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封珍贵的台湾来信
2022-04-29周传华
“……您为我寻找到离别30多年的兄弟,终于使我与大陆的亲人取得了联系。不胜感激之至!”每当周传华老人翻阅辞世的老伴郑曼玲留下的这封非同寻常的海外来信,便陷入难忘的回忆之中。
1979年仲春,常德市的桃花源邮电支局邮递员郑曼玲女士,收到一位陈友方先生从台湾桃园县寄来的一封感谢信。郑曼玲没有在台湾的亲友,她疑惑地读完信后,才恍然大悟。半年前,曾有一封无法投递的“死”信,终于经她的手“起死回生”,变成了“活”信。
那年桃花盛开的季节,桃花源邮电支局收到一件台湾来信,信封上简略地写着“中国湖南省桃源县水溪陈友元收”。水溪的投递范围方圆10多公里,常住人口1万以上,上哪里去找收信人呢?局里的职工七嘴八舌:“干脆贴上批条,就写‘地址不详,退回原处。”郑曼玲急得瞪大了丹凤眼:“那怎么行呢?这儿第一次收到从台北寄来的信,不能随便退回……”大家沉默不语,有人冷不丁吐出一句:“局里也就是你一个女的跑投递,有好大的本事?如果你能找到收件人,我请你喝酒!”听到这个话,郑曼玲暗下决心,一定要找到收信人。
第二天一早,她背起鼓鼓囊囊的邮袋走村串户,到处打听,可是一天、两天、三天过去了,还是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掉在大海里,没有一丝回响。她愁得眉毛拧成了一条线,晚上,睡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安不下心来。
当一轮新的太阳从障山上爬起来,郑曼玲又背起邮袋上路了,在水溪、桃花两个大队挨家挨户地访问。待月亮照在沅江中流潇湘八景之一“渔村夕照”的白鳞洲上,也没有打听到半点消息。但她还是没有泄气,连续几天在寻访的路上奔走。一天下午,狂风陡起,乌云像烈马一样滚滚涌来,刹那间大雨倾盆而下,她的全身被淋得透湿。忽然双脚哧溜一滑,郑曼玲跌倒在水田里,仍双手将邮袋紧紧地抱在胸前,赶紧侧身爬起来,一拐一拐地走在滑溜溜的田埂上,一圈圈脚印远远地甩在身后……
翌日上路不久,又碰上了一场春雨,她急忙跑进桃花冲尾的一户人家避雨,攀谈中得知那位六十几岁的主人姓王。听说寻找收信人的事,王老伯一拍大腿,说,桃花五队的山坳那边,有家户主叫陈源,听说他的哥哥流落在外多年,不知是不是他写来的信?郑曼玲一听,仿佛穿过死胡同走上阳光道,连忙起身向桃花五队奔去。翻过山坳,在长冲尽头与茶庄接界的山湾里,好不容易才找到陈源。
郑曼玲说明来意,陈源立即回答:“我就是陈友元,陈友方的弟弟。我在土改后改的名。我哥哥被国民党抓壮丁一去就是30多年,我做梦都在想他的下落……”陈源好不容易盼来哥哥的音讯,激动得老泪纵横,双手接过信函,如获至宝地拆开看了一遍又一遍。
待他抬起头来感谢邮递员时,郑曼玲已踏上龙虎溪边的唐诗桥,身影在树荫里忽隐忽现……
编辑/赵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