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导管灌注联合三才疗法及针对性护理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的效果观察
2022-04-28陈顺娣
陈顺娣,王 灿
(东莞市凤岗医院外一科 广东 东莞 523690)
乳腺良性疾病指在各种诱因作用下诱发的良性乳腺原发疾病,临床上常见有乳腺炎、乳腺囊性增生、乳腺纤维腺瘤等等,其中乳腺囊性增生病是女性群体中最常见的良性疾病之一,临床症状表现为乳房胀痛、乳腺肿块等。相关数据显示,在欧美国家育龄女性群体中乳腺囊性增生发病率达到35%左右,而我国同期发病率仅为6%,然而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中年女性的发病率相对较高[1]。目前,临床治疗此类疾病方法较多,其中乳腺导管灌注联合三才疗法的临床效果显著,该方法可利用导管将药物注入乳管内,并给予疏通乳腺、消散硬结治疗,可快速取得显著疗效[2]。在临床治疗中配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保障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选取100 例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分组观察,分析乳腺导管灌注联合三才疗法治疗乳腺良性疾病的临床护理干预途径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东莞市凤岗医院外科2019 年5 月—2020 年6 月收治的100 例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50 例。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经过乳腺钼靶或B 超确诊为乳腺囊性增生;②患者年龄在25 ~60 岁;③未发现或患者其他乳腺疾病;④单纯药物治疗无法满足需求;⑤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其他肿瘤疾病;②患有精神类疾病;③处于妊娠或哺乳期;④无法按照研究要求配合患者或中途自动退出。研究组患者平均年龄(37.41±3.17)岁;平均病程(3.49±0.21)年。常规组患者平均年龄(36.27±4.04)岁;平均病程(3.52±0.3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1.2 方法
常规组给予乳腺导管灌注治疗方案与基础常规护理:(1)治疗方案。治疗液配方为10 mL 0.9%氯化钠溶液、40 mg 曲安奈德、1 g 头孢曲松钠;5 mL 2%利多卡因。上述药液经配置后作为灌注治疗液,同时连接电子输液泵。输注前,取15 mL 治疗液注入治疗器导管中备用。护理人员首先以患者乳头为中心行常规消毒处理,范围在10 cm 左右。穿刺时,先将乳头提起并确认乳孔位置,再将钝头针插入乳孔内,在插入时若感觉出现显著阻碍感,则要进一步确认乳孔位置是否正确,当针头完全插入到位后轻轻捻转针头,或者是提振乳头,这样促使乳头固定器更加稳固,可预防治疗中针头脱落问题。固定操作完成后将治疗器储液盒连接上导管。开启输注泵电源,治疗量设置为2 mL,增加量设置为9.9 mL,在开始灌注约5 min 后按自控按钮、启动按钮,待指示灯熄灭或警报器发出警报时再次按下自控按钮,第2 次指示灯熄灭后便完成治疗。护理人员将针头拔出并对乳头及周围进行消毒处理。本组患者一个疗程为10 d,根据患者病情建议接受1 ~4 个疗程,每个疗程之间间隔4 d 左右,若处于月经期则暂停治疗,月经干净后2 d 再开始继续治疗。(2)基础常规护理。①健康知识宣讲。在治疗前、治疗后给予患者乳腺导管灌注治疗方法、相关注意事项的健康指导,有助于患者积极配合临床操作;②心理疏导。大部分的乳腺囊性增生均存在不同程度焦虑情绪,通过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疏导,给予患者情感支持,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③饮食指导。治疗期间叮嘱患者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作息时间,饮食方面注意以“低脂两高”为主,即低脂肪、高维生素、高纤维素,忌食辛辣食物,并严禁抽烟、饮酒。④保证舒适环境。病房内要保证阳光充足、空气清新,室内温度、湿度适宜;注意引导患者与病友建立良好关系,相互交流、相互鼓励,但禁止大声喧哗,保持病房内安静;患者治疗时可单独设置治疗间,保护患者隐私,在治疗时因需要充分暴露乳房,因此需要做好保暖措施,预防患者感冒。⑤乳房保健支持。叮嘱患者治疗期间需要随时注意乳房变化,做好自我检查,及时发生异常并就诊;指导患者学习乳房按摩方法,要求每晚自行按摩乳房,确保乳房血液循环畅通。
研究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三才疗法与针对性护理干预:(1)三才疗法。主要仪器为EK-8000B 型乳腺治疗仪,同时根据患者病灶给予疏散干预治疗方案,如:光灸穴位、音乐干预,目的在于保证患者情绪稳定。治疗中穴位选择乳根穴、鹰窗穴、膻中穴、期门穴、窦穴、胸乡穴等,每个穴位治疗时间控制在3 min 左右,在治疗过程中每间隔20 min 交换1 次贴身电极,每次治疗时间为40 min,1 次/d,1 个疗程为10 d,根据患者病情建议接受1 ~4 个疗程,每个疗程之间间隔4 d 左右,若处于月经期则暂停治疗,月经干净后2 d 再开始继续治疗。(2)针对性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乳腺导管灌注疗法、三才疗法针对性护理措施。①乳腺导管灌注疗法护理措施。a.实施灌注疗法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以乳头为中心15 min 范围行常规消毒,同时注意保护治疗器械免受污染,预防治疗部位出现感染情况;b.穿刺时注意认真辨别乳孔,避免盲目穿刺引发创伤,穿刺时一定手法轻柔,左手将乳晕按压住并提拉乳头,确认乳孔后迅速将针头置入,在穿刺过程中要注意与患者沟通,分散其注意力,最大程度缓解不适感;c.治疗时,可能会因导管扩张、单纯行乳腺导管分泌物瘀滞而引发分泌物积聚情况,因此在治疗前需要彻底灌洗导管,推注3 mL 冲洗液后采取手法按摩方式将冲洗液排出,反复3 次,直至推出澄清液体后再开始治疗;在灌注时,可用纱布、胶布固定灌注针头,预防针头脱落或灌注时药液反流、溢出;密切监视药物进入情况;d.为预防患者出现迟发型过敏反应,在完成治疗后观察患者15 min 以上;e.治疗后应叮嘱患者不宜剧烈运动,乳头不要接触生水,避免出现感染情况。②三才疗法护理措施。a.治疗时引导患者呈平卧体位,完全暴露乳房部位,注意保暖措施预防患者感冒,叮嘱患者放松全身;b.有效保护治疗部位,在治疗过程中注意将贴身电极、红外探头正确放置在穴位上,严格按照仪器操作流程实施治疗工作;c.乳房保健指导,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每晚对乳房局部进行按摩,使用掌心按压乳房3 cm 左右,再按照顺时针方向按摩乳房,45 min/次,再按照逆时针方法再按摩1 次,确保乳房血液循环畅通。
1.3 观察指标
(1)疗效评估指标[3]。①痊愈:患者乳房疼痛感完全消失,乳房内肿块完全消失,治疗3 个月复查乳房内肿块未复发;②有效:患者乳房疼痛感有显著改善,乳房内肿块与治疗前相比显著缩小,直径小于治疗前50%;③无效:患者乳房疼痛感未有显著改善,肿块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减小或缩小程度不足治疗前50%。有效率=(治愈+有效)例数/本组总例数×100%。(2)乳房疼痛、肿块评估。本文采用《乳腺增生病诊断与疗效标准的评价》(2002 版)[4],评估等级分为5 级,分值0 ~24 分,评估分值越低表明乳房疼痛感越低、肿块越小。(3)生活质量评估。本文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 SF-36)[5]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综合评估,重点针对患者生理功能、精神健康指标,每个指标为100 分,评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n)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4.00%)显著高于常规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乳患者临床有效率比较[n(%)]
2.2 治疗前后乳房疼痛、肿块评估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乳房疼痛、肿块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乳房疼痛、肿块评估分数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乳房疼痛、肿块评分比较( ± 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乳房疼痛、肿块评分比较( ± s,分)
乳房疼痛治疗前治疗后tP研究组 5016.1±2.92.2±0.832.672<0.05常规组 5016.3±3.09.3±1.714.355<0.05 t 0.33926.721 P>0.05<0.05组别 例数
表2(续)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经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 评估显示,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 s,分)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 s,分)
生理功能治疗前治疗后tP研究组 5042.3±7.788.5±7.430.590<0.05常规组 5041.9±8.171.3±8.018.261<0.05 t 0.25311.160 P>0.05<0.05组别 例数精神健康治疗前治疗后tP研究组 5044.1±9.287.3±9.223.478<0.05常规组 5045.6±8.969.7±9.413.164<0.05 t 0.8299.462 P>0.05<0.05组别 例数
3.讨论
乳腺囊性增生是临床常见的多发性乳腺良性疾病,其病因为乳腺小叶出现生理性增生与复旧不全致乳腺正常生理结构出现紊乱,由此引发病理性增生的一种非炎性、非肿瘤性疾病。现代女性面临生活、工作的双重压力,导致乳腺囊性增生发生率不断上升,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相关统计报告显示,在乳腺良性疾病中乳腺囊性增生发病率最高,对女性的正常生活、工作产生了严重影响,导致女性的生活质量下降[6]。乳腺囊性增生不仅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感,还可能引发癌变可能性。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措施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改善乳腺囊性增生患者预后及生活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针对乳腺囊性增生疾病主要采取乳腺导管灌注联合三才疗法,疗效显著。其中乳腺导管灌注疗法是通过钝针头插入乳孔内,通过导管注入药液直达病变部位,可实现有效灌洗病变部位并清除乳腺内的分泌物,从而达到疏通乳管效果;同时,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择相关药物,通过乳腺腺体内部通道系统将药液注入腺体内,以此达到治疗目的[7]。三才疗法则是利用三才理疗仪对患者乳房部位穴位实施理疗,目的在于疏通乳房经络,改善乳房生理功能,调整内分泌[8-9]。
在实施临床治疗中应同步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除了常规基础性护理,还应该根据治疗方案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保证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效果与生活质量[10-11]。
本文对常规组患者采取乳腺导管灌注疗法并给予基础性护理,而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三才疗法及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4.00%)显著高于常规组(78.00%),研究组患者的乳房疼痛、肿块评估分数均显著低于常规组,研究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精神健康指标评估结果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乳腺导管灌注联合三才疗法治疗乳腺囊性增生并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解除患者因疾病带来的苦痛感,预后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在乳腺良性疾病治疗中给予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助于保证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可显著缓解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感,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