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教育的困境和旅游学科的使命
2022-04-27严旭阳
严旭阳
一、旅游教育的困境
目前,我国旅游本科教育普遍面临着发展中的困境,主要表现为旅游类专业招生吸引力低、毕业生行业留存率低。高考录取分数越高的学校,旅游类专业招生的压力越大,学生在专业二次选择时的流失率越高。即使是地方本科院校,旅游类专业招生的压力也很大,学生想转专业的也很多。
一般来说,本科层次的专业教育作为学士层面的学位教育,需要为学生提供系统的专业化理论学习和训练,培养学生面向某一行业或某一类通用业务的学科知识及职业能力。比如金融学专业和工商管理专业,它们分别要培养学生面向金融行业及企业管理通用业务的学科知识及职业能力。本科毕业生应当具有在某一行业或某一类通用业务不同岗位之间的迁移能力,并且具备应对行业变迁的适应能力。这也是本科层次专业教育与专科层次专业教育所具有的不同之处。
旅游管理类专业作为一个独立的本科专业大类,目前专业的教学内容离“系统的专业化理论学习和训练”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专业的课程体系相对松散、专业课程的理论性还不够强。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除公共类课程之外,关键的是本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这是学生接受相对系统的专业化理论学习和训练的核心内容。同时,学科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应当具有内在的学术关联:学科基础课程是专业课程的学理基础和支撑,专业课程是学科基础理论在该专业领域的学术延展和应用。
从“基础和支撑”层面来看,目前旅游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比较薄弱,主要依托经济学、管理学等其他学科的基础课程,如《微观经济学》《管理学》等。属于旅游学科的基础课程主要是《旅游学概论》之类的课程,但是正如谢彦君教授指出的“旅游基础理论建设的范式化任务远未完成”,因此,《旅游学概论》之类的课程往往概述性比较强,理论性却不足。与成熟的经济类专业相比——它们往往以《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相对成熟的课程作为基础课程,旅游管理类专业的差距还不小。
从“延展和应用”层面来看,目前旅游管理类的专业课程尚缺乏学科基础理论在本课程所涉领域的学术延展和应用,甚至有些内容仅是对相关实践问题或现象的简单罗列或泛泛分析,无法胜任为旅游类本科学生提供具有理论深度及学术内在逻辑且相对系统化、专业化的理论学习和训练。旅游学科发展的不足导致其对旅游类专业建设支撑力度薄弱,从而影响了旅游类本科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接受高等教育可以看作是大学生对人生未来所做的人力资源投资。既然是投资,就要权衡投资回报。从国家统计数据来看,在全社会十九大行业的平均工资排序中,住宿和餐饮业(十九大行业中典型的旅游类行业)长期处于倒数第二名的位置,仅高于农林牧渔业。旅游类行业的岗位平均工资不具优势,而旅游类本科教育的内在质量和水平又未能使其本科毕业生具备相对其他专业本科毕业生更高的职业竞争能力和劳动力边际产出。因此,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看,旅游类本科专业的吸引力不强、毕业生行业留存率低的现象背后具有一定的内在规律性。
二、旅游学科的使命
破解旅游类本科教育困境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强旅游学科的建设。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平台,学科是知识体系及其创新的平台;要想培养出具备专业素养的人才,必须要有术业有专攻的专家来指导。因此,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具有内在的、必然的逻辑关联,即高水平的专业建设必须要有强大的学科建设作为支撑。从旅游类本科教育的困境来看,无论是学科基础课程对专业课程的“基础和支撑”作用较为薄弱,还是专业课程在学科基础理论之上的“延展和应用”不够成熟,根本的原因在于旅游学科发展的不足。从这个意义上说,旅游学科建设的一个重大使命,就是要为旅游教育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
旅游学科的建设面临两个重要任务:旅游基础理论的范式化建设和旅游学科的体系化建设。
旅游基础理论的范式化建设,核心是建立具有理论解析力和延展力的旅游学基础理论。基础理论往往是在某个基本范畴(或范畴集合)及学术假设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一个逻辑自洽的命题和假说体系。这一体系可以成为支撑特定学术分支发展的学理基础,就像不完全竞争理论这一经济学的基础理论能够为企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特定经济学分支的发展提供学理支撑。
目前,旅游学的基础理论建设还需要大力加强。举一个例子来说,中国旅游学术界非常关注“旅游是什么”这一话题,而且也有了不少非常有价值的创见,比如谢彦君教授的“体验说”、张凌云教授的“非惯常环境说”、杨振之教授的“诗意栖居说”、吴必虎教授的“游历说”等,这是中国学者对旅游学理论发展方面的原创性贡献。从促进旅游学理论的发展来说,我们不需要定于一尊的“旅游本质说”,更期待从不同创见出发而构建起来的多样化“旅游本质说”,这才是一个百花齐放、富有学术营养的旅游学园地。无论何种“旅游本质说”,都应该从各自基本的范畴(比如体验、非惯常、诗意栖居、游历等)出发,基于特定的理论假设,遵循学术推演的逻辑,构建富有理论解析力和延展力的命题和理论体系,完成各自理论范式化建构的工作。但目前来看,我们还远未完成这一任务。
旅游基础理论的范式化建设需要进行充分的逻辑思辨和学术探究,才能构建富有理论解析力和延展力的命题和理论体系,这是高阶性的旅游学术研究,具有更高的学术价值,当然也是更具挑战性的学术工作。比如说,如果經过充分的逻辑思辨与理论建构,我们得到了一组命题来充分刻画“体验”与“游客行为”之间的关系或运动规律,那么,基于这组命题,也许我们就能在旅游消费者行为的研究中得到旅游学独特的见解,进而引发旅游经济学的某种理论转向、体系创新。与简单地把经济学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套用在旅游消费者身上不同,我们基于这组命题得到的旅游消费者行为规律,是无法从一般化的经济学消费者行为理论推演出来的,而是具有独立学术价值的创见。循此逻辑,如果通过范式化建设得到了其他一些旅游学基础理论,比如说旅游本真性理论、旅游非惯常分析理论等,结合这些理论我们也许就能构建具有独立学术价值的旅游消费者行为理论,这才是真正属于旅游学自己的理论。有了属于旅游学自己的旅游消费者行为理论,才能真正为诸如扩大旅游消费、建设旅游消费中心等实践提供旅游学理论的专业指导。
因此,旅游基础理论的范式化建设需要学术界进行大量的原创性学术创新,正如谢彦君教授指出的“跟进”。正是由于旅游基础理论范式化建设的不足,在缺乏旅游基础理论学理支撑的情况下,我们诸多特定的旅游研究分支(比如旅游经济学、旅游消费者行为理论等)只好把其他学科(比如经济学)的理论作为相应学术推理和分析的理论来源,实质上只是其他学科理论在旅游领域中的扩展和应用,尽管这种扩展和应用对于推动旅游现象的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
旅游学科建设的第二个重要任务是学科的体系化建设,即对旅游学知识进行科学的分类,并在分类的基础上形成旅游学的学科分支体系。任何一个相对成熟的学科,都有稳定、规范的学科分支体系,比如法学学科有法学理论、刑法学、诉讼法学等学科分支。反观旅游学科,还缺乏明确、规范的学科分支体系。旅游学的研究和交流往往是在论题甚至话题层面来进行区分的,还没有形成科学、稳定、公认的旅游学科分支体系。如果说旅游学是一级学科,我们就需要有明确的二级学科。目前这种“一地散金碎银”的状况,既不利于旅游学科的深入发展,同时也正是旅游本科教育中不同院校的专业课程差异很大的关键原因。
如何推动旅游学科的建设,是摆在旅游学术共同体面前的一道大题。我期待与《旅游学刊》的各位同仁携手努力,充分发挥《旅游学刊》的平台作用,汇集旅游学术共同体特别是中青年旅游学者的强大力量,切实推动我国旅游学科建设不断向前发展,尽早破解我国旅游教育面临的困境。
中国旅游学术界可以大胆地、积极地开展旅游基础理论的原始创新,也完全有能力、有条件在旅游基础理论的原始创新上做出自己的贡献。特别是中青年旅游学者,完全可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无需也不应仅满足于只做他人理论、模型的应用者。加强旅游基础理论的创新研究和范式化建设,既是形成中国旅游学派的充要条件,也是中国旅游学术共同体应当和可以为国际旅游学术研究贡献的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