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22-04-29姚夏雪张彦艳周洢周雨彤
姚夏雪 张彦艳 周洢 周雨彤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中愈发兴盛,更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直至今日,中国传统文化的应用依然在各行各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更是被园林景观设计者赋予了新的生命[1]。本文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基础,结合目前国内园林设计案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景观园林中的发展趋势以及价值体现,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园林景观;设计;应用研究
每一个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都具有其自身的蕴意,它折射出每个时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民族精神。在当今世界文化精彩荟萃的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各种当代艺术设计中,让其得到更好地发展,是每一个艺术设计者都必须深刻思考的问题。
一、园林景观设计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生活的物质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从而更加注重精神文化生活,而园林景观不仅能美化城市、保护环境,更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使人们身心愉悦。在当今环境与园林景观发展大趋势下,园林景观设计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生态化发展
园林景观设计在改善环境质量、美化城市风貌、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随着城市进程化的发展,绿地面积不断萎缩,生态环境严峻,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化方面便显得尤为重要。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更应该注重遵循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去建设多功能、多层次的生物群落,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空间。总之,在设计中,设计者们必须要科学配置各类要素,从而提高园林的生态价值,为人们建立更好的生活环境。
(二)坚持创新发展
当今世界科技水平发展迅速,人们日益注重生活环境的建设。这对如今的园林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设计中要注重园林景观设计的创新和发展[2]。但创新发展并不意味着抛弃传统的造园方法,正确的创新发展应该是将传承文化与创新文化进行有机融合,所以,设计者在设计中更应深刻理解园林景观设计创新发展的内涵以及运用方式,这样才能赋予园林景观设计更深的内涵和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三)坚持人性化发展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不单单是用来供人观赏的场所,它已逐渐成为人们游憩、休息、娱乐的场地,园林景观与人们的联系越来越多,但当前的园林景观设计,又往往缺乏“人性化”的思考。因此,如何更好地使园林景观设计与人们的居住环境和谐统一便成为了设计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我们能看出应用人性化理念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园林景观设计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四)坚持因地制宜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个地区的文化迥然不同[3]。但就目前城市发展的模式来看,城市间的差异在缩小,城市建设逐渐缺少了地方性的特色,这对本地文化特色的传承和发展十分不利。为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者必须“因地制宜”,从当地特色地形、气候、人文等方面入手,设计出符合当地特色的园林景观[4]。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绵延数千年走到今天,它兼容并蓄,和而不同[5]。它是中国的璀璨历史文化遗产,它有着凝聚全民族思想方式、道德情感、价值观、行为、习俗的作用;它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限制着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它为当今新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历史基础和客观基础,对现实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載体,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反映了中华民族各个阶段特色不一的文化。节日、图腾、思想、书法、服饰、建筑、信仰文化等等元素,他们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的一部分。
三、中国传统文化要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灵魂之光——雄浑浩荡的文学与艺术、博大宽容的哲思气质、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和兼收并蓄的文化表征无一不渗透进风景园林艺术的发展进程当中。
(一)中国传统图腾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起初,“图腾”二字由印第安人提出,它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并能表达人们对祖先的崇拜之情、对大自然产物的尊崇之心。现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图腾也逐渐能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民族内涵、艺术文化、审美情趣。现如今,将中国传统图腾应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去是十分有必要的,一方面,它表达了民族的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美好愿望,另一方面,它能够使当代人民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图腾,从而加深人民对国家传统、国家文化的了解。
中国历史上,动物类:龙、凤、虎、蝠、雀和植物类:梅、兰、竹、菊、松等都常常作为图腾崇拜物供人敬仰与信奉。在古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各式各样的图腾运用更是达到了一个巅峰的状态。苏州园林中常见的铺地图案“暗八仙纹”,就是利用道教神仙中八仙的法器铺装,它寓意着吉祥平安;苏州园林中也常常运用“岁寒三友”的图腾来表现“高风亮节”的雅意、用鹌鹑、菊花、枫叶落叶的图腾来表示“长命百岁”之意、用獾和喜鹊表现“欢天喜地”的意义、用爆竹、鲤鱼、儿童来表现“年年有余”之意等。
在当代,中国传统图腾的应用更是被各类艺术设计者赋予了新的生命,比如浙江余杭良渚的“白鸟朝凤”雕塑设计、云南大理的“祥云”绿雕设计、贵州的“龙门”文化中心、北京地铁站“青花瓷”雨棚的景观设计等等数不胜数的案例,这些设计往往也能反映出当代我国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中国传统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传统色彩的运用是博大精深的,它是中国古代人民在生活中体悟着四季更替和自然生态的种种更迭循环而逐渐积累出来的色彩。天青、绛紫、月白、浅云、黛蓝、天水碧、海天霞……这些典雅而有诗意的词语,都是古人对色彩的别称,这些色彩名字无论从文字还是意象上,都真实地传达了自然的美感,更饱含了古人的哲学智慧。
在我国古代的园林景观设计中,胭脂、鹅黄这类传统颜色往往在亭台楼榭出现,表达祥和、希望;月白、水绿这类传统色彩也常常运用在墙体、水坛小品中,这类颜色往往代表着清新、柔和、自然;水墨、黛螺常在廊架、铺装、亭子中出现,代表着沉稳、内敛;青花蓝、群青是常在各类装饰景观小品所见的颜色,它代表着典雅、温润、高洁。
另外,在苏州园林典型代表——拙政园中,因其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树木多为常绿阔叶林,所以园林中树木繁茂、四季常青。拙政园中的“远香堂”、“留听阁”、“枇杷园”等建筑也采用的低饱和度、低明度、冷色调的黑、白、灰做其主要装饰色彩,建筑色彩与植物色彩的结合使得拙政园具有天然的江南气息,斗转星移、渊源历史留下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使拙政园更显匠心独运、与众不同。以上都是我国古代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常出现的色彩。当代的园林景观设计者更要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将各种中国传统色彩融入园林景观设计中去,这样能打造出既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又蕴含我国传统文化的园林景观设计。
(三)中国汉字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汉字素有端正、形美、流畅之名,其又包含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极具飘逸的形式,蕴含着气韵生动、线条柔和等艺术美感,也正是因为汉字所具有的这些特征,才使它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极大限度地运用。
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者便常常围绕汉字优美的形态、美好的寓意等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比如在各類花坛设计中,汉字常常以绿雕、金属雕、铜雕等形式出现,又或是用一段富含优美蕴意的文字刻在景观墙面、景观入口、景观小品等设计上。在古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最常见的便是以“口”字围绕四周,形成一个较为闭合的园林空间布局形式。例如苏州畅园,以“口”字围绕,形成一个闭合空间,四周围绕着各类建筑物,中心处设有水池以及亭台楼阁等。再比如,当代西安昌建城项目中以汉字为主要设计元素的一个正方体小品景观雕塑、西安女娲山庄充满诗意的水景、西安永兴坊几十步一处的陕西方言汉字水景、汉字雕塑等。
采用汉字元素来设计园林最为常见的一种方法还是在造园中为匾额、楹联、屏风等处题词作文。“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秀出水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此词出自李白的《望五老峰》,撰于苏州园林留园的“五峰仙馆”,表达了园主隐逸山林、不愿入仕为官的心态。狮子林扇亭中有一处“文天祥石碑”,上面篆刻着文天祥的《梅花诗》:“静需群动息,身雅一身清;春色凭谁记,梅花插座瓶。”这是文天祥寄梅咏怀、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心态,园主也借此表明自己与之相同的心态。另外,古代园师在园林景观设计动势处理上,便多以悬、挑、跨等手法营造类似于汉字的动势之美。
中国汉字历史渊源流长,不但形态美、还蕴意深,它的象征性和形体丰富性构成了特殊的个性与形式美感,极具装饰性,所以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发扬汉字文化也是园林设计中的一个方向。
(四)中国传统思想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传统思想与中国古代园林设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纵观其发展的历程,儒家和道家思想是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首先是儒家思想影响下的园林,对园林景观设计影响较大的有“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它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所以古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常常以自然山水、地质地貌为元素造景,更在其中加入儒家思想特有的书法文化进行点缀。曾经的阿房宫设计中,“天人合一”思想更是极尽彰显,它基本算是对应“天象”所建造,营建特点又结合地形自由布局,宛若与自然融为一体,它的设计淋漓尽致地体现儒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在儒家思想中,“大一统”、“中轴对称”的思想更是对园林造景有很深的影响,河南的承德避暑山庄便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代表,他作为封建朝代末尾的代表性建筑,标志了中华民族思想大一统。它用建筑、植物做出两边对称的感觉、营造对称美的氛围。儒家思想中的“礼制”思想也在园林中体现,譬如我们可以从颐和园中的玉澜堂、宜芸馆形制、色彩、规模、结构、部件等方面看出,统治者是严格地按照“礼制”所确定的社会等级次序关系和名分来进行修建的。
道家学派——老子曾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从此看来,在几千年前道家也注意到了自然的美妙之处,这种“道法自然”的思想设计也不断地融入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中经常强调的“源于自然但高于自然”便是最好的体现。此外,道家中的“大隐文化”在古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著名的苏州沧浪亭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在“隐在朝市”新隐逸思想的影响下建成,整座园林以自然为美。再比如,“贵柔”和“尚曲”两个思想的影响下,我国古代园林的曲线往往婀娜多姿、极具美感,园林中的道路、河岸湖岸、亭台楼榭都极具丰富的曲线之美,植物配置更避免规则,常设置高低起伏、左右错落的形式布局。
中国传统思想百舸争流,古代园林景观设计备受其影响,在当今世界思想荟萃的局势下,艺术设计者们更应该重视中国传统思想。“取其精华”让中国传统思想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如何得到更好的表现是当今艺术设计者们必须重视的。
四、结语
伴随着世界一体化局势的加深,中国的各行各业迎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其中,中国的园林景观设计如何在大局势下依然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独有的魅力,将会成为广大中国艺术设计者不断摸索探寻的问题。所以,在当代的园林景观设计中,艺术设计者更应该结合“人性化”围绕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设计适合当代人们的园林景观设计。在继承自身传统文化的同时,融入其他特色文化元素,使园林景观设计具有时代性和进步性。
参考文献:
[1]裘金晶.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华东科技(综合),2018.
[2]李蟪伶.浅谈我国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发展创新[J].华夏地理,2016.
[3]刘文婷.论园林景观中的因地制宜[J].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2019.
[4]闫庆国.浅谈现代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理念与作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
[5]李新.浅谈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及现代传承意义[J].中国民族博览,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