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行共建·携手扮靓绿色家园

2022-04-27

今日民族 2022年4期
关键词:江东观鸟石斛

保山市地处横断山脉南段高山峡谷区,高黎贡山、怒山南延于境内,澜沧江、怒江、龙川江穿境而过,境内山川相间,沟壑纵横,山高谷深,同时拥有热带、亚热带和寒温带的气候类型,造就了独特壮丽的自然景观、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是中国生物多样性较丰富的地区之一,有“中国白眉长臂猿之乡”的美誉。

党的十八大以来,保山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把建设美丽保山、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历史责任,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实施生态工程为依托,以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为重点,坚决守护好绿水青山、蓝天白云、良田沃土,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最大增量,不断绘浓“绿水青山”这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最大底色,全市呈现出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绿色发展不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亮点频现的良好态势。

一群鸟热闹了一个村

刺桐树上开满鲜艳的花朵,引得鸟儿争相前来采食花蜜。远道而来的摄影爱好者架起设备,密切注视着鸟儿一举一动,不时按下快门,捕捉精彩画面。

在保山市高黎贡山旅游度假区境内的百花岭村,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发生,这里已经成为中国新的热点观鸟地区。在自然环境中挖建小型水塘,然后在水塘周围投放食物,吸引鸟类前来饮水、洗浴和取食,并在附近搭建隐蔽观察棚,供摄影爱好者拍摄鸟类,这种形式的拍摄活动被称为鸟塘摄影,在中国起源于百花岭。然而,过去的百花岭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我们村以前是一个特别贫困的地方,村民们的生产生活大多是入山砍伐、采摘、打猎,靠山吃山成了再寻常不过的事。去赶集要到10 公里外的地方,还被人笑话说:‘山里人也会出来赶集啊?’如果谁家有女儿嫁到我们村,都得哭好几天。”百花岭村观鸟导游葛宝智介绍,1995 年12 月,中国第一个农民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高黎贡山农民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在隆阳区芒宽乡百花岭村挂牌成立。多年来,这个由村干部、村民、护林员组成的协会,在当地党委、政府引导下,深入开展一系列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项目培训活动,延伸观鸟、科考、徒步、自然教育等社会活动,开启了社区共建的大门。

“村民的生态保护意识逐渐增强,生态一天天变好,村子周围的鸟也多了,陆续有人到村里来拍鸟观鸟。”葛宝智介绍,在观鸟旅游带动下,百花岭陆续形成了背包、鸟导、餐饮、销售、民宿等一系列旅游服务项目,村民们尝到了生态保护的甜头,从猎鸟人变成了护鸟人。

百花岭的民居客栈、交通运输、餐饮服务、观鸟向导、生态水果种植等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现在,每年都会有来自新加坡、加拿大、泰国、英国等世界各地的观鸟爱好者到百花岭观鸟。

“以前笑话我们的那些人,现在都会问‘你们村游客多吗?’只要说人很多,他们就会多拿些菜或者特产来村里卖。以前舍不得把女儿嫁到我们村的人也会问:‘你们家有鸟塘吗?’”葛宝智介绍,他们全家现在都从事观鸟产业相关工作。由于生态越来越好,村子周围鸟类、昆虫等自然资源越来越丰富,他平时除了给人做鸟导,还做过自然教育、周边旅游、土特产销售等业务,收入也比之前增加了很多。通过观鸟经济,他还认识了很多世界各地的朋友,拓宽了眼界,对未来的生活满怀憧憬。

保山市政府从2016 年开始,连续多年举办高黎贡山国际观鸟旅游节活动,吸引了国内外众多观鸟爱好者参加和关注。人们争相到这里邂逅各类美丽的小精灵,领略秀美的自然风光,体验浓郁的民族风情,共同探讨生态文明建设。观鸟产业在推动百花岭各族群众走向共同富裕之际,也使百花岭斩获“中国的五星级观鸟胜地”美誉,成为高黎贡山上一颗闪亮的绿色明珠。

一棵草富裕了一个县

“社会主义呀真正好么,我们又种呀田地么又做草,做得黄草么街上卖么,卖得呀金钱么进家了……”走进坐落在龙陵县龙山镇大山深处的尹兆场社区,不时听到村民唱着山歌。他们口中所唱的“草”,便是畅销全国的著名中药材——石斛。

“尹兆场社区森林覆盖率高达80%,但人均耕地仅有0.53 亩。过去,由于传统产业结构单一、农业生产效益不高,日子十分穷苦。”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20 世纪90 年代初期,有外地客商到村里收购野生石斛,村民到深林密箐中采摘变卖后,成为贴补家用的一大经济来源。“石斛值钱”,成为了助推尹兆场社区走上人工种植仿野生石斛之路的重要原因。

当地党委、政府和村“两委”按照精准扶贫和“一村一品”的总体要求,突出扶贫与保护生态并重,围绕打造“龙陵县中草药第一名村”的目标,稳健发展石斛,把中草药种植作为农业现代化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来发展。“其他地方的人是要等着找石斛加工,而我们尹兆场种石斛,自家忙不赢加工还要找别人来帮忙。”村民段明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村里大多数人家都种石斛。枫斗(石斛鲜条加工后的干品)加工技术精湛的村民,还被聘请到外州县、甚至省外当师傅,专门开展枫斗加工技能培训。

如今,石斛种植和枫斗加工已成为尹兆场社区的一项支柱产业,为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立下汗马功劳。尹兆场社区只是龙陵县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个缩影。龙陵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石斛生长创造了“天然居室”,通过实施国家石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和制定石斛产品标准来规范产业发展。

2006 年至2008 年,龙陵县建成了石斛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2009 年和2014 年,龙陵县起草的《紫皮石斛》《地理标志产品 龙陵紫皮石斛》两个云南省地方标准,获得云南省质监局批准,为龙陵紫皮石斛产地选择、种苗培育、种植管理、生产加工、销售交易、质量检验提供了技术支撑。

目前,龙陵县紫皮石斛成功申报注册了“龙陵紫皮石斛”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产量约占全国的70%、云南的80%以上,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质量最好、销量最大的紫皮石斛基地县,探索出一条“生态+民族团结”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云南生物产业发展中起到了排头兵作用,先后荣获“中国紫皮石斛之乡”“中国滋养文化示范基地”“云药之乡”等称号。

一片林红火了一个村

人间三月,江东村数万株银杏树纷纷吐露新芽,满园春色令各方游人目不暇接。江东村因位于腾冲市固东镇龙川江东岸而得名,村里栽种有1 万余亩天然连片的银杏林。在多达4 万余株的银杏树中,树龄500 年以上的便有50 余株,是云贵高原上最古老、最集中、面积最大的银杏林。每年深秋时节,黄叶纷飞覆满房前屋后,走在村中宛如置身画卷,令人不禁有“村在林中,人在画中”之慨。

然而,受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制约,“人间画境”江东村在10 多年前却是当地较穷的村庄。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村子与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腾冲市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振兴江东村的重要抓手。

“上级有关部门积极加强对古银杏树保护,已对1000 余株百年以上树龄的古银杏树进行普查,对50 余株树龄在500 年以上的实行挂牌保护。”江东村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强化对生态环境和村落古建筑风貌的保护力度,以及不断改善和提升村落环境质量,为江东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增强了后劲,形成了“吃在农家、住在农家、赏银杏美景”的旅游发展模式,彻底改变了仅靠农业生产收入为主的单一发展模式。

每年9 月下旬至12 月,是江东村的“高光时刻”。前来村里拍摄美景、体验民俗、寻找乡愁的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为当地发展和村民增收带来了重要机遇。村民孙云芬介绍,她家抓住发展生态旅游的机遇,开起了农家乐,每年光卖银杏果便有近万元收入。而其他村民通过开设农家民宿、销售土特产、务工等形式,也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收。

与此同时,五湖四海的游客于金秋时节在江东村相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历史悠久的江东村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党的政策光辉照耀下,古老的江东村闯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乡村旅游”的脱贫致富路,银杏树成为名副其实的摇钱树,贫困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守好青山绿水、过上幸福生活”成为当地各民族一致共识。

像江东村这样走生态文明之路而迎来发展曙光的地方在保山市不胜枚举。比如,隆阳区潞江镇的勐赫小镇过去厂房林立,是保山糖业的重要生产加工基地。2020年,当地党委、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云南滇渝合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开发“世外乡村·高黎贡勐赫小镇”项目,勐赫小镇开启了废弃第二产业的蝶变之旅。该项目在原有布局和老旧建筑的基础上提升改造,保留了大量的糖厂老厂房、宿舍区风貌,开辟了民族风情长廊、民族特色农产品展示区、民俗体验区、温泉康养区等特色项目,为当地傣族、傈僳族等各民族群众提供就业岗位一千多个。

去年以来,“世外乡村·高黎贡勐赫小镇”度假区依托“一山一江一坝”的独特地貌及周边生态、人文等优势旅游资源,规划1 万亩有机农业和田园生态观光旅游产业,通过中国小粒咖啡、有机果蔬品牌塑造和终端服务,形成“旅游+度假+康养+运营”完整产业链,把独具特色的民族乡镇展示给世界,全力将潞江坝建设成国际级乡村旅游康养目的地,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种精神得到薪火相传

在保山,有这么一位党员领导干部,用一生践行着“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诺言。在岗位上,他几十年如一日,身披蓑衣,脚踏草鞋,走遍每一个村庄、踏遍每一道山梁,被人们亲切地称作“草鞋书记”;60 岁退休后,他谢绝到省会城市养老的机会,回到家乡云南施甸专心植树造林,一种就是22 年,在光秃秃的荒山上建起了数万亩人工林,被人们亲切地称作“种树书记”。他就是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

1988年,杨善洲同志从保山地委书记岗位退下来后,义无反顾扎根施甸县大亮山兴办林场,22 年间带领各族群众建成了面积达5.6 万亩的大亮山林场,并将林场无偿移交国家。杨善洲同志一辈子忠诚于党的事业、一辈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辈子坚守初心的崇高品格,是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生动诠释。施甸县特别将大亮山林场更名为“善洲林场”,建设了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

近年来,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利用教育和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弘扬杨善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一生、奉献一生、重诺守信的高贵品质,大力传承杨善洲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敬业奉献、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宣讲宣传杨善洲与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奋斗历程,不断厚植民族团结进步思想根基。

成立至今,全国各地共计273.83 万人次到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参观、学习。5 年来,基地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3468 个,参训人数达12.54 万人,不断强化各民族干部身份意识、忠诚意识、宗旨意识,使学员感动一阵子、感悟一辈子;深入村、组、户,大力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引导各民族树牢马克思主义“五观”,增强“五个认同”,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猜你喜欢

江东观鸟石斛
耿直的唐云
给人看病的“清洁工”
最可爱的人
不要将就,要讲究
湿地观鸟
仙草石斛
石斛观赏价值
石斛莫打粉 久煎疗效佳
观鸟记
石斛莫打粉,久煎疗效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