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周边安全战略,完善周边外交布局
2022-04-27
“以战略应对战略”
张洁:这些年,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虽然复杂多变、动荡不安,但总体保持和平稳定,为区域合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也成为中国崛起的重要战略依托。面对当前正在发生剧烈变化的整体环境,中国需要以战略应对战略,坚持和发挥既有周边外交政策经验,优化完善周边战略,对冲美“印太战略”带来的冲击与影响。
具体来说,中国周边安全战略应以建立周边命运共同体为总体目标,同时需要抓好三个统筹。
一是统筹规划战略目标,确定优先排序,避免因目标冲突导致自身政策效果的相互抵消与对外信息混乱。中国仍应以经济合作为首要,同时守住安全底线,注重民心相通的长期夯实。
二是统筹运用外交、经济与军事实力等多种手段。“睦邻、安邻、富邻”政策以及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型安全观,尤其是关于发展与安全的辩证阐述,对于中国外交实践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依托“一带一路”的高质量发展,加大对周边国家的投资,推动与升级区域合作机制,仍是中国经营与塑造周边的优势所在,也是地区国家实际之需。当然,经济手段不是“万金油”,应有赖于中国外交的精耕细作,如更多关注“小而美”的民生项目,更多投入民心相通,更多增加周边国家民众的获得感。加强军事实力建设仍然是维护国家领土与主权完整的必要手段,历史经验以及当下国际安全形势充分说明这一点。
三是统筹运作多种地区机制,推进共同安全。中国应继续支持东盟“中心地位”的总体地区架构,同时通过“一域一策”“一国一策”,丰富与完善次区域合作机制,如在东南亚形成“澜湄合作”与南海沿岸国合作机制,从而适应与满足不同次区域的安全与发展需求,推动多样化的地区合作,对冲“印太战略”着力打造的排他性、集团化竞争态势。
赵明昊:周边外交和中美博弈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美国决心强势回归“印太”,加剧中美博弈在我们周边地区的“负外部性”。中国既要付出更大努力经营好周边,也要充分估计美国联合周边其他“玩家”共同压制中国的态势。拜登政府“印太战略”文件清晰勾勒出美国的行动计划,中国是否有完整的亚太战略加以对应?我国周边外交政策的精准度和灵活性是否需要进一步提高?中美博弈和周边外交两者联系紧密但不能混为一谈,我们是遵循从亚太出发应对美国博弈压力的逻辑,还是从对美斗争的需要出发看待自己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又如何实现两者的平衡?这些都是必须进行深入思考的问题。
我们的周边外交工作也需要更加注重细节,优化战略分层并进行精细化操作,比如思考如何应对美在数字经济、网络安全、高标准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推出的政策新工具,如何应对美借助“反腐败”、海事安全、“非法捕鱼”等具体问题向中国施压的行径。
2022年2月17日,东盟外长非正式会议在柬埔寨金边召开。
因地制宜“一域一策”
李勇慧:对于欧亚地区秩序构建,俄明显是在从“破”到“立”。在塑造新秩序的过程中,俄正极力恢复对“原苏联空间”的影响力,安全底线已经明确。中俄战略合作伙伴關系拥有坚强韧性,中国在与俄加强国际秩序观的沟通同时,也可调动俄在中国周边外交中的作用,趋利避害。中俄两国在共同应对美“印太战略”、北约东扩等方面合作空间很大,要加强亚太事务的协调,但需避免落入“集团安全”的陷阱。中俄共同主导的上海合作组织有必要与东盟、欧亚经济联盟等地区机制加强协调合作。可推动中俄与第三方国家围绕北极开发和通航开展多边合作,具体解决港口现代化、航道共享、法律争端等问题。
刘天聪:东北亚方向,我有三点建言。一是维护好发展好中朝传统友好关系,加强两国在地区和全球事务上的政策协调,疫情过后进一步扩大双边经贸和人文合作。二是做好与韩国新政府之间的对接与战略沟通,消除两国关系风险,以中韩建交30周年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发展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三是推动朝核问题政治解决进程,发挥好劝和促谈作用,助力半岛无核化进程早日取得实质成果,维护东北亚地区长治久安。
林民旺:南亚方向,我们要能真正地“从战略层面”考虑自己的政策应对,很多争议的“旧问题”本身就是难以啃下的硬骨头,不妨考虑如何冻结现状,切不可让大国关系因为具体议题而长期僵持甚至消耗,导致关系“日久生变”。同样,我们要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相应地也要求其他周边国家能同样以亲诚惠容的姿态来回应我们。但如果我们的亲诚惠容没有换来互惠,我们要考虑该如何进一步应对。
胡波:完善周边安全战略无法回避中国与邻国的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这是相当敏感的问题。近年来,我国一直奉行“搁置争议”,着力维护周边海洋形势稳定。然而,随着日本国内政策的调整、越南海洋政策的强化、菲律宾等国政局的变化,部分国家不承认争议或改变争议现状的冲动显著增强,钓鱼岛和南海形势有再度升温的迹象。我们要维持有关努力的主动性变得更加困难和复杂,无论是“搁置争议”、商谈行为准则,还是推进海上务实合作,都会面临越来越大的阻力和压力。中国想获得更好的周边环境,必须保持战略定力,适当降低政策预期、提高抗压能力,把握维权与维稳的动态平衡,在继续坚持和平解决争端和“搁置争议”总体方针的同时,不断提高对争议岛礁及海域的管控及塑造能力,慑止相关方的可能冒险行动或新的侵权动作。
2022年3月26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访问尼泊尔期间与尼总理德乌帕举行会晤。
安刚:个人判断,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呈现“东急西乱、北弛南紧”的态势。“东急”是指中国在周边面临的中美战略竞争的正面压力非常大。“西乱”是指中国西部周边的美欧与俄战略对抗态势及一些国家内生性问题在中亚地区的投射,迫使中国不得不跟牌和应对。“北弛”“南紧”是指中国北部周边因有坚定的战略伙伴俄罗斯而态势相对较好,在南部周边则是海上安全问题因美“印太战略”的调整及固有主权、海洋权益争端的存在和发展而始终地缘紧张因素突出。不管何种方向,地区议程都在发生变化,过去以经济发展为核心议程,现在都在加剧“安全化”,导致中国不得不调整周边战略以应对此种转变。
亚洲的碎片化、国别化大于整体性,这就决定了,制定出一套整体性很强的亚洲战略非常困难,但每个方向上都有其相对的整体性,我们在不同方向上的周边外交也就有比较大的整体操作空间。因此,我们要掌握周边环境在不同方向上的基本特点,突出“一域一策”的亚洲战略,也就是在不同方向上因地制宜,发挥优势,补足短板,最大化地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拓展中国的地区影响。
欧亚变局之下,美国似乎有意让欧洲助其“看守”俄罗斯,印度助其“看守”印度洋,自己则集中精力,直接率领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利用原有的军事同盟体系,另组“志愿者联盟”式的“小圈子”合作模式,在太平洋上与中国开展当面的战略竞争。我们要正视这种高度复杂化的战略挤压态势,正视自己周边安全环境不断收紧的趋势,同时也要看到美国自身的战略能力和基本财力也不是无限的。中国所要做的,是战略定力与战略信心兼备,按照自己的步骤和节奏,发挥自己的所长和特点,加大投入,量力而行,深耕周边,依托周边,不断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战略主动地位。美国人要在我们周边“撒胡椒面”,我们不能也“撒胡椒面”,需要“抓铁有痕”“落地有声”,任何项目要做就做出声势和实效来,用中国自己的务实精神和民生意识真正赢得周边国家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