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安市在校大学生磨牙症发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2022-04-27左艳萍王路明唐成芳肖旭阳方远鹏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磨牙发病率问卷

左艳萍 刘 洋 王路明 唐成芳 肖旭阳 方远鹏

磨牙症是指人在非生理功能状态下不自主出现的咀嚼肌节律性活动,使上下颌牙产生节律性、间断性磨动或紧咬的现象,属于下颌副功能运动[1]。根据磨牙发生的时间不同,磨牙症可以分为日磨牙和夜磨牙;根据磨牙运动的节律状态不同,磨牙症可以分为磨动型和紧咬型[1]。

目前对于磨牙症通常是通过病史采集、临床专科检查再配合某些特异性检查最终做出诊断[1-4],对磨牙、紧咬牙等典型表现的病史采集是诊断的重要依据。磨牙症常造成牙体、牙髓、牙周、咀嚼肌、颞下颌关节的相关症状,长期磨牙患者还有睡眠质量下降,记忆力减退的表现。磨牙症的症状和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甚至会导致患者悲观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出现。同时,精神心理因素也是公认的磨牙症的主要危险因素[1],二者之间有可能会形成不利的恶性循环。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青年群体,面临着学习、就业的双重压力,多项调查发现,大学生是磨牙症的高发人群[5-7]。其中夜磨牙患者大多是被同寝室同学明确告知的,而紧咬牙往往是容易被忽略的一种磨牙症的类型。本次研究通过问卷的形式调查西安市在校大学生群体中磨牙和紧咬牙的发生率,同时了解其对磨牙症的认知情况,为磨牙症的卫生宣教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1.研究方法

1.1 设计问卷 内容包括了解调查对象性别、年级和专业的3道开放式题目,有无磨牙、紧咬牙的2道闭合式选择题,以及调查对象对磨牙症认知程度的5道闭合式选择题。

1.2 问卷调查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进行面对面现场调查,调查了西安市四所高校1750名涉及到不同性别、年龄、专业、年级的在校大学生。纳入标准为涉及工、理、文、医(非口腔医学专业)的在校大学本科学生(大一~大四)。每所院校从不同年级随机抽取不同专业的2~3个班,班级中所有大学生均为调查对象。

1.3 质量控制 调查问卷经过相关专业人员研讨商定,专家修改,在调查开始前对调查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明确调查对象的纳入标准和有效问卷的筛选标准,问卷未答全、单选题选择两个以上选项的都为无效问卷,数据采取双录入形式,并对数据进行核查确认。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例(%)]表示,正态计量资料以(xˉ±s)表示,非正态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描述,统计分析方法包括卡方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秩和检验等,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问卷基本构成情况 此次调查在西安市四所高校共发出问卷1750份,收回问卷1641份,其中有效问卷1570份,有效率95.7%。有效问卷基本构情况成见表1。

表1 年级、专业构成情况[例(%)]

2.2 磨牙症发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此次调查中,自诉有磨牙症典型症状(磨牙或紧咬牙)的学生共计401人,总体百分率为25.54%。对磨牙症发病率分别进行性别、年级、专业三个因素的卡方检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专业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其中大四年级、文科专业发病率最高。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大一年级,大二和大四年级是磨牙症的危险因素(P<0.05),相对于文科专业,工科、理科、医学专业是磨牙症的保护因素(P<0.05),其中医学专业保护性最强(表3)。

表2 磨牙症发病率的单因素分析

表3 磨牙症发病率的Logistic回归分析

2.3 磨牙、紧咬牙构成情况分析 此次调查中,有磨牙症典型症状(磨牙或紧咬牙)的学生共计401人,其中14.90%的调查对象表现为磨牙,6.69%表现为紧咬牙,3.95%的调查对象兼有磨牙和紧咬牙的症状。分别对不同性别、年级和专业的磨牙症症状构成情况进行卡方检验,不同性别和专业的学生磨牙症症状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学生磨牙症症状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进行卡方分割,只有大二学生的磨牙症表现构成中磨牙&紧咬牙组与其他三个年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磨牙症症状构成与性别、年级、专业未体现出明显的相关性(表4)。

表4 自诉磨牙、紧咬牙的构成情况[例(%)]

续表

2.4 对磨牙症的认知情况分析 对磨牙症基本知识的5道闭合式选择题进行赋分,满分为13分,总体认知得分为4.00(3.00,5.00)分(不满足正态分布)。对不同性别、年级、专业以及有无磨牙症的学生的得分进行多组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不满足正态分布),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学生对磨牙症的认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专业学生对磨牙症的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认为医学专业学生对磨牙症的认知程度最高(P<0.05),自诉无磨牙、紧咬牙的学生比自诉有磨牙、紧咬牙学生的得分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5)。

表5 磨牙症认知情况的单因素分析

3.讨论

3.1 本次调查的意义 以往对于磨牙症发病情况的调查多局限于磨牙[5-7],本次调查将磨牙和紧咬牙均纳入调查范围,并进行了相关构成统计分析,对于进一步详细了解磨牙症流行病学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在校大学生完成了基本的病史采集,由于没有配合系统的临床检查,因此不能对其进行正确的分类诊断[1]。但通过此次调查,可以引起这部分人群对磨牙症的充分重视,促使其主动进行相关临床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以往国内外对于磨牙症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多关注于磨牙症的发病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而对于磨牙症的认知,尤其是大学生这一高知识水平的代表性群体对磨牙症的认知还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自行设计关于磨牙症基本知识的问卷,了解大学生对磨牙症的认知程度,同时分析磨牙症发病率和磨牙症认知度之间的相关性,为医务工作者对磨牙症的卫生宣教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3.2 磨牙症的流行病学 不同年龄人群磨牙症的发病率差异较大,儿童夜磨牙的发病率为3.5-40.6%,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呈下降趋势,6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约为3%[1]。多位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心理因素与磨牙症有较强的相关性[8,9]。大学生作为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青年人群,面临学习、就业的双重压力,其磨牙症的发病率不容忽视,多项国内外研究表明,大学生的磨牙症发病率在19.7%~37.9%[5,10-12]。我国大学的学位服按照学科门类进行划分,并在学科门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为文、理、工、农、医、军事等6大类,对应不同的颜色以便于区分[13,14]。本次研究根据我国学位服的常规设计习惯将专业分类简化,以便于后期的数据整理和统计,但由于专业特殊性,此次调查对农学、军事学科未有涉及。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进程中,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将会长期存在,各专业就业岗位对于学历学位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四年级学生面临就业、考研压力,在本次调查中表现出明显高于其他年级学生的磨牙症发病率(P<0.05),这与磨牙症病因中公认的精神心理因素相一致。文科专业学生可能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因此在本次调查中也表现出明显高于其他专业的磨牙症发病率(P<0.05)。医学生在本次调查中的磨牙症发病率最低(15.56%)这可能与医学生的专业知识背景有关。另有最新报道发现磨牙症的发生、进展与新冠疫情造成的社会、心理不稳定因素相关[15,16]。

3.3 磨牙症高患病率、高危害性与低认知度之间的矛盾 由于牙齿长期非功能性的磨动或紧咬而没有食物的缓冲,容易造成牙体硬组织的过度磨损,轻者对冷、热、酸、甜等食物敏感不适,严重者可导致牙髓暴露,引起牙髓甚至根尖周的炎症。还有患者会出现牙周组织的损伤,牙齿松动甚至脱落。此外,磨牙症患者的咀嚼肌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还可能造成咀嚼肌的疲劳甚至疼痛,进而引发头痛及颈背部疼痛。长期磨牙还有可能影响颞下颌关节的正常形态,引发关节疼痛、弹响、张口受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前已述及,多项研究表明在校大学生是磨牙症的高发人群,本研究对西安市在校大学生磨牙、紧咬牙主观症状的调查结果与这一结论较为一致。关于磨牙症认知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于磨牙症的认知程度并不高,这与大学生磨牙症的高发病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意思的是,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无磨牙、紧咬牙的学生对磨牙症的认知程度高于有磨牙、紧咬牙的学生,提示我们加强磨牙症的卫生宣教和科普宣传可能有助于提高大众对磨牙症的重视程度,促进对磨牙症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猜你喜欢

磨牙发病率问卷
磨牙
半颗牙
重庆每小时10人确诊癌症 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
年轻人直肠癌和结肠癌发病率升高
磨牙就是肚子里有蛔虫吗?
问卷大调查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问卷你做主
信息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