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视角来解读《榆树下的欲望》
2022-04-29邹慧萍
邹慧萍
摘 要|“美国戏剧之父”尤金·奥尼尔曾荣获四次普利策奖和一次诺贝尔奖。其经典之作《榆树下的欲望》讲述了在1850年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农庄一家人为了争夺农场所有权而发生的悲剧性故事。戏剧刻画的人物具有极强的物质占有欲和爱欲,给读者展现了一个封闭的异化世界。本文将以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为基础,分析马克思提出的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在《榆树下的欲望》中的体现。该剧折射出在物质主义盛行的当下,人们异化的生存状态。在对物质的狂热追逐中忽视了对精神和情感的栽培,以为占有物质就能填补精神的空虚。
关键词|尤金·奥尼尔;《榆树下的欲望》;马克思;异化劳动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 (s) and SciScan Publishing Limited
This articl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International License.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1 引言
尤金·奥尼尔是美国著名悲剧作家,在悲剧创作方面颇有成就。他是一个多产作家,被评论家称为“美国的莎士比亚”。曾有美国评论家认为在尤金·奥尼尔之前,美国只有剧场,没有戏剧,足以看出他在美国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奥尼尔剧作的创作风格深受其人生经历的影响,像《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 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作品。他擅于塑造悲剧的家庭关系,表现人与环境的冲突, 揭露现代文明造成人的剥离感。异化是奥尼尔戏剧中的一大主题,这一主题在《榆树下的欲望》中有较为明显的体现。
奥尼尔在《榆树下的欲望》中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描写了 19 世纪中叶新英格兰农庄里卡伯特一家人为占有农庄,相互间勾心斗角的悲剧故事。该剧一上演便受到广泛的关注,国内外学者从多角度对该剧进行阐释和解读。研究主要从女性主义视角、精神分析视角、圣经原型视角、概念隐喻视角、拉康镜像原理探讨剧中表现的欲望主题和悲剧思想,但鲜有学者从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视角对其进行阐释。本文试根据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榆树下的欲望》做一个全面的分析,补充和完善前人所做的研究,以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剧。
2 理论基础
“异化”(Alienation)源于希腊语 allotriwsiz 和拉丁语alienatio 等表达“他者化”这一含义的德语译词,指主体成为他者,且他者和自己相疏远。把异化 从日常语言提升为哲学范畴要归功于黑格尔,他说的异化是主体将自己的本质 外化到对象中,认为人是绝对精神异化的结果,而且异化是人的自我异化和主 体复归的过程。后来费尔巴哈使用异化的概念是为了批判宗教和黑格尔的哲学, 异化意味着人的自我丧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否定的过程;赫斯又继承了费尔 巴哈的异化的概念,把它应用到了对现代市民社会经济批判和社会批判里面。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是在学习和借鉴前人的各种思想基础上提出的。“异化”一词在马克思哲学中内涵丰富,是马克思早期思 想中的重要概念。他在《巴黎手稿》中提出“异化劳动,由于使自然界,使人 本身,使他自己的活动机能,使他的生命活动同人相异化,也就使类同人相异 化;对人来说,它把类生活变成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马克思,2014)。在 手稿里面马克思阐述了异化在劳动中的四个方面的体现:劳动产品的异化,劳 动活动本身的异化,人的类本质异化和人与人的异化,这四个异化是层层递进 的关系。
3 基于异化劳动理论对《榆树下的欲望》的分析
劳动产品(在农场生产的东西,包括整个农场)的异化
劳动产品和劳动者的异化,可以称之为物象的异化。马克思说:“劳动所产生的对象,即劳动产品作为异己的东西,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是同劳动对立的”(马克思,2014)。劳动者生产的产品不再属于劳动者,而是被资本家所占有。在资本社会中,人的本质被异化到自己生产的劳动产品里面, 劳动者对自己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对异己对象的关系。当劳动者创造的价值越多,他本身的价值越也就越低,所以异化的结果就是劳动者受其劳动产品的操纵。
故事是在资本主义大农场经济的背景下创作的,围绕一家人为了占有农场而展开的斗争。卡伯特一家相当于一个生产作坊,这里兼顾自然生产和劳动力的再生产。卡伯特是这个家的农场主,可以说是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和劳动者, 他的身份角色类似于资本家,而卡伯特的几个妻子和儿子则是工人。卡伯特的儿子称其为“守财奴”,他对待家人刻薄无情,给他们安排异常多的工作。三兄弟和他们的母亲像牲口似的在农场干活,但他们在农场生产的一切,如田地里种的庄稼,喂养的牲口及挤的牛奶等劳动成果等都被卡伯特占有和支配,充实了他的口袋。西蒙、彼得和伊本三兄弟都惦记着农场,盼着父亲赶紧死去, 好把它据为己有,占有农场就相当于占有自己的劳动产品。但是卡伯特却说就算他死了,他也不会把农场留着,他要一把火烧掉这一切。他已经明确表明劳动成果和财产是不会留给儿子们的。西蒙说:“咱们替他干活,出了力气,浪费了青春,这些都被犁进泥里—腐烂了—给他的庄稼当肥料!哎—这农场倒真的越搞越兴旺了”。辛苦劳作却只是给别人作嫁衣,自己耗费的劳动愈多,自身的价值就越低。尽管兄弟三人为农场操劳着,他们的劳动产品却是异己的, 无法供自己支配。而对于卡伯特来说,他虽然拥有这个农庄,但是却不幸福。他在石头地里种出了庄稼,他凭借着自己的勤劳开垦了这片农庄,但是在积累了一定的经济资本后,他没有停下脚步,因为他想要得到更多。作为一个清教徒,卡伯特相信可以在世俗生活中服务上帝,创造和积累的财富代表着上帝给 予的恩赐和荣耀,勤勉是一种美德。于是他不停地劳作,以致前两任妻子也因 过度劳累而死。拥有农场本该提升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现在自己却沦为 了农场的奴隶,农场成了他生活的最高准则支配着他的一切。他和爱碧说“一 个家是得要个女人啊”和“田庄需要一个儿子”。卡伯特的两句话中的主语“家” 和“田庄”都是“物”,凸显了物的主体性,而“女人”和“儿子”则是被物 所需要的。人处于一个被动的位置,人成了他们劳动产品的填充物,这便是劳 动者与劳动产品之间异化的表现。
劳动活动本身(在农场的劳作)的异化
由于劳动者生产的产品是被他人占有,而不是属于劳动者本身,他们失去了参与到劳动中的积极性,感受不到自己劳动的价值。马克思认为这种异化是“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 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受摧残”(马克思,2014)。
在卡伯特眼中,劳动是证明他价值的活动,他向爱碧提及自己建立农庄时辛勤工作的满足感;他觉得就算他 75 岁了,他干的活能是年轻人的好几倍,劳动是他证明自己能力的手段。可是戏剧中的三兄弟多次表现了对劳动的不堪忍受,他们厌恶耕作的土地,用脚跺地,对脚下的泥土狂喊“30 年了,你把我埋在你的底下,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他们从小到大一直被困在父亲的农场里, 长年干活。西蒙说“打现在起,咱们不是哪个人的奴隶了—谁的奴隶也不是。” 他们认为自己活得就像奴隶般束缚,干着自己唾弃的农活。劳动本该是充满乐趣的,是光荣的。而在异化的劳动过程中,人们表现出的是嫌恶,因为劳动这股异己的力量消磨了人的体力和热情。在卡伯特强势的压迫下,他们在青壮年时期肩膀佝偻,穿着沾满泥巴的厚底鞋,走起路来显得十分沉重。他们在戏剧开头就聊着要去加利福尼亚淘金,逃离这个石头堆起来的墙。最终在听说父亲又要娶一个新妈来瓜分农场,接受伊本的提议,将两兄弟的那份田产让给伊本换取加利福尼亚的路费。见到娶回新妈回来的卡伯特,西蒙和彼得故意不去帮 卡伯特卸马车,临走前还要诅咒他,两人重复喊着自己自由了,从那个该死的 田庄解放出来了。农场里的劳动没有给他们带来任何欢乐,劳动就如同监禁一样, 毫无自由可言。反而是他们在休息的时候,在想着自己要尽情吃喝和睡觉的时候, 他们的兴致很高,恢复了生机。这正是体现了异化劳动的第二规定,劳动是人 的社会属性,但是劳动者在实行动物性本能的时候,才觉得自己像人;而劳动 的时候,觉得自己像动物。
人的类本质异化
因为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获得的不是肯定,而是否定,马克思推导出了人 的类本质的异化。类本质指人的活动的自觉自由的本质和特征,是所有人的整 体的本质。马克思认为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人把自身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 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马克思,2014)。动物只是在特定的生理冲动下才生产, 而人在非生理冲动情况下生产整个世界。异化劳动使得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活 动变成了仅为维持个体生存的手段,人的类特性沦为手段而非目的。
开头伊本在召唤在地里干活的哥哥回家吃饭用的是一只大铃,他机械地摇 着,铃发出刺耳的声音;西蒙和彼得在打算去加利福尼亚淘金前,习惯性地机 械地站起来去干活,以及在卡伯特把爱碧接回家中时,两人凝成了两座僵硬的 雕塑。这三兄弟在日常生活中机械地执行命令,像输入了程序的机器人,像被 驯化的动物一般,而且这种驯化已经深入骨髓,几乎是条件反射。虽然是同住 一个屋檐的兄弟,他们在交谈的时候语调冷漠,只关心农场的继承问题,家中 充盈着冷漠疏离,无法与他人和自身建立有益的联系。因为过度地追求物质的 欲望,卡伯特无法与他的妻子和儿子亲近。他的妻子也未曾了解过他,儿子怕他, 他时常感慨自己很孤独。异化劳动使得人变成了他自己创造的世界里的陌生人, 人变得越来越非人。卡伯特经常跑去牛栏里和那头奶牛聊天,甚至晚上睡在那儿。他觉得自己找不到可以说话的人,只能诉诸奶牛,奶牛懂他,自己俨然异化成 了奶牛。西蒙和彼得认为马、猪、小鸡等牲口和伊本不亲,“他们和咱们俩相熟, 就像亲兄弟一般”;爱碧把盯着她看的西蒙和彼得看成两只猪,而后说伊本像小公牛。人异化为动物,偏离了人作为人的本质,他们无意识中把人的劳动看成了只为满足肉体生存的手段。
人与人之间的异化
人与人相异化是劳动者与劳动产品,劳动活动和类本质相异化的必然结果。“如果工人的活动对他本身来说是一种痛苦,那么这种活动就必然给他人带来享受和生活乐趣”(马克思,2014)。鉴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考察,人与人异化的关系表现为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对立,以及劳动者之间的竞争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彼此利用。
故事中的每一个人无不想占有这个农场,包括在最后一幕来抓爱碧的警察, 他感叹道 “多好的田庄啊,没有说的。但愿他是我的!”伊本、卡伯特和爱碧反复强调农庄是他们自己的,因为农庄是财富的象征,农场这种私有财产可以给人带来安全感,可以供拥有者自由支配,某种程度上,经济资本决定了一个人是否有话语权。物质确实对人的生活有重要影响,只是剧中人物任凭自己对欲望的追逐,最终的代价是失去了自由,也失去了宝贵的亲情。作为同父异母的兄弟西蒙、彼得与伊本在新妈来之前暗暗把彼此看成是农庄继承的竞争者和敌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只是冷淡敷衍地交流,而伊本为了一人独霸农场,他在心里盘算着用 600 美元打发两个哥哥去西部淘金,因为伊本的妈妈知道钱藏在哪。根据戏剧我们无法得知农场本来到底是属于谁的,卡伯特声称是自己辛辛苦苦按照上帝的旨意开辟了这块土地,有了后来的农场;伊本坚持认为农场是他妈妈的,而卡伯特变态的劳作害死了他妈妈,并夺走了他妈妈的农场,所以他想通过占有农场来为母报仇。可是他对妈妈的爱也许并不纯粹,在他质问哥哥为什么卡伯特把他妈妈逼死的时候不站出来说一句话,西蒙兄弟俩反问伊本自己为什么没有吭一声。他也以有太多杂活要干为自己辩护。但是他后面说“一直到她死了,我才想到这事。妈死后由我来烧饭—干她以前的活儿,这才使我了解她,体会到她以前受的苦”。伊本妈妈去世后,活都由他承担,他才意识到妈妈一直在默默地替这个家负重前行。要是妈妈没有死,他的劳动任务就没有这么重。为妈妈夺回农场也成了他对农场极强占有欲的借口,不惜和新妈乱伦来报复卡伯特。而爱碧起初为了占有农场,同时满足自己对伊本的爱欲,勾 引伊本,两人生下了一个儿子,后来为了证明自己确实是爱伊本的,竟亲手杀 死自己的儿子。两人在一起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彼此是对方的利用工具, 爱情已经完全变质。而父子关系更是连陌生人都不及,儿子咒父亲早死,伊本 拒绝承认卡伯特是他的爹,也不认同他像卡伯特。父亲几乎时刻在监督儿子劳 动,农庄却不想留给他们,自认为他们没有资格继承,威胁扬言要把他们赶出去。父子不像父子,夫妻不像夫妻,兄弟没有兄弟情,人与人之间从未有过深入的 交流和坦诚的交流,都是互相利用的工具,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病态关系发人深省。
4 结语
《榆树下的欲望》揭示的是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人们面临的劳动、生活、精神困境和生存焦虑。人们被物欲和爱欲驱使着,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性的扭曲。本文借用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从劳动产品、劳动活动、人的类本质及人与人的异化这四个规定,展现了异化在现代文明的普遍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靠利用来维系。异化阻碍了人与这个世界进行积极的互动,使人们感到空虚和孤独。当今社会,本文希望通过异化理论分析《榆树下的欲望》,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小说内涵,使读者关注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减少生活中由异化带来的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尤金·奥尼尔.榆树下的欲望[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
[2]尤金·奥尼尔.奥尼尔剧作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3]曹丽丹,王占斌.从马丁·布伯的“关系理论”看尤金·奥尼尔的“灵魂缺场”[J].当代戏剧,2020(5):30-33.
[4]郭洪涛.从《榆树下的欲望》看奥尼尔的悲剧思想[J].山东师范大学 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46-50.
[5]张露露,王占斌.《榆树下的欲望》中的概念隐喻探究[J].当代戏 剧,2019(2):37-39.
[6]朱燕飞.男性视角下女性人物塑造的悲情之美:以《雷雨》和《榆树下的欲望》为例[J].戏剧之家,2021(33):55-56.
[7]黑格尔.精神现象学 :上卷[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Desire Under the El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s Theory of Alienation of Labour
Zou Huiping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Abstract: Hailed as the “Father of American Modern Drama”, Eugene ONeill got the Pulitzer Prize four times and a Nobel Prize for his work. His masterpiece Desire under the Elms tells a tragic story of a family who struggled for the ownership of a farm in a small New England town. The play portrays characters with a strong desire for material possession and love, and presents a closed world of alienation to the readers. Based on Marxs theory of alienated labour, this paper analyzes four types of the alienated labour interspersed in Desire under the Elms. This play reflects the alienated state of people at a time when materialism is prevalent. In their frenzied pursuit for material, they neglect the cultivation of spirit and emotions, thinking that the possession of material will fill the spiritual void.
Key words: Eugene ONeill ; Desire Under the Elms; Marx; Alienated lab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