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入军事体育教学的思考
2022-04-28路迪黄少奇张雷
路迪 黄少奇 张雷
“混合式教学”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员为主体,任课教员从传统的知识灌输者转变为学员学习训练的指导者,有效地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训练热情。本文浅析了混合式教学在军事体育教学中的尝试以及应用,旨在提高军事体育教学的时效性。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指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学生需要在上课之前通过网络查资料或者看相关视频等方式来了解将要学习的运动,或者老师把课件放在教育平台,学生可以直接进行观看。这种课前“预习”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体育运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也会激发他们对于体育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与质量。
1 传统体育教学的弊端
1.1 教学形式呆板,学员易产生厌学情绪
传统的军事体育教学模式中,教员下达科目、宣布教学内容后,即开始进行要领讲解——动作示范——边讲边做——个人体会——巡视纠错等教学流程,还要介绍组训方法。教学管理组织上“机械”“呆板”,教员占据了课堂的主导位置,讲解过程占用了较多时间,学员练习时间会相应的减少,由于学员对所要学习的动作没有概念,有很大的盲目性,没有带着问题进入训练场,无奈被动接受并展开相关训练。这种以教员为中心、灌输式教学,导致学员在课堂上缺少与教员的交流与沟通,学员很容易出现对该课程的厌恶情绪。
1.2 学员的思想和行为被禁锢,不符合人才培养目标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培养学员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一直是院校教学的基本任务。每个学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不同,因身体素质的差异,对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也会不同,各自的想法也不同,对课程内容的感兴趣程度也不一样,如果只是传统教学单调的教学模式,导致学员不能发散思维,大脑只是乏味地顺着教员的思路运行,丧失了对学员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这也是与人才培养目标相违背的。
1.3 教员示范动作的质量影响学员认知的效果
体育作为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大部分都是实操训练,需要教员将完整的动作示范展现给学员。有许多难度较大的动作,学员很难在瞬间看清楚,也很难快速建立一个完整的动作表象。教员放慢速度又影响动作的完整性及效果。此时教员只能反复示范,重复讲解,影响教学进程。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员完成动作的能力会逐年下降,对难度高、技术性强的动作,也难免做得不够完美,使学员产生错误认知。另外,因教员自身教学研究的局限性,会有意地回避弱项与短板,对不擅长的内容讲解得会比较浅薄。诸多现实条件的限制,使得学员在内化知识的过程中造成不尽如人意的结果。
2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受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影响,学员掌握一个新动作,习惯于模仿教员的示范,因为不是每个教员的每个动作都是标准规范的,所以,教员在言传身授教中的不规范动作容易对学员产生误导,不利于学习,而且教学效率较低。而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一短板,教員利用慕课教学视频或网上优秀运动员比赛视频作为示范教学资源,使教学更直观、更规范、更标准。同时,课前的预习使学员初步了解了所要学习的动作,减轻了教员讲解的负担,同时增加了学员练习的时间,提高了练习的密度。
2.1 有助于丰富教学方法,提高训练兴趣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在学员课前自主学习掌握一定知识后,再由教员进行精细化针对性讲解。这种教学模式充分转变了教员以往课堂主导性地位,让学员成为了课堂的主体。学员处于思维极其活跃的年龄阶段,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课堂这种打破了传统体育教学方法、比较新奇的事物,必定会引起他们的极大兴趣。既能吸引学员的好奇心和注意力,也能把课堂真正地交给学员。在体育基础理论知识与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将不再是按部就班地进行听讲与模仿,视频影像的完美呈现契合了他们前沿的思想与兴趣喜好,能够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参与度和训练热情。
2.2 有助于加强师生交流,密切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构建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员和学员共同努力。事实上,从第一节课起,师生关系就已经形成,混合式教学的模式,构成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实质上就是在原有的师生关系基础上更加和谐融洽。混合式教学使教员的角色从灌输者转变为引导者,教学方式从“填鸭式”转变为“启发式”,重新构建了学习流程。课前,教员选择并编辑视频资料,课中,教员纠正动作,解决共性问题,课后,引导学员反思,进行重点答疑。教员放下了自己所谓的权威后,易于使学员放下戒备,畅所欲言。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员成为了学员身边的导师,频繁地与学员互动交流,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使教员能及时了解学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个性特征,加深了师生间的感情。
2.3 有助于加深对动作的理解,掌握动作技巧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课前学习阶段,对所要学习的重难点提前通过线上的平台进行了解,让学员通过现有的水平自学,解决相对简单的问题,并展开自主训练。对于较为复杂的动作来说,可利用动作与图像的解说使学员有一个初步认识,还可利用视频的暂停与回放了解其中的动作要领。课堂上,在教员的指导下,高效率的利用时间进行精加工,解决共性问题,在动作展示与讨论过程中,可通过“分享学习成果”“交流认知”“碰撞思维”等活动,分享自己掌握动作的小窍门,这样既能够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也可找到动作的重难点所在。在课后,学员还可反复观看视频,重复揣摩动作难点,加深对动作的理解。
3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军事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将混合式教学步骤划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我们以“蛙游”为例,进行混合式教学的设计。
3.1 课前准备阶段
选择军事职业教育平台、学堂在线等优质教学资源平台上已有的“蛙泳”的相关视频资料,先将其作为预习资料推送,用以引导学生课前自学预习。
在此基础上,教员精心设计并制作“蛙泳”课件,录制视频或微课,时间以3min以下为宜,集中于一个知识点,如熟悉水性,分别有抱膝浮体、蹬边滑行、蹬底滑行三个基本动作(如下图)。配以文字、图片、动画等、尽量做到丰富,生动、通俗。也可以上网搜索已有的在线课程资料或他人完成的标准动作视频等,剪辑制作成学习资料,可慢放、放大重点动作,对动作的难点、细节、易错点等进行标注,配合教员的讲解,帮助学员理解动作、领会动作。将制作好的预习资料利用微信、QQ等网络平台,向学员布置预习任务,学员可自由选择学习时间,通过观看视频资料自学上课内容,并完成配套的测验题。教员可以与学员在线交流,学员甚至可以预先练习自学的技术动作,拍照或拍视频上传请教员纠错。在这一部分中,教员在对学员个性化学习行为的观察和互动中了解了学习的疑点、难点,以此为依据设计课中教学重点。
抱膝浮体蹬边滑行
蹬底滑行
3.2 课上教学阶段
该阶段主要目的是解决学员课前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课中学习的基本形式是以班为单位小组协作练习,让学员形成比较固定和熟悉的训练伙伴(如下图)。课中学习的基本形式是以班为单位小组协作练习,让学员形成比较固定和熟悉的训练伙伴。在游泳训练场地,学员之间结合自身动作的完成情况进行讨论,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则需要教员详细解释、演示,进行重点教学。在帮助学员解决完疑难问题后,还要对训练中存在的典型错误加以纠正与总结,如蹬夾水的路线错误、不翻脚、收大腿等。由于学员已有预习的基础,所以增加了课堂上教学有效时间,学员可以反复多次练习,提高动作的正确性和稳定性,从而更快建立动力定型。随后利用5分钟时间,进行训练效果展示,由各小组展示练习成效,可以采用比赛或游戏的形式,最后进行学员自评、互评及教师点评,完成任务不理想的小组接受“惩罚”。
同伴辅助练习
3.3 课后反馈阶段
课后,教员通过网络平台开启课后学习与反馈通道,向学员布置课后作业,有理论作业也可有实践作业。理论作业以在线答题为主,方便快捷,主要为重点知识点的掌握。实践作业要求学员完成一定训练内容,因受场地限制,可在宿舍做一些腿部或臂部动作的模仿练习,而后录制视频,发送给教员,由教员进行点评,也可自评或学员间进行互评。学员也可在反馈通道中与教员在线交流、互动,进一步探讨问题发表感想,也可以提出好的意见、建议,供教员参考,完善教学。
以上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步骤环环相扣,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将学习轻松植入生活,将学员带入一种全新的学习与训练模式,为自主学习创设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学时不足、学员训练时间不够等问题,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效,从而切实提升学员对体育知识以及各类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进一步促进了体育参与、情感体验和能力的培养。
(作者单位:陆军工程大学石家庄校区军政基础系军事共同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