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围场县黑木耳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优化措施

2022-04-27陈啸天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5期
关键词:围场菌袋黑木耳

陈啸天

(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河北 围场 068450)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位于河北省最北部,地处东经116°32′~118°14′,北纬41°35′~42°40′,东邻内蒙古赤峰县,北接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分别与本县的隆化和丰宁两县接壤,距历史名城承德县153 km,距首都北京340 km,是冀蒙交界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围场县林木资源丰富,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和河北省用材林重点基地县。全县林地面积3.75 万公顷,占全省林地面积的12.2%,森林覆盖率42.9%,林木蓄积量1360 万m3。全县可利用水资源5.43 亿m3,非常适合黑木耳种植。多年来,围场县黑木耳产业发展较快,基本实现了规模化和标准化,产量和产值增长较快,小范围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黑木耳产业发展现状

黑木耳是著名的山珍,可食、可药、可补,有“素中之荤”美誉,被称为“中餐中的黑色瑰宝”。围场县种植黑木耳有10 年之久,土地及农林业资源相对较丰富,水质优良,冬季寒冷多雪、春秋风凉气爽,昼夜温差较大,为黑木耳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发展速度较快。

棚室种植3 月中旬安排黑木耳三级菌开口育耳,6 月开始进入盛产期;露地种植每年4 月下旬安排黑木耳三级菌开口育耳,7月开始进入盛产期;林下种植5月中旬安排黑木耳三级菌开口育耳,8 月开始进入盛产期。露地种植每亩摆放10000 袋菌袋为宜,个别情况可以适当增加;棚室立体种植模式220 m2可种植10000 袋。

黑木耳种植需用水浇灌,发展黑木耳产业必须配套深井和喷灌设施,一般每10 万袋需配置1 眼深水井和1 套喷灌设备,需5万元左右。综合全县各个区域的用工经验和投资,单个菌袋制作成本1.70 元,运输费用0.10 元,装卸散袋费0.015 元,开口摆袋费0.05 元,覆膜费0.01 元,采摘费用0.20 元,晾晒费用0.10 元;每天需电费20 元/10 万袋,日常管理费用10 元/万袋。平均单产为每袋0.05 kg 左右干木耳,根据围场县近10 年销售价格,0.5 kg 最低30 元左右。露地木耳较林下木耳价格稍低,单袋平均最低纯利润在1元左右,林下黑木耳单袋平均最低纯利润在1.20元左右。

在全县范围内调查可知,近3 年全县黑木耳种植数量有大幅度下降,但5 家黑木耳菌包生产总量未减少,年均稳定在1020万袋左右,以外销为主。

黑木耳主要种植在四合永镇、半截塔镇、牌楼镇、哈里哈乡、广发永乡、郭家湾乡、新地乡、银窝沟乡、蓝旗卡伦乡、四道沟乡、黄土坎乡等12 个乡镇。新地乡、蓝旗卡伦乡、牌楼镇种植最多,每个乡镇种植总量都在50 万袋以上;其他乡镇基本在10~30万袋不等。由于技术、菌种质量、购买菌种成本和季节安排等因素影响,黑木耳种植户盈利较低甚至出现亏损;以生产厂为种植依托的各个企业盈利明显高于普通种植户,基本能达到预期效益。

二、黑木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户种植积极性不高

围场县种植黑木耳的菌农呈减少趋势,主要原因是产量达不到预期、质量提升不明显、种植效益降低。

2、天气因素造成不利影响

由于开口育耳期错过季节,导致生长期错乱,出现春耳秋管问题,生长期内遇到恶劣天气会造成品质、产量降低,严重影响菌农的经济收入。

3、菌种混乱

全县各大菌种厂盲目引进新品种,不经过品种试验、试种和区域对比试验就直接推广,出现了各种质量和产量问题。

4、菌种质量缺乏监管

个别菌种厂为了盈利,在制作三级菌种时使用劣质材料,导致养分不足,造成了菌农的经济损失。

5、销售问题

销售环节不系统、不规范,产品出现质高价低问题,大量利润被中间商赚取,且没有形成自有品牌。

6、生产规模较小

全县黑木耳种植区域比较分散,各个区域都没有形成规模,管理、销售都具有局限性,带动农户的途径比较单一。

三、黑木耳产业发展优化措施

1、完善组织机构

围场发展食用菌产业起步较早,但是效果不理想,全县缺乏职能部门监管,没有具体指导措施。为促进食用菌产业发展,应成立专门机构对产业发展进行监管,出台相关政策进行帮扶,做到职能部门抓管理,科技部门促技术,政府部门出政策,用“管、促、扶”的方式助推产业发展。

2、合理制种、育耳

制作菌袋时间要与开口育耳期合理衔接,不可过早生产菌袋,避免菌丝养分过度消耗,影响产量;也不可过晚生产菌袋,错过开口育耳时期,出现错季生产,遇见高温、高湿天气会发生病害,影响产量和品质。根据围场气候特点,建议制种时间不能晚于2月20 日[1]。

3、避免春秋混杂

不可出现春耳秋管问题,不能一批菌袋从春季下地一直管到秋季,避免出现春耳、伏耳、秋耳混杂,这是制约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根据围场气候特点,建议开口育耳时间不能晚于4 月5 日。

4、规范菌种制度

目前菌种市场混乱,没有适宜本区域的品种。同时,菌农盲目使用新品种,导致生产效益不佳。某些厂家为减少成本使用廉价的不合格材料,或者减少配方中的氮源材料,造成C/N 比失调,影响了黑木耳产量[2]。应从正规科研单位购买以大筋和半筋品种为主的黑木耳菌种,购买后务必进行品种稳定性试验后再用于生产。严格按照黑木耳生长规律和所需养分进行原料配比进行生产菌袋,相关部门需定期抽检。

5、拓宽销售市场

围场县菌农利润相对较低,2017~2020 年,黑木耳平均售价26.5 元/市斤。调研发现,商贩收购后运往东北进行筛选、整形加工,对外销售价格不低于34 元/市斤,差价7.5 元/市斤。为获得更高利润,需打造围场本土品牌,自行筛选整形后精包装,通过电商平台或商超销售[3]。

建议政府协调围场供销总社集中回收、精加工、销售;或成立专门销售企业,政府协调银行等机构给予一定贴息或无息贷款,打造围场的自由品牌。

6、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产业形成的基础是规模化、标准化,具有示范性、带动性。建议政府参与黑木耳产业规划并进行行业补贴制度,以目前现有的5 个菌种厂为依托,建立4 个示范带(四合永示范带、兰旗卡伦示范带、新地示范带和牌楼示范带),形成独立优势产业示范区,加强企业带动机能,以企业为核心,发挥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的作用,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黑木耳产业,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助推当地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围场菌袋黑木耳
会“变身”的黑木耳
牡丹江地区地栽黑木耳废弃菌袋回收利用现状及对策
围场县档案局方志办配合央视完成《中国影像方志·围场卷》拍摄工作
黑木耳成为扎赉特旗农民致富新产业
春栽香菇菌袋安全越夏需把“五关”
2017,谁的江湖
冀北围场地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围场县坡改梯工程助推水利扶贫攻坚的经验与思考
固定菌袋插杆
橡胶林下鹿角灵芝栽培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