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写作输出与课程思政目的下舞蹈鉴赏课程的优化与创新

2022-04-29李丹丹

当代音乐 2022年12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创新优化

李丹丹

[摘要]舞蹈鉴赏课是高等院校舞蹈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传统舞蹈鉴赏课程的教学方式与内容一般围绕经典舞蹈作品的视频观赏,通过教师的介绍与学生的资料查阅对舞蹈作品的创作背景、主题内容、思想情感、艺术特色进行客观分析与鉴别,和学生对作品的直观感受的主观表达等内容展开。随着学科专业的发展,传统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对本课程的客观需求。本文从目前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挖掘此门课程的思政目的角度探索如何对本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与创新,分别从开篇输出、主体输出与结尾输出三个方面分析舞评写作方式,从思政在课程中的融入与挖掘两方面入手探索舞蹈鉴赏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舞蹈鉴赏;教学内容;优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2)12-0168-03

目前,舞蹈鉴赏课是高等院校舞蹈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传统舞蹈鉴赏课程的教学方式与内容一般围绕舞蹈作品视频进行观赏,客观分析作品的创作背景、主题内容、思想情感、艺术特色以及学生对作品的直观感受的主观表达等内容展开。随着学科专业的发展,传统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对本课程的客观需求,只有不断地进行优化与创新才能推动课程改革。本文从实用输出以及课程思政工作的角度探索对本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与创新的路径。

一、舞蹈鉴赏与课程思政

“艺术鉴赏是人们在接受艺术品的过程中,通过感知、情感、想象和理解等各种心理因素的复杂作用进行艺术再创造,并获得审美享受的精神活动。从字面上来看,鉴赏包括对艺术品的鉴别和欣赏,鉴别即要判断艺术之优劣高下,欣赏则需获得精神的愉悦。”[1]那么,舞蹈鉴赏即是对舞蹈作品的鉴别和欣赏。鉴赏是艺术创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艺术作品只有通过接受者的鉴赏与评论才能真正发挥出它的审美价值和社会影响。而“课程思政的目标就是要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深刻把握两个大局,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育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寓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引领和培育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效破解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两张皮,努力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高校育人和育才的有机统一。”[2]“课程思政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只要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对学生进行政治认同教育、家国情怀涵养、文化素养熏陶、宪法法治意识培育、道德情操培养等都属课程思政的范畴。”[3]

艺术源于生活,是现实社会生活的高度反映。舞蹈反映着人们所生活的时代风貌、人文地理、民族文化、社会心理结构等等。艺术鉴赏是一种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的精神活动。“鉴赏主体在艺术作品的感召下,精神为之吸引、为之沉醉、为之充满狂欢的热情,他因此而调动自己的各种心理因素,如感觉、感情、想象、理解等,都来自参与艺术欣赏的过程……而从根本上来讲,主体在鉴赏活动中获得了审美享受的同时,也获得了自我发现、自我肯定、自我升华的心理满足。作为一种人类高级的精神活动,鉴赏始终是以感性活动为基础,并渗透着理性活动的多种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4]通过舞蹈鉴赏,不仅能使学生感受舞蹈艺术之美;还能使学生感受到不同的文化与生活体验,加深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多元文化的认识;并在中西方经典舞蹈作品的鉴赏与对比中感知文化的多样性,认识我国文化的共性与个性,增强文化自信。因此,舞蹈鉴赏课在挖掘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加强对高校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引导教育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专业课程所不及的作用与价值。

二、以写作输出为目的的优化

目前,越来越多的舞蹈学专业学生在完成本科教育之后会选择攻读硕士研究生,考研学生逐年递增。不少院校舞蹈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目中常出现舞评写作的题型,基本围绕中外舞蹈经典作品进行舞评赏析写作为题目内容的设置。传统舞蹈鉴赏课程内容多数以学生对舞蹈作品的主观感受以及教师对作品进行客观介绍为主,较少注重学生的写作输出能力的培养,以至于学生对舞蹈鉴赏课的认知仅停留在欣赏作品为主。下面结合实际教学,探讨舞蹈鉴赏课中学生如何进行有效输出,如何构建一篇完整的舞评写作。

(一)开篇输出

开篇输出是舞评写作的开场白。一般围绕所要鉴赏分析的作品进行基本信息的介绍。主要包括作品的编导、演员、作曲、舞美等信息以及主题、故事情节、场幕、结构等内容的交代。另一种写作方式以舞评所拟题目展开阐述,围绕题目观点进行论述。此外,也可自由发挥,以诗文或散文等自由的方式来开篇,再进一步引入正题。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从逆向角度设置教学内容。如在鉴赏民族舞剧《醒·狮》作品时,在对此作品进行基本信息介绍以及欣赏作品的精彩片段后,选取几篇具有代表性的相关舞评文章及论文,通过课上带领学生精读文章引言部分,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逆向反推出以上几种不同的舞评开场白的写作方式,让学生对舞评写作有一定的认知,进而布置课下作业进行仿写,构建舞评开场白。

(二)主体输出

主体输出是舞评写作的中心与重点部分。以要素方式进行构架写作的主体部分,可以从内容与形式方面进行分析。其中内容包括作品的主题、思想表达、主旨寓意等;形式包括动作语言、队形调度、舞美构成、音乐结构等等。一级标题可围绕以上要素进行构建,具体段落中要注意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具体分析。另一种可行方式是以作品结构顺序进行舞评主体框架的构架。如以舞剧中的场幕顺序进行分析。但以上两种方式在具体行文过程中实际上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此外,可围绕舞评所拟题目展开标题构建,具体内容围绕标题的观点进行论述。具体教学方式上可以逆向教学为主。如在鉴赏民族舞剧《醒·狮》作品时,在对此作品进行基本信息介绍、欣赏作品的精彩片段,并学会构建舞评开场白之后,通过课上带领学生精读相关代表性舞评文章的主体部分,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逆向反推出以上几种不同的舞评主体标题框架的构建及具体内容的写作方式,让学生对舞评写作主体部分的整体构架有一定的认知,进而布置课下作业进行仿写,构建舞评主体框架及具体段落的内容阐释。

(三)结尾输出

结尾输出是舞评写作的总结与收尾部分。主要围绕开篇与主体部分所提出的观点进行整合并总结归纳,同时可从艺术性、思想性以及影响力等方面对作品进行客观的鉴别评价。教学方式同样可从逆向角度切入。如在鉴赏民族舞剧《醒·狮》作品时,在对此作品进行基本信息介绍,欣赏作品的精彩片段,并学会构建舞评开场白以及主体框架及论证内容之后,通过课上带领学生精读相关舞评文章的结尾部分,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并逆向反推出舞评结尾的写作方式,让学生对舞评写作结尾部分的整体内容要点有一定的认知,进而布置课下作业进行写作,构建舞评结语。

由上通过教师对作品的客观讲解,再到学生对作品进行鉴别欣赏,再通过相关舞评范文的精讲使学生逆向得出舞评写作中开场白、主体以及结尾的行文方式与方法,最后进行通篇写作,使学生将舞蹈鉴赏落实到笔头上,达到锻炼学生文笔输出能力的目的。

三、以课程思政为目的的创新

舞蹈本身作为一种情感艺术,文以载道,通过舞蹈鉴赏进行思政教育能够达到寓教于乐、移风易俗的教学效果。以下从教学中课程思政的融入与挖掘两方面具体探讨如何以课程思政为目的进行舞蹈鉴赏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

(一)融入:思政寓于课程

课程思政通常是通过各种不同学科的专业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通过课程学习从家国情怀、社会责任、人文精神、文化自信、伦理规范等方面对学生教育培养。舞蹈鉴赏课程教学内容中包含着大量的思政教学资源。以下从不同舞种分析思政在舞蹈鉴赏课程中的融入。

中国传统舞蹈主要包括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和中国古典舞两大主体。二者蕴含着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及其精神。首先,不同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作品反映着不同民族与不同地域人民的生活方式、语言信仰、地理环境与人文精神。如藏族民间舞蹈《翻身农奴把歌唱》运用藏族民间舞蹈素材进行编创,表现了解放军进入藏区后藏族人民从农奴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制度翻身做主人的喜悦之情,作品结构围绕“藏区人民受压迫——解放的消息传到藏区——逐渐解放——彻底解放”的主线展开,情绪层层递进、不断铺垫,最终达到高潮,使学生的情绪在观赏作品的过程中不断被触动直至达到热血沸腾,在感受藏族舞蹈语言魅力的同时爱国主义情感油然而生。再如安徽汉族民间舞蹈作品《淮水情兰花湾》,以传统花鼓灯为动作素材进行编创,表达了对逝去的花鼓灯民间艺人的追忆与缅怀,追忆那心灵深处的淮水情结,体味那风韵悠长的兰花情韵。可见,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作品进行鉴赏有利于学生了解我国丰富多元的民族民间乐舞文化,进而了解到各民族优秀的传统精神,增强学生对我国多元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提高凝聚力。其次,中国古典舞作品常常选取古代某个历史时期的某一人物形象、某一具体事件或某一社会审美风尚等素材进行作品编创。如古典舞作品《唐印》以提线木偶式的动作以及赏花逗鸟等舞蹈语汇塑造了唐代仕女俑的形象,表现唐代乐舞所反映的社会审美风尚与唐代宫廷雍容华贵、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气象。通过对中国古典舞蹈作品的鉴赏能使学生对中国传统哲学精神与传统美学追求有着清晰的认识与把握,了解中国传统乐舞文化从哪里来、如何形成与发展,才能把握它将该往哪里去。

与传统舞蹈对应的中国现当代舞蹈主要包括现代舞与当代舞两大主体。中国当代舞作品的产生脱胎于新中国建立前后的部队军旅舞蹈。早期的当代舞作品如中国“新舞蹈”开创者吴晓邦的《义勇军进行曲》《进军舞》,戴爱莲的《空袭》《警醒》《前进》等一系列表现抗战激情,揭露旧社会的阴暗,表现解放军的英雄气概等内容的作品。中期的当代舞作品如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一版《刑场上的婚礼》《踏着硝烟的男儿女儿》《天边的红云》等表现革命先烈的纯洁爱情、中越自卫反击战的英雄事迹以及长征路上红军女战士们的艰苦经历等内容的作品;如今当代舞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大,虽然已不仅限于革命题材、军旅题材舞蹈,但依旧追求鲜活的艺术形象与多元的审美情趣,反映中国当代社会的现实生活与时代精神风貌,弘扬着我国的主流价值观,讴歌时代主旋律。如《我等你》《父亲》《士兵与枪》《同行》等等。通过舞蹈鉴赏课对我国当代舞的认识与了解,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与家国情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伦理道德规范。其次,现代舞在中国的发展目前已具备一定的影响力,早期的舞蹈先驱们如吴晓邦与戴爱莲等都曾学习过西方现代舞,并把现代舞“自由”与“创新”的理念在舞蹈创作中进行实践。当下中国有着一批优秀的现代舞蹈家如曹诚渊、王玫等,出现了一批优秀的现代舞作品,如《我们看见了河岸》《也许是要飞翔》《我和妈妈》等一系列反映中国当下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的作品。通过对现代舞作品的鉴赏,可以使学生了解当下社会不同层面、不同人群的生活与情感,丰富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知体验,注重学生人文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此外,舞蹈鉴赏课还要求对外国经典舞蹈作品进行鉴别赏析,主要围绕西方芭蕾舞与西方现代舞作品展开教学内容的设置。通过对外国优秀舞蹈的鉴赏,可以使学生清晰地感受到中西舞蹈的异同,理解不同文化体系下不同的艺术美,欣赏与尊重不同的美所反映出来的思想内容,认识文化的多样性,在差异中更加清晰地认识并认同自己的文化价值。以上通过将思政内容融入鉴赏课程中,探索不同舞种中不同舞蹈作品表达的思政内涵,进而达到舞蹈鉴赏课程思政的目的。

(二)挖掘:课程承载思政

除上述从不同舞种的优秀作品中分析思政内容在舞蹈鉴赏课程中的融入以外,还可以通过鉴赏课程主动挖掘不同舞种与思想政治文化的关系。比如在鉴赏中国古典舞的课程单元,首先分别介绍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军事、社会、综合国力、文艺思想等整体背景,了解不同朝代乐舞的形成气候。接着进行作品鉴赏,鉴赏反映春秋战国时期乐舞文化的舞剧《孔子》;反映汉代乐舞风貌以及美学倾向的《相和歌》;反映魏晋时期文人雅士的隐士风貌的《谢公屐》;反映唐代社会生活中审美趣味的《唐印》等等,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优秀的作品同时正确认识作品所具备的思政文化价值。其次,在鉴赏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程单元时,先让学生了解我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再进行民间舞作品的赏析,比如让学生先了解藏族的历史,再鉴赏藏族舞蹈作品《翻身农奴把歌唱》,使学生深入了解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西藏从封建农奴制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跨越这一历史事实之后观赏舞蹈作品,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强化学生对党史的学习。再次,在鉴赏中国现当代舞蹈以及中国芭蕾舞作品课程单元时,先让学生了解我国近现代、当代的社会背景与历史发展历程,再进行作品赏析,使学生通过作品鉴赏进一步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

综上所述,舞蹈鉴赏课程的传统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当下学生的实际需求,只有不断优化与创新,才是课程的立身之本。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从优秀舞评论文中逆向学习舞评写作的开场白、主题内容与结尾,来达到舞评写作输出的目的,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同时,舞蹈鉴赏本身具有一定的思政教育价值,鉴赏优秀的舞蹈作品有利于培养学生具备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人文精神,提升文化自信、伦理道德规范等素养。教学中从思政在课程中的融入与挖掘两方面入手对舞蹈鉴赏课程的教学内容进修创新,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以思政教育为目的进行课程内容的创新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意义,能够促进高校对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培养。

注释:

[1]

郑锦扬.艺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89.

[2][3]董必荣.论课程思政的本质与内涵[J].财会通讯,2021(12):21—26.

[4]郑锦扬.艺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89.

(责任编辑:刘露心)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创新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