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画二重奏

2022-04-29王小龙

当代音乐 2022年11期

[摘 要]

混沌哲学思维是混沌理论视域下的哲学思考方式,是在当代数学与哲学研究中一个影响深远的理论发现。影响之风如蝴蝶效应一样,已刮进人文艺术学科,尤其是音乐、电影等领域。电影音乐美学作为电影与音乐的联结点,是对电影音乐与画面的哲学思考。混沌哲学思维下的电影音乐与画面,蕴含着内在的混沌本质、混沌关系、混沌规律,并具有复杂的混沌现象,这种混沌现象成为影响着电影音乐美学未来发展的蝴蝶效应。

[关键词]电影音乐美学;混沌哲学;非线性系统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2)11-0039-03

电影音乐美学,是一门具有多重学科属性的交叉学科,它是电影、音乐、美学三门学科的融合研究,也是电影美学与音乐美学两门学科的跨界研究。这些学科所研究的内容都是电影音乐美学研究需要考虑的要素,从不同的要素角度审视,研究的出发点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研究结果,即电影音乐美学是以电影亦或音乐为主体的美学思考,这种不同的思考方式成为当代电影音乐美学研究的核心理念。

美学是哲学在艺术视域下的理论分支,电影音乐美学是跨学科研究的美学理论成果。从跨学科的思维出发,20世纪产生一个新兴的学说,即混沌理论,横跨自然学科、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等领域,对众多学科的内部产生深远影响,包括哲学在内。混沌理论从与哲学不同的角度去探索世界的本质与规律,与哲学产生互补关系,并形成独特的混沌哲学思维。这种哲学思维已经影响艺术领域多年,尤其在音乐领域,已成为作曲家、理论家进行创作与分析的美学路径,在电影领域同样有所影响。本文意在通过混沌哲学思维审视电影音乐的美学本质,探索出新的认知,旨在以小见大,以新的认知见电影,见音乐,见艺术。

一、电影中音画结合的混沌本质

混沌理论所研究的是非线性动态系统中的混沌现象,非线性系统源于数学,在本文的语境下,非线性动态系统是一种不以固有规律运动的演化过程,电影音乐与画面的结合即是一种不以固定规律运动的演化过程,电影音乐的美学本质存在于这种“演化过程”中。

混沌哲学思维是将事物作为一种“演化过程”进行研究,世界的发展轨迹是不断演化的过程,电影和音乐正是关于“演化”与“过程”的艺术,“演化”在于电影和音乐自始至终都是不断地向前发展,不断地衍生,例如,系列电影可以一部一部地拍下去,音乐作品可能是一首歌曲,也可能是单乐章的交响诗,抑或四乐章的交响曲,甚至是多乐章的组曲,这是不断演化的结果。“过程”在于电影和音乐自始至终都是在过程中展现和表达,结束即是电影的结局与音符的终止。这种具备“演化过程”的事物就是一个非线性动态系统。

在混沌哲学思维下,世界是一个庞大的非线性动态系统,电影或音乐都是独立的非线性动态系统,构成电影或音乐的所有要素都是系统内部的子系统。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形成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彼此相互影响、相互发展,例如,电影中叙事子系统会改变电影的走向;音乐中和声子系统会改变音乐的长度;音乐的体裁影响着结构子系统的框架。子系统之间也会相互制约、相互补充,如电影中叙事子系统的细微变化支配着画面子系统的剪辑、拼贴,音乐中旋律子系统的音高位置牵制着和声子系统与调性子系统的运用。因此,系统内部的每一个子系统也是非线性动态系统,画面子系統含有叙事要素,镜头子系统含有画面要素,旋律子系统含有和声要素,和声子系统含有调性要素,每一个子系统都无法完全独立。混沌理论称这种系统与子系统,及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衍化关系为混沌现象。

电影音乐是两个独立的非线性动态系统,相互融合的混沌现象,也是一种非线性系统向外衍生的混沌现象。区别在于以电影抑或音乐作为主体,电影和音乐两种艺术依存于两种不同的载体,电影依存于画面,音乐依存于声音。电影是以人的视觉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依托,是视觉层面上的非线性动态系统,加入声音是向听觉层的衍生,反之,音乐是听觉层上的非线性动态系统,加入画面是向视觉层的衍生。无论是哪一种混沌现象,电影音乐作为一个非线性动态系统,都比电影或音乐两个独立的非线性动态系统更具复杂性。

这种复杂性表现在于它们由于彼此的加入,使其本质发生了变化。它们的载体从单一载体变成双重载体,音乐要依存于画面,电影也要依存于声音。电影音乐由两个非线性动态系统变成一个非线性动态系统,音乐与画面在同一个系统中相互衍生,如电影音乐中旋律子系统不仅受制于和声子系统和调性子系统,而且受制于画面中的要素,如环境子系统、人物子系统等;电影画面中人物子系统不仅受制于环境子系统,而且受制于音乐中的要素,如旋律子系统和节奏子系统等。随着电影和音乐两个系统的融合,内部的混沌现象形成多元化的态势。这里有两层含义:

第一,在混沌哲学思维下,所有学科之间都是没有壁垒的,世界是持续动态发展的整体,虽然电影音乐是艺术学科内部门类的跨界融合,没有冲破学科壁垒,但多元化的态势符合学科之间动态发展的未来方向。

第二,在混沌哲学思维下分析电影音乐,是将音乐与画面当作一个整体,亦当作一种艺术,分析内部的混沌现象而探其本质,不是将电影音乐当作两个独立的个体,亦当作两种艺术,通过比较音乐与画面的相同与不同而探其本质,这是不同的哲学思考方式。

二、电影中音画辩证的混沌关系

在混沌哲学视域下,之所以能够将电影中的音乐与画面当作一个整体,另一个原因是电影和音乐不仅都具有时间性与空间性特征,而且在时间与空间中具有运动性特征,并处于持续运动的状态。非线性动态系统的“动态”即是一种运动的状态,并且是不以固定规律持续运动着。在一部具有音乐元素的电影作品中,音乐与画面在听觉与视觉两个层面展现的样子,同样是没有固定规律的,可能会呈现音画同步,或者音画对位,抑或音画平行,以及更多充满可能性的音画辩证关系。如同室内乐的二重奏,两种乐器在两个声部之间游走,音符或行或停,或走或留,或进或退,呈现在时间与空间中交错运动的状态。这是混沌现象的不同展现方式。相对于单独的音乐或画面来说,两者成为一个整体,不仅丰富了彼此的艺术表现形式,而且深化了彼此的混沌关系。

笔者曾在一篇论文[1]中提到,混沌哲学在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下,将音乐本体的所有构成要素归属为两种不同的表现手段,具有时间特征的要素归属为整体表现手段,具有空间特征的要素归属为基本表现手段,以此审视音乐本体中各要素的混沌关系。同样的方法论亦可运用在电影音乐本体之中。

在电影音乐与画面的“演化过程”中,凡具有时间特征的要素,如人物在行为与心理上的变化、剧情在矛盾与解决中的走向、环境在时间与空间里的交错,这些符合运动状态的要素,以及与这些要素同时运动的音乐要素(可能只是一个音乐的动机、乐句、乐段等要素),都是整体表现手段。凡具有空间特征的要素,如人物、事件、环境,这些符合存在状态的要素,以及与这些要素同时存在的音乐要素(同上述),都是基本表现手段。谈到这里,不得不提到一点,混沌哲学所指的具有空间特征的基本表现手段,与通常所说电影的空间性是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混沌哲学的语义,指在非线性动态系统中,在同一个时间节点存在,并与在时间中运动的状态(整体表现手段)相对应的状态(基本表现手段),后者是电影本体的语义,指电影在运动中具有空间上的广延性。据此进一步阐述,混沌哲学思维并不执于将事物当作一个绝对运动的过程,同样会考虑运动状态相对应的静止存在状态。因此,混沌哲学中是含有辩证思维的,那么,探索音乐与画面的辩证关系,可从以下两方面剖析:

第一,音乐与画面的基本表现手段相互制约,使非线性动态系统的运动状态变得更加有序。在电影画面的人物、事件、环境等要素中加入相应的音乐要素,在视觉层,表现对现实内容的客观认识,在听觉层,关联对此客观内容的主观意识,深化了基本表现手段的多维性。例如,当人们看到电影画面中某个人物、事件、环境出现,同时听到某段音乐,并反复出现,不断深化人们对人物、事件、环境与音乐的联觉。这种音画创作方式,不仅促进人物、事件、环境等子系统,与相应的音乐要素子系统之间相互制约,而且强化整个非线性动态系统在运动过程中的有序性。

第二,音乐与画面的整体表现手段相互影响,使非线性动态系统的运动状态变得更加无序。电影音乐的整体表现手段,即音乐在电影中的运动状态,会被音乐内部大量的旋律、和声、配器等子系统影响而没有固定规律。电影画面的整体表现手段产生大量的蒙太奇手法,画面中会发生没有固定规律的运动状态。电影音乐与画面这两种运动状态叠加在一起,同样是一种音画创作方式,并强化整个非线性动态系统在运动过程中的无序性。

三、电影中音画创作的混沌规律

电影音乐与画面在这种有序性与无序性共存的运动过程中,创作了电影,也创作了电影音乐。有序性与无序性是非线性动态系统不以固定规律运动的内在属性,但没有固定的规律不代表没有规律,混沌理论将事物由有序逐渐走向无序,且两者共同存在的发展规律,称之为“混沌序”。“混沌序”是非线性动态系统的运动规律,影响着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相互发展,以及子系统之间相互制约的程度。那么,电影音乐抑或说电影音乐与画面的“演化过程”,作为一个非线性动态系统,它在“混沌序”中其内部如何运行,或者说是如何通过“混沌序”的存在,把握电影音乐与画面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的程度,是探索其混沌规律的方向。

混沌理论认为在“混沌序”中存在着奇异吸引子,它是“混沌序”得以运行的核心,是事物能够在内部要素无序的变化的基础上,整体依旧以有序的状态运行的原因。奇异吸引子存在于非线性动态系统,以及内部任何具备非线性特征的子系统之中,它的作用是让系统内部要素子系统的运动产生吸附现象,吸附于非线性动态系统的初始条件。初始条件是系统与子系统在开始阶段形成的状态。例如,音乐主题是非线性动态系统的初始条件,所有要素如和声、旋律、曲式等子系统的运动围绕着主题而变化就是奇异吸引子的吸附现象,所有子系统吸附于主题的运行规则即是奇异吸引子本身。由此可见,电影音乐与画面创作的奇异吸引子和与之相随着吸附现象,是探索其混沌规律方向的切入点。

关于奇异吸引子的吸附现象,在众多电影研究文献中已有涉猎,例如,电影导演的混沌哲学思想;电影创作的非线性叙事思维;电影的分形理论等相关研究,这些研究的视域大多是观照电影画面的部分,内容都与奇异吸引子有关,其中分形理论中的分形特征即是奇异吸引子的特点之一。混沌是时间上的分形,而分形是空间上的混沌。[2]分形起源于几何学,是非线性特征在空间上的几何表现。因此,分形体现在具有空间性的整体表现手段,如人物、事件、环境等子系统的奇异吸引子的吸附现象。但是,当我们把研究视域扩大,将电影音乐与画面都囊括其中,研究视点兼具时间性的基本表现手段,不仅整个系统内部的奇异吸引子会增多,每个奇异吸引子的吸附现象也会增多,而且,会发现奇异吸引子的吸附现象控制着音乐与画面各要素子系统之间相互制约的程度。具有以下两个表现:

第一,当制约处于均衡状态,音乐与画面在电影中联系程度较松懈,音乐不完全受画面影响,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表现形式是音画平行、音画游离等,音乐要素子系统更多由自身的奇异吸引子控制,其吸附现象与画面要素子系统相互独立。

第二,当制约处于失衡状态,音乐画面在电影中联系程度较紧密,音乐受画面影响,具有一定的依附性,表现形式是音画同步、音画对位等,音乐要素子系统更多由画面要素子系统的奇异吸引子控制,其吸附现象与画面要素子系统相互依存。

两种运动状态在电影音画创作上没有好坏之分、轻重之别,各有特点。均衡的状态能通过音乐的表现去开启电影的叙事美学,抑或是创造多层的空间,失衡的状态能通过音乐的表达去抒发电影的美学功能,抑或是将音乐融入电影的主题要素,成为电影主题的一部分。两种运动状态的变化取决于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奇异吸引子的吸附现象,就是电影音乐与画面创作的混沌规律。

结 语

本文以跨学科研究作为理论前提,运用混沌哲学思维,跨越式地扎根在电影音乐本体中,从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两个层面进行剖析。首先,在横线层面,将三个具有深层要义的美学概念即本质、关系、规律作为横切面,将学术视点深入到电影音乐美学的架构之中,探析其混沌现象,确证了电影音乐本体符合混沌哲学的语境。其次,在纵向层面,对电影音乐与画面进行比较研究,探索各自本体与结合在一起的混沌特点,论证了电影音乐创作具有混沌哲学的思维。

综上所述,就像洛伦兹在《混沌的本质》中说:“音乐中相当多不同形式的混沌还没有被发现,在作曲的过程中已经引进了这些混沌。”[3]那么,在電影音乐创作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方向上,“嫁接”混沌哲学思维,将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注释:

[1]

王小龙.“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谈作曲家姜万通音乐思想中的混沌哲学[J].乐府新声,2016(02):41—44.

[2]林夏水等.分形的哲学漫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73.

[3]姜万通.混沌·分形与音乐——音乐作品的混沌本质与分形研究初探[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4.

(责任编辑:张洪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