的本土传播服务平台。

陇东报社副总编 张骁骏

陇东报社总编办主任 乔鹏礼

《新闻文化建设》 刘丹

猜你喜欢

庆阳陇东
陇东能源大数据中心
不同种植区陇东苜蓿营养价值的比较研究
Our Best Friend
燕昱 庆阳北石窟 油画作品
陇东皮影:刻在牛皮上的脉脉乡情
庆阳香包:一针一线皆故事
甘肃庆阳西峰区:吃上“产业饭”摘掉“贫困帽”
陇东黄土高原软枣猕猴桃栽培技术
第十一次玉帛之路(陇东陕北道)文化考察活动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