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有“方”更快乐
2022-04-27徐艳霞
徐艳霞
案例中,孩子有这样的想法不足为奇,毕竟现实生活中有这样鲜活的案例,如果班主任一味否定孩子的说法,肯定会适得其反。
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如果单单靠喊口号和空洞的说教,效果可想而知。作为班主任,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思考、辨析,领悟道理,并落实到行动上。
创设情境共情
我创设了这样一种情境:七点半刚过,你背着书包走在上学的路上,突然,你發现路边有人摔倒了,你会怎么办?
“如果在路上看到有人摔倒了,他需要帮助的话,我会第一时间过去扶起他。”憨厚的小武第一个举手发言,“虽然有时候会在一些媒体上看到老人倒地讹人的报道,但是我依然认为该伸手时就伸手。我觉得社会上还是好人多,他们不会‘恩将仇报’的。”
“虽然有一些人的做法确实不对,但是如果见死不救,我心里会很难过的。”小雅接着说,“如果摔倒的是自己,路过的人都不愿意帮自己一把,那我会感到非常难过。我们都应该有一颗善良的心。”多么温暖的回答啊!我主动给孩子竖起了大拇指。孩子们的小手纷纷举起,我知道,他们在情境中找到了真实的自己,产生了情感共鸣。是啊!如果人们都不愿意助人,还能指望谁呢?
身边榜样带动
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让孩子们回忆:在生活中,你曾经帮助了谁?当时的情景是怎样的?帮助别人后,你的感受是怎样的?你在生活中曾经得到过哪些人的帮助?得到别人的帮助后,你是怎样的感受?孩子们记忆的闸门一下子打开了,主动交流起来。
他们特别说到小武,说小武经常帮助别人,给同学讲解作业、帮忙打扫卫生、借学习用具给同学、安慰同学、帮助小同学等等。小武很不好意思,一个劲儿地说:“都是举手之劳!”“都是同学嘛!”“都是小事情!”但我看到小武的脸上写满了幸福和快乐!我告诉孩子:“帮助别人不要图回报,但会让自己获得内心的愉悦和满足。”
“徐老师,我们应该向小武学习!多多帮助别人,其实也是在帮助自己!”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更何况是身边的榜样呢!更具说服力。“那么,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也要注意方式方法,这样我们会更快乐!”
助人有“方”导行
“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大家在帮助别人的时候,要清楚地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帮,应该怎么去帮。”我再一次把问题抛给孩子们,让他们去思考。小萱第一个举手:“我不会游泳,如果遇到溺水的人,我肯定会在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施救,或者寻找其他求助途径。就像防溺水‘六不’说的那样。”“对!一定要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帮助别人。”我强调了小萱要表达的意思。“那具体还需要注意什么呢?”我继续启发孩子们,“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可以用电话手表拨打相应求救电话,在没有电话手表等通信工具的情况下,要设法从周边找来两三个人一起帮忙。这样一来,既可以帮助遇到困难的人,帮忙的人之间也可以互相作证。”小海考虑问题就是这么周全。孩子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孩子们,助人就是我们的一种本能,助人是一种不图回报,没有任何目的的付出,是一种境界。有这种境界的人就能享有助人的快乐。”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愿我们都能给予他人帮助,让生活充满阳光。
(作者单位:湖北省当阳市东门小学)
责任编辑 刘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