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的实践与思考
2022-04-29许峰
许峰
摘 要 站在“两个大局”交织、“两个百年”交汇的关键时点,面对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江阴作为全国县域发展的排头兵,必须不辱使命,勇毅前行,以更强意识、更多举措、更大作为,交出令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关键词 三大光荣使命;强富美高;江阴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江阴撤县建市35周年。江阴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坚决扛起“三大光荣使命”,全面推进“南征北战、东西互搏”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阴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持续实施创新驱动,在打响科创江阴品牌上实现新突破
一是加快载体建设。“一湾”方面,全面推进科教孵化中心一期、江南大学江阴校区一期、武汉大学长三角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扎实开展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加快500千伏超高压线路迁改,全力申办省第十三届园博会。“一谷”方面,深化优化绮山湖科创谷、高铁新城规划设计,全面推进腾地拆迁、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科创项目招引,长三角太阳能光伏技术创新中心创成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并向国家级攀升。“一区”方面,基本建成星河科创园,开工建设生物医药创新港,启动建设中国上合组织技术转移中心江阴协同中心、航天卫星物联网研究院、西安电子科大产教融合基地。“一港”方面,加快建设南理工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启动数字港三期、中法科创园建设,加快规划建设国际人才社区,实现科创、居住、服务充分融合。全年启动建设科创载体200万平方米以上。二是布局高端平台。深化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哈工大、中科大未来技术学院的战略合作,高效运营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科创飞地”,建成武汉、成都异地孵化器,全年新建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5家、市级研发机构100家。三是引育科创企业。深入实施“霞客之光”创新攻关计划,支持企业参与省市“揭榜挂帅”、科技攻关,年内净增高新技术企业25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超1500家,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以上,新增无锡市准独角兽企业5家、瞪羚企业80家、雏鹰企业150家。四是推动千凤还巢。大力实施“澄才归巢引凤”计划,依托专业机构运营人才科创天使基金,提升人才创新周、产业技术人才合作恳谈会、高校招才、“智汇澄”招才引智系列活动成效,持续打造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五是突出金融赋能。出台落实新型复合产业用地管理办法,用好锡科贷、苏科贷,大力引入各类头部基金和顶尖GP团队,完善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体系,助推优质企业抢滩资本市场。
二、持续加快转型升级,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实现新突破
一是加大项目攻坚力度。聚焦“345”产业链核心领域、关键节点,研发专项政策,强化驻点招商、基金招商、以商引商,加快打造懂产业、通政策、善服务的“招商劲旅”,实现全流程帮办、全生命周期保障,切实提高项目“五率”完成度,全力稳投资、稳预期。二是加大工改推进力度。编制完成并严格执行工业园区空间、产业、控制性详规、城市设计等各类规划,实体化运作工改公司,全面统筹资金筹措、项目建设、产业招引、园区运营,全年盘活腾退提升土地2.4万亩,形成超千亩连片可开发区域3个以上。三是加大产业转型力度。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为引领,实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速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行动,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深化“两业”融合,促进生产性服务业提质增效,优化生活性服务业业态结构,提档升级江阴消费季促销活动,推动线上线下消费双向提速。大力发展智慧农业、高效设施农业,启动粮库移建,力保粮食安全。四是加大风险防范化解力度。坚持“属地主责、多方联动”,压实企业自救主体责任,充分应用行政、司法、市场化手段,“一企一策”精准施策,依法打击恶意逃废债。有效防范处置地方政府债务、非法金融等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三、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在拓展区域竞争优势上实现新突破
一是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全面推进“一网通办”“政银通办”“一件事”改革和联合竣工验收,优化“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完善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双挂钩”制度和招商护商服务专员制度,上线运营“澄策之窗”惠企平台,持续打响“澄心办·办澄事”营商环境品牌。二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优化市与镇街园区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推动国企深度参与“南征北战、东西互搏”,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办法,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推广省级“村社分离”试点经验。三是促进“三外”提质增效。发挥境外驻点招商作用,鼓励外资企业设立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确保全年实际使用外资8亿美元。稳定外贸30强企业进出口份额,加快推进苏美达、苏豪等合作平台投入运营,持续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四是全面加强区域合作。加快建设锡澄协同发展先行区、锡常协同发展先行区,探索建设澄张虞县域发展试验区,精准挖掘上海科创、金融、人才等资源,更好融入长三角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加快建设江阴—靖江高质量跨江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动新能源、高端装备、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现代物流等主导产业量质齐升。
四、持续推进城乡融合,在提升全域功能品质上实现新突破
一是加快城市更新步伐。扎实推进省美丽宜居城市建设试点,深化城市T台建设,建成锡澄运河公园三期南段园林景观工程,启动建设白屈港公园,确保年内国乐岛主体结构完成过半。加快推动锡澄运河西侧、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中心城区传统商圈、徐霞客文化旅游片区等城市更新项目,启动城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0个、36.8万平方米。二是着力推进乡村振兴。持续释放“乡村振兴·共富基金”效能,深化第11轮24个经济相对薄弱村帮扶。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全力推进美丽农居建设,建成无锡市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示范村15个、特色田园乡村8个。三是持续完善交通网络。加快推进长山大道、新澄杨线一期、大桥南路、滨江路快速化改造,开工建设锡澄路快速化改造工程,有序推进暨南大道西延、长山大道南延工程,持续畅通快速路。加快建设江阴高铁站综合交通枢纽、锡澄S1线,力争南沿江铁路江阴段年底具备通车条件。四是全面深化文明创建。常态推进“十大专项行动”“七大专项整治”,开展“美丽江阴·美家美户”系列创建活动,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推进“一网统管”平台建设,构建“数字城市运行图”,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五、持续强化绿色发展,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上实现新突破
一是推进减污降碳。科学务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编制碳达峰行动方案,全面启动零碳开发区建设和零碳示范工程,加强企业节能低碳技术推广应用。继续做好能耗“双控”,连片式整治“散乱污”企业,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二是深化污防攻坚。治气上,推动高值区域、高值企业深度减排,强化工业窑炉整治、移动源监管,确保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1.1%。治水上,深化美丽河湖建设,全力完成入江入湖排污口排查整治,高标准推进控源截污。治土上,深化固废危废处理能力提升,加快污染地块治理,整体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处置,全力创建“无废城市”。三是加强生态修复。启动省第四轮农村改革试验区任务,探索长江十年禁渔快速响应机制。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年内“重化围江”问题全部闭环销号。四是严格生态治理。全面执行污防攻坚不力最严惩戒措施,每季发放“蜗牛警示牌”并公开见报,推动河长制、断面长制、点位长制、林长制落实落细。加强行政司法联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
六、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上实现新突破
一是拓宽居民增收渠道。实施中等收入群体壮大行动和居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困难人员等为重点,常态化开展援企稳岗、就业帮扶,全年提供就业岗位6万个以上、城镇新增就业3万人以上,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健全全民参保精准扩面长效机制,居民医保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400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增幅不低于10%。三是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全面落实“双减”要求,大力推进高品质学校和优质特色学校建设,深化教育集团化改革,推进实施校安工程,深度推进职业教育校企融合,争创江苏省智慧教育示范区。扎实开展国家级紧密型医共体和省级医改示范市创建工作,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加快建设省级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四是全面保障公共安全。高标准推进“三年大灶”,确保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持续下降。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加强生物安全建设,完善重大环境风险、自然灾害、极端天气等的应急预案。加强江苏省沿江(江阴)危化品应急救援基地和市应急指挥中心建设,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
(作者系中共无锡市委常委、江阴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