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格局的发展趋势及中国应对
2022-04-29黄意武
黄意武
摘 要 世界文化格局是经济社会演变的生动体现,反映全球文化的变化规律和形成状态。世界文化格局的变化是区域硬实力向外扩张的发展过程、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同化过程,也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博弈过程。新时代世界文化格局风云变幻,文化类型由多样并存走向融合发展,文化领导由单极霸权走向多极治理,文化贸易由西方强势走向东方崛起,文化传播由平面单向走向立体全面,文化演进由逐步渗透走向加速变革。中华文化将逐步占据世界文化主流,引领世界文化发展潮流,这需要构建国家意识形态文化安全,实行文化外交战略,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最终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
关键词 新时代;世界文化格局;变化趋势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比任何一个时代都要深刻和频繁,不同文化之间冲突和融合产生的巨大变化也预示着未来文化格局正在推演。在此背景下,准确把握全球视野的世界文化格局走向,对于推进中华文化“走出去”,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文化格局不单单只是指当今世界存在的各种文化类型,而是各种文化圈、文化类型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动态的发展过程。文化格局的形成有其背后的生成逻辑,其最核心的基础是文化贸易的发展程度和文化市场的占领程度,文化贸易和市场代表文化外在形式的交换,而文化价值理念等内容则是代表深层次的影响,包括一个区域文化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传统习俗等方面的改变。
回顾世界文明历史,全球大多数文化经历过生成、发展、繁荣、衰退、再生的过程,各种文化之间不断冲突和融合,造就了多元化的世界文化格局。
一、世界文化格局的时代发展走向
进入21世纪以来,西方世界正经历工业革命以来最严重的危机,经济衰退、政治动荡、文化分裂、治理失效,民族主义、民粹主义、保守主义、逆全球化等思潮涌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效能的失败,让西方文明遭遇更多质疑。随着意识形态的斗争,国家之间综合实力的博弈将越来越激烈,各种文化格局变化更加复杂。
(一)文化类型由多样并存走向融合发展
2001年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世界文化将不是各自独立发展,而是在互动中形成多元共存的局面。在文化经济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的交通和基础设施条件更加完善,各国之间的经济、商贸、人文交流更加频繁,各个文化圈之间、各国之间文化相互影响,这种日趋明显的文化大融合,为世界走向文化共同体奠定基础,融合发展将是未来文化格局的总体趋势。在文化融合的基础上,传统的文化圈将深度变革,建构起更加复杂的文化结构,逐步走向更加一体、多元、多层的文化格局。全球文化将在融合中形成一体,这里的一体并不意味着世界文化将融合为一种全球文化,而是建构起文化价值、文化类型相通相融的文化体系,文化观念得到全球性认同,并以此来主导全球文化的发展,推动整个全世界价值观念的相互理解和认同。融合只代表本民族对外来文化的认同程度、接受程度,并不意味着就会被同化,甚至消亡本民族的文化,而是在增加全球元素的基础上,形成民族特色文化多层次、多样化的综合体。
(二)文化领导由单极霸权走向多极治理
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占据全球文化领导霸主地位,国际互联网90%以上是英文的信息,西方文化在价值观、人生观层面通过网络潜移默化地影响全球的受众。进入新世纪以来,文明的冲突更是有扩大趋势。美国组织“五眼联盟”,打击以中国为主的力量;欧盟出台《世界全球化中的欧洲文化议程》,推进欧盟区域文化的一体化;东盟专门制定《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蓝图2025》。西方世界长期秉承“西方中心主义”和文化自大主义,将自己的文化价值理念视为理性、科学、文明、自由、自主的化身,尤其是美国,以市场经济基础上的自由、民主、平等、竞争、科学等观念为核心,在开发和输出文化产品方面形成规模化的优势。马克思早在100多年前就预示西方文明的终结,亨廷顿、马克雅丁等西方学者也预言东方文明、中国文明的崛起。随着中国、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这些发展中国家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因为这些国家具备优秀的、深厚的传统文化基因,有利于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并逐步对外实现文化输出。当然,在实现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也将面临逆全球化的影响,更面临着传统的文化大国的强烈对抗。
(三)文化贸易由西方强势走向东方崛起
随着工业化和全球化,现代西方文明迅速崛起,向东方文明输出大量文化产品,导致很多东方国家出现了文化贸易逆差。目前文化贸易大国数量较少,并且多集中于传统欧美强国。据不完全统计,美国、日本、英国、德国和法国等发达国家的文化市场规模占全球2/3以上的份额。未来一段时间,文化贸易主要还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但其文化优势慢慢减弱。2019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研究预测,2020-2035年,全球经济增长平均速度为2.6%。随着时间推移,文化贸易的主导国家不断扩散,欧美国家文化产业增长速度逐步放缓,在国际文化市场结构中所占份额呈现出逐渐缩小的态势,全球文化产品贸易中心开始缓慢地由传统发达国家向亚洲新兴国家转移。过去是西方文化向东方文化的渗透,而未来将是中国等文化大国不断扩大影响的过程。中国有优秀的传统文化、独具中国特色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文化要素是中国特有的文化资源。中国将在21世纪上半叶逐步成为经济的强国,以快速经济发展推进文化的发展,中国文化产品在国际文化市场中的比重迅速扩大,文化对外贸易增速将高于整体对外贸易增速,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对外传播,让独具中国元素的东方文化走向世界,实现东方文明的再度崛起,改变“西强我弱”的文化战略格局。
(四)文化传播从平面单向走向立体全面
世界文化传播格局将在新技术革命的背景下重塑,网络文化加速了虚拟世界的文化交流,各种隐形的文化渗透超越了传统的产品和实体,网络、电视、报纸等各类媒体不断突破时空的局限,充分运用文字、音频、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借助各类载体,记录和传播文化的各种形态和状态,为文化的广泛传播提供可能。未来,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更加丰富,深刻改变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展现方式。在新技术的推动下,文化领域传统业态不断转型升级甚至重构。在时空范围有限的情况下,依靠现代科技的进步,尤其是全息投影、VR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让人们足不出户就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各种翻译机的研发,使各种语言和文字之间的隔阂将逐步减少,为各民族全方位展示更多优秀文化提供可能。未来,谁占领了新科技、新技术,谁就将主宰未来的文化市场。
(五)文化演进由逐步渗透走向加速变革
在交通、科技、信息不是很发达的时代,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碰撞是有限的。人类社会进入近现代以来,文化交流就以它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着人类发展,渗透到世间的每个角落。在工业化和全球化时代,全球文化之间的互动交流频繁,文化产品相互影响;到知识和信息文明阶段,全球文化的互动和交流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经济全球一体化、信息技术革命性变革的浪潮,使人们越来越感觉自己生活在“地球村”中,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使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与经济活动相伴而来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科技进步、文化交流也让文化的传播更加迅速、高效,为文化繁荣发展赋予了无可比拟的信息载体。各国在文化上的冲突和融合不仅不可避免,未来这种变化频率会越来越快。东方文明向西方文明的传播经历了上千年,近代西方文明进入东方文明只有短短几百年的时间,而影响的范围和领域更是全方位的。当今时代,把握了正确的价值理念、先进的科技手段、科学的传播方法,才能有效打造强势文化,迅速占领世界文化版图市场。
二、世界文化格局变化背景下的中国应对
当前,全球局势剧烈变化,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大,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的影响还将持续,国际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明显增强。尽管现代的西方文明疲软已显,但力量依然强大,文化影响力仍旧深刻。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以及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实践,将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展现给世界人民,中华文明日益崛起。面对世界文化格局的深刻变化,中国应提高认识、积极应对,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
(一)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文化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增强文化认同。顺应全球文化格局变化趋势,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其核心在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发挥意识形态对国家认同的重要作用,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新时代背景下,需要把握世界文化演变规律,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全球认同。第一,进一步凝练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要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整合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挖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实质,凝练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精神内核,突出国家意志,把维护国家意识形态作为对外文化宣传的根本。第二,进一步创新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式方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融入到文化交流和媒体宣传中,以潜移默化方式增强世界人民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同,进而消除国际间意识形态上的直接对抗,逐步转化为对中国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第三,进一步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加强国际之间意识形态与文化的互动,广泛宣传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主张,用中华文化理念的传播增强国际间的文化认同,在各国人民心中树立良好的大国形象。
(二)实施文化外交战略
文化外交是大国外交的重要内容,推进多层次的文化外交能有效拓展中华文化输出的渠道,扩大中华文化在国外的影响力和认同力,有利于弥补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手段的不足,同时发挥文化整合效应,推动国家竞争力的整体提升。在新时代背景下,需要实施文化外交战略,推动中华文化得到全球认同。第一,推动我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大力发展外向型文化企业,积极扶持文化产品出口,鼓励文化企业创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文化精品,主动参与国际文化竞争,重点支持承载着中国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的对外输出。推进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文化制造”,利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知名品牌,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模式,鼓励文化产品出口服务企业扩大对外文化贸易总额。第二,加强对外文化宣传阵地建设。加快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建设,根据国际之间文化交流发展需要,展示中华文化及中国发展成就;打造中国文化国际推广联盟,宣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精神的优秀文化产品;实施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支持中国企业在境外进行文化领域的投资和并购,探索中国文化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地文化合作开发模式,支持有条件的文化企业及相关机构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加强与海外的合作与交流。第三,加强多领域、多层次的文化交流。充分利用各种节日举办文化交流活动,积极推进教育、文化、体育、旅游等领域的国家合作,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学艺术、民族文化、文博事业之间的互动交流,充分展示中华文化、中国艺术等方面的魅力。
(三)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推进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手段,文化产业发展规模情况,决定了其文化影响力的强弱。当今的文化产业势必要与经济产生良性互动,势必要与科技革命进行深度融合,才能有效提高该国文化的影响力。我国的文化产业虽然有了较大幅度增长,但与欧美国家仍有差距。应该大力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运用文化资源来发展经济,利用产业化的方式来发展文化,结合现代化传播理念和传播手段,最大限度提高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第一,加强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文化产业化发展、集群式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前中国的文化产业呈现出散、小、旧等特点,资源之间的相互联系不够,成不了规模。必须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有效促进文化资源整合,促进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以地方特色文化为核心的文化集群,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加强并购和整合力度,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类龙头上市企业。第二,推动文化产业区域化协同发展。强化国内内部、国内与国外之间的对接,通过“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民族文化产业带等文化圈的辐射带动,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企业,优化文化市场配置要素,缩小文化产业的区域发展差距。中西部地区应借助“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建设”“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工程”,加大对特色地域文化资源开发力度。第三,推进新业态和高品质文化建设。以供给侧改革为根本途径,激活文化需求,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档升级。以高品质为追求目标,促进各文化企业面向市场、面向群众,出精品、出效益、出人才,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在推动文化产业集聚的同时,既围绕文化主导产业形成联动,又与旅游业、服务业等多领域融合互动,构建合力发展、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助力打造全新的增长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力争达到10%,助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全面提升。
三、结语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国的复兴不同于历史上西方国家的崛起,不会挑战美国,也不会对世界产生威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从质变上改变世界文明的格局,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西方自文艺复兴,特别是殖民主义兴起以来,一直压制东方500年。这就需要从全球文明发展的大趋势来理解当今世界大势,横向看世界文明格局正在经历自资本主义国家诞生以来最大的变革。中华民族应该骄傲地相信,经过我们以及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古老的中华文化势必焕发出更为蓬勃的生命力,创造出更为璀璨的人类文明成果,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杨超,曹雪锋.文化、社会资本与亚洲经济增长:对中华文化圈的考察[J].生产力研究,2007(10):12-14.
[2][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7:22-24,29-30,26.
[3]艾思同.当代世界文化格局、态势与中国文化发展战略[J].理论学刊,2006(03):
99-102+129.
[4]汤万文.多元文化格局中的中国文化安全[J].理论与现代化,2007(02):117-120.
[5]何根海.经济全球化视野中的世界文化格局与中国文化的走向[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03):114-117.
[6]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342.
[7]林毅夫.21世纪全球多极增长格局中的中国经济发展和文化复兴[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9(01):21-28.
[8]缪家福.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样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38.
[9]石书臣.当代中国的文化格局及其发展导向[J].道德与文明,2012(02):105-110.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文化软实力视域下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实践进路研究”(编号20BKS032);2021年度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中特理论一般项目(编号2021YBC0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重庆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