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腕表新主人
2022-04-29大麦
大麦
偌大的都市,缺少的从不是热烈的个性,而是沉静之下的陪伴。陪伴,可以来自家人、爱人、挚友,也可以来自一件充满时间印记的老物件。于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将眼光投向了中古腕表。
“中古”一词源于日语,意为“二手的”,在英文中对应的单词是Vintage。中古腕表则对应千禧年之前风格种类多样的各色腕表。近年来,国内的中古风潮逐渐升温,那些经过时间考验的审美开始被大众追捧。中古腕表亦从小众出发,穿越时空,出现在越来越多北上青年的腕间。
他们不再盲目认同腕表背后所象征的财富阶级属性,接纳新鲜事物时更为迅速,对时尚趋势的敏感度也更高,更希望手上的腕表能够贴合自身态度的表达。而中古腕表极高的保值属性,小众和经典款的独特性,“情怀”的稀缺性,都让年轻玩家为之痴迷。
Vintage正在成为一种更广泛的生活方式,无论是社交媒体上的明星,还是都市街头的潮人,都青睐用一块别致小众的中古腕表来展示自己的品位。潮流往复,时间不停,中古腕表好似有着一种静谧的吸引力,在当下的年轻人间,重新回到了流行的行列。
与每一块表的生命建立某种联系
2014年,我离开奋斗十年的广告行业,开了一家小小的旧表店,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并经营着自己的爱好至今。对旁人来说这样的转行或许需要很大的驱动力,对我而言却像个自然而然的决定。在开表店之前,其实我已经收藏了超过一千只古董表。但是拥有的越多,其实我被占有的也越多,在这种情况下爱好便成了我的事业。三木的旧表店就这样开始了,特意选在三里屯使馆区的一个安静院落里,对于许多新客人来说并不十分好找,但是也希望能够给每一位慕名而来或者无意间推开这扇门的访客一个深深的印象。
我自诩为一位旧表传递者,把一枚枚旧表保护好,再妥善交送到他下一位主人的手中,在这个过程里我也获得了学习的机会和更多的人生体验。时下Vintage风潮正盛,越来越多的年轻玩家涉足这个领域,也逐渐有同类型的表店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相继出现。很开心,古董腕表从十几年前的小众群体青睐,到今天越来越多的人爱不释手。正如为何我会把自己的店叫做三木的旧表店,因为“旧”对我来说是一个审美的标准,在这个“新”环境之下,才更能凸显出我想要呈现出的态度。但其实我并不是一个单纯念旧的人,只是想证明一件事,很多旧表实际上比现在的新表更实惠,更性感也更有价值。
如果大多数人觉得,为何要去戴一块旧表,还不如直接买个新的呢?希望也会有人想一想,既然有这么丰富的旧表,那又为什么一定要新的才好呢?留存古董表最好的方式,就是要让人们重新认识到古董表的美和价值,让它们可以重新被使用。
机械表像人一样也有生命,使用得当它会比人的生命更长久,而我现在所做的一切,就是在每一枚古董表漫长的生命里,与其建立某种联系。我正计划写一本书,记录下这些令我痴迷的旧表,经历过时间洗礼之后的它们,保留着过往生活里的美好细节,也蕴含着一段段光阴的故事。
玩了多年表,就想拆开看看
我从小就喜欢腕表。从读书时买些喜欢的石英表到工作后开始接触机械表,于我而言,玩表这件事讲究眼缘,比起现代表,我更喜欢一些有年代感的东西。于是大约在15年前,我买了第一块古董表,是一块1956年的欧米茄,从它开始,我真正进入了古董表的世界。
一开始收藏古董表还只是我的兴趣爱好,玩过的表数量上去了,就会有兴趣往下深入地研究。当时还是广告设计师的我就报了个钟表维修学习班,每个周末过去学修表。学了一段时间后,就自己在公司旁边租了个小工作室,用来精进自己的技术,顺便也帮身边的朋友修修表,就这样修着修着,一晃就是小十年。我那时也是欧米茄论坛的版主,论坛上和社群活动时会经手很多手表,就十分希望有个地方大家可以聚在一起玩表,做些小型的沙龙展示。于是2019年底,FREGO开张了,我也成了一个全职修表师傅,开启了人生新阶段。
开店以后,遇到的人和事就变多了。有时候会遇到一些特别小众、早期的古董表送过来修,可能它的原厂零件市面上已经找不到了,它的工艺也和现在不一样,也没有原始资料,这时候就要基于原来的机芯,反向推导它这个零件需要达到什么功能,然后手工做零件,不断地去试。有时候这样一趟下来,制作修理的价格可能都和重新买一块差不多了,但是很多人可能是祖辈传下来的表、第一份工资买的表,对他有特殊的意义,再贵他也要修好。玩表最有价值的,就是表背后的这些意义。
我不是收藏家我是个玩家
我的第一块古董表是一块入门款的古董劳力士Datejust。玩了一段时间后觉得Datejust 和Day-Date 相比总差口气,又收了块古董Day-Date,从这开始算是入了古董表这个门。在收表上其实我不太爱追市场上的热门,只有遇到自己喜欢的才收进来,有时候也出些表给朋友,现在手上大概有二三十块左右的藏品。
仔细观察古董表,你会发觉它确实和现在的表长得不一样,它的棱角、盘身的线条都是有差别的,这一点点的差别就让古董表显得更优雅。对我来说,古董表更有可玩性,字体、盘面、对齐、氧化差异都可以讲究,它背后是时间的沉淀,新的表会缺少这样的“好玩”。
我希望表和我的形象、我的表达相符
我是一名服装设计师,同时也在上海开了家男装古着店,所以日常造型搭配会比较注重个性的表达,对一些先锋前卫的古着单品会比较关注。像最近我就收了2块造型独特的腕表,被它们整体工业感极强的造型打动了,钢琴琴键、液压杆的创意很别致,我喜欢这种有个性的设计。就像中古Oakley腕表最吸引我的就是它长得“不太手表”。其实Oakley Vintage腕表这几年在国内外都特别火,它的设计很张扬很先锋,作为时尚配饰它可以搭配各种风格的穿搭,很符合我的审美,于是我就入坑了中古Oakley腕表。我的第一块Oakley腕表是一块2000年代的OakleyJudge。当时也没有中古腕表的概念,只是单纯特别喜欢它的龙骨造型,表盘也很好看,透露着一股千禧年的工业美学,同时腕表本身也很有分量感,细节精致。
我喜欢有趣而无用的设计
中古数显表是1970年代石英冲击下诞生的产物,一直持续到世纪末。当时一块带数字显示的电子表算是妥妥的高科技,它的设计里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未来科技的设想,是一种很独特的工业美学。现在做数显表的品牌已经很少了,但其实以前有许多品牌都在做,像精工、卡西欧,甚至欧米茄都做过数显表。那时候数显表是新兴事物,风格没固定,就会出现很多大胆创新的设计,非常有灵魂。像有一块1970年代的Seiko精工的电子指针表,它在右上角有个小红点“秒灯”,这个功能其实没有实际功能,但是别家也都没出现过。这就是那个年代电子表的一个缩影,有很多独一无二、没啥用但很有趣的设计,可能就是设计师的个人灵感。中古数显表的小圈子其实比较小众,人不多但都是资深爱好者,不过随着复古风回潮,这个小众爱好也被更多人看到了。
在有限的范围内天马行空
我在北京一家艺术品拍卖公司工作。第一次接触到中古Swatch腕表是在一次日内瓦苏富比的中古Swatch腕表专场拍卖会上,那场一共有5800多件藏品,看得非常过瘾,当下就着了迷。
Swatch腕表没有复杂的机械机芯和功能,价格也亲民。它给人的印象就是那个固定的表的造型。所以它其实是在有限的成本以及造型的限制下,玩出了很多天马行空的设计和花样。有一句话讲“设计是戴着脚镣在跳舞”,很适合形容Swatch。我目前收藏了大概600只中古表,大部分是Swatch。可能是工作关系吧,我最喜欢的系列是Swatch的艺术家(Swatch & Art)系列,与众多艺术家进行跨界合作、共同设计有明显艺术家风格的作品,我自己有收藏岳敏君、小野洋子、黑泽明等艺术家合作款腕表。最近刚收藏了一块1990年swatch与小野洋子合作款腕表,表盘与表带的图案是1966年小野洋子拍摄的一部短片《N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