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约束下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
2022-04-29杨洋达振华
杨洋 达振华
摘 要:本文在考虑非期望产出时更多的是考虑碳排放约束问题,选取二氧化碳排放量。实证检验了2012-2019年二氧化碳排放下的中国30个省份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碳排放;城市土地;影响因素
一、影响因素选取
本文利用2012-2019年30个省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Tobit回归模型来分析碳排放约束下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在参考相关文献对土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和考虑数据可得性的基础上,考虑以下的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口密度、土地城镇化、对外开放、环境规制、土地利用结构、交通设施、土地市场化程度。
二、模型构建
本文从经济、地区差异等角度考虑,设立以下两个模型,因变量选取碳排放约束下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率。
M1是对30个省市整体的回归,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口密度、土地城镇化、对外开放、环境规制、土地利用结构、交通设施、土地市场化程度九个方面,考察对碳排放约束下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
三、实证结果分析
根据公式本文将碳排放约束下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各个影响因素依次放入模型中进行面板回归估计,详细结果如表7所示。
①经济发展水平(lnpgdp和(lnpgdp)2)。经济发展水平的一次项系数为负且通过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二次项系数为正且通过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经济发展水平与碳排放约束下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之间存在先降后升的“U”型曲线关系.
②产业结构升级(Is)。产业结构升级的系数为正,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这说明产业结构升级可以促进碳排放约束下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这符合经济现象的一般规律而且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作用机理。
③人口密度(Density)。人口密度的回归系数为正值,且通过了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这说明人口密度的增加可以提升碳排放约束下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人口密度的增加会形成聚集效应,带来规模经济,并且促进对城市土地的充分开发,这有利于碳排放约束下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
④土地城镇化(Landurb)。土地城镇化的系数为-0.0006,且通过了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这说明土地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会显著抑制碳排放约束下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过快的土地城镇化会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加剧,从而会降低碳排放约束下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⑤对外开放(Fdi)。对外开放的系数为正,且通过了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这说明引进外资可以显著促进碳排放约束下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阶段,引进外资带来的技术溢出、降低成本、示范效应等正面作用大于污染转移等负面作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能够加强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提升区域的整合和分工,增强土地的使用强度。
⑥环境规制(Er)。环境规制的系数为负,且通过了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这说明“波特假说”是不存在,现行环境规制水平对经济技术效率起到了负面影响,这与Hao等(2018)的研究结论一致。
⑦土地利用结构(Residential、Industrial、Facility)。居住用地占比的系数为正值,但是不显著,这说明就全国范围而言,居住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提升会对碳排放约束下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产生正向影响,但是这种正向影响不明显。工业用地占比的系数为负,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这说明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提升会对碳排放约束下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设施用地占比的系数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负,说明设施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提升会降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⑧交通设施(lnroad)。交通设施的系数显著为正,这说明交通设施的完善可以显著促进碳排放约束下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同时也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作用机理。交通设施的完善会提高城市的交通可性,缩短人力、物力等要素流动的时空距离,使城市规模扩张和经济结构升级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思路,为碳排放约束下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提供了有效的物质支撑。
⑨土地市场化水平(Marketize)。土地市场化指数的回归系数为正,但是没有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土地市场化水平对碳排放约束下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不明显。
参考文献:
[1]赵荣钦,黄贤金,揣小伟.中国土地利用碳排放的研究误区和未来趋向[J].中国土地科学,2016,30(12):83-92.
[2]冯广京,朱道林,林坚,胡振琪,丰雷,张清勇,陈美景,王庆日,张立新,杜挺,张珂.2016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7年展望[J].中国土地科学,2017,31(01):3-20.
[3]范建双,虞晓芬,周琳.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碳排放效率增长及其空间相关性[J].地理研究,2018,37(11):2177-2192.
[4]王剑,薛东前,马蓓蓓,宋永永.西北5省耕地集约利用与农业碳排放时空耦合关系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9,42(01):211-217.
[5]杜官印.建設用地对碳排放的影响关系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0,24(05):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