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性阅读 促进数学思维的通透

2022-04-29李翠

新教育·科研 2022年7期
关键词:数学思维小学数学

李翠

【摘要】小学数学教师要善用探索式阅读教学模式,加强数学阅读方法传授与数学阅读活动组织,搭建更多高品质、高效化的数学探索阅读平台,改善学生数学学科学习方式,提升学生数学学科认知品质,促进生本数学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索性阅读;数学思维

在强调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教师需采取更多项目化、体系化教学手段,引领学生顺利联结不同模块数学知识内容,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思维的灵活性及综合性。这既需要教师设置必要的数学操作实践活动,强化学生数学知识应用体验,还需要优化处理各类数学教学资源,以数学教材为主要抓手,创意设计数学教材阅读学习项目,使数学探索性阅读成为学生能力成长和思维通透的重要载体。为此,教师必须深度探析数学阅读的教学价值,立足数学学科教学特点和班级学生能力属性,动态调整数学阅读教学的方法传授及活动组织,依托数学学科探究性阅读,助推学生学科核心能力发展。

一、数学阅读价值探析

追求思维通透的数学阅读教学,教师要深入把握数学阅读在提升生本语言表达能力、促进生本语言形式转换、丰富生本探索学习方法、拓宽生本数学探索视野中的价值所在,以提高数学阅读教学指导的目标性、针对性,启动学生数学学科深度阅读学习程序。

1.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与日常语言不同,数学语言具有极强的逻辑性、谨慎性、精炼性特点。学生阅读这些独具特点的数学语言内容时,自然会感知数学语言的独特属性,也会在数学语言的影响下,主动规范自己的数学表达方式,建立更加精确、严谨的语言系统,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多元发展,培养学生规范化的数学语言表达习惯,对学生智力水平、认知水平提升也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

2.促进语言形式转换

数学语言主要分为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像语言三种形式。基于思维通透的数学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深刻认识三种语言的形式特点,让学生在三种语言形式的切换转变中积累更多数学语言表达经验,达到知识理解和语言应用的融会贯通,学会在不同的数学学科应用场景下选用合适的数学语言表达形式。另外,在协作讨论、数学说理等活动中,学生还需做好三种数学语言形式与自然语言的衔接转换,可以推进学生数学语言应用的生活化进程,延展学生数学语言理解深度。

3.丰富探索学习方法

针对自然语言的一般阅读方法是借助已有认知经验理解、构建新的印象,从而掌握阅读的对象。由于数学语言所具备的特殊性,对学生阅读认知手段、阅读思维深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运用的阅读学习方法必然也与一般读书方法存在较大差异。教师布设探究性阅读活动,引导学生手、眼、脑等多种器官共同参与,并融合运用类比、分析、概括、归结等注重思维性的探究阅读方法,提高学生数学阅读学习效率的同时,也让学生掌握丰富的探究学习方法。

4.拓宽数学探索视野

数学学科学习思维通融强调多领域、多模块的知识互通,需要丰富的阅读学习感性认知素材做支撑。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除数学知识内容外,还编排了很多拓展性阅读材料,如数学史、生活中的数学常识、数学知识介绍等内容,能够拓宽学生数学探索视野,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语言、数学知识的独特魅力。此外,在信息化教学手段支撑下,教师引入课堂的数学阅读学习资源日益丰富,同样是对学生数学知识阅读学习的有效补充,能够助力学生形成数学学科宏观视角。

二、数学阅读方法传授

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阅读方法指导。教师加强教材信息、题目内涵、辅助材料的发掘整合,因材施教,渗透不同阅读方法,锻炼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提高学生数学阅读学习实效性。

1.阅读更多教材信息

数学教材中编排的每一句话都是经过反复推敲的,是诸多数学专家、教育专家的智慧结晶,其精炼性和准确性不言而喻。小学数学教师需正确看待教材编排内容的阅读教学价值,以深度教学视角开发整理数学教材内容,找到更多有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思维通融的阅读素材,组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教材信息探索阅读中,让学生切实感受数学语言的魅力所在,完善学生数学语言系统。《角的初步认识》小节教学中,教师利用教材图文并茂的特点,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中的图片和文本内容,探究“角”的概念内涵。各种与角相关的图片素材,给学生带来更强的直观阅读体验,辅助学生构建角的初步感知。“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的文字表述,促使学生将这些直观感受与抽象表述相对接,推动学生数学阅读学习的新知生成,顺利突破数学课堂教学重难点。

2.关注题目内涵解读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需要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处理数学问题教学素材时,要有意识将其与探究式阅读教学活动进行融合,引导学生通过数学阅读,提炼图文中的关键信息,自主生成问题,探究解题方案。对一些典型性、代表性较强的关键问题,教师还需做好阅读留白设计,启迪学生深入问题内涵探索,明确数学问题思考通路,归结其中的思维方法,触发学生数学问题深度学习。教师精心筛选数学课堂应用的问题素材,凸显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和层次特点,指导学生探索发现这些问题的练习价值,养成高效的数学阅读、数学解题习惯。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小节知识时,教师组织学生认真阅读题目内容,思考长方形和正方形具备哪些特点?这些特点与三角板存在怎样的相关性?引导学生把握其中的数学规律。学生对接旧知展开题目内涵分析,利用长方形长、宽分别相等;正方形边长相等的图形特性,探索发现用三角尺拼接长方形、正方形的一般方法。此时教师再切入数学操作学习活动,必然能够收获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延伸阅读辅助材料

教师在高质量运用数学教材进行阅读指导的基础上,还要具备数学阅读拓展教学意识,依托教辅材料、信息网络、课外书籍等,引入更多数学阅读辅助材料,辅助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构建数学知识,拓宽学生数学学习知识面。切合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特点的阅读资源丰富多彩,教师要有较强的筛选整合能力,确保选择的延伸阅读材料既体现出较强的学科性,又能很好地适应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激活学生数学阅读学习兴趣。《圆的周长》知识教学中,“直径”“周长”都是学生熟悉的数学概念,但反映二者关系的“圆周率”对学生来说是完全陌生的。教师根据教材编排按部就班进行操作实验和概念解读等教学活动,完成数学基础知识教学后,引入数学阅读辅助材料,向学生展示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利用割圆术推出圆周率为3.1416;祖冲之用自己的方法完善割圆术后更加精确地推出圆周率小数点后七位等数学史实,既能补充数学课堂阅读内容,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理解“圆周率”数学概念,还能以此培养学生民族荣誉感和自信心,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堂教学目标。

4.创新阅读方法探索

指向思维通融的数学阅读教学设计中,数学阅读不能仅仅停留于阅读本身,还需要启动学生多元探索思维程序,做好数学思想方法的串联渗透,强化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指引学生探索生成更多数学阅读方法和学习方法。教师将迁移应用作为创新阅读方法探索的主要方向,启迪学生从已有认知经验出发,运用类比分析、分类讨论、归纳总结等多种思维手段,构建数学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明确数学知识应用方法和应用场景,提高学生数学学科应用能力。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时,多边形的内角和推理方法建立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数学规律之上。教师首先做好数学旧知回顾,激活学生相关规律认知印象,再组织学生边阅读教材,边进行数学实验操作,逐一操作推导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内角和大小。学生结合阅读学习理解操作多边形切割,能够认识这些多边形都能转化成不同数量的三角形,对接数学旧知,归纳总结出多边形内角和的一般推导方法和计算公式,理解数学课堂核心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归纳总结的阅读方法和图形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数学阅读活动组织

教师切合学生数学阅读学习的个性化需求,优化数学阅读活动组织,借助独立阅读活动、集体阅读活动、阅读反思活动、经验交流活动等多元化的阅读活动载体,培养学生数学阅读学习情感,给学生带来多层次的数学阅读学习体验,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1.独立阅读活动设计

数学阅读是一项个性化很强的教学活动,学生知识基础、阅读习惯、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都会对学生阅读学习效果带来直接影响。教师尊重班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设计自主性较强的独立阅读学习活动,充分调度和发挥学生数学阅读的主观能动性。教师采取分层教学策略,在独立阅读活动中设置层次鲜明的阅读任务或学习目标,驱动学生更有目的性进行独立阅读学习。《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运算规律教学中,由于学生之前已掌握了乘法运算的一般规律,且有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旧知支撑,教师设计独立阅读学习活动,将数学探究课堂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分析、归结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从学生阅读学习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都能较好完成独立阅读学习任务,也有部分学力不足的学生遇到了一些困难。教师做好阅读教学的动态指导,善于发现学生独立阅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困难,运用启发性、引导性方法合理干预学生阅读学习进程,提高学生独立阅读学习品质。

2.集体阅读活动组织

在处理一些理解难度较低的数学阅读内容时,适合设计独立阅读活动,但面对一些理解难度较大、思维要求较高的阅读素材时,会放大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片面性和局限性,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组织更多集体阅读学习活动,弥补学生自主阅读学习时出现的认知缺陷,确保学生能够正确把握数学阅读的核心要素。教师优化集体阅读活动设计,完善阅读学习共同体组建,将不同层次、不同特点学生组建到同一小组内,以实现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的集体阅读教学效果。“乘法分配律”是小学阶段难度较高的一个运算律知识,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集体阅读活动,鼓励学生边阅读边讨论,共同总结乘法分配律的运算方法。

3.推出阅读反思活动

反思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品质,在数学阅读活动中指导学生边阅读、边反思,能够让学生不断进行评价、补充、改进,深化学生数学阅读学习思维,改善学生数学阅读认知品质。教师从数学学科教学特点出发,将阅读反思活动投放于每次阅读学习任务结束后,组织学生系统性进行反思调整的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时时反思,改变学生课堂上只有“即时性思考”的单一性思考模式,实现思维通融的阅读教学目标。学习了“扇形统计图”相关知识后,教师除了启发学生反思本课时阅读学习过程外,还对接融合学生已学的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等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思考这三种统计图分别具备什么特点,适用于哪些数据的统计分析。更加关注整体性的反思活动设计,将学生学习思维引向更广层面,有助于学生搭建不同模块数学知识的联系桥梁,实现数学阅读学习的思维通融。

4.交流数学阅读经验

教师组织更多彰显自主性和开放性的数学阅读经验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数学阅读心得、数学阅读技巧、数学阅读方法等,能够强化学生数学阅读学习的成功体验,增强学生数学阅读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数学交流活动的形式较为多样,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学情展开灵活应对,将多种形式的数学阅读经验交流活动渗透于不同教学阶段,保持交流活动的持续性和连贯性。《负数的初步认识》章节教学的阅读经验交流活动中,“负数”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但在数学学习中是相对陌生的一个概念知识,这一特点让学生有了更多不一样的阅读经验:有学生分享,阅读教材内容时,我把负数的文字介绍与-1楼层、-10摄氏度等生活现象做对应,理解起来就顺畅多了;也有学生分享,虽然之前没学习过负数,但我知道负数和正数是存在对应关系的,只要我按照正数的知识来分析负数,就很快理解负数的概念了……

基于思维通透的数学学科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推动数学阅读教学回归本真,既是改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态,提升数学知识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也是发展学生数学多元思维能力,形塑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重新审视数学阅读教学的价值意义,加强数学阅读教学资源的发掘与整合,善于根据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差异和思维成长需求,合理投放数学阅读教学素材,优化设计数学阅读方法及活动组织,唤醒学生数学阅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阅读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乐于阅读、善于阅读。

【参考文献】

[1]邹颖贯.数学阅读,读出数学味——浅谈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小学教学参考,2021(14).

[2]方君.重视小学数学阅读,让“悦”读生根发芽[J].教育界,2021(34).

[3]林智中.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基础教育研究,2021(22).

猜你喜欢

数学思维小学数学
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