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桥隧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及对策

2022-04-29刘胜雄

运输经理世界 2022年16期
关键词:摊铺沥青路面

刘胜雄

(甘肃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50)

0 引言

随着我国公路交通运输产业的蓬勃发展,桥隧工程项目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愈发深远,工程建设水平与质量更是直接关系到过往车辆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伴随着公路建设标准的不断提升,桥隧工程施工规模快速增长,建设现场对质量带来负面影响的因素越来越多,如果施工单位不能有效处理施工建设过程的各类质量隐患,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不到位,我国桥隧工程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公路工程的社会价值也会被大幅削弱。因此,桥隧工程建设环节,施工单位应明确把控工程建设质量控制难点与策略,明确施工技术的应用与优化方向,并对管理方式进行创新,推动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 桥隧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难点

道路桥隧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复杂的气候条件、地质环境以及建设单位的技术实力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施工质量。因此,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应深入桥隧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明确分析各类影响要素对工程建设水平的影响深度,最大限度地避免建设质量问题并提高建设效率。

1.1 钢筋腐蚀问题

钢筋是桥隧工程施工建设的重要材料,不仅可有效提高桥隧工程稳定性与抗震能力,也可使工程的耐久性得到全面提升,桥隧工程可用寿命得到延长,而稳定的整体结构也可避免桥隧路面出现裂缝现象,极大地提高过往车辆的安全系数。但桥隧工程建设环节,钢筋锈蚀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混凝土浇筑使用管理环节,很多施工单位缺少钢筋材料的保护意识,建设现场未能对施工人员的作业行为进行管控,钢筋材料表面未能及时涂抹防腐蚀材料,或在钢筋输送或安装时,因钢筋的相互碰撞而导致防腐蚀层出现破损,最终导致钢筋出现锈蚀。

1.2 铺装层脱落现象

现阶段,很多桥隧工程路面施工建设工作开始前,工程团队未真正意识到铺装层原材料检测环节的价值,未严格按照设计标准与建设需求进行铺装层原材料采购,最终导致很多不规范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此外,施工建设与管理人员的质量责任意识不强,材料质量检测与管控工作未能及时到位,铺装层施工工艺流程管控不科学,质量强化目标不明确以及后期养护工作没有及时到位,针对铺装层施工质量问题没有进行及时修复,都会对后续路面的使用带来极大影响。

1.3 混凝土裂缝问题

桥隧工程实施过程中,混凝土浇筑作业十分重要,但很多施工单位却在此环节存在质量管理问题,使得混凝土出现结构裂缝,影响桥隧路面的安全性,降低桥隧工程的使用价值。混凝土裂缝不仅影响过往车辆的安全性,这种裂缝带来的破坏很难通过常规操作消除,而且后期维护作业投入大幅增加。桥隧施工混凝土浇筑工作中,温度控制是影响混凝土裂缝出现概率的关键因素。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浇筑完成20个小时后,混凝土内外温差将回升至30℃左右,如果工程建设团队未能采取合理的温差控制策略,在热胀冷缩效应下,混凝土裂缝将难以避免。此外,混凝土配比与材料选择等因素也会影响到混凝土结构强度与稳定性,如果控制不到位,施工裂缝出现概率也会大幅增加。

1.4 沥青结构裂缝问题

桥隧工程路面施工建设期间,沥青拌和料是一种常见的路面铺装材料。但是,实际建设期间,工程建设团队在沥青拌和、运输、摊铺与碾压等环节存在一定的管理疏漏,工作作业人员未能严格按照建设标准与作业规范落实各项工艺细节,最终导致路面施工建设完整度较差,路面防水性能不足。沥青结构存在裂缝,其整体强度与耐久性将严重下滑,路面平整度与工程建设标准不符,桥隧工程投入使用后的维护工作压力也会大幅增加,后续保养更是困难重重。

1.5 路面防排水问题

桥隧工程路面排水系统设置具备较强的专业性与综合性。排水系统建设环节,工程建设团队多采用防水卷材,并根据施工建设需求对作业细节进行调整。防排水建设施工需首先确定防水材料,随后沿着横纵环方向进行排水管铺设,但建设过程中的环境因素以及施工作业人员技术水平等均会对防排水作业质量造成影响。如果桥隧工程路面防排水体系不够完善,防排水质量不达标,自然降水条件下,水体会快速渗入路面内部,甚至进入桥隧工程的主体结构,而这种渗水问题将会逐步破坏桥隧工程结构强度与稳定性,路面塌陷、裂缝等现象将频繁出现,后期维护与保障工作压力大幅增加。

2 桥隧工程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1 施工前的方案与资源搭配

桥隧工程施工建设开始前,工程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应注重对具体施工方案的合理分析与编制,针对项目建设需求以及建设区域的各项影响要素,制定严格且完善的设计方案图纸,设计人员应与施工建设者保持良好沟通,施工单位应做好人员管理与配置工作,注重原材料的管控与人员专业能力的培养。

2.2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控

桥隧工程施工建设期间,沥青混凝土材料的拌和、运输、摊铺以及碾压等施工环节都会影响到路面完工质量,虽然桥隧路面施工与传统道路路面施工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是,施工单位也要明确把控桥隧施工建设的特点与需求,并同时控制施工建设期间的防火保障能力。在路面建设开始前,工程人员需要对施工材料按比例配合,并做好试验工作,根据施工作业步骤,科学开展材料输送、摊铺与碾压。

2.3 施工后期的维护与保养

桥隧工程路面作业完工后,工程团队应及时进行后期维护与保养,针对混凝土材料以及沥青材料特点,严格管控保养细节与策略,确保材料凝固后可拥有良好的稳定性与强度,其各项参数与质量可满足施工建设标准。

3 桥隧工程路面施工作业质量控制策略

3.1 桥隧工程路面施工作业前期的质量管控策略

桥隧工程路面施工作业开始前,施工单位与企业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为施工质量管理与保障打下良好基础,从设计与使用两个层面入手,做好各个环节的管控。设计环节,设计部门在确定项目建设的具体需求以及建设现场实际特点后,依照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类影响要素,绘制科学且可行的施工建设图纸,设计实施环节,设计工作者也要与施工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并对设计团队人员构成进行优化,明确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具体职责与岗位,做好监管与分工。施工团队需结合工程建设标准以及建设过程将采用的技术工艺,对人员队伍进行培训与优化调整,做好管理人员的培养,明确各类管理岗位的具体职责以及具体的管理细则,并对各类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对材料质量进行审核,最大限度减少意外因素对桥隧工程路面质量的破坏。

3.2 材料选择以及沥青混凝土拌和运输期间的质量管控策略

桥隧工程路面施工作业期间,沥青混凝土材料的选择以及拌和工艺的控制将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质量。混凝土与沥青原材料选择是工程的基础环节,施工团队应做好材料选购、运输以及现场质检与保管的各项管控,充分重视施工材料与施工质量之间的关联,对进入施工建设现场的沥青、水泥以及砂石等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检管理。此外,沥青混凝土拌和过程中使用的水也是影响作业质量的关键点,水体要保证纯净,不能存在任何杂质,酸碱度应与规范标准保持一致。桥隧工程路面施工作业期间,沥青材料防火性能的保障工作也要与沥青混凝土拌和作业同步实施,可在沥青材料内部添加高质量的阻燃剂,并同时对沥青材料的质量指标进行审查,确保其符合建设防火规范。沥青材料拌和期间,材料的配比、添加顺序以及拌和时间都要进行控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类阻燃剂的效能,从而为后续材料摊铺与碾压环节奠定良好基础。

沥青混凝土材料拌和工作完成后,工程团队需使用特定的运输设备将材料输送至建设现场。材料运输环节,管理工作者应时刻关注材料温度变化,应采取必要的保温隔热措施,避免沥青混凝土材料温度大幅下滑,采用专业的大吨位运输车。此外,为避免沥青混凝土材料拌和后出现性质变化,工程团队应保证拌和效率与摊铺进度一致。此外,沥青材料黏度很高,为避免材料污染运输装置,工程人员需要在车厢内部喷洒油水混合物,从而让材料与运输装置保持隔离状态,维持车辆内部的清洁,避免材料与车辆底部出现黏连。

3.3 沥青混凝土摊铺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

沥青混凝土摊铺作业实施前,工程管理人员需要对摊铺设备进行检查,避免摊铺环节出现设备故障,保持摊铺的连续性。设备检查环节应注重设备性能的分析,并核查摊铺设备参数是否与摊铺作业规范保持一致。此外,沥青混合料运输至现场后,工程人员也要对材料进行检查,外观、颜色、温度等都要进行核对,并严格控制摊铺过程中的厚度,依照路面施工建设压实度的指标参数,确定合理的摊铺厚度,确保路面建设质量与规范标准保持一致。沥青材料摊铺过程中,因材料自身的特殊性,很容易出现离析现象,而这种现象将直接影响到材料性质,控制不到位也将破坏路面建设质量与使用寿命。针对这一问题,施工团队可采用重复性多次摊铺的方式,利用多台摊铺机,以梯队的形式进行同步摊铺作业。此外,摊铺机出料口也要安装传感器,实时控制摊铺振动系统的频率与振幅。摊铺机运转时,操作人员应注意熨平板高度变化,避免其出现浮动而影响到摊铺平整度,控制摊铺机前进速度,确保出料口出料的连续性与均匀性,并加强对料斗翼板的管理,维持整个摊铺作业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3.4 沥青材料碾压环节的质量控制

沥青混凝土材料碾压环节,工程人员应首先关注碾压温度的管理,通常情况下,材料温度越高,碾压质量越高,但过高的温度也会加大施工作业难度,碾压机设备的稳定性也会受到影响。碾压作业可分三次进行,三次碾压作业的温度应分别控制在130℃、110℃与85℃,连续三次的碾压作业不仅可以保证路面碾压强度与质量,也可避免后续返工作业,加快工程建设进度。碾压作业期间,如果工程人员未能进行合理的温度控制,路面将会留下明显的碾压痕迹,直接破坏路面结构的完整性与平整度。此外,碾压程度的控制也是路面施工质量管理的关键,压实度不足,路面结构强度将难以保证,耐久性与使用寿命将受到影响,路面很容易出现破损,后期维护保养工作难度加大。因此,工程人员应结合马歇尔标准密度与最大理论密度标准,对压实度进行合理且有效地控制,让碾压环节充分达标。

3.5 路面施工完工后的质量控制

桥隧工程路面作业完工后,工程人员也要对路面进行必要的维护与保养,虽然这一环节并不是施工建设的重点,但是也会直接影响到桥隧工程路面的使用年限与稳定性,因此,施工单位应充分重视其地位与实施要点内容。例如,摊铺工作完成后,工程团队需要在现场进行必要的管理,避免杂物飘落在路面,并根据沥青材料的凝结时间,设置合理的封路保养体系。桥隧工程投入使用后,也要定期进行路面完整度检查,一旦发现破损应及时进行处理。

3.6 注重钢筋材料防锈蚀处理工作

钢筋材料在桥隧工程路面施工建设环节十分常见,是路面建设的重要一环,工程团队应创建完善的钢筋材料管理制度,并对施工作业现场作业工作者进行培训,严格按照钢筋材料防锈蚀的各项标准进行涂层作业。此外,施工建设团队也要树立钢筋材料的保护意识,钢筋材料运输、存储以及焊接过程都要进行必要地保护,可采用电化学防护方式,让钢筋的化学性质保持稳定。如果钢筋材料已出现锈蚀,应及时进行处理,可采用喷砂法实施除锈工作。

3.7 注重施工作业人员的专业素质管理

施工人员是影响施工作业的首要因素,只有作业人员与管理人员具备足够的专业素质与责任意识,桥隧工程路面施工建设方可实现高质量、高效率完工。因此,施工团队应结合桥隧工程路面建设期间所需的作业人员不同,针对性开展专业培训工作,并辅以严格的监管体系,针对施工人员的作业行为进行管控。此外,施工单位应设立严格的责任制度体系,每一位管理工作者都要对具体施工作业环节的质量状况负责。同时,施工过程应配备技术人员,对施工现场的技术工艺落实效果进行检查,同步做好施工技术记录档案,而主管人员与责任工作者需要对施工状况进行监督,对作业管理策略进行优化调整,不断提高施工作业管控质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桥隧工程路面施工作业期间,工程团队应做好材料、设备与人员的科学管理,针对施工作业的难点与管控要点,将管理落实到每一个作业环节,及时消除施工作业现场存在的疏忽与质量隐患,多角度改善施工作业质量,科学管理技术工艺,针对每一位作业人员的操作行为进行管控,并做好施工记录,不断提高桥隧工程路面工程建设质量,为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摊铺沥青路面
沥青混合料沥青用量测试方法研究
沥青路面双横坡一次摊铺施工技术研究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标准化施工中3D摊铺技术的应用
微裂均质化处治再生技术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应用
3D摊铺技术在路面施工中的运用
SBS改性沥青砼再生设计与路用性能评价
路面上的新科技
双层摊铺技术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应用
节能低排放型温拌沥青混合料在寒冷地区的应用前景
大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