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趣味性教学方法的应用

2022-04-27郝小和

民族文汇 2022年6期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有效运用小学数学

郝小和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有效运用

引言

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思维模式、学习体系等尚未发展到完备阶段,因此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诸多棘手的问题。对于教师而言,为了在尊重小学生身心规律的基础上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可根据实际情况引入趣味式教学,从而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数学教育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小学阶段的学生需要掌握知识,同时也要具备对数学的兴趣,趣味教学法是提升学生兴趣非常有用的方法。

1趣味性教学概述

所谓趣味性教学,指的是在充分考虑学生身心规律的基础上,把握学生的喜好特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为学习任务的完成奠定基础。教师在将趣味性教学引入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先将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身心特征加入考虑范围之内,加强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学习。

2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的意义

2.1能增强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成效与其学习兴趣密切相关,开展趣味教学,能活跃课堂学习氛围,能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符合小学生喜欢新奇和爱玩的天性特点,因而能增强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2.2发挥学生主观能动作用

开展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主动开展师生互动、生生合作学习,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提出学习问题,能有效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观能动作用。

2.3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成效

开展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能促进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能力的提升,能让学生在趣味性教学活动中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因此能提高数学教学成效。

3小学数学教学中趣味性教学方法的应用

3.1把握学生的兴趣点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知识讲解是落实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但是对学生而言,如果知识内容缺乏趣味性不仅会影响他们学习的兴趣,更会造成理解困难。一部分教师依旧采取传统的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以讲述式教学为主。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数学思维快速发展的时期,如果学生长期处于低效率的数学课堂情境下,那么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势必会受到影响。针对此,教师应准确把握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为学生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情境,让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更具趣味。

3.2构建趣味性教学情境

新课标提倡在一定情境下学习数学,体验数学,理解数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要通过创设各种有效的教学情境,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小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思维。问题是打开小学生思维的一把钥匙,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提问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小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学习新知识前,小学数学教师要从小学生已有的认识结构出發,引导小学生利用旧知识去探索新知识,调动小学生的多重感官,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数学知识的利用效率,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3.3运用游戏方法

游戏是每个小学生最喜爱的活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把教育游戏融入其中,能有效体现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和提高课堂教学成效。一是加强游戏教学运用设计。数学教育游戏软件能实现“娱乐”和“教学”双重目的,教师通过合理设计和运用数学游戏软件教学,合理设计安排游戏软件运用时机、运用方式、把教学难点知识设计到游戏过程中,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游戏教学的运用价值,实现课堂教学“激趣”和“提效”双重目的。

3.4开展学习竞赛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争强好胜心理特点,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开展一些学习竞赛活动,既能为课堂增添趣味性,又能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动力,有利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一是开展个人数学竞赛活动。在数学教学中,对一些学习内容比较简单的知识,或学生对该部分知识学习兴趣不高时,或进行数学复习或解题练习时,可采用个竞赛方式,能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而且有利于提高教学成效。在实施小组数学竞赛活动中,应科学合理划分竞赛小组,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合理搭配,减少组间差异性,有利于开展公平竞赛,能调动学生参与竞赛积极性。

3.5积极落实实践活动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设计教学实践活动来丰富小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小学数学有很多知识可以通过实验来讲授,数学教师要经常开展演示实验,也可以让小学生自主实验,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总结数学结论,在实践体验中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小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数学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上引入手工制作,鼓励小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等操作,探索数学知识的美感,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具的作用,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指导小学生动手操作教具,给小学生留出发挥自己思维的空间和时间,使小学生喜欢上数学课。

3.6提升作业的趣味性

作业的作用在于巩固课堂内容,查缺补漏,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应用能力。然而数学教学中的作业多且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做数学作业也是学生的一大难题。如何增加作业的趣味性,是一个值得数学教师仔细思考的问题。在设置作业时,教师应当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指导实践,提问方式上应该更加接近小学生的话术。如将经典卡通、动画片中有趣的片段以及深受学生喜爱的动画角色融入课后作业题目中,在提高孩子数学能力的同时,还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想象。

结束语

数学教师需摒弃传统观念,不断地创新授课方式,激发所有学生主动学习的浓厚兴趣,同时减轻他们的学习负担,确保每一名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记忆足够深刻,学科成绩拥有更大的进步空间。趣味性教学势在必行,小学数学教育特色尽显,教学实践工作将走向新的成功。

参考文献

[1]李敏.探究如何打造小学数学趣味课堂[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4):43-44.

[2]李亚红.小学数学课堂趣味化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1(10):107-108.

[3]任小倩.开展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J].新课程,2021(10):149.

猜你喜欢

趣味性教学有效运用小学数学
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路径探究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教学中PBL的有效运用探析
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情境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浅谈趣味性儿童音乐教学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