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轼“和陶”诗的创作特点

2022-04-27强颖高荆梅

文学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陶渊明苏轼

强颖 高荆梅

内容摘要:苏轼是诗坛上第一位开始大量创作和陶诗的人,他对陶渊明的人格魅力和随性自由的隐士精神大加推崇,并且在和陶诗中有意模仿陶渊明平淡自然的诗风,苏轼这种创作态度也同时引发了同时代人的争相效仿,具有典范意义。本文将从苏轼创作和陶诗的背景入手,探讨苏轼的“和陶”诗创作特点。

关键词:苏轼 陶渊明 和陶诗

在苏轼现存的两千七百多首诗歌当中,有大约一百二十多首诗是以“和陶”为题的,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载:“公诗本似李、杜,晚喜陶渊明,追和之者几遍,凡四卷。”[1]关于和陶诗的总数,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当中,引用绍圣四年(1097)年苏轼写给苏辙的信中言及:“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吾前后和其诗,凡一百有九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也就是说,根据苏轼自己的统计,绍圣四年以来,和陶诗总共写了一百零九首,再加之其后创作的十五首和陶诗,共计一百二十四首。本文以孔凡礼先生点校的《苏轼诗集》为底本,考察苏轼“和陶诗”的创作背景和苏轼和陶诗的风格与成就。

苏轼的人生虽总体来看仕途通达,然而“乌台诗案”之祸却让苏轼直面了一场生死考验。虽免于被杀,但103天的牢狱之后,对于劫后余生的惊惧,以及出狱后在黄州居无所居举目无亲的客观生存条件,都对苏轼的人生态度产生了重大影响。体现在诗词创作上,表现之一就是开始大量创作和陶诗和词。而这些和陶之作,又是缘何开始以及后世评价如何呢?

一.苏轼对陶渊明诗的接受

和陶诗,顾名思义,是唱和陶渊明的诗歌。陶渊明作为一代有名的隐士,他恬淡从容的人生态度,其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躬耕田园的自在洒脱,无疑是许多官宦仕人身陷囹圄之时的精神寄托。总体来说,苏轼对陶渊明的接受和推崇是随着他的政治生涯的浮沉跌宕而有个渐进的过程。乌台诗案之前,苏轼秉承儒家积极入世的人生追求,常有致君尧舜的豪情壮志,在这段春风得意的时期,在苏轼的诗中难觅陶渊明的影子。然而在乌台诗案这场灾难当中,苏轼真切的感受了人情冷暖,世事沧桑,这对于作者创作来说,关注点的转变在诗歌创作中展露无疑。

苏轼最先在他的词中表达了他冥冥之中与陶渊明的关系,《江城子》其序及诗:“陶渊明以正月五日游斜川,临流班坐,顾瞻南阜,爱曾城之独秀,乃作斜川诗,至今使人想见其处。……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苏轼将自身比作陶渊明,将一代隐士的洒脱与自由视作一种精神上的皈依。苏轼责黄州安置之后,生活困窘,遂在黄州城东开垦了一片荒地,亲自躬耕陇亩,同时自筑雪堂居之,实现了从庙堂之上到山野村夫的转变,这种非凡的心理体验,使得苏轼服膺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自适,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清楚的表达了他对做官的嫌恶,自我性情在村居生活的惬意中得到舒张。在黄州期间,陶渊明的处世态度对处于宦途低谷期的苏轼无疑是一剂安慰的良药。而苏轼在黄州之时开始对陶渊明的重视,不能不说是其官场打压之下的一种文化关注的转向。换句话说,苏轼谪黄之时,对陶渊明的认识算是真正开始了。

苏轼追和陶诗则始于元佑七年(1092)知扬州任上的《和陶饮酒二十首》,此时苏轼已经在经历了五年的贬谪生涯之后重新回到了政治舞台上,到了元祐年间,苏轼的宦途扶摇直上,这个时候,苏轼虽身居高位,在经历了乌台诗案之祸之后,他似乎已然没有了年轻时期“奋厉有当世志”的豪情,这段时间,政治其实并不稳定,“洛蜀党争”又将苏轼牵扯其中。政治的不自由,使得苏轼此时虽然回到政坛,但是对陶渊明的理解更加深化,此时他的和陶诗当中,充满了对陶渊明归隐的向往,这种对陶渊明可随性去官的自由的羡慕,比如《和林子中待制》:“早晚渊明赋归去,浩歌长啸老斜川。”(《苏轼诗集》卷三三)似乎将自己未能归隐的愿望附着于陶渊明,渊明在斜川之上悠然自得的人生状态,就当是自己在归隐吧。苏轼还作了檃栝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哨遍》,并在《书李简夫诗集后》中说过:“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叩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延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2]书信中真切的表达了自己身处高位但不自由的感受,同时也表达了对陶渊明之真性情的赞赏。苏轼唱和陶渊明之诗,其核心原因始于对陶渊明之人品性情的倾慕。正如苏辙在《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引》曾引苏轼言曰:“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如其为人,实有感焉。……平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愧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苏轼喜欢陶渊明的诗歌,更倾慕于他特立独行的处世方式,由此联想到自己宦海沉浮的人生,甚至一度認为自己入世为官本是错误。在扬州时,苏轼的《和陶饮酒二十首》当中,处处表现出对陶渊明的推崇:“……江左风流人,醉中亦求名。渊明独清真,谈笑得此生。身如受风竹,掩冉众叶惊。俯仰各有态,得酒诗自成。”[3]陶渊明的归隐,使得他能够自由的从心而适,而这种自由,对于困在宦途之中的苏轼看来,可望而不可及,唯有在诗中寄托。

苏轼开始集中大量的创作和陶诗,是在绍圣二年苏轼在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期间,《和归园田居六首》其序曰:“余在广陵和渊明《饮酒二十首》,今复为此,要当尽和其诗乃已耳。”这段文字中表明苏轼开始有意识的要尽和陶诗,将和陶诗作为他的既定任务来推进。这其中的原因在于,此时苏轼被贬岭南,生存条件颇为艰难,“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然亦未易悉数,大率皆无耳(《与程秀才书》,《文集》卷五五)。”生活清贫,宦位低微,其身份的转变和陶渊明其人的人生状态更加相似。换句话说,人生境遇的耦合是推动苏轼大量唱和陶渊明诗歌的根源。这时距离上次苏轼自觉创作《和陶饮酒二十首》已过了三年。时局的纷繁变换,为官的浮沉跌宕,苏轼对官场的心灰意冷都促使他重新回归到陶诗之中,《和陶贫士七首》:“渊明初亦仕,铉歌本诚言。不乐乃径归,视世羞独贤。”清代纪昀曾评点曰:“借渊明以自托。”此时苏轼的和陶诗,是在和陶渊明进行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讲述他在宦途烦累之后,欲归隐而不得的压抑,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深沉的内省,是苏轼在看尽繁华之后的沉淀和回归平淡的选择。

然而,从苏轼如此积极的推崇陶渊明的人品与人生态度来看,苏轼心底是真的想要脱离官场而归隐田园吗?苏辙对此曾做过犀利的评价:“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4]苏轼慕陶,并不是真正想学陶渊明,彻底从官场隐退,不闻世事独善其身。苏轼虽不是功名心重的人,但是他关心世事,心怀天下,在仕与隐的选择中终不能任性随心。元符三年(1100)哲宗去世,宋徽宗即位,大赦天下,苏轼仕途出现了新转机。苏轼又作《和陶始经曲阿》,欣喜畅言:“渊明堕诗酒,遂与功名疏。我生值良时,朱金义纡。天命适如此,幸收废弃余。”由此可见,苏轼也和寻常的士人一样,不过是在借陶渊明的精神来消解宦途的挫折和生活上的窘迫,所以他并不能真正从实践上实现他的归隐梦,只能实现精神上的归隐。

二.和陶詩的风格

苏轼除了在人生艰难时期追慕陶渊明的隐士风度和人生态度,从而求得心理上的慰藉之外,陶渊明的诗歌平淡自然的诗歌风格,也是契合了苏轼的审美情趣。苏轼曾在给子由的信中,如此评价陶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5]同时,诸如“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陶诗是在简单的语言和平淡的语境之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精神内涵,于是苏轼的此类评论,能够使我们认识到苏轼对陶渊明作诗的艺术风格的极力推崇,他在创作和陶诗之时,也在刻意的学习和模仿这种艺术风格。尤其在苏轼谪居惠州和儋州之后的岭南时期,在集中创作的和陶诗中,艺术风格总体上趋于冲淡自然和真挚朴素的,如《和陶归园田居》其三:“新浴觉身轻,新沐感发稀。风乎悬瀑下,却行咏而归。仰观江摇山,俯见月在衣。步从父老语,有约吾敢违。”纪昀在《纪批苏诗》卷三十九评此诗曰:“极平浅而有深味,神似陶公。”这首诗描述的是寻常的生活,文辞平淡,描述了一幅恬静悠然的画面,一如纪昀所评价的那样,此诗与陶渊明的诗风颇为接近。又如《和陶游斜川》中:“谪居澹无事,何异老且休。虽过靖节年,未失斜川游。春江渌未波,人卧船自流。我本无所适,泛泛随鸣鸥。中流欲洑洄,舍舟步层丘。有口可与饮,何必逢我俦。过子诗似翁,我唱而辄酬。未知陶彭潭,颇有此乐不。问点尔何如,不与圣同忧。问翁何所笑,不为由与求。”温汝能《合笺》卷二评论《和陶饮酒二十首》道:“起语一个‘澹’字,便觉高远,气味逼真渊明。”[6]温汝能《合笺》卷三“末六句冲淡自然,酷似陶,非公诗固不能为渊明写出真面目也。”极大肯定了苏轼和陶诗的艺术成就。苏轼和陶诗之中颇具渊明风格的诗句不胜枚举,黄庭坚《跋子瞻和陶诗》云:“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由此也看出,苏轼如此认真的学习陶渊明平淡闲远的风格,本身也体现出的是苏轼本人对诗歌风格追求的转向,其艺术旨趣的变化。

然而,对一种诗歌风格的过度模仿,常常也会陷入平淡有余而韵味不足的弊病。纪昀对苏轼和陶诗的某些作品评价常言其“枯浅”、“粗野”、“平钝”等,他在《纪批苏诗》卷四十中对苏轼《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的评价是:“十三音节颇古,而意境侷促,少悠然自得之致。盖东坡善于用多,不善于用少,善于弄奇,不善于平实。”这种评价是否公允?事实上,苏轼的部分和陶诗,确有因为过于追求自然平实的诗风而显得有些“枯浅”,比如在《和陶和郭主簿》其一:“今日援何日,高槐布初除。良辰非虚名,清和盈我徐。孺子卷言坐,捅诗如鼓琴。却去四十年,玉颜如汝今。闭户未尝出,出为闾里饮。家世事酌古,百史手自斟。尝年二老人,喜我作此音。淮德入我梦,角羁未胜簪。孺子笑问我,君何念之深。”似这般诗作,读来确有味同爵蜡诗味全无的嫌疑,从这个角度而论,纪昀之对苏轼和陶诗的评价符合事实。我们当然不能苛求苏轼每一首和陶诗尽是佳作,每首诗歌尽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真谛。事实上,苏轼在和陶诗中尝试追求平淡自然的诗风,无论是对苏轼本人的艺术风格,还是对整个宋诗的发展而言,都有重要意义。

但是从另一角度而言,既然是发现,就不可避免会遭遇时人的质疑。这种质疑不仅可能来自对苏轼和陶诗艺术价值的质疑,也有人对苏轼模仿陶渊明诗歌的创作动机提出质疑,比如刘克庄《跋宋吉甫和陶诗》言及:“士之生世,鲜不以荣辱得丧扰败其天真者。渊明一生,惟在彭泽八十余日涉世故,余皆高枕北窗之日,无荣恶乎辱,无得恶乎丧。此其所以为绝唱而寡和也。二苏公则不然,方其得意也,为执政侍从,及其失意也,至下狱过岭,晚更忧患,于是始有和陶之作。二公虽惓惓于渊明,未知渊明果印可否。”[7]苏轼两兄弟和陶之作,在刘克庄看来,并未得渊明之真意,认为苏轼在仕途失意时才意识到陶诗佳处,对苏轼和陶之举颇有微词。刘克庄的评价不无道理,对于苏轼而言,虽然宦海沉浮,虽然他生性旷达,时有超脱之语,但苏轼自始至终都未放弃自己政治理想:“结发事文史,俯仰六十逾。老马不耐放,长鸣思服舆。故知根尘在,未免病药俱。”[8]到了后来宋徽宗即位大赦天下,苏轼喜不自胜,又作《和陶始经曲阿》:“渊明堕诗酒,遂与功名疏。我生值良时,朱金义当纡。天命适如此,幸收废弃余。”[9]毫不掩饰的表达了自己在人生选择上与陶渊明的不同。苏轼虽苦苦追求着不醒不醉的境界,但其积极用世之心始终占据其人生的主流,为万世开太平而时刻准备着挺身而出。事实上,关于如何看待陶渊明辞官归隐,与世疏离的人生态度,北宋也有一些其他的声音,如刘攽《题孙昌龄归来亭》诗云:“古云陶渊明,避俗非达道。”[10]韩维则说:“寸禄折腰何必去,道存心在即渊明。”[11]苏轼的和陶诗其最终意义何尝不是如此。

苏轼和陶的实质,并不在于真正达到陶渊明其诗歌的艺术成就,或是去复制其人生模式,而是以和陶诗为载体,尝试去学习陶渊明从容自适、进退有据的人生境界。苏轼的和陶诗对于苏轼本人的走出现实困境开辟了一扇窗口,其精神的纾解价值远高于其艺术价值。然而无论如何,苏轼开创了唱和前人之诗的先例,并且由此而引发了同时代诗人,以及后代诗人的争先模仿,开创了一种新的诗歌创作范式,开拓了诗歌创作的空间,具有文学和文化史两个维度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

[2]陈宏天、高秀芳点校,《苏辙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

[3]袁行霈,《陶渊明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莫砺锋:《唐宋诗歌论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5]萧庆伟,《论苏轼的和陶诗》,中国韵文学刊,2000年第2期。

[6]杨玲,《苏轼<和陶诗>与陶渊明的诗性对话》,福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7]张强,《从和陶诗看苏轼心态变化与审美追求》,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10期。

注 释

[1]陈宏天、高秀芳点校:《苏辙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992页。

[2]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页2148。

[3]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页1884。

[4]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882页。

[5]陈宏天、高秀芳点校.《苏辙集》之《子瞻和陶渊的诗集引》,中华书局,1982 年版,第1110页,下同。

[6]摘自曾枣庄主编《苏诗汇评》,四川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023页,下同。

[7]见《后村集》卷三十一,四库全书本。

[8]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282页。

[9]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356页。

[10]刘攽:《彭城集》卷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096册第52页。

[11]韩维:《南阳集》卷一《送辛十七作尉盐城》,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01册第601页。

(作者单位:火箭军工程大学政治系)

猜你喜欢

陶渊明苏轼
“苏说苏轼”苏轼与圆照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陶渊明失败了
苏轼吟诗赴宴
贫而无谄的陶渊明
另一面
陶渊明的“粉丝”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不为五斗米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