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如何提高初中地理地图教学的有效性
2022-04-27陈霖
陈霖
【摘要】初中地理教學中缺乏地图教学的深入引导,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影响,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融入其中的效果十分突出。通过地图教学,营造良好的气氛,让学生能对地图进行挖掘,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再借助地图实践类的活动,加深学生的记忆,让学生能够学会自主解说地图,提高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对此,本文以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为例,着重分析了提升地图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地理 地图教学 有效性
【课题项目】本文系福建省宁德市市级课题《基于初中地理学业质量评价下的地图教学方法研究》(课题编号:FJNDKY21-135)。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2)02-0156-03
地图是地理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理知识的核心体现,具有显著的空间性,是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运用的重要工具。在地理教学中,灵活使用地图,可以增加教学的直观性与趣味性,让学生更为顺利地理解和吸收相关知识,且可以促使他们在此过程中更为顺利地掌握各种技能,不断强化其空间感。新时期的初中地理教师应当充分意识到地图教学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方法辅助学生探究和实践,使之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读地图内容,并结合地图进行拓展,构建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辅助强化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一、初中地理地图教学的重要性
(一)活跃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
地图是一种特殊的地理语言,可以作为信息的载体和文字内涵的直接表现形式,能够更加形象地传递各种地理事物形象。一般而言,地图上会有各种标识,也会生动地呈现出不同区域的地理事物,便于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更为快速地获取必要的知识信息,如地形地势、降水温度、区域布局等,同时辅助学生整合、总结出正确的结论,这无疑降低了其学习难度,且相较于大量的、枯燥的文字,地图的趣味性明显更强,能够为教学活动的顺利推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能力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1]。
(二)生动直观,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与文字相比,地图更加直观和生动,其能够形象地展示不同的地理事物,并将其组合起来,针对性地刺激学生的各个感官,促使他们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生动的图片结合起来,通过全面解读掌握知识内涵,同时形成更为感性的记忆。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灵活使用地图,可以降低教学的难度,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更加轻松地掌握学过的知识内容,切实提高其学习质量。
(三)立体多元,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地理地图呈现的往往是更加直观的内容,可以让各种概念中的事物变成可视化的素材,让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且地图虽然是平面的,但通过合理描摹,可让学生将其转化为立体事物,在脑海中建构对应的场景,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这对于他们立体空间思维的发展和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学生学习和运用知识的一大利器。
二、初中地理地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读图能力不够好
要想保证地图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就要默契配合,通过有效的“导”和“学”来完成任务。而在此期间,教师需要立足整体,统筹设计教学流程,学生则需具备灵活的思维和良好的读图能力,以便根据教师引导迅速做出反应,通过合作掌握相关的知识。而从实际来看,很多初中教师在课堂中无法顺利推进地图教学活动,这主要是因为学生自身的读图能力不够好,无论教师提出多么简单的问题,他们都需要较长的时间去分析和思考,以致于影响了课堂进度,不利于之后教学工作的开展。当然,导致学生读图能力差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不牢固,这一方面是因为地理知识过多、过杂,学生在理解和记忆时容易混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够科学,总是偏重于记忆理论,而个人的应用意识、融合意识较差,所以在分析地图时缺少整体思维,难以更为全面地解决问题[2]。
(二)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在组织地图教学活动时,初中地理教师应当采用更为多元的方法,将其合理渗透到各个流程,通过有序的引导,促使学生吸收相关理论,并学会迁移应用。但是,当前仍有部分地理教师比较关注理论教学,所以习惯于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且容易出现照本宣科的问题,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兴趣严重不足,再加上部分教师担心改变教学模式会打破原有的教学习惯,导致自己和学生都不适应,进而出现影响教学进度的问题,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愿意轻易进行创新实践,所以会造成教学方法单一的状况,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地图教学过程中缺少实践环节
初中地理既包含丰富的理论知识,也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在组织地图教学活动时,教师也应及时设计实践环节,为学生提供参与、操作的平台,促使他们在应用过程中提升地理素养。然而,为了保障教学进度,很多地理教师在课堂中设计的实践活动很少,学生总是处在被动吸收知识的状态,缺少输出运用的机会,以致于其难以深刻记忆学过的内容,且无法在实际学习中将其串联起来进行应用,继而影响他们最终的学习成效,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提高初中地理地图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多看地图
学生读图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需要进行长期积累,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注重营造良好的氛围,鼓励学生多看地图,以便潜移默化地丰富其地理知识、识图能力。首先,教师要从日常教学活动做起,即讲课时要多使用与地图有关的材料和工具,如借助地球仪辅助学生学习湘教版七年级下册中的第六章《认识大洲》,便于学生立足整体了解地球上各个大洲的位置,在指导学生学习湘教版八年级上册中的《交通运输业》一节时,也可以直接使用地图展示我国当前的铁路图,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还可以将不同主题的地图结合起来,如气候图与地形图结合、铁路路线图与资源图结合,以此引导学生综合思考,促进其逻辑思维、整体意识的发展。其次,地理教师可以将比较基础和重要的地图张贴于教室内的墙壁上,便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观察和研究,借此认识更多地图图例,并联系学过的知识进行探索,从而循序渐进地提升其读图水平[3]。通过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多展示地图,可以不断深化学生的印象,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读图能力,以便进一步强化其学科素养,为地图教学成效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注重挖掘地图细节,锻炼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一般来讲,地图中都包含了十分丰富的信息,且所有信息之间互相关联,可以在融合过程中传递出更加完整和准确的内容。因此,在开展地图教学活动中,初中地理教师还需端正态度,注重挖掘地图中的细节内容,并引导学生分析,以此培养其良好的观察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为其高效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八年级下册中的《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时,地理教师就可以使用信息技术展示一幅西北地区平面地图,且要保证地图信息全面,然后要求学生自主观察和总结,并及时提问:“地图中都出现了什么地理事物?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以此促使学生在读图的过程中完整列举自己观察的事物,如地形特点、主要气候、河湖数量和流向、资源类型、交通运输线路,而后可以进行详细提问:“地形区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包括哪些?二者之前有什么联系吗?当地的资源和交通运输线路的布局有什么关系?”由此,可以使学生更加细致地观察地图,同时将所有看到的信息整合起来进行分析,得出更为准确的结论,有利于强化学生的细节意识,增强他们的读图能力,继而不断强化地图教学的有效性。
(三)有序且详细地描述地图,给予学生合理参考
在指导学生学习时,初中地理教师要做好示范,坚持有序且详细地描述地图内容,以便为学生提供准确的信息,辅助他们理解和思考,同时可借机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促使他们在读图过程中更加有条理、有目的地梳理要点,并借助地理语言进行准确描述。例如,教师在讲授湘教版七年级下册中的《日本》时(如图1所示),就可以分别出示世界地图、亚洲地图和日本地图,便于学生直观地感受日本在世界、亚洲中的位置,形成整体和局部的意识,而后可以按照“找位置—归特征—说分布”的步骤进行描述,即“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部,是一个岛屿国家,在我国的东部、朝鲜半岛的东部和西伯利亚南部,其首都是东京,由于处在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所以地震是当地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日本的主要地形是山地丘陵,山间盆地和平原较少,是居民生活的主要区域;日本的主要城市集中分布于太平洋沿岸,且该地工业密集,交通运输便利”,而教师可以在描述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地图,从中寻找直接对应的信息和能夠间接反映教师所描述内容的信息,从而在抽象与直观的结合中形成深刻印象。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按照这一模式来描述地图,以此强化他们的读图能力,切实提高地图教学的质量。
图1 日本、亚洲地图
(四)设计地图类实践活动,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
在地图教学过程中,初中地理教师还可以设计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以便激发其学习兴趣,并使之在动手的过程中对相关知识产生深刻印象,更为精准地把握地图要素,形成良好的读图能力。例如,在讲解湘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的地形》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提供沙盘,要求他们根据所学知识,利用沙盘直观呈现我国的地形与地势,以此不断强化其动手能力,并使之在操作过程中充分吸收和内化知识,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也可以利用课堂练习的机会指导学生用白纸描摹教材中的地图,包括中国地图、每个省份的轮廓图等,从而不断加深他们的记忆,并借此机会提升他们认识地图的能力。除此以外,地理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仿照课本、练习册或是PPT中的素材绘制各种地图,针对性训练其动手能力和认知能力,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填图活动,即给出一幅不完整的地图,让学生在指定区域填写地形区名称、画出对应的地理事物。通过引导学生实践操作,可以深化他们的记忆,使之掌握更多地图,同时能够锻炼其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继而从整体上提升他们的学科素养,助力地图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指导学生自主解说地图,强化其学科综合素养
新课标明确提出了让学生解说地图的要求,所以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为学生创造表达和分析的机会,使他们结合所学知识和经验进行分析,以此锻炼其逻辑思维能力、巩固其地理基础,继而推动他们的良性发展。例如,讲完七年级上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以后,地理教师就可以随机展示一个地图,要求学生对该地的气候类型进行全面解说,且要联系当地的地理位置、地形等进行分析,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整体性,促使他们高效记忆地理知识。此外,地理教师可以补充乡土地理的相关素材,要求学生以本地为解说对象,根据提供的地图,结合学过的地形、气候、交通、资源、农业、植被类型等知识进行分析,此时学生既需要将所在地区放在全国中进行分析,说明所处位置和主要资源,也可以联系个人的实际生活说明本地的农业类型、交通方式和气候特点,还可以在解说过程中融入环保的内容,分析人类活动对于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根据本地推行的各种环保政策,提出更多合理的建议,由此可引导学生在解说过程中将书面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实现迁移应用的目标。总之,通过开展地图解说活动,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信息整合能力和应用能力,继而从根本上提高地图教学的有效性,有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地图在整个初中地理教学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不仅是一种优质的学习资源,也是简化知识传输过程、提升教学直观性和有效性的有力工具,而培养学生的识图读图能力,又是地理核心素养的要求。因此,新时期的初中地理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应灵活使用各种形式的地图,为学生呈现更加生动的知识内容,使他们获取感性认知,并不断优化地图教学的方式,提升课堂的趣味性,促使学生顺利理解知识内涵及其形成过程,还可以利用地图引导学生练习、实践,使之通过综合应用将学过的内容合理串联起来,以此不断完善其知识结构,为他们学习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存龙.如何提高初中地理地图教学的有效性[J].读写算,2021(14):110-111.
[2]孙长福.关于提高初中地理地图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科幻画报,2021(5):49-50.
[3]韩跃峰.浅析提高初中地理地图教学效率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1):63.