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苏轼作品教学策略
2022-04-29张宏宇
张宏宇
摘 要:在部编版初中语文苏轼作品的教学中,出现教材无序编排,作品情感复杂的现象,使得给作品教学带来很大难度,可以通过知人论世,背景故事化、纵横比较,教学群文化的方式加以解决。
关键词:初中语文;苏轼作品;教学策略
在部编版初中语文课本中,所选入苏轼的作品有八年级上册的《记承天寺夜游》、八年级下册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禹居所》、九年级上册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九年级下册《江城子·密州出猎》、九年级下册《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些都是苏轼居住在“密州”、“黄州”时所写的词作,对于学生了解苏轼人生变化是非常有帮助的。
一、部编版初中语文苏轼作品教学难度分析
在初中阶段,对于苏轼的作品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这对理解苏轼的心理历程是至关重要的,但是从教学效果来看并不是很乐观。因此在对苏轼作品教学的时候存在这不小的困难。
(一)教材无序编排
从部编版的编排来看,如果以地点划分:《记承天寺夜游》、《卜算子·黄州定慧院禹居所》是苏轼在黄州时所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密州时所写,《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又是在黄州所作。从地点来看出现苏轼其实是先去的密州,然后再去的黄州,并不是按照苏轼有序的人生轨迹编排的。①如果以时间划分:《记承天寺夜游》(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卜算子·黄州定慧院禹居所》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十二月或元豐六年(1083年)初、《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江城子·密州出猎》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从时间来看,选的苏轼作品时间是乱序的,并不是按照苏轼正常的人生时间编排的。如果按照主题划分:《记承天寺夜游》传达出壮志难酬的苦闷以及乐观的人生态度,《卜算子·黄州定慧院禹居所》传达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传达出的是乐观豁达的心境。《江城子·密州出猎》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传达出旷达超脱的胸襟。从主题来看,除了《江城子·密州出猎》都传达出了人生乐观的心态,但是这种不一致的情感编排也使得学生对于了解诗人情感变化造成困惑。
(二)作品情感复杂
苏轼作品有个特点就在于不仅仅是抒发一种情感,他的词往往是多种情感的萦绕。比如在《记承天寺夜游》中他与张怀民信庭闲步时,苏轼认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从这句话中不仅可以看出他与张怀民都同贬黄州时所表现出的乐观精神,还传达出苏轼的无奈与自责。此时的苏轼没有了意气风发的姿态,因为他知道自己身居政治漩涡之中,自己抽身离开不得满足,反而牵连自己的弟弟苏辙,使得苏辙在元丰二年的时候以官职为兄赎罪,最终不允反而被贬。在元丰五年时,在与第苏辙相遇,这使得苏轼心生愧疚,于是在这句话中,就体现出了自己的自责,对于弟弟的遭遇,自己什么都干不了,只能用“闲人”这种词安慰自己的愧疚心理。另外,正值壮年时期的苏轼在为官准备报效国家之时却被迫当了一个闲人,这是多么沉痛的打击,但是苏轼确实无奈并且无力改变。又比如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苏轼说出来那句千古名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仅传达出诗人对亲友的思念以及美好的祝愿,也传达出自己仕途不顺时的乐观精神。对于仕途的不顺,苏轼在词中并没有传达出来,但是根据苏轼当时状况可以得知,苏轼自王安石变法之后就自求外放,几乎是在政治边缘徘徊,在这种时期,依然能乐观面对人生,他知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不仅仅是写诗人对于人生变化的洞察,更写出了诗人的乐观心态,“此事古难全”,自己的仕途比不上人的悲欢离合,更比不上月的阴晴圆缺,这件事自古以来都是无解的,更何况自己的仕途,于是紧接着就写出了自己的乐观精神。苏轼这种复杂的情感在部编版初中语文的选编中是比较常见的,对于初中生而言,复杂情感的把握也是比较困难的。
二、部编版初中语文苏轼作品教学策略
在苏轼作品教学时,要准确把握苏轼的作品内核,根据现有的编排方式以及作品情感,找出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老师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一)知人论世,背景故事化。
在对苏轼的作品教学中,为了节省时间,大部分老师采用的是一带而过的人生时间表,并且只要有设计苏轼的作品教学,都拿出来让学生大抄特抄。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可以快速让学生记住苏轼的人生轨迹,但是这是直面的、无趣的展示,是让学生无法对苏轼的人生变化产生兴趣。因此这种方式虽然看起来很是适合45分钟的课程,但是不可避免的导致学生丧失兴趣,这样的使得教学效率大大降低。如果长期使用这种简单的方法,一定会使得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并且对于记忆也是一种压力。要想理解苏轼的作品,就要记住苏轼的人生经历,这是无疑的,毕竟知人论世是最基本的解读作品的方式。因此在对苏轼的作品解读前,尝试着抛弃乏味的人生表,试着用口语化的语言来讲述苏轼的人生事迹,通过一两个典型的事迹抓住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快速的进入沉浸式听课状态。比如在讲解《记承天寺夜游》时,可以把苏轼元丰初年的相关事迹都放大的去复述,并且在讲述的过程中带有情感性。对于这种背景故事化展示可以有效的化解编排乱序的问题,苏轼作品是按着创作时间倒着的编排的,如果采用老师口述,学生复述的形式,反而会使得学生记得更清晰,并且从单方面获取知识转变成双方交流性获取知识,这会使得教学效率大大增加。
(二)纵横比较,教学群文化。
在解读某个苏轼作品时,不能只把这个作品当作单一教学任务处理,应该利用已有的语文资源展开对比教学,采用纵横对比使得教学内容更加深刻。诗歌的对比教学,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拓展性阅读,开阔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学习苏轼词作的积极性。②总体来看初中的苏轼作品是比较多的,是可以组成两种群文阅读,第一种是苏轼作品自己横向比较,第二种是苏轼作品与其他类似作品进行比较。比如在对《记承天寺夜游》教学时,首先可以采用苏轼作品的横向比较,横向比较又可以理解成同一阶段的比较,该词从情感上来看是困境中的乐观心态,于此相同情感的还有《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可以采用教学时作比较。《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的写作时间是“三月七日”,指的就是当时元丰五年的三月七日。《记承天寺夜游》的写作时间是“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同样两首词,写作时间就差一年,都是当时苏轼被贬黄州时所写,而且心态基本一致,这种课堂教学比较会使得学生更好的理解同一阶段苏轼的心态。从纵向比较来看,可以选取与苏轼不同时期所作的词作进行比较,这样理解苏轼就更加立体,该词可以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相比较,当时苏轼身居密州要职,并且尚未受到政治上沉痛的打击,于是执政期间热情高涨,希望能杀敌报国,报效朝廷,这是宋人较早抒发爱国情怀的一首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③因此用该词来对比《记承天寺夜游》,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苏轼政治打击前豪迈与政治打击后的乐观,这是人生心态的变化过程,与刚才的静态相比较,这种动态的对比更能让学生理解政治变故对苏轼的影响。在教学的过程中多采用纵横比较,可以使其形成群文阅读、群文教学,使得理解人物更加丰满。
在部编版初中语文苏轼的作品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分析教学难度所在,发现教材的编排问题,作品情感复杂问题,从而才能制定出相应的解决策略。这就希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先对苏轼作品有较强的研究,然后掌握问题所在,才能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
参考文献:
①张颖. 初中语文苏轼作品群文阅读教学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21.DOI:10.27363/d.cnki.gtsfu.2021.000392.
② 陈玉婷.古典诗歌的对比教学[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3(04):53-54.
③ 吴熊和.唐宋词汇评·两宋卷(一).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473-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