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作品中钢琴伴奏的价值及融合
2022-04-29胡皓
胡皓
[摘 要]钢琴伴奏在声乐作品演绎、表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不仅强化了不同体裁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烘托声乐作品的凄凉、悲伤、快乐的氛围,还将声乐作品中人物的性格、风格表现等展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声乐作品中融合钢琴伴奏具有重要价值。文章针对于声乐作品中钢琴伴奏的价值进行分析,从多个方面入手,实现两者的有效融合,旨在充分体现出钢琴伴奏的功能性基础上,为更多创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声乐艺术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声乐作品;钢琴伴奏;价值;融合
“伴奏”作为一种专门表达音乐的语言,其无论是西方音乐作品还是东方音乐作品,都离不开乐器的伴奏,以烘托出整个作品的氛围。钢琴凭借“音域广、创作手法丰富、运用范围广”等特征,很多声乐作品的伴奏中都应用了钢琴。其在声乐作品演唱、创作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愈加明显。因此,钢琴伴奏者通过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储备,熟练掌握伴奏的技巧,以增强声乐作品的表现力,从而帮助声乐演唱者深刻领悟该作品抒发的情感,让更多听众被声乐作品中所蕴含的内涵所感染。
一、声乐作品中钢琴伴奏的价值
声乐作品中钢琴能够起到伴奏的作用,其在声乐表演形式、表现手法等相互的配合,能够将声乐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或者烘托的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以下针对声乐作品中钢琴伴奏的价值进行了全面剖析。
(一)强化声乐作品情感表达
从一些声乐作品中了解到:钢琴伴奏过程中主要与演唱人、合作者进行合作,在共同创作出一首声乐作品后,不仅满足了演唱人的需求,还增强了整个作品的表现力,使演唱人员在演唱这首声乐作品时能够增强情感表达。一方面,钢琴伴奏过程中一般都是结合声乐作品的要求随时调整节奏和力度;另一方面,钢琴伴奏结合音色的变化、整个作品的感情基调等结合不同的表现手法,充分展现出声乐作品的情感内涵,从而为听众营造出观赏性较强的氛围[1]。例如:《祖国之恋》的尾奏采用八度加柱状和弦的伴奏织体和左手的八度颤音,抒发了整个音乐的情绪,营造出“音绕梁”的音响效果,从而能够将这一声乐作品波澜壮阔的感觉展现出来。同时,这一作品通过钢琴伴奏将力度从弱到强变化,使整个旋律显得更加气势磅礴。
(二)提升声乐作品审美价值
声乐作品本身就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听者能够通过声乐作品带来的美感,净化自身的心灵。同时,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声乐作品都能够展现出创作者对于亲身体验的反馈,都能够将作者内心的美好心愿或者心绪展现出来。其主要表现为:钢琴伴奏创作者通过了解声乐作品中所寄托的情感,能够准确将作品中的情感传达给观众,使观众更容易进入到创作者所营造的意境之中。例如:《梦里全是桂花香》这一声乐作品,尾奏和前奏中采用了同一种方法,能够让听者在倾听的过程中沉醉到美好的回忆中,营造出美好的氛围,使整个场景融为一体。听者在钢琴伴奏的带动和引导下,使得整个声乐作品看起来更富有审美的价值。
(三)丰富声乐作品层次感
声乐作品一般都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层次,这些不同的层次中都代表着作品创作者不同的思想和情感。从我们看到一些声乐作品来看,这些情绪都是“由浅入深、由舒缓到激烈”的重复性变化。同时,一些更为复杂的声乐作品,其层次更加丰富,作为声乐作品情感上的呈现,钢琴伴奏中通过把握好节奏变化、音调转换等,从而使整个层次感更加凸显,帮助听众对于声乐作品中不同层次的情感予以深刻的理解。例如:《把一切献给党》中3—4小节运用走右手单音复调的方式,将力度调整到了f,并通过模仿大提琴厚重的音色,以充分展现了整个声乐作品的感情基调,即在庄严神圣氛围下人们愿意跟着党走的决心。同时在5—6小节的部分,力度由f变化为ff,并将情感推向高潮;7—8小节伴奏又以单音的形式,为之后开展作品的演唱奠定情感上的铺垫[2]。
(四)凸显声乐作品的艺术性
每一部声乐作品都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创作背景,钢琴伴奏中通过及时调整曲调和音符,将声乐作品的情感进行有效衬托。同时,钢琴伴奏还在演奏的速度、情绪的延伸、伴奏形式等方面进行调整和变化,达到强化声乐作品表演效果的目的。可见,钢琴伴奏在强化声乐作品艺术表现力方面发挥着衬托的作用,通过在伴奏中使用不同的表现手法能够使艺术形象得到很好的表达。例如:《春思曲》这一声乐作品在表演过程中,钢琴伴奏者通过使用八分音符和弦,能够创设出一种凄凉、春雨潮湿的情境,并将听众带入到该情境之中,引起观众情感上的共鸣。尤其是在该作品尾处,延续了古朴的意境,让人有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
二、声乐作品中钢琴伴奏的有效融合
声乐作品主要分为西方声乐作品、中国声乐作品。因此,钢琴伴奏在与声乐作品相互融合时,需从不同体裁作品的实际需求出发,精心编制钢琴伴奏。以下针对西方声乐作品与钢琴伴奏的融合、中国声乐作品与钢琴伴奏的融合进行了探究。
(一)西方声乐作品中融入钢琴伴奏
西方声乐作品中按照体裁可以分为歌剧、艺术歌曲等。无论哪一种体裁,钢琴伴奏者都应该对整部作品予以熟悉、把握音乐的风格等,这些远比掌握钢琴演奏技术更加重要。鋼琴伴奏想要发挥出其价值,应对这些问题予以高度的重视,这样才能提升钢琴伴奏与声乐作品相融合的效果。(1)钢琴伴奏作为独立的部分,在伴奏时需结合谱面进行弹奏;(2)钢琴伴奏中还应该与音乐作品中默契的情感、音乐形象进行默契的配合,伴奏过程中应富有情感、做好准备、提升伴奏的严谨性。通过结合音乐作品中的内容、语气、重音等开展细致的处理,例如:舒伯特《菩提树》这一艺术歌曲进行钢琴伴奏时,要结合不同的乐段,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即第一乐段主要应用三连音伴奏织体,从而营造出朦胧的艺术美感。同时,在这一段中应用钢琴伴奏还能够对作品中的情感进行烘托[3]。第二段中采用三连音的分解和弦,目的是能够推动整个作品的感情变化,展现出创作者波动情绪变化。第三段中采用三连音伴奏织体,留给人更多遐想的空间,营造了整个作品惆怅的情绪。
(二)中国声乐作品融入钢琴伴奏
在我国声乐作品中了解到,钢琴伴奏作为一种常见的手段,将两者进行更好的结合,成为中国声乐作品发展的主要趋势。而中国声乐作品中虽融入了一些西方的伴奏方法,但也富有很强的时代感,能够充分展现出强烈的民族性。因此,中国声乐作品中融入钢琴伴奏需对以下方面予以高度重视:(1)钢琴伴奏应对音量处理进行有效把握,还应了解作品的风格、情节;(2)钢琴伴奏在发挥出辅助伴奏的前提下,通过模仿出不同器乐的音色,能够使音响效果变得更加饱满、浑厚;(3)钢琴伴奏过程中还应该结合故事情节或者人物的情感等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化;(4)钢琴伴奏在声乐作品相融合过程中应从整个声乐作品的风格、气势、内涵等方面合理运用创作手法出发,通过与演唱者进行多次的磨合,以提升整个声乐作品的融合效果。例如:《兰花花》这首民族声乐作品,谱例中引用部分——“快打慢唱”的部分,能够将兰花花逃婚的整个场景烘托出来,展现出她惊慌失措的情感。同时,还能够充分凸显出她的整个内心变化;(5)延伸钢琴的模仿性功能。中国声乐作品中钢琴除了本身的伴奏功能之外,还对大自然声音进行了模仿。钢琴伴奏时伴奏人员结合该作品所抒发的情感等,运用明暗、强弱等技术,及时对音色进行调整,从而使得整个作品音效加强,富有感染力。
例如:《枫桥夜泊》这一首声乐作品,之所以被称之为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典范,在开头的部分主要以钢琴伴奏为主。即采用三个纯五度双音,能够让观众仿佛听到夜晚寒山寺的钟声,再现了原诗的情境。钢琴伴奏时,还采用了模拟古筝演奏的技巧,通过音色的改变,能够将诗人旅途中孤寂清廖的内心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与此同时,《春江花月夜》中借用钢琴不同的音色,创设出了该作品中宁静、安逸、优美的气氛。在引子部分钢琴伴奏时奏出了重复音,进而凸显出了琵琶的音色。随后采用了左手低音区八度三个二度音符震音,模仿钟鼓的声音,由强到弱,为听者创设出了一个迷人的意象。
目前,还有中国民族的一些声乐作品广泛融合了钢琴伴奏,例如:哈萨克斯坦族民族、新疆塔吉克民族、蒙古族等。中国民族声乐作品融入钢琴伴奏将带动我国民族声乐作品的发展。
三、钢琴伴奏融入声乐作品的路径和方法
钢琴伴奏融入声乐作品时,需对以下几个方面引起重视。
(一)保障情绪上的密切配合
每一个作品背后,其都有自身独特的情感。这一情感的挖掘也能够充分了解到创作者创作的思想。而如何能够将声乐作品中的情感表现出来,这时钢琴伴奏将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注重与歌唱者情感上的统一。正如一首声乐作品在表演时,钢琴伴奏应结合作品的情感变化,加大与演唱者之间的互动和磨合,从而在相互合作过程中,细化作品的情感[4]。例如:声乐作品中的情绪主要表现在:激烈、柔和、抒情等,钢琴伴奏过程中需精准配合作品中的情绪变化,快速地调整弹奏的方式和音色等,从而达到与演唱者情感上的共鸣。另外,钢琴伴奏过程中还需要结合演唱者的不同气息进行弹奏,保障伴奏能够与歌唱者内心情感保持一致,从而做到两者呼吸上的和谐、统一。例如:聂耳创作声乐作品《梅娘曲》,该作品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梅娘孤身从海外回到自己的国家,只为见到重伤的心上人。但是心上人醒来之后却不记得她,这时整首歌曲充斥着一种较为悲伤的基调。钢琴伴奏过程中通过分清层次,将不同层次的心情展现出来,即悲伤的、绝望的、重拾信心的、振奋的,一步步将悲伤的情感推向了高潮。因此,钢琴伴奏时,伴奏者应将该作品中作者的情感、主人公的情感予以充分的了解和把握,这样才能创作出大众喜欢的声乐作品。
(二)准确把握每一首作品的内涵
无论是钢琴伴奏者,还是歌唱者,在对声乐作品进行伴奏、演唱过程中,想要将这一作品真正的内涵和表达意图展现出来,应在伴奏之前对这一作品的内容或者背景等予以分析和了解。由于不同的作曲家在创作时,会受到环境、生活背景等方面的限制,在创作时增加自己不同的情感和内容[5]。例如:莫扎特在创作时,其很多作品大多是快乐的、崇高的,在伴奏时应将其诙谐、严肃、快乐的感觉展现出来。
同时,不同的作品创作的背景也是不同的。因此,钢琴伴奏时,应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曲式结构等进行分析和掌握。正如一些中国民族古诗词,这些古诗词都在一定程度上寄托着作者的情感,我们在创作钢琴伴奏时,应结合作曲家的内心情感等,以更好地诠释歌词大意。
另外,我国早期的一些艺术歌曲,其大多以典雅、淳朴为主;中期的作品主要以奔放、激进为主;现代的作品主要以贴切生活主题为主。因此,钢琴伴奏时,应该对这些不同的起伏或者感情基调等进行了解,从而将声乐作品的艺术形象更好的表现出来。
(三)把握不同作品钢琴伴奏技巧
不同作品其所使用的钢琴伴奏力度、和声织体、速度、乐句、音响层次等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这一区别也决定了钢琴伴奏与声乐作品融合效果。在融合时,钢琴伴奏者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充分将所学知识融入到其中,从而使得钢琴伴奏发挥出最大功能[6]。例如:《教我如何不想她》这首艺术歌曲,其旋律较为优美。这首作品中主要采用两个声部,伴奏也运用了简练的织体以及和弦。上方声部主要运用多声部和声,达到提升音响整体效果的目的,使该作品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风采。《玫瑰三愿》中的后段部分主要运用琶音分解和弦织体的方式,通过将左右手进行穿插,以使不同层次之间更加分明。后段中运用这种不同的层次,充分表达出了作者的失落感,同时也委婉的表现出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四)不断发展钢琴的民族性特征
钢琴属于西方的乐器,被广泛应用于西方的声乐作品中进行伴奏。而钢琴凭借着自身的特征,逐步成为民族声乐作品伴奏的重点。一方面,钢琴伴奏能够更好的表达民族情感;另一方面,渲染了整个作品的氛围。目前,我国民族声乐作品中应用钢琴进行伴奏越来越广泛,例如:新疆塔吉族歌曲《帕米尔,我的家乡那么美》中引用了钢琴伴奏,通过把握新疆民歌的复合节拍律动特征,将塔吉克少数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展现出来。例如:蒙古族民歌《辽阔的草原》中通过把握好自由的节奏和旋律,运用钢琴宽广的音色,以展现出牧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爱情的憧憬。哈萨克斯坦族民歌《玛依拉》采用钢琴独特的技法,赋予了该舞蹈作品极强的舞蹈性。因此,为了更好的将钢琴伴奏与中国民族声乐作品进行融合,应赋予钢琴伴奏民族性的特征,从而帮助我国民族声乐作品能够更好的走向国际,并产生积极的影响,绽放出民族声乐作品更大的魅力。
总 结
钢琴伴奏对声音作品的演唱和创作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有助于增强作品演奏的效果,烘托整个作品的氛围,还能够带动出演唱者的情绪,将整个声乐作品诠释的情感激发出来。因此,创作者将其应用到声乐作品中,能够为声乐作品的创作增加色彩。在这一作用驱动下,钢琴伴奏者应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对声乐作品的内涵和演奏的要求等进行充分理解,通过加强与演唱者之间的情感沟通,在实践中挖掘出钢琴伴奏的价值,实现两者的有效融合,全面推动声乐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注释:
[1]张静琳.探析钢琴即兴伴奏在声乐表演中产生的艺术效果[J].戏剧之家,2021(29):64—65.
[2]陆澹丹.钢琴艺术指导在声乐作品演唱中的重要性[J].当代音乐,2021(06):131—133.
[3]陈奇含.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结合[J].黄河之声,2021(08):98—100.
[4]魏琳琳.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契合的艺术效果探究[J].黄河之声,2021(05):106—108.
[5]张 锐.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契合的艺术效果[J].北方音乐,2020(22):54—56.
[6]肖 萍.从“红花绿叶”到“珠联璧合”: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关系[J].艺海,2019(08):52—53.
[收稿日期]2021-12-08
[作者简介]胡 皓(1983— ),男,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副教授。(漳州 363105)
(责任编辑:韩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