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音乐的育人探析

2022-04-29郑涵文

当代音乐 2022年12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育人思政

郑涵文

[摘要]如今,我国对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我们必须将少数民族音乐当作珠玉去诊治,而不是单纯进行简单的民族遗留。本文以彝族民歌文化研究为例创新音乐育人模式,并合理引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旨在实现少数民族音乐育人的严格化和规范化,延续音乐可持续教育,提高高校少数民族音乐育人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育人;彝族民歌;思政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2)12-0086-03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彝语。彝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总共有六种方言。彝族不仅有属于自己内部的文字,还是我国最早出现音乐文字的少数民族,通用文字过千。如今,我国在高校音乐教育过程中往往引用外国音乐教育模式和方式,真正可以彰显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特色的育人体系还不够完善,如彝族民族文化育人就没有真正凸显出少数民族音乐育人的价值和潜在优势。因此,探索少数民族音乐的育人现状和改善方法非常必要。

一、彝族民歌概况与文化分类

彝族民歌的种类比较多,总体来说,常见的有叙事类民歌、山歌、舞蹈类民歌、儿歌以及情歌等[1]。彝族叙事类民歌往往带有较强的风俗性,不但能够演唱民族历史文化,还可以用作演绎一系列礼仪活动。这些彝族民歌的宣叙性是比较强的,因此结构比较小,音域比较窄,相应的旋律变化也比较小。山歌类彝族民歌往往具备自由、随意的节奏,比较宽广的音域,以及比较起伏跌宕的旋律,且其曲体结构很复杂,相应的篇幅也很长,在我国民歌体系当中不常见。

研究可知,彝族山歌对应的演唱模式比较多样化,不仅包括独唱、对唱,还包括重唱、一唱众和,且即使在相同的山歌当中,也往往存在不同的演唱形式。民间歌舞,也是我国彝族人民日常文化活动当中的常见形式和内容,一般可称为“打歌”“跌脚”“跳乐”,且根据其伴奏乐器的差异性,叫作“跳芦笙”或“三步弦”等[2]。这些彝族歌舞的常见形式都是载歌载舞。在一些常见的彝族民间歌舞活动中,人们往往根据次序安排民歌和舞蹈,最终形成规范化的演唱模式和结构。

在我国的彝族民歌体系当中,儿歌是常见且内容丰富的。在以往彝族孩子无法上学的时期,这些儿歌伴随着他们成长,不仅教会他们一些生活技能,还教会他们一些生产知识,等等。彝族儿歌内容往往具备一些故事情节,相应的儿歌语言也是非常有趣味的,曲调也很简单、灵活。演唱儿歌的时候,儿童通常成群结队,手牵着手,显得非常天真自得。

彝族民间曲调很多,不仅有爬山调、进门调,还有吃酒调、娶亲调等[3]。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会演唱几首。其中一些曲调具备固定文字和词语,一些却没有,只是即兴填词。

此外,山歌又可以分为男女声调,男声调往往比较粗犷高亢,女声调往往比较柔和细腻[4]。不同地区的彝族山歌的味道和风格不同,往往是根据当地的民间曲调创新而来的。

二、目前彝族音乐教育中的主要问题

(一)音乐价值观的失落

以彝族民歌文化教育研究为例,可知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当中还存在音乐价值观的失落问题。调查发现,我国当前的彝族高校少数民族音乐教学,主要是以两大方面的音乐理论为前提开展的,构建出相对应的教学模式和体系,进而呈现出一定的音乐教学要求和评价内容。换句话说,我们并没有将彝族音乐文化当作主要的和必要的科目来讲授,通常就是在讲授音乐理论课程基础知识的同时,以彝族音乐课程为对比和参照,且经常通过外国音乐理论分析来讲授本民族音乐形态,用外国的审美经验来评估和研究彝族音乐文化,尤其是那些呈现自然状态的彝族音乐,另外还用外国认为的科学演唱模式来评估我国彝族民歌演唱模式等。采取这种标准和方法评估彝族民歌文化和育人效果以及相应的复杂性是不合理的。从这里可以看出,我国彝族民歌文化教育缺乏对核心和主体文化的深入思考[5]。

(二)课程设置与民族文化相脱离

以彝族民歌文化教育研究为例,可知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当中还存在课程设置与民族文化相脱离的问题。在我国当前的彝族高校音乐教育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教师不重视和关注的问题,没有将少数民族文化当作主体课程文化,且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是否了解彝族音乐文化理论知识以及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是否具备研究和传播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能力不太了解。在外来文化对我国少数民族主流意识的影响之下,我国彝族音乐文化教育价值观也受到了外国音乐教育的影响。一些人的审美发生了改变,甚至觉得我国少数民族音乐会朝着西方音乐发展的道路走,这种观念和思想直接或间接影响和阻碍了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和知识传播。

(三)教材介绍不详尽、不全面

以彝族民歌文化教育研究为例,可知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当中还存在教材介绍不详尽、不全面的问题。如今,我国彝族的很多音乐学校,还没有对教科书进行及时创新和设计,一些教科书还带有西方音乐文化特点和相应的主流音乐观念,含有一些西式发声内容和教学模式,没有凸显出我国本民族音乐文化育人的特色,也沒有详细、全面地介绍彝族等民族音乐文化内容和体系。

(四)专业音乐教师缺乏

以彝族民歌文化教育研究为例,可知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当中还存在专业音乐教师缺乏的问题。少数民族的音乐教育,如彝族,往往要求音乐教育者和学者用大量的时间,花费大量的心思去学习和分析,但我国真正熟知彝族等少数民族音乐技能和特色的人还不够多[6]。此外,一些少数民族音乐教师是比较熟知西方音乐的,没有做到全面掌握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无法培养出现代化的少数民族音乐专业创新型人才。

三、彝族音乐教育创新模式的特点与功能

(一)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契合

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教学模式,如彝族民歌文化教学模式,往往是基于基础理论分析而建立和形成的,且会实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学技巧、组织模式、教学技能的有效结合,并从相应的教学时间和空间入手,明确彼此的对应关系,使得学习者在音乐理论和创作时间当中找到对应点,实现对各个教学环节和学习环节的全面审视,并搭配传统的教学框架,寻找到现代化的少数民族音乐教学体系[7]。

(二)彰显了音乐文化示范与引导的功能

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教学,如彝族民歌文化教学对应的模式,不仅为各个民族音乐文化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还增强了相应的教学实践完整性和规范性,且其自身很完备,有着便于教师教学的网络化程序,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软件和新型教学模式,可以有效运用各种教学条件,融入各种教学情境,并做出及时的调整,满足教学和学习需求。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新型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模式的功能和作用,及时独立教学,实现教学工作的系统化和规范化。

(三)凸显出了音乐文化教授的特色

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教学,如彝族民歌文化教学对应的模式,不仅是各种教学理论的细化和具体化,也是教学经验的概况化。因此,我国彝族民歌文化教学对应的模式,应该是具有可操作性和全面化的,应该条理清晰、思维严谨,且具备简约性,突出主流课程,找准教学重点,开展针对性教学工作[8]。教师在讲授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知识的时候,要对课程有详细的了解和全面把握,不仅要深入了解音乐理论和育人原理,还要重点教授给学生音乐发声方法和技巧;不能故步自封,完全放弃西方的音乐模式,而是要在教学中学会变通、融合,确保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和创新性,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培养出新时代少数民族音乐专业人才。

四、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中思想政治教学的融合作用和策略

以彝族为例,要想提高少数民族音乐育人效率和水平,将其和思想政治教育联系在一起很有必要。具体来说,教师要在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如彝族民歌文化教学课堂上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优化少数民族音乐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掌握更多的音乐文化和思政知识,且要不断创新传统的少数民族音乐教学方法,引进先进的教学手段。其中,音乐课程是教师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向,将思想政治课程融入少数民族音乐课堂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中华传统美德的魅力,更好地将思政知识点融入之后的音乐创作当中[9]。音乐课程中的思政内容讲授,也往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的歌词优美,节奏动人,具有丰富的情感表达环节。而学生仍处于发展和学习阶段,他们的审美能力、文化水平和相关知识积累相对不足,严重影响了学生对音乐的欣赏。且如今传统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学方法相对单一,教学模式趋于僵化,难以取得新的突破。在彝族民歌文化课程教育过程中,一些教师忽视了引导学生欣赏生活之美,而只注重少数民族音乐创作话题讲解和典型歌词背诵,从而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学更具功利性。这些因素都使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学更加枯燥,学生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知识学习过程中难以产生更高的兴趣,无法在课堂上接受良好品质所蕴含的美好教化。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学中引入现代化思想政治教学法,可以将语音、歌词等因素与传统的汉字教学、同声传译等相结合,使抽象的少数民族音乐教学更加生动,突破传统教学的时空局限,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10]。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往往能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知识学习,并引导学生迅速掌握音乐所蕴含的内涵。

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一些典型歌曲和当代思政文化知识结合起来,使零散的教学更加简化和全面,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激情,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文化知识和思想政治知识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知识和思想政治文化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真正提高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学的效率。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外学习,通过自主学习,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教学视频。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知识学习过程中,学生还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反复观看视频。通过观看视频,他们可以消化学习中的盲点,并最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将这种学习能力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音乐文化知识学习情况,主动搜索音乐课程或与音乐课程相关的小视频,以及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视频,并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从视频中学到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还可以与大家分享,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

此外,教师需要正确引导学生探索,并从侧面给予有效帮助,比如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搜索方法和正式的搜索网站[11]。学生在少数民族音乐创作视频观看和内容探索过程中,往往需要结合歌曲所表达的意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作者在这一过程中所要表达的情感,理解歌曲所描绘的场景,最终不断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将思想政治教学课程引入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学中的重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习的过程中享受音乐所蕴含的美。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理论课堂上,教师应选择优美的歌曲与学生分享,使学生欣赏优美的歌曲。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歌曲中的真实情况,从而提高自己欣赏优美歌曲的能力。观看好的音乐电影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这首歌的意境,也可以让学生享受美,将更多的精力用在对音乐文化知识和思想政治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上。

结语

综上所述,以彝族民歌为例,可知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育人问题还比较多,我们必须深入分析各种问题,采取有效的创新方法。通过实现少数民族音乐育人和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效结合,往往也可以形成系统化的教学体系和模式,丰富少数民族音乐育人体系的内容,为社会培养出综合素质足够高的专业化音乐人才。

注释:

[1]

蔡威.数智时代的民歌传承与传播——以四川凉山彝族民歌为例[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4):94—100.

[2]李小举,尹爱青.论我国民族音乐教育的研究热点与实践路径——共词分析的视角[J].文艺争鸣,2021(11):167—173.

[3]蒋燮.探求汉族与少数民族音乐交融关系的教学实践与学术思考——以中央音乐学院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方向為例[J].民族艺术研究,2021(02):77—86.

[4]于晓坤.彝族民歌文化价值探索——以滇南红河地区为例[J].明日风尚,2020(22):118—119.

[5]段宇馨,孔紫晨.从彝族文化视角认识彝族民歌——以广西那坡达腊屯白彝为例[J].当代音乐,2020(05):127—128.

[6]孙梅娟.彝族民歌在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实践研究[J].戏剧之家,2019(14):84.

[7]谢沁.新时代凉山州彝族民歌在声乐教学中的创新[J].大观(论坛),2019(04):186—188.

[8]方冰.协同育人视域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音乐教育建设机制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8(12):222—225.

[9]尹辉.少数民族音乐在民族高等院校公共教育的现状研究——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18(09):73—74.

[10]叶婧莹.凉山州彝族民歌的特点以及在声乐演唱中的应用[J].当代音乐,2018(08):128—130.

[11]杨依潓.民族音乐融入大学课程的条件和程序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7.

(责任编辑:庄唯)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