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慕课大会对古筝演奏与传播的启示

2022-04-29蒋诗婷

当代音乐 2022年7期
关键词:基本特征互联网

蒋诗婷

[摘 要]

世界慕课大会于2020年12月9日—11日在清华大学召开,由清华大学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共同主办。大会主题为“学习革命与高等教育变革”,旨在讨论互联网、虚拟互联时代以及全球肆虐的新冠疫情为全球教育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携手全球高校和在线教育平台,分享实践经验,共商对策。本文从音乐慕课的基本特征及其价值;古筝慕课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古筝慕课在高校中的理念、模式的转变;古筝慕课给予未来古筝演奏与传播的意义四个方面讲述世界慕课大会召开后对古筝演奏与教学发展途径、模式、理念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互联网;基本特征;古筝慕课;古筝演奏与传播

[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2233(2022)07-0140-03

一、音乐慕课的基本特征及其价值

慕课HYPERLINK"https://wenwen.sogou.com/s/?w=%E6%85%95%E8%AF%BE&ch=ww.xqy.chain"t"https://wenwen.sogou.com/z/_blank",一种线上的授课形式,英文字母为“MOOC”。慕课的字母含义十分丰富,Massive代表着首字母“M”,意为规模宏大的。与普通的线下课程相比,慕课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其参与人数也比线下课程人数更多;Open代表着第二个字母“O”,意为开放性的。其表示了慕课所参与的人群不分国家、人种、性格和职业,只要想学习都可以加入;Online代表第三个字母“O”,意为在线的,指的是慕课要求学生要在线学习;第四个Course代表尾字母“C”,意为课程。而音乐慕课,则是众多慕课中的一门学科,它包含所有关于音乐的课程,它突破了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使音乐爱好者通过互联网进行音乐课程的学习 [1]。

(一)基本特征

1开放性

音乐慕课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成为了一个几乎完全开放的音乐教学模式。想要学习音乐课程只需要登录学习平台进行账号注册后,即可进行音乐慕课的学习,此学习模式门槛较低,对于年龄、国籍、学历、性别几乎没有限制。对于学习者来说,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自己所喜爱的教师或课程进行学习,大大增加了学习者的自主选择性。并且音乐慕课可以让学生自由地选择时间学习,可无限次地回看课程。

2规模大

普通的线下授课能够容纳的人数非常有限,而音乐慕课则能够通过互联网让全世界的人进行学习,慕课的点击率、收看率以及学习率相对线下授课来说更多。例如中国古筝网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开设的“筝童古筝学习慕课”,仅一次慕课就突破了15万的观看率。在学校在线平台中,北京的17所高校提供的慕课课程,数量居首位,其次是台湾、江苏和陕西、浙江等5所大学。在开设课程的学校中,清华大学开设得最多,课程有316门,中国其他学校开设的课程有596门 [2]。在参与的大学中,也有不同层次的多样性,包括清华、北大、浙大、厦大等中国著名大学,许多全国性的普通大学以及一些职业技术学校。

3在线性

对于慕课的学习,要求学生必须是在线的。这个在线指的是学习者要先登录学习平台在线注册、在线观看慕课的课程视频、在线进行课程测试、在线进行师生互动、在线进行互评、在线提交课程作业,等等。我们可以看到,慕课的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等在形式上大体与线下课程相似,在学习者在线学习时,也要注意自己学习环境的选择,以保证能够有与线下学习时相同的学习体验。

4课程设置的完整性

音乐慕课的种类虽多,但每一种音乐门类都具有教育体系完整性的特点。虽然音乐慕课是一种线上进行的课程,但也是在严格的教育体制、完整的教育体系的前提下进行设置的。例如中央音乐学院现代远程音乐教育学院就会定期开展乐器、声乐等教师资格等级能力鉴定证书考试,在线上课程开始开设后,许多学习者也可以通过远程教育的平台进行系统的学习,在远程教育平台中也分为了四个等级的学习考核班级,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程度来加入适合的班级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为了弥补线上课程不能实时检测到学生课程学习的进度,对学习者的在线学习时长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另外,也按照线下学习的模式,进行录像专业考核与随堂授课等考试要求。并且,主考官通过对学习者线上考勤、学习时长、直播连线学习进度及录像考核视频进行打分,达到分数标准的同学则颁发学习证书与资格认证证书。这样的学习模式受到了大部分音乐爱好者的认可,节省了很多外出的时间,并且也获得了同等的认证 [3]。慕课中所有的规则都是基于线下教育的规则而进行的,因此,慕课的学习也是一个非常规范的学习系统,与线下教学相结合更是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价值

首先,这种网上慕课的时长一般都在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左右,从心理学的角度思考,我们不难发现,短视频更能吸引我们的注意。并且,在这十几分钟的学习中,我们更能保持求知的欲望,也不会造成视觉疲劳。慕课把一个大部分的课程,细化到了每一个单元、每一个小节、每一个小点,使我们更能够理解课程的细节之处,更加深我们对课程学习的印象。很有效果地减少了高校线下两个课时课程中学习者“跑神”的现象。其次,音乐慕课的开设,使学生与教师主客体的身份得到了很好的交融。在慕课的学习中,学习者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可以自由地选择课程与学习的时间,在课程的体验上,也少了很多时间上的拘束。可以说,教师同样也是更加自由地安排慕课的时间,选择以什么样的形式录制慕课、什么时候录制慕课、在慕课中使用的教学工具等,都能与线下课程有所不同。例如,教师的上课教具过于庞大无法带入课堂进行教学,虽然对课程进行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课程乐趣也会减少许多。相反,在慕课录制时,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授课地点,使用教具进行更加生动的讲解。慕课为学习者提供了这种互动参与,同时,学习者积极参与慕课的选课与退课;在学习当中,创建一个“一对一教学”,学生可以停止视频,一次又一次的看视频,加深对于课程学习的印象,同时也可以梳理不清楚的学习环节。学习者可以选择在线与其他学生或助理教师、主课教师进行交流,提出自己的问题或者回答他人的问题等。这样的授课形式使学习者更具有了主导意识,不仅增加了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锻炼了自我的思维能力,使自身的思维模式更加多元化。最后,慕课作为一种新型流行的授课方式,使我国的文化及外国的文化有了很大的交流空间。可以这样说,只要我们所处的地方有互联网,我们都可以随时登录慕课学习的平台点击进行学习,不管是我们国内的课程还是国外的课程,我们一样可以享受同样的教育。此外,我们也可以从中学习到国外的授课模式以及课程的思维方式,取其精华进行自我知识能力的充实。此外,国外也接受了我国的慕课学习,了解我国的民族文化与传播,更加构建了世界共同体,使我们联系在一起。

二、古筝慕课在我国发展的现状

经历过这次新冠肺炎的疫情后,慕课已经成为了教育体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互联网时代来临后,慕课也成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形式。早在2003年,清华大学就已经开设了慕课的课程,直至5G时代的到来,人们使用互联网更加便捷迅速,慕课作为互联网科技与教学教育的高度探索与融合,于2012年在世界范围兴起,并快速席卷全球,为世界高等教育引领了新的发展和改革机遇。到了2016年时,慕课在线平台的学习者已经超过了一千万人。经过了许多年的发展,我国慕课课程数量远远超过了34万门,学习者总数已经达到了54亿人次,我国慕课的使用人数已经稳居全世界第一。

疫情的入侵并没有使我们的古筝学习暂停,反而使我们发现了新兴的线上古筝授课模式。在2020年初疫情防控期间,中国古筝网推出王小平老师的“古筝基本功”公益慕课,仅一次直播,就达到了12万人次的在线观看。慕课作为一个重要的“美育”手段,在疫情防控期间无论是高校、校外培训机构等都进行了录播教学,并要求学生参与课程学习与考核。可以说,古筝慕课将融入我国未来古筝传播,它与线下教育不存在“你存我亡”的竞争关系,而是一种“相互扶持、互相依存”的良性关系。同时,我们也正在把古筝慕课融入高校与校外培训机构的教育中,除了平时线下的课程,也加入了许多专业的特色课程,由此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知识能力。直至现在,无论是在高校、培训机构中,古筝慕课已经成为了古筝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

三、古筝慕课在高校中理念、模式的转变

在我国高校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背景下,学生被强调为主体。因此,建立慕课教育平台应从学生的现实需要出发,明确音乐慕课中的教学目标,要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教师可以在古筝慕课平台利用各种方式,将乏味的知识用动人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改变线下一成不变的教育模式。此外,古筝慕课在高校音乐教学应用中是否能有好的效果,就在于教师是否能将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塑造出符合现在时代发展的教学模式。古筝慕课是现代新兴起来的网络授课模式,它打破了传统意义上教学的限制,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习者,让他们可以自由地安排学习环境和时间。当然,也有些学生还不适应慕课在线学习的形式,会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因此,我们可以把线下教学的模式和古筝慕课在线学习融合在一起进行授课,这样对学生的整体发展都有很大的推动。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开始使用线下教学与慕课同时进行的方式。对于慕课来说,受到今年疫情的影响,大部分音乐类学生都使用慕课授课方式进行教学,学生们只能呆在家中不能出门不能返校,学校为了使学生学习进度正常化,也通过互联网保持学生的学习进度,使其能够顺利进行学业的进度 [5]。另外,这种慕课开放性也促进了各个院校更加注重本院教

猜你喜欢

基本特征互联网
深刻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特征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国外知识产权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与经验借鉴
长株潭水生态系统基本特征及保护修复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现代民族国家的基本特征和核心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