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云港市南辰跑马灯舞的嬗变

2022-04-29李柯豫

文学艺术周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阵式连云港市舞蹈

连云港市南辰跑马灯舞是一种充满阳刚之气的民间舞蹈,在连云港市东海县地区代代相传。其表演形式以跑马为主,随着整体队形的变换而不断变换,从而跑出不同的阵势。本文通过对连云港市南辰跑马灯舞的实地调查,针对连云港市南辰跑马灯舞程式化的阵势、典型化的动作以及独特化的服饰道具举例进行详细分析;并在有八百多年历史的南辰跑马灯舞的发展变化中,具体论述南辰跑马灯舞阵势改变的缘由及动作、服饰道具的革新。

一、连云港市南辰跑马灯舞的历史起源

“灯舞源于灯节,是灯的制作工艺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以彩灯作为道具,并因灯的造型不同而有各种各样的名称,其表演形式以南方见长,灯的造型也更为精致美观。”跑马灯也称“竹马”“活马”“竹马戏”,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舞蹈形式,最开始是从小孩儿的骑竹马游戏演变而来,经过代代民间艺人反复实践研究并做出改变,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特征、独特韵味的舞蹈形式。跑马灯舞经常在春节、元宵节等节庆日里表演,演出的地点各不相同,有的在民间庙会演出,有的则在大街上即兴而舞。跑马灯舞表演形式较为简单,每每演出时,艺人们穿着各式各样的民间服饰,腰系用竹竿或竹篾扎成的、分为前后两半的竹马,做出骑马状并不断变换着阵势和动作,一边跳一边前行,观众则要跟着跑马灯舞的队伍移动。演出时表演者的数量可多可少,并不影响整个舞蹈的表现及其渲染的氛围。跑马灯舞表演的人数不同时,表演的舞名也各不相同,一人时称“独马”,做演马、跳卧等表演,二人多演《小两口回娘家》,四人则多演《三英战吕布》。

连云港市南辰跑马灯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北宋末年,因此其在苏北鲁南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虽然在江苏省各地普遍都有跑马灯舞,但南辰跑马灯舞有着自己独特的故事内容和艺术特色,大多表现北宋年间杨门女将穆桂英抗击辽兵入侵中原大破天门阵的英雄故事。抗日战争时期,南辰跑马灯舞多次成为慰问抗战一线战士们的文艺表演。为了鼓舞军心,增强抗战胜利的信心,南辰跑马灯舞在1942年进行了大规模、大范围的宣传演出,鼓励当地老百姓踊跃加入抗战队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辰跑马灯舞逐渐衰退,流传至今只有在春节等重要节日才能看到,很少有艺人表演,并且在演出过程中越来越少的人能停下脚步来观看这一民间舞蹈。近些年,南辰跑马灯舞得到当地政府重视并开始挖掘整理,成功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政府同民间艺人一起努力采取了多样化的保护措施,使得南辰跑马灯舞得以更好地传承。

二、连云港市南辰跑马灯舞的风格特征

(一)程式化的阵式

南辰跑马灯舞有着自己独特的程式,它的队形不是随意而动,而是具有含义的各种不同阵式。演出时分为祭祀、大场、小场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各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在表演形式上既包括竹马、灯舞以及跑马灯舞的基本动作元素,又加入了秧歌、跑花船、划旱船、红公嘴、扑蝴蝶等各具特点的民间传统舞蹈。

祭祀是在跑马灯舞表演之前。为了保佑将士们早日归来,祈求百姓丰衣足食、天下太平,所有演出人员在村中长者的带领下,排队至村口燃放鞭炮、烧火纸、朗诵相关祭文,以此来祭拜祖先。这些既是苏北地区风俗习惯的反映,也是民间舞蹈与民俗活动息息相关的表现。以前祭祀是为了祈愿国家太平,现如今则是在祈求岁岁平安、期望国家昌盛繁荣的同时,营造节日的喜庆氛围。

大场与祭祀、小场最大的不同在于大场所有的表演人员均为男子。演员共有十七人,分为五组,每组有马、灯、卒各一,最后跟着一灯一传令兵。前四组马者身着女装,以跑马为主要表现形式,随着整个队形的变化而跑出不同的阵势形成不同的队形。大场舞蹈是南辰跑马灯舞的核心,并且是纯舞蹈,不表现具体的故事内容,只表现舞蹈风格,通常伴奏只有大锣、大鼓和大钹等打击乐器,伴随着舞蹈动作渲染气氛。表演开始时,在传令兵的引导下和大锣、大鼓、大钹的催促下,主帅、马匹、马灯和马童等的扮演者按逆时针绕场而行,步伐由慢渐快。表演两军厮杀的各种战争阵势时,传令兵不停地表演腾空翻跃和旋转滚打武术动作。整个大场的舞蹈类似于明清的“纯舞蹈”,既表现了战争时的对立场面,又使整个演出和谐统一、引人入胜。

小场相对于大场和祭祀来说,最大的区别在于小场多表现喜剧故事,表演形式多样,主要是为了表现杨门女将凯旋归来后百姓欢呼雀跃的场景。其中包括花鞭舞、扭秧歌、划旱船、扑蝴蝶等多种民间舞蹈形式,不受任何形式的束缚,只体现欢乐的场景。人物各唱各舞、姿态各异,灵活且自由。演出的人员不受约束,年龄没有任何限制,完全是自由舞蹈,是一个开放性极强且有一定包容性的舞蹈形式。现如今,小场表演的次数最多,观众最喜爱看带有娱乐色彩的舞蹈,能够使人身心愉悦、有如身临其境。

(二)典型化的动作

南辰跑马灯舞的动作也较为简单,表演者以跑场为主要动作不断变换队形,并且在表演的同时两两相互形成交流。充满民族色彩的音乐伴着跑马灯舞不断变换的队形,更让观众体会到愉悦的气氛和传统民间舞蹈的精髓。在整个舞蹈表演过程中,表演者以圆形为主要队形,以跑场、垫步等脚下步伐为主要动作,配合手上拉马脖上缰绳的动作形成整个表演。演员左手拉着马脖子上的缰绳,右手拿着带穗的鞭子跑场,脚下以小跑步为主,右手不断地拉着绳子使马头部不断晃动。演员右手持鞭,时而向右下方倾斜抖动,时而向正上方竖直抖动。所有的跑马灯舞表演时都有一位引领者引领演员跑出阵势。引领者手持鞭子画圆,当连续画到第三个圆时就是告诉演员准备跑起来。马头、马耳均揺摆晃动、活灵活现,鲜明地再现了战马奔跑的场面。跑马灯舞不仅有身着马道具的表演者,还有手持花篮、花灯、扇子、手绢等道具的表演者来进行秧歌表演的部分。秧歌等充满喜庆氛围的舞蹈通常在小场中进行,运用秧歌这种极具张力且能引人入胜的民间舞蹈能让观众沉浸到欢乐的气氛中。

(三)独特化的道具

南辰乡的跑马灯距今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在初期阶段,小孩子喜欢玩用竹子制作而成的竹马,慢慢地这种游戏道具成为了表演工具。为了增强其演出效果,配合跑马灯舞的舞蹈效果,跑马灯后期增加了彩带和彩纸,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其艺术表达效果。南辰跑马灯舞的表演服饰也是独具匠心,服饰主要以红色、黄色、蓝色、绿色为主,配以戏曲化的帽子。服饰的戏曲化不免与表演内容如杨门女将抗击敌寇的故事有关。南辰跑马灯舞的道具也相当难以制作,一般先用竹皮或竹篾扎成骨架,再在外面糊上数层厚纸,涂上各种各样的颜色后涂抹桐油,再加上各式的彩带和花作为装饰,并且会在马脖部位系上铃铛,下面围上白布围裙,再于裙上画出奔驰状的马腿,还可在马腹两侧画出骑手的腿脚。这样在演出时伴随着舞者的动作发出叮叮当当的铃铛声,和着唢呐等乐器的节奏,使整个演出更引人入胜。

三、连云港市南辰跑马灯舞的嬗变

(一)舞蹈阵式的嬗变

连云港市南辰跑马灯舞经历八百多年的不断演变发展,道具在许多方面都有了巨大的改变,其中舞蹈阵式的变化就受多重因素影响。因为南辰跑马灯舞有七十二种不同的阵势,演员通常要演上大半天才能将要表达的故事情节全部表现出来,所以经过一天的表演演员们通常精疲力尽。根据南辰跑马灯舞第五代传承人徐建华所说,演员在平时训练中就要通过千百次跑场来记住自己的位置和路线,很多人在跑场训练过程中记不住自己的位置很容易与其他演员相撞;并且跑马灯舞有七十二种不同的阵式,每个阵式的跑法各不相同,所以在流传过程中有的表演者跑错,在训练过程中有的漏掉几个阵式,也是再正常不过。这原先的七十二种阵式虽是表现北宋年间杨门女将穆桂英抗击辽兵入侵中原大破天门阵的故事,但演出时演员要背着重重的道具跑上一天的时间,没有经历一段时间集中训练的舞者是不可能坚持下来的。在表演的初期观众们的热情程度最高,随着表演节奏的加快,部分观众会认为舞台场面和剧情发展脱离现实、略感荒诞,不符合其审美需求,从而导致对演出的热情降低。这就导致在传承中能去学习的人越来越少,能坚持练习的人也越来越少。这就致使南辰跑马灯舞不得不在七十二种阵式中减少不必要的阵式,在不使表演效果降低的基础上减少表演的时间,从而使得跑马灯舞更加精练。于是在传承人的思考下南辰跑马灯舞得以重新整理,原先的七十二种阵式删减整合为十七种阵式。在阵式的变化中,“8”字阵尤为特殊,因为这个阵式所打的鼓点与其他阵式完全不同,若与鼓点稍有不合所有的演员就都会乱掉,进而撞在一起,所以在传承过程中8字阵有着严格固定的跑场路线,并且需要和着音乐数着节奏练习,与先前根据音乐即兴跑场相比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二)舞蹈动作的嬗变

南辰跑马灯舞在不断变迁中对动作方面的革新也是别出心裁。在最开始的跑马灯舞演出中,演员都画着类似于戏曲演员的妆容,手持马鞭挥动着,每场都会有一位引领者在前面带着所有身着马道具的演员跑场。最开始的时候引领者会手持马鞭挥动﹐带领所有的马儿跑圈,在跑动的过程中,领头人会挥动着马鞭似是抽着马儿让它快速跑动,又有着不同造型的舞蹈亮相动作。但这些动作都没有具体的含义以及故事情节的表达,于是在传承的过程中被不断删减改编。现在的跑马灯舞的动作简单易懂,能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到场面的宏大及舞蹈的阳刚之气。而近年来的跑马灯舞在外出表演时已经很少表演大场的内容,只是表演小场中的节目从而营造出喜庆的氛围,这也与现代跑马灯舞只在春节以及元宵节等节假日表演有着很大的关系。现代我们能看到的跑马灯舞蹈大多以花灯、跑马、秧歌为主,更多的是选用两两人物交替的互动,似是在互相对话,以营造出喜庆的氛围。

四、连云港市南辰跑马灯舞嬗变的原因及影响

(一)嬗变的原因

南辰跑马灯舞和以前相比具有了明显的时代印记,同时,表演艺术家们也在不断创新跑马灯舞,使其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彰显艺术魅力。首先,原先的南辰跑马灯舞演员通常需要表演一天,很多演员表演到最后变得疲惫不堪,并且出演大场的演员也要参与小场的表演,换道具换服饰没有一丝的喘息,而且整场演出都在街道上表演,边走边演对演员的体力要求极高。所以在南辰跑马灯舞的发展中,传承人对跑马灯舞的表演阵式做出精简,减去不表现具体内容的场面,删掉过于繁杂的阵式。其次,原先南辰跑马灯舞的入场人员过于密集,节目过于混乱,表演节奏不够简洁明快,内容也不够统一。跑马灯舞由于不同阵式表演的内容、故事各不相同,所以跑马灯舞的表演人员众多,在演出时经常由于人群扎堆而找不到相应阵式的演出人员,不便于演出人员的管理。所以跑马灯舞的演员们认为﹐要想使跑马灯舞的生命力更强、不失去吸引力,就必须对南辰跑马灯舞进行一番编排和改进。演员们广开思路﹑集思广益,最后形成统一意见,从梳理大场的七十二阵式到对小场每一个节目的推敲,在尊重艺术、尊重习俗、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认真对所有节目进行一番去粗取精、删繁就简、由简单到丰富多彩的大胆取舍和改革,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嬗变的影响

首先,由于跑马灯舞表演时间过长,阵式大多复杂,所以南辰跑马灯舞在传承过程中不断整理再挖掘形成了仅有十七种阵式的舞蹈(其中四种阵式失传﹐仅剩十三种),这使得跑马灯舞的教学及表演的难度都大大降低,且在边走边演的表演过程中更加节省体力,从而更好地增强表现力。其次,跑马灯舞本是流行于南辰乡农村的一项民间祈福活动,因其丰富的表演形式和独具匠心的服饰、道具、妆容,被称为“戏曲活化石”,嬗变之后阵式的精简使表演质量进一步提高而教学难度下降,对表演节目的统筹规划使得表演的气氛更契合当代的审美,并且提炼加工后的跑马灯舞能够进入学校,在使学生强身健体的同时更便于跑马灯舞的传承。

[作者简介]李柯豫,女,汉族,江苏省连云港人,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舞蹈理论与美学。

猜你喜欢

阵式连云港市舞蹈
连云港市实施“智云安全护航工程”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莲年有鱼》
我和舞蹈
连云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