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梅州市百岁山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2022-04-28梁祖辉李兰芳林大都张宽云李俊芳

福建林业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药用植物药用普查

张 超,梁祖辉,李兰芳,林大都,张宽云,李俊芳,翟 明

(嘉应学院医学院,广东 梅州 514031)

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为我国传统的中医药事业奠定了物质基础,是中医药事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1]。长期以来,由于对资源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的意识较薄弱,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利用不合理现象突出,掠夺式采挖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许多药用植物资源逐渐趋于枯竭[2-3]。因此,进行药用植物资源调查,有助于全面掌握我国中药资源现状,为中药资源管理、保护及开发利用的总体规划提供基础资料。

梅州市作为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广东试点之一,在2015年率先开展普查工作,为后续全省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嘉应学院医学院普查队于2019年底正式启动梅江区的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由于百岁山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气候条件,使得药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是普查工作的重点区域。探明百岁山所蕴含的药用植物资源概况,可以为梅州市中药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及相关中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自然环境状况

百岁山位于梅州城区东郊,约东经116°10′、北纬24°17′,由八旬山—九旬山—百岁山三座海拔递增的山头组成。土地肥沃,日照、雨量充足,年均气温20.6~21.4 ℃,7月气温最高28.3~28.6 ℃,1月气温最低为11.1~11.3 ℃,年无霜期300 d以上,年均日照时间1714.6~ 2010.5 h,年均降水量1483.4~1798.4 mm,其中75%的降雨量集中在夏秋季。土壤类型主要以赤红壤为主,呈微酸性(pH 6.2~6.8)。植被类型和区系成分具有典型的南亚热带森林特征,区域内植被茂密,药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

2 方法

以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为依托,于2021年不同季节对百岁山及周边山脉开展样线调查,详细记录不同地点的植物群落、植被类型、种类及数量,并结合《中国植物志》[4]《广东植物志》[5]等植物分类学专著对植物标本进行鉴定。将野外调查数据按植物学分类方法进行整理、汇总,对百岁山药用植物多样性、生活类型、入药部位、功效等进行归类对比,同时对重点药用植物展开分析。根据百岁山药用植物资源现状,提出了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建议。

3 结果与分析

3.1 百岁山药用植物物种多样性分析

经调查整理,百岁山有野生药用植物318种,涉及104科250属,其中包括蕨类植物18科32种,裸子植物6科6种,被子植物80科280种。以科级水平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见表1。百岁山野生药用植物中含15个种以上的优势科有2个,分别是菊科(Compositae)和豆科(Fabaceae),占比1.92%;含10~15个种的科有3个,占比2.88%;含6~10个种的科有9个,占比8.65%;含2~5个种的科有44个,占比42.31%;含1个种的科有46个,占比44.23%。其中小型科(2~5种)所包含的植物有127种,占总种数的39.94%,在百岁山药用植物种类中占主导地位,可见百岁山药用植物种类主要集中在小型科内。

表1 百岁山药用植物各科所含种数统计

3.2 百岁山药用植物生活型多样性分析

对百岁山药用植物进行生活型多样性统计,结果见表2。百岁山药用植物主要以灌木和多年生草本为主,其中灌木有111 种,占比为34.91%;多年生草本94 种,占比为29.56%;这2种类型占比超过60%,是百岁山郊野公园药用植物主要的生活类型,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植物分布特征相符。此外乔木有80种,占比为25.16%,占比相差不大,因此可以认为百岁山郊野公园药用植物生活类型灌木、乔木以及草本比例较为均衡。

表2 百岁山药用植物生活类型统计

3.3 百岁山药用植物药用部位分析

药用植物的入药部位与其功效及用药安全性密切相关,同一株药用植物可能会有多个药用部位,其功效相近或不同,有的甚至相差甚远[6]。参考《中药大辞典》[7],将百岁山的药用植物分为全草类、根及根茎类、叶类、果实及种子类、皮类、茎木类、花类、其它类,共8大类,统计结果见表3。全草类的药用植物种数最多,占总种数的36.16%;其次是根及根茎类,占32.39%;再次为叶、果实及种子、皮、茎,花和其它类。以全草、根及根茎入药,对药用植物的损伤是毁灭性的,过度采收超越了植物的自我更新能力,必然导致此两类的药用植物的蕴藏量减少。

表3 百岁山药用植物药用部位统计

3.4 百岁山药用植物药材功效分析

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参考《全国中草药汇编》[8],对百岁山药用植物的药用功效进行分类,分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风除湿、凉血止血等11类。结果表明,百岁山药用植物药用功效分布明显集中于清热解毒和活血化瘀,其中清热解毒111种,活血化瘀93种,二者占总种数的64.15%。祛风除湿66种,凉血止血60种,止咳平喘36种,杀虫止痒16种,健胃消食10种,理气类10种,明目类10种,解表类6种,补益安神5种。由此可见,百岁山药用植物的药用功效多样。梅州客家人善于利用当地丰富中草药作为药食两用汤料食材来源,如五指毛桃(粗叶榕,FicushirtaVahl)、地斩头(地胆草,ElephantopusscaberL.)、红背菜(一点红,Emiliasonchifolia(L.) DC.)、牛奶树根(琴叶榕,FicuspandurataHance)等植物,具有良好的民间用药基础。

3.5 百岁山重点药用植物资源分析

依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重点调查中药资源(中药材)目录[9],统计百岁山重点药用植物,结果见表4。百岁山有重点药用植物57种,占总种数的17.92%,隶属于42个科,其中蔷薇科、唇形科及百合科居多。重点植物入药部位以果实及种子类、根及根茎类和全草类为主。以百岁山56种重点药用植物作为基源的68种中药材,均被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10]收载,由此可见百岁山重点药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此外淡竹叶、栀子、葛根等习用大宗药材的基源植物在百岁山蕴藏量巨大,具有广阔的商业开发前景。

表4 百岁山重点药用植物统计

表4(续)

表4(续)

4 讨论和建议

天然药用植物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中药资源普查对天然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具有积极意义。调查结果表明,百岁山生态环境优越,群落结构复杂,现有药用植物318种,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丰富。

4.1 科学采挖,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百岁山药用植物生活类型主要是草本和灌木,入药部位以全草、根及根茎类为主,采挖这些药用部位时破坏性较大,容易造成植物整株死亡,且长此以往会导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因此要提高当地群众的药用植物资源保护意识,遵循“割草留根、挖根留种、回填药坑”的原则,科学、合理采挖药材,避免过度采收,实现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2 加快重点药用植物的引种、驯化和繁殖工作

本次百岁山区域内共调查到重点植物药材68种(涉及基源植物57种),均被收录于中国药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由于本地暂未形成产业化的种植规模,目前这些重点植物药材的采集来源仍依赖于野生资源,品质参差不齐。因此,建议发展重点药材栽培产业,对本地优势物种进行科学地引种驯化,保证道地药材质量,并能够迅速繁殖,使之更好地适应生长环境,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确保梅州地区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

4.3 加强濒危品种的保护工作

本次调查发现国家一级保护珍稀濒危植物有红豆杉(Taxuswallichianavar.chinensis(Pilger) Florin),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金毛狗(Cibotiumbarometz(L.)J.Sm.)、见血青(Liparisnervosa(Thunb.ex A.Murray) Lindl)、线柱兰(Zeuxinestrateumatica(L.) Schltr.)、樟(Cinnamomumcamphora(L.) Presl)。以上植物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但由于近年来采挖过度导致野生资源逐渐出现濒危现象。对这类于分布面窄、数量稀少的药用资源,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原生境的保护,防止继续恶化。

5 结论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百岁山有药用植物104科250属318种,其中重点药用植物57种,涉及重点中药材68种。药用植物主要集中于小型科,生活类型中草本和灌木占主导地位,药用部位以全草类为主,药用功效以清热解毒和活血化瘀类最多。基本查清了百岁山药用植物资源现状,弥补了百岁山中药资源记载的空白,可为梅州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和生态多样性的保护提供参考。同时,重点药用植物调查结果也为后续深入研究当地特色中草药提供参考资料,可以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进行合理的、可持续性的开发利用,使药用植物资源发挥更好的效益。

猜你喜欢

药用植物药用普查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药用植物保育研究团队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药用植物亲缘学研究中心
酒酿搭配药用最养生
药用植物资源与育种团队
试论药用观赏植物在园林绿化配置中的应用
寻找家里的药用植物
关于农业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的思考
蕨类植物在利尿通淋中的药用研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