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洋管弦乐中的长笛创作与演奏运用策略

2022-04-29郭丹

当代音乐 2022年12期

郭丹

[摘要]西洋管弦乐中的长笛创作与演奏中,其演奏者的演奏技巧和演奏水平将直接同作品的表现优劣相关,作品中的音乐表现受到长笛音色的影响。因此在长笛创作与演奏中,应当逐步丰富长笛表现手法、增强表演者的长笛演奏技巧,在长笛吹奏练习中关注长笛的演奏技巧。下文将从长笛的发声基本原理作为切入点,对长笛创作研究和影响长笛音色的要素进行详细分析,对西洋管弦乐中长笛作品的创作进行研究,结合长笛创作与演奏中的实际情况,以期对音乐人提供更多长笛创作与演奏的经验作为参考。

[关键词]西洋管弦乐;长笛创作;演奏运用

[中图分类号]J6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2)12-0130-03

在现代管弦乐中长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其中高旋律乐器类型中的一种。长笛顾名思义其外形为圆柱形,包含数个音孔,可以通过音孔中气流震动激发出动感美妙的音乐,实现表演中婉转悠扬的效果,因为长笛特殊的造型和发音特点,对长笛演奏者的气息控制有很高的要求。在西洋管弦乐中长笛的创作与演奏运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体现出演奏者的音乐素养和高超的演奏能力。本文从长笛发声的基本原理入手,对长笛演奏中影响音色的要素、长笛演奏技巧运用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希望能够为音乐从业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长笛的发声基本原理

乐器发声与其自身构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西洋管弦乐中的长笛从构造方面进行拆分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是笛头;第二部分是笛身;第三部分则是笛尾。其中笛头部位具有吹孔,长笛中的吹孔对演奏中的发声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音乐的旋律、音色的高低、音质的成色都与笛孔密切相关。在现代管弦乐中,长笛属于一种高音旋律的乐器,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升,使得长笛的材质也经过不断的改进,从巴洛克时期的木制乐器改变为具有法国长笛学派标志的金属乐器。长笛的金属材质也有很多区分,从入门级的黄铜、白铜,到普通的镍银合金,最后是专业的银合金及黄金白金材质。长笛经过材质的改变,其音域和音色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初始木质长笛音色较为圆润、婉转、细腻,而改为金属材质后则音色更加宽广、明亮[1]。为了保证长笛重奏合奏的音响效果,在乐队中使用的长笛应当为统一的材质。高校长笛重奏合奏教学中一般采用C调长笛、中音长笛和低音长笛三种形式,在长笛重奏过程中主要的形式为二重奏和三重奏直至八重奏等,形式丰富多样音色变化灵活。因此长笛重奏合奏的主要表现形式较为活泼、多样,在合奏中具有自己独特的音乐魅力,能够在演奏中为整个乐曲起到点睛的作用。

二、西洋管弦乐中的长笛创作研究

长笛是西洋管弦乐中极为常见的一种乐器,具有悠久的历史。在1847年,德国慕尼黑皇家乐队的长笛演奏家波姆先生,他对长笛做出历史性的改革,因此也叫做“波姆长笛”。自此长笛这一西洋管弦乐器被标准化制作,经过不断的改良使得长笛日趋完美,兼具了丰富柔和与明亮的双重音色特点,因其音域范围宽广而受到演奏者和听众的青睐。在17世纪后期直至18世纪中期,在意大利、德国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作曲家,比如意大利的维瓦尔第、德国的泰勒曼、德国的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等,这些伟大的艺术家们为长笛创作了许多著名的组曲、协奏曲、奏鸣曲,比如意大利的维瓦尔第七首长笛协奏曲、德国的泰勒曼五首长笛奏鸣曲和十二首长笛幻想曲、德国的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六首长笛奏鸣曲和a小调无伴奏奏鸣曲长笛第二号组曲,等等。这些大师的作品为今天的音乐爱好者和学子们学习长笛、认识长笛留下了宝贵的音乐资料。由此可以知晓长笛的音乐题材较为广泛其内容也非常丰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前辈艺术家们创作出许多不同风格的长笛音乐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历史印记,体现出不同时期长笛音乐作品的形式多样以及高超的音乐水平。在进行西洋管弦乐中的长笛创作时,需要以长笛的音色和音域作为基础进行创作,注重体现出不同音区间的特点。在创作过程中,对长笛的高音区弱节奏处理属于较难把握的内容,只有充分发挥强奏的特点才能表现出演奏效果中的华丽色彩。在进行西洋管弦乐中的长笛创作时,其低音区中很难进行强奏需要表达的创作内容,一般采取中强及以下的力度创作,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长笛表演的特点[2]。除了以上几个音区的应用,还应当注重在创作过程中对长笛中音区的使用,因为中音区能够对乐曲中的丰富感情色彩进行有效的渲染,在演奏過程中吸引欣赏者对音乐中的情感色彩进行体会。另外长笛的中音区中所演奏出的音色特点柔美而温和,体现出长笛音质的透明与纯净质感,能够带领欣赏者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获得更加完美的音乐体验。长笛的高音区在进行创作过程中虽然涉及内容不多,但是却以其清晰嘹亮的音色特点,在演奏中能够使乐曲呈现出特色鲜明的质感,因此在许多长笛作品当中,创作者常常将长笛的高音区和中音区进行综合运用,利用其组合的音色特点表现大自然独特的美感,比如海洋、原野、溪流等美丽的自然景色,以此突出作品的演奏效果。

三、西洋管弦乐中的长笛演奏中影响音色要素

(一)吹奏口型

在进行长笛演奏中,演奏者的吹奏口型和长笛的音色有着紧密联系。由于长笛的主要构成部分有三,其一是笛头、其二为笛身、其三为笛尾,而演奏者吹奏气流进入笛身的部分为音孔,这些音孔分布在笛身的不同部位,当气流流入音孔引起振动时长笛就会发出声音。在西洋管弦乐中的长笛表演中,长笛吹奏嘴型以放松为主,吹奏时上下唇之间形成一个圆形的出气口形成圆滑的气柱。当进行长笛吹奏过程中,演奏者的嘴唇同下颚就会微微突出。通常情况下进行长笛演奏前,演奏者将提前做好口型的准备动作,并适当活动嘴唇,保持其灵活性。

(二)持笛方式

在音乐演奏中,每种乐器的造型不同,发音规则不同,因此演奏姿势也都不尽相同。在西洋管弦乐中长笛演奏需要使用正确的持笛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使得长笛发出准确的音色,同时保持高品质的音质,故而演奏者在日常练习中应当养成准确的持笛姿势。正确持笛姿势的培养需要通过长期重复的练习才能达到,主要分成三个阶段进行练习:首先在第一个阶段中,演奏者应当注重对身体重心的把控;其次第二个阶段中应当锻炼手臂持笛的正确姿势;最后第三个阶段应当训练演奏者手指的灵活性,对手指的反应度进行训练。在长笛的持笛姿势中,演奏者的胸部与手臂形成一个椭圆形的闭环,同时演奏者的手臂和肩膀此时应当处于放松状态,将肩部的力量运用手臂进行传输,最终使得手指受力。持笛的正确姿势中,三点持笛非常重要,要求演奏者的下嘴唇、右手大拇指同左手食指为三个点,将其余的手指放开。这样的持笛姿势能够保证在长笛演奏过程中,演奏者能够稳定地把控长笛从而使得演奏中的音色得以保障。

(三)气息

长笛的演奏过程中,演奏者的气息是长笛发声的主动力,在演奏者呼出气流引起长笛的笛腔中发生不同频率的震动,由此产生长笛在各个音区中不同的表现力和不同的音色。因此长笛演奏中对演奏者的气息运用要求较高,在进行日常长笛练习中应当注重采用不同力度、速度的气息进行长笛的吹奏练习,学会利用长笛音色的差异来判断演奏者的气息运用如何。例如当进行长笛的中高音区域的演奏过程中,对气息运用有较高的要求并具有一定的难度。在进行长笛的表演中,高音部分自身就具备优美、婉转、清冽的特色,所以演奏者一般可以通过重复练习进而熟练掌握这一部分音区的长笛气息演奏技巧。但是长笛的高音区演奏需要相对较大的耗气量,这就对演奏者的腹部支撑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吐气进入笛腔的时候,需要利用气息进行支持,避免由于气流过猛或者过慢导致笛声过于尖锐,失去高音音质的特点。

四、西洋管弦乐中的长笛演奏技巧运用剖析

(一)尾音下垂现象的处理方式

在长笛演奏中的长音表演结尾部分,常常出现尾音下垂的情况,影响长笛演奏的音乐效果,应当予以预防和杜绝。在进行长笛日常练习和演奏过程中,尾音下垂现象出现的原因是,长音的尾音部分缺乏演奏中的音量,变为轻微地降低尾音的情况,从而出现演奏者对长笛乐曲中的音色无法完美诠释,使得欣赏者不能获得完美的音乐体验。当长笛乐曲中出现渐弱收束特点的长音时,演奏者由于气息控制不稳定也会出现尾音下垂现象。综合以上两种尾音下垂产生的原因可知,其核心内容正是由于气压渐弱引发的。因此为了增强乐曲的表现效果,将乐曲中的音符都能够完美演绎出来,就需要通过特定的训练提高演奏者的气息控制能力,防止在乐曲演奏中出现尾音下垂的情况[3]。在长笛演奏中的渐弱式表演技巧中,重点要求演奏者在保证气息支撑位置不变的情况下,渐渐收紧唇部气息,利用降低气量不改变气压的方式,使得乐曲能够实现长音的完美演绎效果。在进行长音演奏中,演奏者应当加大腹部肌肉外扩程度,保证长音中尾音部分的演奏更为圆润。在渐弱的演奏过程中,调整上下唇的位置,达到弱奏的良好效果。

(二)气颤音的处理方式

西洋管弦乐中的长笛演奏技巧中,气颤音也是常见的一种演奏技巧,在初学长笛阶段,教师为了锻炼学生保持平稳的气息流动,养成初学者平稳运送气流的演奏习惯。现实中的长笛演奏和练习当中,过于平稳的气流所带来的音乐演奏,显得较为刻板、空洞,缺少长笛乐曲中的那份灵动之美,在此种情况之下将长笛演奏中增加气颤的演奏技巧,可以有效改善此种状况最终在教师的指导下转变演奏中呆板的现象,利用气颤音的长笛演奏技巧展示出乐曲中的灵动、欢快之情。长笛演奏技巧中气颤音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可知,其主要指的是弦乐器中类似的颤音,用来突出表演人演奏时候的情感变化。气颤音与西洋弦乐器中的揉弦效果非常相似,具备良好的音乐表现效果。从演奏者的表演技法方面进行分析,气颤音是利用送气量的变化而实现的一种长笛演奏形式,使得演奏中的音乐旋律可以实现较小幅度的变化,导致长笛发出的音色更为柔和。在长笛演奏过程中气颤音的处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腹颤,其次是胸颤,最后是喉颤。这三个阶段中的颤音震动频率差别较大,其中以腹颤的频率为最低,但是其特点是震动幅度比较大;在喉颤中频率较高但是幅度偏小,胸颤居于二者的中间。在西洋管弦乐中的长笛演奏技巧中,需要演奏者着重三种频率的练习,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对三种颤音阶段进行综合使用,最终实现长笛演奏的完美表现。

(三)跳音演奏颗粒感的处理方式

在西洋管弦乐中的长笛演奏过程中,具有活泼、灵动、欢快的音乐演奏表现形式,因此在长笛的演奏中演奏者应当使长笛的音色清脆纯净,并且演奏者要反应灵敏。长笛演奏中跳音的使用十分常见,在跳音的运用当中要求做到具有明显颗粒性且音色干脆明亮,如此才能体现出曲子的良好演出效果。在现实的长笛演奏技巧中,对跳音的练习源自于演奏者的送气阶段,演奏中需要用舌头从齿缝中灵活地弹开,然后催动气流引起共鸣发出声音。从长笛演奏的本质现象进行详细分析,对于跳音的演奏并不是演奏者单一的舌部运动,而是需要配合演奏者腹部的肌肉运动作为支持,才能达到预定的演奏效果。在演奏者进行跳音练习过程中,想要体现出跳音演奏中的颗粒感,就需要演奏者利用腰腹部肌肉扩张,使得身体内部充满紧张感和力量感,在长笛跳音演奏的发声过程中将力量集中在腰腹部,小腹保持紧张态势,长笛演奏练习中更是要依靠小腹部的肌肉收缩达到气息压强的快速爆发[4]。整个练习过程喉咙要保持一个状态,不用过多的力,也不要漏气放松。很多时候会出现完全放松漏气的状态,那样也是不对的。虽然是练习,但也要保持在歌唱的感觉,带点演唱的情绪,这样气息也会更流动,紧张感更强。

(四)低音吹不响的处理方式

在西洋管弦乐中的长笛演奏技巧运用中,低音处理常见的情况为低音吹奏无声问题,这个问题也是困扰初学者的长笛演奏常见难题之一。想要完美处理此项问题,有效规避长笛演奏中低音吹奏无声的情况,就需要对长笛发声的原理有深入和充分的认识。在长笛演奏中,是演奏者利用不同的角度向长笛的气孔中吹入气流,引起长笛内部共鸣而发声。在长笛演奏中,低音区容易出现吹奏无声的情况,是由于长笛演奏中声音的高低是由长笛笛腔内空气震动频率高低所决定的,其发音规律为震动频率越高则音调越高,震动频率越低则音调越低。根据这个长笛发声的原理我们可以知晓,在进行长笛演奏的低音吹奏中,需要演奏者使用缓慢且低压的气流引起长笛低频率震动发声,这样才能达到长笛中低音演奏的良好效果。一旦这个过程中演奏者输送到笛腔内的气流过于缓慢,就导致无法产生合适的震动频率,出现长笛低音无声的情况[5]。因此在演奏者进行日常训练过程中,针对低音部分吹奏训练,应当充分掌握技巧,适当放松嘴部肌肉,使得吹出的空气范围较宽,并保持一定的压力,这样的技巧反复练习,把握好吸气与吹奏的关系,最终达到长笛低音表演的预期效果。

结语

一言以蔽之,长笛作为西洋管弦乐器中常见的种类,能够在演奏中表现出优美的音乐节奏,带给听众灵动的音乐体验。因此为了提升音乐表演的层次,需要对长笛音乐表演的质量和演奏者的技能进行不断提升,在日常的长笛训练中注重演奏者技巧的应用和磨炼,从音乐创作的原理和演奏需求入手,对长笛的音乐表现形式进行不断完善与提高,进行长笛学习和演奏的人员,应当注重长笛中演奏技巧的练习和对音色要素的琢磨,带着目标进行多种舞台实践活动,这样才能提高演奏者的水平,使得西洋管弦乐器中的长笛创作与演奏取得更加优质的音乐效果。

注释:

[1]

彭卉.西洋管弦乐中的长笛创作与演奏运用策略[J].艺术大观,2021(07):24—25.

[2]穆延彬.西洋管乐艺术在内蒙古地区的传播与发展[D].内蒙古大学,2013.

[3]张谧.西洋管弦乐中的长笛创作与演奏运用[D].上海音乐学院,2012.

[4]袁苑.论大学专业长笛教学[D].上海音乐学院,2011.

[5]吴潇.关于西洋管弦乐队和中国民族管弦乐队音响融合问题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

(责任编辑:韩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