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世仪学术渊源探析
2022-04-29韩书安
摘 要 作为明清之际著名的程朱理学家,陆世仪在我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从学术渊源上考察,基于对晚明心学流弊的批判与反思,陆世仪具有近承东林、远宗朱子、师法濂溪、归本孔孟的基本特征。思考如何传承与创新朱子学,是陆世仪关切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 陆世仪;东林学派;朱子学;濂溪学;孔孟之道
陆世仪(1611—1672),字道威,号刚斋,晚号桴亭,江苏太仓人,明末清初著名理学家。截至目前,今人对陆世仪的研究并不充分,尤其是对其学术渊源缺乏细致的考察。笔者认为,面对晚明思想界“矛盾冲突,参互错综”的斑驳陆离局面,陆世仪在东林学派的直接熏染下,转变为较纯正的朱子学者。尽管朱子学奠定了陆世仪为学的基本框架,但他在思维方法上更多是师法濂溪之学。而由宋明理学回溯孔孟之道,也是陆世仪思想演进之内在理路。总之,思考如何继承与深化朱子学,是陆世仪治学的一个显著特征。
一、近承东林
从陆世仪直接所承的学术渊源上看,他受同在苏南地区的东林学派影响很大。以顾宪成、高攀龙为代表的东林学派,是经由王学而产生的新朱子学,在晚明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钱穆在考察中国近三百年学术流变时,曾有“清初学风尽出东林”的著名论断。在提及陆世仪的理学传统时,他指出:“清初学者,如太仓陆桴亭、容城孙夏峰,虽各有偏倚,而斟酌调停,去短集长,仍是东林以来旧辙。”东林学派由王返朱的学术倾向,对陆世仪思想之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陆世仪在《高顾两公语录大旨》中,将明代儒学分为国初、宣统、正嘉、隆万四个阶段,并以阳明学的勃兴为分界线,指出讲学之风呈现弃实尚虚的倾向。陆氏的观察具有鲜明的朱子学立场,与《明史·儒林传》的观点大致相同。不过,他并非反对儒者从事讲学活动,而是对当时“讲学者以多为贵,呼朋引类,动辄千人,附影逐声,废时失事”的凌虚蹈空现象予以批评。在陆世仪看来,王阳明于“致知”之中增加一“良”字本来是极有功于后学的,但以王龙溪和泰州学派为代表的左派王学提倡“无善无恶”说,不仅泯灭了儒释之间的差异,还几乎造成了人伦世界的解体。正是在东林士人的匡正救治下,王学狂禅化运动得到了有效遏制,晚明学风开始由虚转实、由悟转修,从超越性的玄思回归现实性的存在,朝着一个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
具体到顾宪成与高攀龙二人,陆世仪的评价略有不同。对于顾宪成,他更多从“破”的一面肯定其对王学流弊的批判。陆世仪认为,顾宪成以“性善”之道德本体纠正阳明后学“无善无恶”说,以“小心”之修身工夫挽救心学末流的“不学不虑”说,对晚明“崇实黜虚”的学风转向具有重要引导作用。清初儒者也多受其影响,逐渐转向笃实的朱子学。不过,在陆氏看来,顾宪成固然在讲学气势上比之二溪、甚至王阳明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在笃实践履上仍不及明初薛瑄、胡居仁等理学家。从根本上说,还是顾宪成“学问未纯未大”所致。所以,对于顾氏主持东林讲学所遭受的猜忌打压,陆世仪虽抱有深切同情之心,但仍指出顾宪成有“不无少欠知幾”的问题。
相较顾宪成而言,陆世仪对高攀龙更为推崇,主要从“立”的一面赞誉高攀龙是明代理学的集大成者。陆世仪认为,高攀龙在顾宪成摧陷廓清王学流弊的基础上,重新接续了以薛瑄为代表的明初理学传统,使得圣人之道“晦而复明,绝而续存”,其功劳可“上同于有宋之朱子”。对此,周炽成指出,陆世仪的为学宗旨“以复性为宗,以致知为功,以敬静为养”,与高攀龙“以复性为主,以知本为宗,以居敬穷理相须并进为终身之定业”有相似之处。以格物的工夫为例,高攀龙认为“一部《大学》皆格物也”,格物的内涵是“随事精察”,可以统摄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诸条目。陆世仪也主张“格致只在‘八条目”,有事时是“随事精察”,无事时是“随时精察”,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可以作为格致的对象。陆世仪在高攀龙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吸收薛瑄、胡居仁等人的居敬穷理工夫,转变为较为纯正的朱子学者。
二、远宗朱子
虽然陆世仪在直接的学术传承上有受东林学派之熏染,但其根本的思想宗旨则深受朱子学之浸润,陆氏的朱子学倾向是一种普遍共识。陆陇其说:“其教人先小学而后大学,以立志居敬为本,而以圣经之‘八条目为程,然后渐进于天人之微,旁及百家之言。其先后次序,悉洛闽遗法也。”不过,与庙堂诸儒单纯从价值立场上信奉朱子不同,陆世仪对朱子学的尊崇,更多是源于切身的实践体会。他说:“仆生平推究事理,必折衷于程朱,而尤以考亭之说为归。”对朱子学的真精神有着深刻而独到的理解。
钱穆指出,朱子思想之最大贡献,“尚不重在他自己个人的创辟,而更重在其能把自己理想中的儒学传统,上自《五经》《四书》,下及宋代周、张、二程,完全融成一气,互相发明,归之条贯”。也就是说,朱子通过对儒学经典的融贯性诠释,有机地整合了孔、曾、思、孟以至周、张、二程的思想学说,建构了完整的儒家道统论体系,这反映了朱子“述而不作”的精神实质。陆世仪对此也有敏锐的感悟。他说:“朱子一生学问,守定‘述而不作一句。当时周有《通书》,张有《西铭》,二程亦有《定性书》《易传》,朱子则专为注释。盖三代以后,《诗》《书》《礼》《乐》散亡已极,孔子不得不以删定为功。汉、唐以后,经书虽有笺疏,而芜秽尤甚,朱子不得不以注释为功。此卓有定见,非漫学孔子‘述而不作也。”“述而不作”是中国传统解释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其根本目的在于达成今人与先贤之间的“视域融合”。陆世仪对朱子学之特征及其价值,可谓有着体贴入微的精准理解。
从根本上说,陆世仪的朱子学倾向,直接地体现为其学问宗旨。《思辨录辑要·居敬类》记载:“或问:‘居敬穷理四字,是吾子宗旨否?予曰:仪亦不敢以此四字为宗旨。但做来做去,觉得此四字为贯串周匝,有根脚,有进步,千圣千贤道理总不出此。”“居敬穷理”是朱子讲学的根本宗旨,宋元以来成为儒者普遍的修身准则。陆世仪早年在成德工夫上有过不同的尝试,但最终认为“居敬穷理”最为完善。尽管陆世仪讲学反对门户之见,但当别人询问他为学宗旨时,他仍觉得学者“欲讲求仁之功,不可不于‘居敬穷理四字加之意也”。毫无疑问,就陆世仪的学术理路而言,大体是遵循朱子渐进的路径。
同时,陆世仪的宗朱倾向更显著地表征为《思辨录辑要》与《儒宗理要》朱子部分的分类体例的高度重合上。《思辨录辑要》是陆世仪思想的代表作,《儒宗理要》是其选编濂洛关闽四学派五子著作的理学入门书籍。两书重合的部分为格致类、诚正类、修齐类、治平类、天道类、人道类、经史类、诸儒类、异学类,大体是根据《大学》“八条目”和《近思录》的分类目录参酌而成。两书之明确不同者,仅为《思辨录辑要》多出小学类、大学类、立志类和居敬类,《儒宗理要》多出礼乐类和余类。其实,《思辨录辑要》治平类卷二十和卷二十二分别是讲述陆世仪论述礼、乐的文字,《朱子文集》和《朱子语类》也多有论述小学、大学、立志、居敬的文字,两书在知识分类上近乎完全一致。显然,陆世仪的学问宗主是以朱子学为基本框架。对此,钱穆指出:“桴亭之学,一本朱子,观其《思辨录辑要》,分门别类,广博浩瀚,乃俨如朱子之《语类》。虽论其质量,如有未逮,要之为朱子以下所未有。其为学规模,实可谓是朱子之具体而微也”,可谓不刊之论。
三、师法濂溪
虽然陆世仪的为学规模大抵是遵循朱子之教,但他在思维方法上更多是师法濂溪之学。在义理体系的建构上,陆世仪借鉴周敦颐圆融为一的思维方式,以弥合朱子学的支离不合之处。钱穆指出:“朱子以上,桴亭又推尊濂溪,奉此两人为治学之最高标准。”在朱子学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指出周敦颐对陆世仪的影响,这无疑是深有见地的。
陆世仪对濂溪学的重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他提高了周敦颐在儒家道统中的地位。秦汉以来,儒学遭受佛老二氏的冲击,心性义理之学长期晦而不明。直至周敦颐作《太极图说》《通书》等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明于天而性于人者”,才上接孔孟不传之道统,他本人被尊称为“道学宗主”。在陆世仪看来,周敦颐在道统上直接孔、颜,可与孟子并称为“亚圣”,这种赞誉可谓是前所未有。关于周敦颐为何是继孔、颜而非孔、孟,陆世仪是这么解释的:“以周子继孔、孟,此以世数言也;若论学问,则周子实继孔、颜。观《通书》中所述,自孔子外,三称颜子,则可知学问之所自矣。”也就是说,周敦颐在学问气象上,和孔、颜属于一脉,即近乎生而知之者。陆世仪说:“周子之学,浑是一‘诚字……诚者,天之道也,非圣人之流亚,近于生知者乎?”在儒家的观念中,“诚”是真实无妄、纯粹至善的天道。唯有圣人才能做到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与天道合而为一。周敦颐“不由师传,默契道妙”,得悟儒家性命之理,属于生而知之的圣人,和孟子相去不远。“周子之与孟子,可相伯仲,未可分差等,孟子才大,周子心细,其为亚圣则一也。”显然,陆世仪认为,周敦颐虽然在学问气象上与孟子不同,但其“温润而栗已同于玉”,在儒学史上的贡献堪称“亚圣”。
其次,陆世仪对《太极图说》也极为推崇。阐明天地万物所以生成演化之道,是困惑人生的一大根本难题。周敦颐《太极图说》的贡献,是以《周易·系辞传》为理论根基,建构起太极宇宙本体论,系统解释了儒家的形上之道。陆世仪说:“此一图说者,弥纶天地,囊括万物,究阴阳终始之原,明天人合一之理。”周敦颐的高明之处,在于其以太极为标准,提出人极的修养工夫论,使得优入圣域有了现实可能依据。陆世仪在《太极图说讲义》中指出,周敦颐《太极图说》包含“道之生天地”“天地之生人”“人之所以合天”“尽人合天之学”四个主要内容。其中,前两者讲述的是所以然之理,属于太极本体论;后两者讲述的是所当然之理,属于人极工夫论。周敦颐《太极图说》将儒家“天人合一”之义发挥得淋漓尽致,因此其备受后代理学家所赞誉并非没有缘故。“自周子以后,则凡言性与天道者,无不祖之。伊川《颜子所好何学论》全本《太极图说》,朱子注《中庸》‘天命节亦本《太极图说》也。”显然,陆世仪对《太极图说》有着系统而深邃的哲学理解。
最后,陆世仪依据《太极图说》的思维方式,对理气心性论有着更为圆融的解释。例如,后人受宋儒天命气质相对的性二元论影响,多将孔子“性相近”理解为气质之性,孟子“性善”理解为天命之性,如此则不免会认为人性有二,儒家性善之旨便得不到彻底贯彻。陆世仪以《太极图说》为理论之源,致力于消除这种错误的理解方式。他说:“《太极图说》最好观性。太极不离乎阴阳,故有气质之性;而实不杂乎阴阳,故有义理之性。”孔子“性相近”其实是太极不离阴阳,即兼言义理、气质以道其全;孟子“性善”则强调太极不杂阴阳,即专指义理以明其主。两种学说立论的角度虽然不同,但是性善之旨并没有差异。如此,陆世仪较为圆满地处理了孔子“性相近”与孟子“性善”之间的差异,儒家性善之旨的普遍性也得以进一步加强。周敦颐哲学的圆融性,对于陆世仪思维方式的塑造具有深刻影响。
四、归本孔孟
在学问路径上陆世仪无疑是服膺于宋明理学,但在终极境界上则归本于孔孟之道。一方面,固然是出于道统论之合法性说明需要。既然孔孟之道是“万世之道统”,那么程朱理学也必须折衷之,才能证明其思想学说的正确性。另一方面,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学具有平实的特点,可以弥补宋明理学精微之不足。钱穆指出:“桴亭论学常有由宋明回返先秦之倾向。宋明理学家言似嫌多涉精微,先秦孔孟儒则语多平实。桴亭乃以宋明儒之精微回释孔孟之平实。既归平实,斯可免精微之流弊。”所以,由程朱理学以回溯孔孟之道,是陆世仪学术发展之内在理路。
陆世仪为学“以居敬穷理为本,而推及于体国经野”,经世致用、博学多方是其学术风格的一个显著特征。他曾言:“盖天下学问之事众矣,上自孔孟之道,下至于稼圃巫医,皆学问之所存,则皆君子之所当究心。”然则判断这些学问真伪纯驳的标准又是什么呢?陆世仪认为,学术道路虽然千殊百异,但根本之途只是“一贯”。这个“一贯”的标准,就是孔孟之道,以孔孟之道为依据,陆世仪批判了时人“为学五弊”(即谈经书则流于传注、尚经济则趋于权谲、看史学则入于泛滥、务古学则好为奇博、攻文辞则溺于辞藻)的根源在于“不知大道,故胸无主宰,到处差错”。只有以孔孟之道作为取舍准则,经史百家之学才不会陷入歧路。以孔孟之道统摄一切学问,凸显了陆世仪道学之正统观念。
在陆世仪那里,孔孟之道之所以是“绝对真理”,并非仅是道统的先天预设,更多源于切身的实践感悟。在他看来,孔子的人格境界是“平常而不易知”。所谓“平常”,是指圣人之道具有亲和性,切近于日用彝伦;所谓“不易知”,是指圣人之道具有深邃性,如万仞宫墙一般。因其“平常”,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悟性,领略不同层次的圣人之道;因其“不易知”,所以从古至今,孔子遭受着各种误解。陆世仪认为,从根本上说,圣人之道只是时中而已,本末兼赅、彻上彻下,“吾辈有志大道,而不遍游宇内、访求遗文、折衷有道,欲任斯文之绝续,胡可得乎?”体现了其为“往圣继绝学”的人生志向。
对于孟子,陆世仪同样是极为尊敬。他说:“论道统者,孔子而后,必称孟子。”如同孔子一样,尽管孟子之才学与功绩不下先圣,但却很少有人能理解其伟大之处。陆世仪指出:“孟子语有极奇辟者,非学问至绝顶,眼眀口快,决不能道。如论性,则曰‘人无有不善、‘可以为尧舜;论治,则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有大过,则易位……皆极奇辟,又极平正。后来儒者,不能道,亦不敢道,此所以为孟子。”孟子以“定言命令”的方式论证儒家学说的客观必然性,具有奇辟平正的英豪之气。陆世仪认为,“孟子之学,扩前圣未发之蕴,存一王已废之典章”,对儒学之传承与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虽然概而言之,“孟子学问甚简要,论本体只一性善,论工夫只一知言、养气,论治道只一井田、学校”。但这已经包含了儒学修己治人、明体达用之全部面向。并且,因为时代背景的差异,孟子与孔子劝喻方式略有不同:“孔子告君之语,俱属正锋;孟子告君之语,多属偏锋……偏锋最易入人,然齐、梁之君,当之者依然聋聩,世风日下,人心陷溺,虽圣贤亦末如之何也已矣!”尽管孟子如此这般循循善诱,但依然不能为时人所认可,这不可不谓儒家的落寞与悲凉。面对如此残酷现实,陆世仪仍矢志不渝地弘扬孔孟之道。对此,钱穆指出,“桴亭承两宋道学大统,而一一必挽归之于孔、孟”,无疑是别具慧眼。
参考文献:
[1]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15.
[2]陆世仪.思辨录辑要[M]//儒藏精华编196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陆世仪.桴亭先生文集[M]//儒藏精华编268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4]周炽成.复性收摄——高攀龙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62.
[5]陆陇其.三鱼堂文集[M]//陆陇其全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2020:261.
[6]钱穆.中国学术通义[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90-91.
[7]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八)[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8]韩书安.本体与工夫的贯通——陆世仪对朱子太极论之重构及其意义[J].退溪学报(韩国),2022(151).
本文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文明论视域下的儒家政治哲学研究”(编号2-2050205-22-688)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