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红色题材微纪录片的创作探析

2022-04-29李晓君

新闻文化建设 2022年8期
关键词:微纪录片创作

李晓君

摘要:红色纪录片是我国红色文化体系的一部分,也是传播主流价值观的重要方式之一,教育和传播是红色影视作品的主要社会功能。跟随传播媒体的发展和变化,传统影视创作模式也在发生改变,逐步产生了微纪录片,并被广大受众所接受。而海南本土红色题材的影视作品便借助了微纪录片的优势,重新弘扬了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本文从微纪录片的概念、特征等入手,以国内优秀的红色题材微纪录片为例,结合微纪录片的创作方法,从内容选择、制作方法、传播表现等方面进行阐述,探析海南本土红色题材微纪录片的创作。

关键词:红色题材;微纪录片;创作

项目基金: 本文系海口经济学院校级科学研究课题,课题名称:自贸港背景下海南红色题材纪录片创作与传播研究,课题编号:HJKY(YB)21-20。

新媒体时代下,通信技术发展迅速,信息传播速度快,受众接收的信息量巨大,加上现代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大、节奏快,人们更多时候只能选择利用碎片化时间接收信息,接收平台多数为微信、微博、抖音等各种社交APP,以便能在最短的时间接收最多的信息。

随着传播媒体的发展和变化,为适应受众的碎片化需求,传统纪录片的创作模式也在发生改变,微纪录片诞生,并被受众接受。2010年,凤凰视频的一种新纪录片形式被关注。这种新纪录片的时长较短,单集在5-10分钟,但使用的是以往纪录片精良的制作方法。可以说,凤凰视频首创了微纪录片这个新的纪录片形式,它不仅具有纪录片客观、真实的艺术属性,还能适应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碎片化的信息需求方式。自此,微纪录片凭着其简短精湛、客观公正受到广大受众的欢迎和关注。

一、微纪录片的概述

(一)关于微纪录片的定义

微纪录片在叙事上采用的是全新的表达方式,不是传统纪录片的缩写版。百度百科显示微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1]查阅各种资料可以得知,微纪录片具有传统纪录片的相应特征,在拍摄时采用的是新闻、现场录播方式,记录事件的发生发展,但在内容选择、时长篇幅、叙事方式上,会采用适应新媒体媒介传播的方式方法,时长一般为5-25分钟。

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将微纪录片定义为“篇幅简短、诉求单一、视角微观、风格纪实。在较短时长内以小切口阐述单一主题,不追求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多变的空间环境,极力简化人物故事发生的背景和过程”。

(二)微纪录片的特征

传统纪录片对于制作者的要求在于对事件的发生发展要有足够的认知,能透彻地看待世界,但是微纪录片因其自身篇幅短小,往往一集只需要传达一个信息点或完成一个细节描述。基于此,微纪录片与传统纪录片相较,其有着明显的特征。

1.篇幅简短

在新媒体环境下诞生的微纪录片,一般时长在5-25分钟,但是纵观国内外优秀的微纪录片,时长大多控制在4-10分钟,常见的集中在6分钟左右,适合新媒体的传播及能满足受众随时随地收看的需求。

2.传播便捷

新媒体传播的特性是传播权和接收权对所有民众开放。专业创作团队可以将精心制作的微纪录片快速推向各个层次的民众,民众也可以从各种平台快速地收看到高质量的微纪录片;普通民众也可以将身边的事件制作成微纪录片推向各个平台。

3.选题微小化

传统纪录片立意深远,一般着眼于对社会的观察、人性的思考、生活的感悟或是知识的传播等,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微纪录片在选题上注重人物的所思所想,善于从细微处切入社会生活话题,与传统纪录片形成了有益的互补。

二、海南红色题材微纪录片资源的挖掘

海南红色文化资源主要是1919年五四运动至1950年海南岛解放时期,琼崖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队伍和各阶层人民群众在琼崖地区从事一切与红色文化活动有关的生产和生活内容。[2]包括了物质文化形态,如革命时期相关的文物、文献、文学作品,以及革命战争遗址、纪念地等。也包括非物质文化形态,如蕴含在其中的革命文化、革命精神和红色故事,以及能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经济、文化形态的思想等。这些是海南本土红色题材微纪录片在创作中挖掘的主要资源。

微纪录片时代,需要充分挖掘本土的红色精神,把握住时代的主旋律,认真梳理和精心策划,结合历史、关注现实,挖掘典型的红色人物形象和精神,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片子。在新的媒体环境之中,红色题材纪录片要讲好红色故事,通过塑造感人的、鲜活的人物形象来实现。唯有真挚诚恳、深入现实、观照社会,耐心打磨人物和故事,才能增强作品的温度和厚度,创作出受欢迎的作品。

在纪录片创作和传播中,有不少关于海南红色题材的纪录片,海南广播电视总台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推出的大型纪录片《红色现场》,分为《竹林里的风雷》《椰寨枪声》《枪杆子里出政权》《开荒辟地力保火种》《艰苦求生胜利突围》《红色娘子军?扛枪为人民》《抗战烽火燃烧琼岛》《白沙起义》《冲破黎明迎解放》《解放海南岛》等10集,通过采访琼崖革命参与者以及后人、见证者,寻访革命历史遗址,党史专家讲解以及记者讲述等多种形式,讲述琼崖革命血与火的传奇,有很强的感染力。为了纪念海南岛解放50周年以及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央视在2010年和2011年先后播出大型文献纪录片《日出琼崖》和《浴血琼崖》。2020年5月25日起在央视《国家记忆》栏目播出文献纪录片《解放海南岛战役》,该作品共3集,由《运筹帷幄》《分批潜渡》《决胜全岛》构成,是为了纪念解放海南岛70周年,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海南省委宣传部、海南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系列纪录片《海南历史文化名人影像志》里冯平、符克、冯白驹、马白山、王国兴等红色人物都有表现。[3]这些纪录片从不同角度讲述了海南红色历史和传承红色精神,但这些纪录片网络上资源少,且单集篇幅较长,不适合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和观看需求。这些优秀的作品都可以通过二次创作,用微纪录片的方式进行再次传播,使红色精神得到多层次、多渠道的传播。

三、海南红色题材微纪录片的创作探析

微纪录片有着纪录片的属性,即真实、客观、公正,也遵循着纪录片的创作思维和创作方法,但微纪录片要在此基础上结合新媒体的特性,针对受众的需求,对作品形式、风格、讲述角度、创作手法等进行改变。在新媒体环境下,海南红色文化和精神使用微纪录片的形式进行传播是必不可少的选择,以讲好海南红色历史为基础,传播和弘扬红色精神为主旨,选择合适的创作模式尤为重要。

(一)改变传统创作形式,凸显微纪录片特征

在新媒体环境下,用微纪录片方式传播红色文化和精神,符合受众利用碎片化时间接受信息的习惯和审美需求。在本土红色题材微纪录片创作中,应打破传统纪录片的创作形式,凸显“篇幅简短”的特征,达到有效传播的目的。微纪录片《故宫100》的总导演曾表示:“六分钟的长度其实是为年轻人所做的设计,同时也是整个团队对纪录片在微时代的全新认识”。[4]该团队也曾做过相关的调查,其中一道问题为“您觉得《故宫100》百集每集6分钟的这种新的播放形式怎么样?”将近50%的网友表示对微纪录传播形式的肯定。当了解观看此作品采用的收看方式时,被访对象56.24%是通过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媒介点播观看的。由此可见创作中打破传统创作形式的重要性。

2017年开始,红色主题微纪录片进入大众视野,“系列”微纪录片成为传播红色历史和精神的新形式,《红色丰碑》《追寻》《中国的红色梦想》《西柏坡的故事》《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简称《十一书》)《红色档案》《再读西柏坡》《红色财经?信物百年》等相继播出,这些系列微纪录片每集的时长都控制在10分钟以内,其中《西柏坡的故事》《十一书》《红色档案》等每集的时长仅为6分钟,相较于传统纪录片,微纪录片的时长更适合碎片化观看,也为受众利用移动媒体收看创造了条件。

(二)从细微处入手,捕获受众的心

关于海南红色历史和精神的纪录片不少,但鲜有作品能带来收视上的热度,这与新媒体环境下文化消费习惯和心理相关,在选择观看影视作品时,人们往往带有刻板印象,习惯将与红色历史和精神相关的作品归结为意识形态说教性质的作品。在微纪录片创作中,应通过内容的选择,从细微处入手,将历史人物置于生活中去表现,使之有血有肉,打破传统红色纪录片的模式,改变受众对红色题材相关影视作品的刻板印象。

百集微纪录片《红色档案——走进中央档案馆》(以下简称《红色档案》),是由中央档案馆联合中央人民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制作,并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推出。该部作品精选中央档案馆大量馆藏珍贵档案,生动讲述档案背后的人物和故事,从多个角度呈现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承的初心和使命。微纪录片《红色档案》每集5-8分钟,于2021年3月8日起在央视新闻播出,截至2021年7月,该片在“央视新闻”客户端观看量超2750万,在“央视新闻”官方微博总观看量超2.5亿,今日头条总推荐量超过21.5亿,百度百家号总推荐量超过20亿,“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总阅读量超1591万。该片的高观看量除了新媒体环境下行业跨界融合、珍贵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等因素外,还因为该系列微纪录片在创作时能将厚重的历史档案具体到细节,用细节打动受众的心,该片没有面面俱到,也没有宏篇大论,每集都是一个小主题,如《毛泽东这样教育子女》中,由毛泽东写给子女的家书开始,几封家书贯穿整个片子,其间穿插子女们的回应,语言平时客观,解说词精练易懂,使得家书中朴实但满是父爱的情感更加深入受众的心。短短几分钟,没有说教也没有渲染,但观看完颇受触动,在教育焦虑盛行的今日,这样的微纪录片不仅仅传递出了红色精神,也传递出了一代伟人的教育方法,使历史人物有血有肉,拉近了受众与红色历史的距离。

(三)巧用视听元素,打破时间和素材的局限

微纪录片是从传统的纪录片发展而来,它具备传统纪录片的特性,真实、客观是创作的根本。但是,在和平年代,拍摄关于红色题材的微纪录片,可用的素材皆为影像资料,无法进行事件的实时拍摄,为了打破时间和素材的局限,在红色题材微纪录片创作中应巧用视听元素,丰富视听效果,重视制作质量。百集微纪录片《红色档案》在镜头、剪辑、音乐音效、字幕、后期包装、色调等方面均采用了电影化的展现方式。15秒的片头、运动镜头的使用、快慢动作的结合、音乐和声音效果的渲染,让中央档案馆具有了神秘感。通过打字机效果带出每集的人物和档案,片中竖排文字设计,特写镜头呈现细节,镜头过渡巧妙讲究,影像资料结合情景化再现,处处透着高标准。巧用视听元素,才能吸引受众尤其是年轻受众在信息繁多的传播环境下持续观看,并引起情感上的共鸣,红色历史和精神才能更加全面地触达观众。据了解,参与《红色档案》创作团队里有90后、95后的年轻编导,他们带着青年人的关注和视角去翻开厚重的历史,用贴近性的镜头语言和讲述,引发更多现代人的情感共鸣。

(四)立足自身价值,多样化方式呈现

相较传统纪录片,微纪录片的创作已经不是单纯的时长缩短,更重要的是在创作过程中思维的改变,寻求新的叙事方法,探索呈现方式的多样化。由于以往作品在表达上具有较重的宣教感,让受众对题材的作品形成了枯燥、严肃的刻板印象,使作品无法达到双主流对接,即纪录片在体现主流价值的同时有效地对接主流受众。[5] 在海南红色题材微纪录片创作中,要在短时间内吸引受众,不仅要凸显微纪录片的“微”特征,还应立足自身价值,寻求形式、叙事呈现上的多样化,用多样化建构受众对本土红色题材微纪录片印象。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导的系列微纪录片《十一书》,是由11位革命先烈所写的十一封书信展开,该片在表达形式上的亮点是聘请了老中青影视演员作为主持人来诵读书信,主持人还进行适当的情景再现,有非常强烈的情感代入。该片在表达形式上如此精心设计,不仅利用了老中青演员自身的影响力,将历史与现实建立起连接,还让演员在诵读书信时能够更好地传达情感和精神。《十一书》在各平台播出后,一周的时间就收获了1.13亿次的总播放量,吸引了很多18-29岁的年轻受众,达到了有效传播的目的。

四、结语

新媒体环境下,利用微纪录片传播海南红色历史和精神,创作者将有更多的空间可以探索,这就要求创作者打破传统纪录片的创作模式,构建新的创作思维,从微纪录片的“微”特征入手,精简篇幅,迎合现当下受众的碎片化观看需求;重视细节的呈现,从细微处入手,重视人物的微妙感情,以此抓住受众的心;巧用不同的视听元素,丰富视听效果,多样化、多层次、多角度呈现,用尽可能新得方式吸引受众,有效推进红色文化和精神的传播。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微纪录片[EB/OL].[2021-12-05].https://baike. baidu.com/item/%E5%BE%AE%E7%BA%AA%E5%BD%95%E7%89%87/51293 96?fr=Aladdin.

[2] 王艳华,李琰.试论琼崖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建设路径[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18):78-79.

[3] 南海网海南新闻.绿岛光影“红”现场[EB/OL].[2021-03-29].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688VS18053469JX.html.

[4] 刘烨.微纪录片的特征与叙事策略:以《故宫100》为例[J].新闻世界,2013(7):273-274.

[5] 张炳旭.《十一书》:新媒体时代红色历史的创新传播[J].电视研究,2020(4):86-88.

猜你喜欢

微纪录片创作
咱也过回『创作』瘾
《如诗如画》创作谈
《一墙之隔》创作谈
新媒体环境下微纪录片的品牌建构研究
以小博大:网络微纪录片的创新传播之道
“互联网+视频”模式下微纪录片的艺术与市场初探
新媒体时代微纪录片特点及传播途径初探
微纪录片传播中的微现象研究
谈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几点启示
创作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