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进程中法帖出版传播的思考

2022-04-27国腾飞薛婧

出版广角 2022年6期
关键词:法帖书法数字化

国腾飞 薛婧

【摘 要】法帖是书法篆刻领域的重要出版物,近十年来,印刷技术和新媒体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引发了书法出版传播的深刻变革。互联网与各种智能终端的普及,给书法学习提供了极大便利。面对数字时代传播方式的变革,法帖出版数字化也成为一大趋势。相关出版机构应统一市场规范,建立权威的传播平台,加强数字化体系下衍生产品的开发,增强传统出版机构的优势,以数字化为依托丰富书法艺术传播渠道,促使法帖出版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  键  词】法帖出版;数字化;传播

【作者单位】国腾飞,贵州师范大学;薛婧,贵州师范大学。

【中图分类号】G237.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2.06.017

一、新媒介发展推动法帖出版不断革新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与各种智能终端的大范围普及,广大书法爱好者学习书法的方式也开始从传统的纸质印刷法帖,转变为直接临摹在线法帖(本文所提及的法帖,泛指书法学习欣赏中所涉及的古代各类经典法帖,也包括印谱、书法字典及以经典法帖为底本的书法教材等一系列衍生品)。如在“书法江湖”“书艺公社”“书法空间”等各类书法爱好者经常使用的书法类网站或者APP上,可以直接在线查找古今经典法帖,涵盖范围十分广泛,图片也相对清晰,足够临摹之用。同时,这些平台还可实现对单个字法的在线查找,如在“书法字典”网站,用户轻动手指便可获得大量古人书写过的经典字形,给书法学习提供了极大便利。另外,有些平台如“赛大家”等既有网站也有APP,可以直接输入成篇内容,选定范围后即可完成指定的集字工作,从而使书法集字这种过去耗费大量人力的工作变得轻松无比。以上这些网站或APP,因其使用的便利性而在书法圈大量普及,成为当下书法学习创作的重要辅助工具。

传统书法学习一直是以纸质版法帖、字典、印谱作为主要取法对象,但受限于技术发展,国内法帖印刷水平质量参差不齐。近十年来,书法出版领域出现了许多重要革新。一是影印技术的提升与纸张的多样化,如开始采用亚粉纸、宣纸印刷。二是印刷内容渐趋完整。一些法帖出版不再只印刷其核心部分,而是将前言、卷首、隔水、题跋、拖尾、印章、釋文一并印刷,充分体现了原作全貌,内容还原度极大提升。三是装订方式的突破。20世纪,法帖出版只有简单的西式平装本,如今出现了精装本、精装硬本、精装软本、特装本、收藏本等各种等级,还有经折装、蝴蝶装、锁线精装、字帖卡等新形式,其中不仅有满足实用主义需求的平价字帖印谱,还有满足收藏需求的高端版本。法帖开本包括32开、16开、12开、8开等各类大小开本,大者便于日常授课及细节观察,小者可以塞入衣服口袋,随走随看,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同时,一些法帖为了满足高端人群的收藏需求,将封面、函套材质设计由纸质升级为锦缎、布面、牛皮纸等,既高端复古又不易损坏。

可见,近十年来我国法帖出版发生了巨大变化,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国力提升,艺术从业者增加,以及出版印刷技术发展等社会因素,另一方面是新媒介的出现挤压了传统法帖出版的市场份额,倒逼传统法帖出版创新。对书法这门需广泛取法的艺术门类而言,多一本法帖便多一种艺术的可能,因此书法学习往往每学一帖,或者只是粗略地欣赏,便需购买相应印刷品,大量购买法帖成为诸多职业书法家和学习者的巨大负担。而通过网络获取法帖快速便捷,导致消费者购买传统法贴的欲望大幅下降。为此,传统法帖出版不得不尝试变革,如上文提到的全帖完整印刷、不同开本大小的设计,以及更加精致、细腻、高端、多样的装帧,从而使纸质印刷法帖获得新的优势,成为新媒介环境下的“不可替代”之物。近年来法帖出版的数字化发展,一方面对传统法帖出版造成了巨大市场冲击,另一方面又促进了传统法帖出版不断突破自我,寻找新的立足点。

二、 法帖数字化传播的现实挑战

1.清晰度与还原度的局限性

传统法帖出版一般是先扫描原帖获得底版再进行印刷,由于色差调整、纸张选择、印刷机器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厂家生产的法帖在还原度、色调、尺寸上都有所差异,甚至出现以其他厂家法帖作为范本进行“复制”的行为。而从网络上获取法帖,也存在质量上的巨大差异。目前,书法界广泛使用的平台,大多法帖质量不高。例如,元代赵孟頫书法作品《福神观记》在各平台上所能寻找到的图片质量都极差,主要原因是没有一个出版社出过此帖的高清普及版本。就现状而言,只要是出版社未出版过的高清、高还原度版本的法帖,各平台就无法获得清晰的版本。

2.受众群体划分不清晰

书法领域存在各种学习群体,如大学本科生、大学专业书法教师、中小学书法爱好者、中小学书法教师和各级书协会员等,由于学习书法的目的性、专业性等有较大差异,不同人群对法帖的需求也截然不同。传统法帖出版往往会根据不同用户需求出版相应的版本,或做结字规律分析,配套技法讲解;或裁剪单字,配合米字格、田字格逐字进行结构解读;或复印法帖的整体面貌供欣赏,方便职业书家学习古人装裱经验,等等。而当下各种书法平台的受众面十分笼统,基本只呈现法帖图像以供临摹,而且以常见的经典法帖为主,极少见到一些稀有的、受众面小的法帖。

3.资源整合度不高,版本参差不齐

各类书法平台“各自为政”,不仅使法帖清晰度、还原度无法得到保证,而且导致版本混乱无序。如《集王圣教序》《九成宫醴泉铭》等经典碑刻法帖存世的拓本较多,既有“宋拓”“明拓”“清拓”等,也有以著名收藏者名字来命名的版本。而绝大多数平台在给用户提供法帖的同时,并未提及其年代信息、收藏版本等情况,甚至使用拓本清晰度较差、年代较晚的版本。由于法帖版本庞杂、真假混存,对整个书法界形成正确取法观念、引导书家形成严谨版本意识极为不利。如五代杨凝式的代表作《韭花帖》存世的知名传本有二,一是“清内府藏本”,二是“罗振玉藏本”(见图1)。目前史学界多数认为,无论是清晰度还是艺术水准,“罗振玉藏本”都较为可靠,但无论出版社还是各平台在使用传本时都不加考据,不仅不加注释或说明,甚至还出现以假代真的情况,容易误导初阶的书法学习者。

此外,各书法平台之间的资源整合度不高,各平台内部之间、平台与传统出版机构之间还未形成深入合作,难以实现优势互补。因此,积极促进中国书法协会、出版机构与各书法平台之间达成共识,统筹规划,制定行业规则,进行宏观布局,是当务之急。

三、法帖出版数字化发展的必然性

1.降低书法学习的门槛

因自身的艺术特性和历史继承性,书法取法、学习范围必然是且只能是各类古代经典法帖,大量欣赏、临摹、钻研各类型法帖成为当今书法学习者的不二选择,毕竟没有广泛的阅帖经历,就没有个人艺术风格的形成。所以,购买各类法帖也成为书法学习者的一笔重要支出,这对广大书法爱好者、书法本科生和书法家而言,无疑是一道无形的门槛。而法帖出版的数字化发展改变了这一局面,使得任何人都能便利地获得经典法帖,从而大大降低了购买法帖的支出,可将节约下来的资金用于购置更精良的文房用品或购买专业性史料类书籍,加大学习的教育投入,等等。

2.拓展书法学习者的艺术视野

由于书法真迹的唯一性与稀有性,魏晋以来法帖的复制传播基本以两条途径为主:一是“响拓”,即双钩填墨,这需要以真迹为底本,如真迹缺失则难以为继,且时间成本高昂,无法大量制作;二是“刻帖”,即将真迹刻于石板或木板上,再拓印装订成册,虽然可大量复制,但清晰度与还原度比较低劣,加之后来真伪糅杂、翻刻失序,大为明清书家所攻讦。因此,书法学界普遍认为,近代印刷术的出现是书法行业的一次大变革,能以较低的成本、较高的还原度复制传播古代法帖,成为驱动书法复兴的核心动力。

而以书法平台为代表的法帖出版数字化发展,则可视为书法知识普及的第二次“大事变”,使书法学习者、从业者获取知识的门槛大大降低,不必购帖,也不必求借于同僚或图书馆,便可获得对古代诸多经典书作的图像认知,快速建立全面、立体、宏大的书法史观。如2020年山西省出土的唐代书法家颜真卿38岁时的书法石刻作品《罗婉顺墓志铭》(图2),被认为是首例考古发掘出土的颜真卿所书墓志。这一发现震惊了整个书法界,伴随媒体的传播,《罗婉顺墓志铭》大片立刻被书法界广泛传播,极大刷新了业界对颜真卿早期书法的认知。

四、法帖出版数字化发展的思考

1.统一市场规范,建立权威的传播平台

由于目前全国主要书法平台处于各自发展的无序状态,既没有统一的市场规范,也没有对法帖图片的质量、来源、真伪等问题做保证,从而导致传播江湖书法、伪书法的情况时有发生,不利于营造良好的书法艺术氛围。因此,一方面,行业协会须发挥指导作用,规范书法平台发展,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平台要与相关出版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打击侵权行为,杜绝法帖数字传播真伪混在、抄袭复制的乱象,引导整个行业向合理、有序、严谨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以中国书法家协会为代表的书法界,应致力于推进法帖出版的数字化进程,学习传统国学、古籍出版领域及其他艺术门类数字化的成功经验,建立权威的传播平台。如学习古籍搜索网站整合各渠道优势资源,获取高清、完整的法帖资料,建立互通性质的权威网站等。行业主管部门也应积极建立权威的书法传播平台,以帮助提升书法爱好者群体的整体水平和书法艺术的影响力。

2.加大衍生产品的开发力度

在建立平台的同时,相关机构还需合理规划平台的内部功能,探索不同用户的内在需求,推出更多衍生品。如建立专门针对书法本科生、小学生的学习板块,对法帖进行选择性编排,加上注释性文字,由浅及深、循序渐进地培养学习者形成正确的学习思路;针对不同群体设计专门的篆刻、印谱、单字搜索功能,以及多样的集字搜索设计功能等,在免费推广的基础上增加收费类课程及其他收费项目,以维持平台运营。

3.增强传统出版机构的优势

随着法帖出版数字化趋势的增强,传统法帖出版市场必然会受到影响,传统法帖出版机构应明确市场定位,厘清与新媒介之间的差别,强化自身优势。

首先,需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提高法帖印刷的质量。法帖出版数字化虽然获取便利,但却无法替代纸质印刷品在审美上的真实感。纸质法帖作品中纤毫毕现的细节、墨色变化,以及通篇印刷带来的审美体验,都是数字化产品无法企及的。传统法帖出版机构只有不断提高印刷技术,追求工艺的极致,才能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夯实法帖数字出版的基础。

其次,继续增强底本选择的严谨性和丰富性,通过购买博物馆藏品版权、私人版权等方式获得更多更好的法帖底本,在品控上严格把关,以严谨性提升出版機构在法帖出版领域的声誉。

最后,在装帧上继续寻求突破,朝实用性和高端化两个方向发展。实用性侧重阅读、临摹、携带的便利,方便不同场合、不同形式的学习需求;高端化则借鉴古人的装帧设计,以迎合收藏者的需求。

4.以数字化为依托,丰富书法艺术传播渠道

传统的书法传播渠道较为单一,主要以师生言传身教为主,加上碑帖真迹稀缺,导致普通民众无法接触高水准的经典之作。近几十年来,书法教育虽已逐渐普及至广大中小学课堂,诸多大学也开设了本科书法专业,经典碑帖更因印刷术的发展而变得“亲民”,但总体而言,书法艺术的传播无论广度抑或深度依然不足,普通民众对书法艺术概念的理解仍然模糊。

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法帖出版应积极拥抱时代,以巨大的勇气改革自身,通过数字出版和新媒介传播寻找一条新生的道路,积极利用新媒体“短平快”的特点将书法以更高效、更直观的方式推向普罗大众。法贴出版的数字化发展,不仅有利于书法学习者、从业者快速获取大量、高清的经典法帖,为其书法学习、创作提供更多启发和灵感,还能吸引更多普通民众了解和关注书法,乃至投身书法创作,打破当前书法发展与传播的困境。

|参考文献|

[1]赵孟頫. 湖州妙严寺记[M].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

[2]宋拓怀仁集王圣教序[M]. 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

[3]杜浩. 历代碑帖精粹 唐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M]. 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14.

[4]杨凝式韭花帖[M]. 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法帖书法数字化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烟云尽态
——湖南省博物馆藏《三希堂法帖》展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宝贤堂集古法帖》研究综述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书法欣赏
数字化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