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来美声唱法中国化发展的文化阐释
2022-04-29徐敦广
徐敦广
[摘要]美声唱法传入我国初期,一直作为西洋文化的一张名片,彰显其自身的文化特色。但在中国文化语境的百年发展中,美声唱法也在逐步自我革新。在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不断体现我国民族性的价值取向。百年来美声唱法的中国化发展,彰显了中华文化包容性的文化品格及多元文化理念。
[关键词]美声唱法;美声唱法中国化;文化阐释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2)12-0180-02
百年来美声唱法中国化的发展历程,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更彰显了中华民族不断求同存异、求变创新的民族精神。
一、美声唱法的文化属性
美声唱法传入我国初期,一直作为西洋文化的一张名片,彰显其自身的文化特色。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美声唱法与本土歌唱方式的优势及弊端在学界激烈的争论中愈加明显。在文化的碰撞中,美声唱法逐渐确定了自身的民族文化属性。美声唱法在传入中国初期,作为西方文化的一张名片,是西方身份的象征,是西方文化的标识。面对外来声乐文化,学界曾一度采取了全盘吸纳的态度,对美声唱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从语言、发声到表演甚至是风格,中国声乐无不在模仿中逐渐发展,并不断推进学习西方音乐教育教学体制,开启了中国音乐教育体制的创建历程。美声唱法的中国化发展,也推动了中国本土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不同唱法彰显着自身的文化特色。孕育于中国本土民间唱法的歌唱艺术,在美声唱法传入之后,我们将其称为民族唱法。因此,不同国家的歌唱艺术体现着不同的文化特征。
美声唱法在中国经历了一个内化的传播过程。在这个传播过程中,美声唱法从它与生俱来的西方文化属性,在与中国文化土壤的交融之中逐渐与本土的民族文化相融合,呈现出有别于西方又不同于中国本土的歌唱风格,因此,过渡时期的“土洋之争”也是历史的必然。美声唱法既然是从西方舶来的艺术种类,那么,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就必然有了天然的文化传播属性。美声唱法作为西方文化的载体,我们在学习美声唱法的同时,对美声唱法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有了深入的认知。美声唱法与中国本土唱法的差异化恰恰是两种不同文化属性所致,是写意性的人文特色与写实性的技术特色的鲜明对比,两种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两种唱法没有高低之分。两种不同唱法,在文化撞击中开始走上了相互融合的道路。从对美声唱法的接受,到“土洋”之争,再到新时期多元唱法的涌现,美声唱法在传播中逐渐“入乡随俗”,犹如中国民歌传播中“十里不同音”的文化景观一样,在中国本土上呈现出新的文化特色。业界歌者、学者站在本民族文化土壤之上,合理借鉴美声唱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声唱法”,使美声唱法中国化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在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中逐渐褪去了“西方”所属的文化标识,完成了文化传播的阶段性使命。随着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不断融合发展,取而代之的是声音表现的多元化,以及风格的多样性,大众越来越关注歌唱本身,而非唱法,唱法的合理性、适应性已经成为中国声乐发展的科学路径。美声唱法正是在百年来的争辩中,其民族文化属性才更加突显。
二、中国文化语境下的美声唱法
美声唱法自传入中国以来,一直在跨文化语境中传播和发展。美声唱法中国化的发展,是在文化撞击中经历了一个内在衍变的过程。今天,多种唱法的界线趋于模糊,随着现代声乐艺术的多元化发展,中国美声唱法作品的创作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景象。美声唱法的传入,曾一度引发了关于本土民族唱法的大讨论,也因此产生了不同唱法的称谓,约定俗成的美声唱法、民族唱法、流行唱法,已经成为中国声乐艺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侗族大歌、西北民歌为代表的原生态唱法红极一时,引发了关于唱法与文化土壤“鱼水之源”关系的学理性探讨。可以说,这些“唱法”与美声唱法都是中国声乐艺术发展的使然,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声乐文化现象。
美声唱法中国化发展经历了几代音乐人的不断努力和探索,开辟了一条既不同于西方声乐文化又有别于中国传统歌唱文化的歌唱艺术道路。美声唱法在中西文化的交融中逐渐确立了自身的价值定位,即以中国民族音乐为依托,以民族性声乐作品为载体,形成一套系统的、能体现中华民族情感的唱法体系。在中国声乐艺术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中,美声唱法作为其重要的技术支撑,在演唱技巧、风格定位、表演方式上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美声唱法作为一种歌唱方式,技术技巧也在不断的变化创新之中,它极大地拓宽了人声的表现力,增强了民族声乐的艺术魅力,更体现出与本土民间唱法的融合中彰显出自身的优势和特色。而这种特色,恰恰是两种不同文化在碰撞中互补互融的结果。在交流碰撞中,美声唱法的价值取向逐渐向展现中华民族音乐上迈进,美声唱法自身的价值定位更加清晰。当下,融合、创新已然成为学者们对待外来文化发展的共识。在中国文化语境下的美声唱法,正以中华民族优秀经典音乐的面貌,在衍变中坚持民族化的价值取向,在探索中明确自身的价值定位。
“音乐只是文化的一种表述形式,任何表述形式的音乐都是由它的文化因素决定的。其中,不同的社会结构和属性极大地影响音乐的形式和它的内容。也就是说,不同的音乐形式和内容以及行为方式,体现不同的社会的结构和属性。”[1]对于当时正处于农业化的中国而言,音乐的传播方式自然是传统“口口相传”的模式,一旦传承人停止了传播活动,那么处于同一传播链条上的音乐形式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较早进入工业化的西方国家,对于科学的理解更为客观和深入,对于教育事业的建设更加具有逻辑性;在音乐的表现上,就是歌唱艺术融入了科学,更加强调理论的作用。比如,医学在歌唱发声器官上的研究显得极为重要,这是工业化时代社会结构对艺术形式的影响。然而,当时处于农业化的中国,面对这种科学的、系统的、充满逻辑性的唱法,自然是新奇的。写实性的审美要求与写意性的审美取向的碰撞,自然会擦出思想的火花。美声唱法传入中国的百余年间,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在发生裂变,美声唱法作为音乐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伴随着社会体制的变革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并在跨文化的土壤中得到革新式的发展。
三、美声唱法中国化发展的文化意义
美声唱法的中国化发展,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包容性。由于历史的局限性等多重原因,我国音乐界在面对外来文化时,不免受到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美声唱法传入我国之初,恰逢国家经济生产落后、封建文化腐朽之际,“技不如人”的思想涌动,对于一些西方文化,特别是教育领域,采取了全盘吸收的方法。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音乐同仁在中西音乐的交融中感悟中西文化的差异。可以说,美声唱法中国化的发展历程,体现了更为理性的思想观念。“文化品格是人或事物在特定氛围的长期熏染中形成的、具有稳定特征的品性、性格”。[2]中华民族向来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民族性格,在文化碰撞中不断丰富本民族文化。近代,前有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主张,以开放的态度学习西方思想,传承本土优秀思想精华;后有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鼓励文化事业领域在争鸣的氛围中不断兼收并蓄。我国音乐教育事业也秉承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借鉴原则,在不断地探索、碰壁、反思、创新中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不断发展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声乐教育由此才得以迅速发展起来。正是这种包容性的文化品格,促使我国声乐事业在艰难探索中不断取得突破,在屡屡碰壁中思索出路,敢于创新、勇于尝试,才有了当下我国声乐艺术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被凸显出来。文化差异在碰撞中产生交融和转化是文化全球化的必然现象。“在全球化语境下,每一种民族文化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它们必然会相互影响、碰撞和吸收彼此的优点。全球化语境下的跨文化对话将会推动人类文化走向共同发展和繁荣。在这一进程中,中国文化仍然会作为世界多元文化中的一元而不断完善、进步和发展。”[3]代表着西方文化的美声唱法,正是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与我国本土唱法彼此借鉴、融合,从而推动了中国声乐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之间声乐表演风格各有特色,300多个戏剧种类的唱法各有不同。纵观当下我国声乐相关演出、交流情况,京剧、黄梅戏等多种地方戏曲逐渐与流行音乐相融合,地方民歌在舞台上的演绎趋于多元化,无论是走向流行的戏曲艺术,还是本土民歌的再创作,演唱上都借鉴了美声唱法。当下人们对唱法的观点趋于多元化,不再拘泥于唱法的界定和分类,而是更多的从审美的角度出发,审视歌唱本身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格,唱法的融合与多元已经形成我国声乐艺术的文化品格。
当下,很多歌曲演唱借鉴了美声唱法的技术技巧。美声唱法圆润的声音、流畅的气息要求等符合不同题材歌曲的演唱需求,特别在群众歌咏活动中,美声唱法因其通透的发声方式得到了广大歌者的喜爱,并在群众中掀起一股学习美声唱法的热潮。这说明,美声唱法在中国已经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它已经不是初入中国时处于“曲高和寡”“阳春白雪”的阶段,而是能够深入群众并在群众中普及、推广的大众音乐文化。也就是說,美声唱法既能在专业领域中得到更为深入的、创新性的发展,更好地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声乐作品服务;又能在群众中得到广泛的喜爱和普及。纵观当下歌曲演唱,诸如《祝酒歌》《中国之梦》《向往》等歌曲,无不融入了美声唱法元素,不仅增强了作品的歌唱性,同时也推动了美声唱法中国化发展的进程。
结语
百年来,美声唱法中国化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声乐界同仁们艰难和积极的求索中,我国声乐艺术正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于世界舞台。美声唱法中国化在发展中求同存异,并在新时代多种思潮的冲击中不忘初心。如今,美声唱法与中国民族唱法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状态,使美声唱法在中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创新。
注释:
[1]
廖明君,洛秦.音乐与文化的关系何在?──洛秦访谈录[J].民族艺术,2001(02):44.
[2]靳玉乐,赵瑞雪.中国共产党教育理论百年探索的文化品格[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2(02):12.
[3]张燕.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声乐教学改革探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8(10):7.
(责任编辑:刘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