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肇兴侗族文化发展与侗族大歌《蝉之歌》的演唱风格特征
2022-04-29张雪严
张雪严
[摘 要]
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部,与四川、重庆、云南、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多地比邻,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这里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以及舒适的气候,使贵州成为多民族共居的省份,也孕育出了非常多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据统计贵州侗族人口的数量约有16286万,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保存着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其中,侗族大歌成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之一,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被保护,但是随着侗族人口逐年减少,其流行范围也不断缩小,因为歌手或歌师年事已高,侗族大歌正面临着后继无人无法继续传承的境地。在侗族人民当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饭养身,歌养心”,可见大歌在每位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都占有崇高的地位。在他们眼里“会唱歌,唱得多”就意味着这样的人拥有更多的知识,也比别人懂得更多的道理。其中,歌师便是他们当中懂得最多的人。本篇文章将分为三个部分向大家概述侗族大歌现状以及演唱特征,选取了侗族大歌中最具代表性的《蝉之歌》为例详细介绍这一灿烂的民族文化瑰宝,并结合当今时代发展特点,顺应潮流文化的同时,能够将它更好地融入大众的视野,不仅走向全国,更应该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多元的民族文化。
[关键词]贵州侗族;侗族大歌;蝉之歌;演唱技巧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2)11-0085-03
侗族大歌是中国目前保存相对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世界民族音乐大家庭中独一无二的璀璨明珠。侗族大歌作为无伴奏多声部合唱以其动听的旋律、巧妙的节奏、蕴藏着浓厚的侗族文化扬名内外,并且拥有独特的旋律韵味、合唱技巧、歌曲风格。侗族大歌所呈现出来的不仅仅是一门独特的音乐艺术,同时还包含了许多其本民族的人文结构、社会关系、物质生活以及历史传承等方面,具有丰厚的研究价值。
一、侗族大歌的历史文化探析
肇兴侗寨是贵州最大的侗族聚居地,保留着侗族千年以来流传下来的传统民族文化,分别在饮食、服饰、建筑、语言文字等多种方面都有着独特的风格特征。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侗族人民的主食都以“禾”米为主,按稻米的性质又分成了糯米和粳米两种不同的主食,其中糯米在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以糯米为原料是侗族食物的一大特色。大多数菜肴的制作过程中都少不了糯米的点缀。他们同样也食用其他五谷杂粮如:小米、小麦、高粱等,但这类食物一般只作为调剂的口味搭配使用。侗族人民主要从事的劳动以农业、林业和渔猎为主,手工业也同样十分发达。出产有“糯中之王”称号的“香禾糯”,“稻花鲤”也是因为他们将鱼养在稻田里而得名。酒在侗族的饮食中也有缺一不可的地位,侗家人热情好客的同时通常以酒为礼,侗族人喜欢喝自酿米酒。酿酒的方法与周围其他民族相似。大多数酒是用糯米做的,并且每家每户都会自己酿制和烤制,因此,用自家酿制的酒来待客是侗家人对客人至高无上的尊敬。一般酿制好的米酒需要配合上清凉的井水或者山泉水一起饮用,这样才能达到既解渴又舒缓疲劳的效果。
贵州有句俗话叫:“三日不食酸,走路打蹿蹿”。自然,在肇兴侗寨也不例外,在众多侗族人家的餐桌上也必定少不了酸味食品,这几乎是冠于所有菜肴之首,每家每户都会摆有三至五个用于腌制食物的酸坛或者酸桶。侗族人的酸性食材种类基本分为:荤酸,素酸,煮酸,腌酸。每一种方式制作出的菜肴不仅成为侗家人平日里最常见的菜肴食用,偶尔也会作为他们用于招待宾客、红白喜事、敬神祭祖时最为重要的菜品。
在侗族人民的心目中,鼓楼作为唯一能代表侗族的地标,不仅是他们的骄傲,同时还是这个民族凝聚力和亲和力的象征,是传播侗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聚集地。在侗族的寨子里,鼓楼便是镇寨之魂,能够作为侗族人的信仰而存在,鼓楼寓意着侗族人民的繁荣昌盛,也是村里人们聚在一起进行集体讨论或节日庆祝的重要场所,只要遇到重要的社会活动或侗族传统中的大事件,都会在鼓楼内举行仪式。因此,就算历经千年风雨的洗礼,鼓楼仍然是侗族文化精神的遗产。例如鼓楼取名,在侗族传统中,每个人的名字都会随着年龄或婚姻状况而改变。在孩子满月去奶奶家之前,应该邀请家里的老人在鼓楼里为孩子们举行宴会。这个仪式叫做“取乳名”;当孩子们长大到11至13岁时,他们需要再次进入鼓楼进行第二次的取名仪式。以此我们便能看出,鼓楼作为侗族的象征代表着侗族人深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侗族人为之自豪的同时,鼓楼也激励着他们向往更美好的未来生活。这是民族文化的有力表现。
在贵州侗族地区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汉人有字传书本,侗家无字传歌声;祖辈传唱到父辈,父辈传唱到儿孙。[1]正如谚语里所言,侗族并不是使用汉字的民族,他们拥有自己的民族语言,那么在侗族大歌的传承过程中也只能用口口相传、辈辈相授的方式,传唱的内容也没有特殊的范围,基本都是大自然或社会生活,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由此可见,侗族大歌不仅作为侗族人民茶余饭后的消遣,同样也代表着他们对生活的态度,他们将所有的民族记忆都融入在了歌声里,然后再相传下去。贵州侗族大歌在侗语里俗称:嘎老,“嘎”的意思就是歌,“老”的意思则是具有宏大和古老,它是侗族特有的一种多声部、无伴奏、无指挥、少数民族语言的合唱表演形式,被认为是“清泉般闪亮的声音,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侗族大歌的主要分类根据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说法,一般是根据歌曲的旋律、风格及内容来划分,有嘎所、嘎想、嘎吉、嘎嘛几种,其中嘎所是作为最常见最精髓的部分,嘎所翻译成汉字就是“声音大歌”的意思,它是以表现歌曲本身的结构曲调以及演唱者声音为主的大歌,这种大歌一般篇幅较短,只有几句歌词,结构大多是一段式或二段式为主,演唱时,一般由幾个歌手固定拉长一个低音,再由其他歌手轮流转换高音,使高音此起彼伏,同时起到与低音形成反衬的作用,歌曲多以模仿大自然中一些虫鸣鸟叫或以季节来命名,如《蝉之歌》《三月歌》等;嘎嘛翻译过来是“柔声大歌”,歌曲的主要内容大多数以男女之间的爱情为主题,旋律优美缓慢,动听且富有感染力;嘎吉翻译过来是“叙事大歌”,这种大歌的主题通常是描述历史故事和人物形态,旋律或忧伤或舒缓或欢快,一般是以单人领唱、众人低音合唱帮衬的形式展现,这类大歌篇幅一般较长,极其考验演唱者的记忆力以及表现力。此外,侗族大歌还可以分为“男声大歌”“女声大歌”“童声大歌”几种。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侗族的歌师们也在不断扩充大歌的体裁、丰富表演形式,以满足人民的文化生活需求。还因此创作出许多歌唱美好生活、赞扬社会新时代的“混声大歌”。
二、《蝉之歌》的歌曲背景
《蝉之歌》作为侗族大歌的一支重要分流,相当于一部大型的声乐套曲,里面囊括了上百首不同旋律歌词和歌曲名字不同的蝉虫歌,由于它们的演唱技巧都是模仿蝉鸣为主题进行的,所以也被侗族统称为《蝉之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春蝉之歌》和《夏蝉之歌》就是侗族大歌里声音大歌的一种,他的旋律悠长,歌词较短,其中很大一部分篇幅都是在模仿蝉的叫声。我们都知道,蝉有一个特点,就是当一只蝉开始叫之后,其他的蝉也会随之开始叫,因此这首歌曲最大的特点就是有一个固定低音声部帮衬高音声部,低音声部相当于一直模仿蝉的叫声,而高音声部则是演唱主要歌词部分。这首歌曲仿佛把听者带到夏日里凉爽的树林,蝉声环绕,虽连绵不绝但并不觉得嘈杂。蝉鸣在很多人看来是很恼人的声音,可是侗族人民却将之变成动听的旋律唱进生活里,甚至唱到全世界,被人们称为是“天籁之音”,使我不得不敬佩侗族人民极高的音乐文化素养,也使我因为我们国家拥有这样独一无二的民族音乐文化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蝉之歌》有高声部和低声部两个声部为主,以其中一个片段《额哭亲娘我叹青春老》为例,这首歌的歌词大意主要是:我在山中听不到鸟儿在歌唱,额在枫树枝上哭娘亲。额哭亲娘我叹青春老,为找情歌使我愁断肠。[2]这首歌曲主要由女生演唱,整首歌低声部都以持续低音的方式模拟连绵不断的蝉的鸣叫;而高声部则演唱主要歌词部分,节奏紧凑,其间不断加入细腻的装饰音,悠长动听。总的来说,《蝉之歌》的旋律有几个特点:第一,音域并不会太宽,通常都在一个八度以内,尽管如此却并不影响整个歌曲的旋律起伏及流动性;第二,主要旋律声部当中添加了二度音程、三度音程向上或向下的装饰音和滑音;[3]第三,以级进为主,即使音程之间有大跳也不会太大,一般在四度到五度之间,并且旋律具有浓厚的侗族音乐风格;第四,在演唱方式方面,主要是低声部作为铺垫旋律持续不断地进行帮衬,高声部在低声部的进行中交替出现演唱主要歌词,独唱与合唱交替进行;有了旋律作为歌曲的主要因素存在之外,独特的节奏特点也是侗族大歌的重要表现手法。《蝉之歌》模仿了蝉的鸣叫,是大自然的一种声音,那么歌曲的整个节奏同样也是来源于自然,属于一种非常自由的节奏类型,其节奏特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歌曲的整体节奏由领唱者把握,通常都较慢且自由;第二,乐句与乐句之间的节奏较为统一规整,一板一眼,风格或欢快明亮或舒缓悠长;第三,主体乐段的节奏是2/4拍,而引子和尾声的节奏多为散拍子形式;第四,在歌曲走向中,节奏先是在低音区出现,然后在低音声部延长的过程中间插入高音声部,连绵不断此起彼伏,高声部是由低声部衍生而来的,因此高声部的灵活性和自由性较高。[4]
三、《蝉之歌》的演唱技巧
在侗族大歌女生合唱为主的歌曲起首部分,都是运用真假音混合的技巧,在低声区多用真声来控制音量,高声区则相反,达到音色清亮的效果,真假声混合适用于中声区部分。在演唱技巧方面侗族人拥有自己独特的方法,演唱中首先保持声带处于一个完全放松的状态,遇到高音部分也是全靠气息的支撑完成,通过有效的声带闭合来完成演唱。有了对声部和音色上的处理还远远不够,侗族大歌的演唱当中还包含了一些独特的演唱技巧。
鼻腔共鸣是演唱侗族大歌的过程中一个最大的亮点,同样也是作为《蝉之歌》系列作品的一个特征所在,达到共鸣的腔体位置是鼻腔,也就是说演唱过程中通过使鼻腔振动发出声音来达到效果,这是《蝉之歌》中难学的技巧所在,因此这首歌曲演唱的好坏也取决于演唱者对于这一技巧的掌握是否到位。值得一提的是,鼻腔共鸣的演唱方式并不存在于整首作品,而是当歌词中出现模仿蝉鸣的部分以达到某种音响效果时才会进行有目的性的使用,与平静优美的旋律相结合,流动性的走向中又富于丰富的技巧变化,时而明亮时而朦胧,最终使这首作品的呈现如虎添翼恰到好处。
《蝉之歌》中使用的呼吸法是歌唱时最自然的呼吸法,不追求太多的技巧和原则。其主要是依靠模仿蝉的叫声,在低声部的依托下领唱者演唱主要旋律和歌词部分或者在没有乐谱的情况下即兴演唱,那么低声部就是一直在主音“ne”上演唱持续长达数十拍,另由一到两人轮流演唱高声部的旋律,从而达到和声效果。这种在一个音上的长时间发声,首先需要的一定是演唱者之间默契的配合,采用链式呼吸的方法,也就是演唱者们通过相互交替呼吸换气(就是演奏乐器时常用的“循环呼吸法”),其次加上他们长期以来的呼吸训练来确保能够拖上长达数十拍的效果,使得歌声委婉、空灵、让听众的画面感十足。
舌尖颤音是一种特殊的声音技术,它是作為《蝉之歌》当中具体的以模仿蝉鸣为主的演唱方式。歌词当中大量反复运用到“楞楞楞楞楞楞”,以此来模仿蝉的叫声,这种演唱方式与歌剧当中的舌尖颤音不同,并不是依靠气息推动形成的,而是需要演唱者通过舌尖的快速颤动将自然之声模仿得惟妙惟肖,这种类似于口技的演唱方法被侗族人民运用得恰到好处,韵味十足,演唱时下巴放松,演唱者们轮流换气的同时还要保持音高,这不仅体现了歌师在进行该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拥有无比卓绝的智慧和精湛的演唱技艺,也反映出《蝉之歌》的创作是侗族人民对大自然表示敬佩的一种艺术形式。
结 语
贵州侗族是一个很有魅力的民族,他们懂得享受生活,以歌为乐,用音乐填满人生表达情感,传承本民族的精神。本论文中所写到的《蝉之歌》只是侗族大歌体系当中一个很小的支流,作为侗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是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文化遗产之一,并且已经走出国门,惊动了整个世界。《蝉之歌》作为为数不多的无指挥、无伴奏、多声部合唱,这样的艺术形式被大家所认识,可以说是挖到了人类艺术史上所埋藏的宝藏,更需要通过必要的手段和方式对它进行保护,以确保其能够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注释:
[1]
https://www.ihchina.cn/news_1_details/10938.
[2]方新佩.贵州侗族大歌《蝉之歌》的演唱分析与传承[J].艺术评鉴,2016(03):75—76.
[3]方新佩.贵州侗族大歌《蝉之歌》的音乐分析与研究[J].通俗歌曲,2016(08):87—88.
[4]刘彦希.浅析侗族大歌演唱形式及特征分析[J].音乐时空,2016(06):54,53.
(责任编辑:庄 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